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愛鏟史的貓

    導語:公元前99年,名將李廣之孫李陵率五千步兵孤軍深入,碰到匈奴主力三萬人,奮勇拼殺後投降,訊息傳回漢朝中央,卻引起了另外一個人的倒黴。

    李廣難封,誰又能想到他的孫子李陵比他還要慘,不僅難封,甚至被逼投降,漂泊異國他鄉。

    公元前99年,漢武帝任命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主帥,帶兵攻打匈奴。同時,他任命李廣之孫李陵為偏路,負責運送糧草,輔助主帥李廣利。

    李陵不幹了,去見漢武帝說:“陛下,我的部下都是精兵良將,不願押送糧草,願獨領五千軍深入匈奴王庭,斬殺敵軍。”漢武帝一聽,心想:“你小子,不就是怕李廣利搶了功勞嘛,說的這麼好聽。”於是他對李陵說:“我發軍就這麼多,馬匹也沒有了,你如果要自己行動,那你就和你的部下腿著去吧。”身為名將之後的李陵怎麼能服輸,就這樣帶著五千步兵出發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老天開玩笑,李陵這五千人在浚稽山遇到了匈奴主力三萬多人的部隊,不過李陵終究是一個出色的將軍,下令抵抗,斬殺匈奴過萬人,但終究因為沒等來支援,最終力竭投降。

    李陵兵敗

    訊息傳回漢朝中央,漢武帝及一幫大臣紛紛聲討李陵,認為李陵丟了漢家的面子,哪怕他自殺或者被俘虜都好,卻是投降。這便是“李陵事件”。當然,這件事還沒完。

    如果說李陵因為李廣利的戰略部署失誤以及漢武帝的安排偏頗而憋屈投降,那麼太史令司馬遷因為替李陵辯解而遭受腐刑,那簡直就是竇娥還冤了。

    李陵兵敗投降,這一訊息在漢朝的朝廷上炸開了鍋,一眾大臣都在罵,漢武帝突然轉向文官佇列,看著太史令司馬遷說:“司馬遷,你怎麼看?”

    漢武帝

    司馬遷聽到皇帝突然提到自己,馬上組織言語,說到:“陛下,臣聽聞李陵在家侍奉母親至孝,在軍隊裡則對待將士如兄弟一般,這樣的人怎麼會主動投降呢?而且他帶著五千兵卻斬殺過萬敵軍最終才因為沒有支援而兵敗,這不正表示他的英勇嗎?臣看來,李陵投降只是假意投降,以待後面報效。”

    漢武帝一聽,心想:“你小子,分明就是想替李陵辯解,然後把錯推給李廣利,混賬!”於是一道聖旨,判了司馬遷擾亂朝政,死刑!司馬遷本不懼怕死亡,可是一想到自己父親臨終託付的史書還沒寫完,咬咬牙,選擇以腐刑替代死刑。

    司馬遷像

    結語

    縱觀李陵事件和司馬遷被施腐刑兩件事,個人認為最大的推手是漢武帝,因為一個獨尊儒術,致力於打造一個高度集中的中央集權國家的皇帝,漢武帝不允許底下的人對自己有不同的意見,所以才會有一氣之下誅滅李陵家族,導致李陵心灰意冷徹底投靠匈奴,而作為太史令的司馬遷,作為歷史書寫者,因為替好友李陵申辯了幾句就招來了此等侮辱,可謂是最大的冤屈。

  • 2 # 峰峰說史

    司馬遷,西漢時期著名的史學家、文學家,司馬遷的《史記》被魯迅先生譽為“史家之絕唱,無韻之離騷”。而這部鉅著是司馬遷遭受宮刑之後,忍辱負重完成的。一個正常人遭受宮刑,是何等的屈辱,這也是司馬遷一生的痛!而司馬遷遭受如此酷刑,竟然只是在李陵事件中,為李陵辯護了幾句,那麼李陵事件是怎樣的?為了辯護就遭此酷刑,司馬遷冤不冤呢?

    事情發生在漢武帝時期,漢朝從高祖劉邦開始就一直與匈奴戰爭不斷,到了漢武帝時期表現更甚,武帝在位五十年有四十年都在征討匈奴。李陵事件也是征討匈奴的時發生的。

    天漢二年,武帝命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出征匈奴,李廣利是何許人也?李廣利是武帝的大舅子。命李陵隨李廣利出征,負責淄重,李陵不願意給李廣利打下手,他請命自己帶領一批人馬出征匈奴,因為李陵是飛將軍李廣的孫子,武帝答應了給李陵五千步兵。

    李陵率領五千步兵與匈奴大軍相遇,李陵率眾奮勇殺敵,作戰英勇,與八萬匈奴血戰8天8夜,殺死匈奴一萬多人。最終因為等不到救兵,彈盡糧絕而被俘,被俘的李陵選擇了投降。

    這個資訊傳到宮中,武帝大怒,他覺得李陵投降匈奴是漢朝的屈辱,作為將軍應該戰死沙場才對。滿朝文武見風使舵,紛紛指責李陵,而司馬遷知道李陵的為人,李陵孝順父母,為人謙虛,對朋友講義氣。此時他對那些落井下石的人非常痛恨,所以當武帝問司馬遷對此事有何看法時,司馬遷對武帝說“李陵率領五千步兵能做到這一步已經是非常難得了,就算名將也不過如此,他投降只是權宜之計,他想留著自己的性命找機會報答漢室的。”

    就是這番話惹怒了本就在氣頭上的漢武帝,武帝一氣之下將司馬遷打入大牢,最終司馬遷遭受了宮刑。遭受宮刑之後的司馬遷在獄中造成了史學鉅著《史記》,後人對司馬遷都是同情的!那麼司馬遷冤不冤呢?

