-
1 # 舊事舊人歷史說
-
2 # 大宋汴梁哥
我們稍微瞭解一點歷史的都知道,唐朝是中國古代影響力最大的朝代之一。在唐朝的各個方面達到頂峰的時期,我們稱之為盛唐。盛唐時期,無論是武力還是國家的財富,都達到了頂峰,這個時期的唐朝,影響力波及許多的中東南亞國家,甚至連歐洲國家都能感受到唐朝的影響力,如此一個強大的王朝,他的首都長安到底有多麼的繁華呢?
首先是長安城的佔地面積。長安城的佔地面積,在中國古代歷史上是最大的都城,從長安城的面積達到了近百平方公里,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這樣一個巨大的都城,沒有強大的國力支撐,是根本沒有辦法建設起來的。
整座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而縱貫南北的朱雀大街則是一條標準的中軸線,它銜接宮城的承天門、皇城的朱雀門和外城的明德門,把長安城分成了東西對稱的兩部分,東部是萬年縣,西部是長安縣,東、西兩部各有一個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110坊,其形狀近似一個圍棋盤。
其次便是長安城的人口,頂峰時期長安城的居住人口達到180多萬,要知道在當時是沒有什麼高樓大廈一說,這也從側面反映了長安城的面積之大。當時的長安城,聚集了整個唐朝各式各樣的人物,上到朝廷大員,下到普通老百姓,還有許許多多的外華人都進入長安,可以說是當時最大的一個國際大都市!基本上每天都有來自不同國家的外華人來到唐朝學習文化和科學!在當時專門用來接納外國使者的鴻臚寺,最多的時候同時接待四千多名外使!
總結:長安城還實行夜市,這在古代是非常少見的,大部分的朝代中,夜晚都是施行宵禁,夜晚是禁止一切商業活動的,而唐朝,由於社會開放,文化冗雜,很多的大城都是開放夜市,這一點在唐朝流傳下來的一些詩詞之中,都有所體現。夜市的出現,逐步打破了坊市和居民區的界限,對於商業的發展也是有著深遠的影響,雖然不知道長安城的夜市有多繁華,但是我們可以從當時的一首描寫揚州夜市的詩句中,可以管中窺豹可見一斑,唐詩人王建《夜看揚州市》詩云:“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如今不是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 -
3 # 跪射俑
當時的長安是國際大都會,猶如今日美國紐約的國際地位!
人口與面積:
長安在歷史上是非常主要的政治文化中心,很多朝代都是長安建都,所以發展的非常繁榮。
到了唐朝之後,長安已經發展到了人口到百萬,是世界歷史上第一個達到百萬人口的大城市。長安和外界的來往非常的頻繁,所以在人口中,除了唐朝人,還有很多外國的商人,使者,僧人等等。
面積約為八十幾平方公里,那是有多大呢,也就是明朝南京城的1.9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一座都市。
建築構造:
長安城內一共有有三個建築群:北部正中央的是宮城,為皇帝和皇族的居所;宮城的南面是皇城,面積比宮城大一些,是政府辦事的地方;宮城和皇城之外的是外郭城,設計了商業區和居民區。所以可以說,整體規劃是非常整齊的。
然後又把商業區分成兩個部分,一個叫東市,一個叫西市,成為相對之勢。中間就是連線著三個宮城的朱雀大街,貫穿南北。
當時的長安外圍有12個門,城內南北11條大街,東西14條大街,把長安城劃分的整整齊齊,像個圍棋局一樣。
而到了貞觀時期,唐太宗李世民建了大明宮,地勢更為高聳,可以俯瞰整座長安城,氣勢更為恢弘。
到了唐高宗時期又進行擴建,使其裝置更為完善,規模更為龐大。
從此,大明宮取代了太極宮,成為唐朝歷代皇帝的生活和辦公之所。大明宮也成為當時面積最大,規制最嚴謹,設計最合理的宮殿建築群。
商業發展:
唐朝時期,商業活動只是限制在東西市,時間上也有限制,日出而開,日落而關。
當時店鋪種類非常快,其中酒肆特別出名,還有金銀玉器的、坊氈、樂器、茶、還有各種小吃的,花卉等等涉及到衣、食、住、行、文化娛樂等等方面。
隨著店鋪經營發展,原有的鋪面已經不夠擺放買賣貨物,只能在原來鋪面前增加位置,叫偏鋪。但是為了市場的整潔唐朝政府是不準的,不過也就反映了當時經濟的繁榮。
而後期商業的發展也不侷限在東西市了,而也不受政府限制,發展到了許多里坊之中。原來規定的時間也被打破,出現了夜市。
而且因為唐朝疆域廣闊,貿易往來頻繁,為了方便遠道而來的商人居住,也為了更好的存放貨物,幫助客商賣出貨物再進購貨物還專門設定了“邸店”。有了方便的貿易條件也吸引了更多外來的商客。
而且唐朝的繁榮富強也傳到了西方,波斯人透過西域來到長安經商,資本豐厚,因此唐朝也提供方便的貿易條件,專門為了西域人而設定了“波斯邸”。
波斯就是現在的伊朗,西域過來的人,有商人,僧侶,各國的貴族和使節,“波斯邸”就是專門為他們而設的。
文化發展:
由於長安是政治中心,當然也是文化的中心,唐太宗開文學館,吸引天下文人雅士。
唐朝酒文化非常發達,而從李白《將進酒》和杜甫的《飲中八仙歌》等詩中也感受到了詩酒文化的發展。
每逢節日,舉辦文人宴會,共同吟詩作對,出了非常多佳作。
而長安有兩個教坊,分為左教坊和右教坊,左邊是擅長跳舞,右邊是擅長唱歌的,如果有從外國傳來新聲曲,一經過教坊表演後,熱愛歌舞之士就開始模仿,呈現出一片繁榮之景。
-
4 # 歷史檔案館
在我們國家古代的封建時期,經歷了很多的朝代。經過各種戰亂和波折,一個國家建立屬於自己的政權是很不容易的一件事情。同時在建立政權之後,對於國家的治理也是非常重要的一個方面。很多朝代都會在統治期間頒佈很多的法令,來對於自己的國家和領土進行管理和治理。
我們大家對於歷史上的每一個朝代,其實也都有著專屬的印象。例如當我們說起,第一時間想到的其實是清朝的閉關鎖國,以及當時積貧積弱的現狀。但是當我們大家說起來唐朝,都會下意識想到唐朝的繁華盛況。
這樣的對比,其實也顯示出了當時唐朝的國力是很強盛的。而且憑藉著在唐朝的不斷治理和發展,當時的經濟水平,也是在眾多朝代裡面首屈一指的地位。
泱泱大唐,繁榮昌盛;萬朝來賀,大國氣象;群英薈萃,詩意綿長。盛唐時期的長安作為當時世界上規模最大的都城,該是有多繁華才能吸引無數人前來朝拜、這樣繁華的原因又是什麼呢?
鋪開盛唐畫卷,是一個國力強盛的繁榮大唐。塞外將軍策馬奔騰,不畏胡騎保家衛國,是國泰民安的盛世;池塘採蓮,憑欄垂釣,吟詩賦畫,彈鳴禮樂,東西兩市,熱鬧非凡,入則安享寧靜生活,出則與繁華為伴,是安居樂業的生活場景。"歌舞昇平民安泰,夜不閉戶無盜失","世界大同"不過如此。
唐朝的人口增長速度是很快的,雖然到目前為止也沒有一個非常準確的數字。但是有研究人員依據現在的計算方法,推算出在當時的唐朝人口大概有9000萬左右。這樣的人口數量其實是很龐大的,這樣的人口數量也證明了在當時的唐朝國力是很強盛的。
現代人追求"美"的步伐永不停歇,而唐朝人的"美"千姿百態。"粉胸半掩疑暗雪""胸前如雪臉如雲"的袒胸裝是追求自由之美;女著男裝、"女為胡服學胡裝"是大膽開放之美;廣袖翩翩、帛巾飄舞、長裙曳動、環佩叮噹、幽香襲人的襦裙裝是優雅之美。唐代女子不僅在服飾上追求變化創新,同時在髮髻和麵妝上花樣翻新爭妍鬥奇,把一個大唐社會裝扮得豔麗無比、多姿多彩。唐朝在當時的地位無疑於今天的時尚之都——巴黎。
在唐朝的統治裡面,農民的稅收大大的減少。一般只需要交少量的福利,就可以擁有很大規模的肥沃土地。而且在當時,政府並不對鹽或者酒水等物品進行賦稅的徵收,這些政策都很好的保障了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
伴隨著稅收的減免,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在唐朝時期的人民生活跟其他朝代相比起來,還是很富裕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國家的狀態也會變得非常的富足平和。
這種種現象分別在不一樣的方面證明了唐朝的繁榮,體現出了唐朝統治者的英明之處,也體現出了唐朝的強盛和繁榮之景象。
-
5 # 行雲流水1437995
唐朝社會經濟的繁榮,文化的發達,國力的強盛以及對外交通的暢達,促進了與亞州各國經濟文化的交流。
唐朝的國都長安,不僅是全國政治、經濟和文化的中心,也是中國與亞洲各國經濟文化交流的中心。這裡彙集著各國的使節、商人、留學生、僧侶、學者和藝術家,以及王侯和官吏。他們帶來了本國的文化,使輝煌燦爛的唐朝文化更加豐富多彩,同時又學習和吸取了唐朝文化,促進了本國文化的發展,長安是當時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居住著超過一百萬的人口。
以長安為中心,透過國內的交通幹線,聯接起通向國外的道路。從長安向東,經今河北、遼寧,可從陸路到北韓,另外還可經山東由海路到北韓。從長安向東南,從廣州出海,即可航行於南洋、印度、波斯灣一帶。從長安向西,經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門關西行,經新疆境內,有三條道路可通中亞、西亞、巴基斯坦及印度,這就是著名的”絲綢之路”。長安是東西交通的樞紐,自然成為各華人士薈萃之處。
長安的鴻臚寺,是唐朝接待各國使節和外賓的機構。他們接待著西亞、中亞、印度支那諸國和北韓、日本等幾十個國家的使節,促進了中國和各國的瞭解和友誼,增加了中國對當時世界形勢的知識。
長安的西市是商業區,也是外國商人的集合點。波斯、大食和中亞諸國的商人都在這裡做生意。這裡有著名的波斯店,也即是波斯商人開設的商鋪。他們被稱為胡客,多半販賣珠寶,有辨識珠寶的能力。也有開設酒店和賣餅的。
長安的國家學校是國子學和太學,其規模宏大,最多時有8000多學生,除了中國內地及來自吐蕃,高昌、渤海等中國邊疆地區的青年外,還有高麗、百濟、新羅和日本的留學生。他們學習了當時是最先進的漢族文化,並把它帶回本國,促進本國文化的發展,同時也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容。
唐朝的長安有當時世界上主要的宗教傳教士。以佛教而言,除了中國和尚外,還有印度的高僧,日本的學問僧。此外還有基督教派別的景教徒,波斯的火襖教和摩尼教徒以及信奉伊斯蘭教的大食人。他們大都在長安設有寺院,宣傳教義。
中亞諸國的藝術家在長安非常活躍。康國的舞蹈胡旋舞,石國的胡騰舞和柘枝舞在長安也風行一時。安國、康國、天竺和高麗的音樂列入唐朝的十部樂中。這些都豐富了人民的精神生活,對唐朝的音樂詩歌的創新也有影響。
回覆列表
長安: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每每想起盛唐時期的長安,筆者總會不由自主的想起盛唐大詩人王維的一首詩《和賈舍人早朝大明宮之作》,其中有這樣兩句:“九天闔閭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無疑是盛唐時期長城最真實的輝煌寫照。正所謂:
絳幘雞人報曉籌,尚衣方進翠雲裘。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臨仙掌動,香菸欲傍袞龍浮。
朝罷須裁五色詔,佩聲歸到鳳池頭。
盛唐時期的長安城隨著規模宏大恐怕也只有北宋時期的都城東京汴梁城可以與之相比。唐代的長安城是漢長安城的2.4倍,明清北京城的1.4倍。盛唐長安城規模宏偉,佈局嚴謹,結構對稱,排列整齊。外城四面各有三個城門,貫通十二座城門的六條大街是全城的交通幹道。
盛唐時期的長安城實行市訪分離制度,城中有東西兩個市場(相當於現在的商業區)稱為東市和西市。城內南北十一條大街,東西十四條大街,把居民住宅區劃分成了整整齊齊的一百一十坊,坊中居民人口最多時曾經達到160~180萬之巨。成為當時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際性大都市。
長安城繁華的一個重要表現就是逐漸出現夜市,唐代以前為了穩定社會治安,絕大多數朝代在夜間都實行宵禁政策。但是到了盛唐時期由於商品經濟的活躍和社會的開放以及中華文化交流的增多,為了滿足人們日常生活與娛樂生活的需要,夜市逐漸開放,成為了長安豪華的一個重要象徵,當時有詩人描繪道:
“夜市千燈照碧雲,高樓紅袖客紛紛,
如今不是時平日,猶自笙歌徹曉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