    在世人來看,司馬遷確實挺冤,一個敢於直言的,不畏生死敢於怒斥強權的人,受此酷刑確實冤,從另一方面說,投降的不是他自己,他本人與李陵又不沾親帶故,他卻要站出來替李陵說話,他沒有昧良心,他替李陵說話完全是出於仗義,這樣的人受到這樣的待遇確實冤。只能說無情最是帝王家!

  • 3 # 彈指千年

    李陵事件確實是個悲劇,但是在那樣的年代裡,在皇權面前,喊冤其實也是多餘的。一句話概括就是:英雄難敵小人心思!

    給你5000步兵去對抗8萬騎兵,你還想怎樣?

    李陵,飛將軍李廣的孫子給的答案是這樣:奮戰了8個日夜,殺敵1萬餘人,最後投降了。而後牽連自己的老媽、老婆跟孩子一同被誅殺,順帶還讓一位替他求情的史官遭了宮刑,成了不是太監的太監,他就是司馬遷。

    事實上一直以來都有人對李陵事件進行剖析。比如說李陵本來鐵了心是要戰鬥到底的,但架不住有逃亡計程車兵向匈奴洩露了軍情。讓匈奴知道了李陵的弓箭即將消耗殆盡,於是瘋狂的進攻;也有版本說李陵以自己的投降為代價換取了幾千士兵的性命;只不過歷史太長,英雄的胸懷太寬廣,我等凡夫又如何能猜透?

    但是有兩點其實是很說明問題的。

    第一、李陵如果是投降之輩,那何必奮戰8個晝夜?要知道以5000對8萬勝率幾乎為零。

    第二、整整8天為什麼沒有支援?當時討伐匈奴的主力部隊將領不是別人,正是漢武帝的大舅哥,寵妃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於是沒有人去追問這位大舅哥不去支援的罪責,都在琢磨著怎麼讓只帶了5000人的李陵,背起整個戰局不利的鍋,最後司馬遷看不下去了,於是遭了罪。

    個人還是比較傾向於他為了5000將士的生命,選擇投降的說法。只不過李陵不知道自己投降家人都要死嗎?他用自己一家的性命,換了5000人的性命,是否值得呢?

    傳聞匈奴單于得到李陵之後,因平素就知道李家的名聲,於是就把自己的女兒嫁給李陵,使他顯貴。所以漢武帝知道後一怒之下殺了李陵的全家,從此以後李家名聲敗落,隴西一帶的人士成為被李家門下賓客的,都以此為恥辱。太史公司馬遷因此事替李陵說了幾句話,就被漢武帝處以宮刑。真冤!!!

  • 4 # 春申公子

    先說結論,司馬遷一點都不冤!

    因為首先司馬遷的罪名有兩個,其一是“沮貳師”,也就是噴了徵匈奴戰敗的李廣利,這個其實罪不至死;其二是“誣上”,也就是大家所熟知的在因為李陵是否投降匈奴的問題上剛了漢武帝一波,具體怎麼剛的不瞭解,雖然結果是沒卵用但是司馬遷很有種,所以廷尉杜周直接給他判了個死刑無法上訴。因為誣上很嚴重,屬於大不敬,死刑只是起步。後面漢武帝氣消了覺得司馬遷還是有點用,給了司馬遷兩個選項——罰五十萬錢或者做“結紮手術”。雖然那會兒“結紮手術”也等於死一次,但是司馬遷交不起罰金,所以只能選了後者。

    總的來說,還是因為李陵的事嘴賤硬剛了漢武帝,不過無論什麼事在領導面前好好說話很重要。司馬遷

    那麼問題來了,李陵這哥們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起因還是因為天漢二年貳師將軍李廣利徵匈奴的事兒,漢武帝很喜歡李陵,表示前線打的比較艱苦,組織上小李同志去幫忙運一下糧草管個後勤。誰想到李陵一刻突然衛霍附體,表示自己5000人很屌,想打主力。

    《漢書》

    召陵,欲使為貳師將輜重。陵召見武臺,叩頭自請曰:“臣所將屯邊者,皆荊楚勇士奇材劍客也,力扼虎,射命中,願得自當一隊,到蘭幹山南以分單于兵,毋令專鄉貳師軍。”

    漢武帝一看你小子狂得很,還不願給人打下手,老子沒騎兵和戰馬給你啊,去什麼去?

    上曰:“將惡相屬邪!吾發軍多,毋騎予女。”

    李陵說不需要,我可以重演衛霍神蹟,搞掂單于一鍋悶。

    陵對:“無所事騎,臣願以少擊眾,步兵五千人涉單于庭。”上壯而許之。

    漢武帝被他吹的牛逼震驚了,那一刻想起了冠軍侯霍去病。

    震驚之餘漢武帝說那誰,路博德你到時候接應一下小李同志,大家同舟共濟就好。

    路博德一聽,上了一封奏疏表示我不同意,李陵也別來了。內心其實也嫌這個李陵,老路意思是老子當年跟霍去病混的,憑啥給李陵打輔助?

    因詔強弩都尉路博德將兵半道迎陵軍。博德故伏波將軍,亦羞為陵後距,奏言:“方秋匈奴馬肥,未可與戰,臣願留陵至春,俱將酒泉、張掖騎各五千人並擊東西浚稽,可必禽也。”

    漢武帝一看以為是李陵慫了,還教唆路博德玩花樣,直接劈頭蓋臉一頓罵,表示別廢話趕緊給老子出發,路給你指好了。

    書奏,上怒,疑陵悔不欲出而教博德上書,乃詔博德:“吾欲予李陵騎,雲‘欲以少擊眾’。今虜入西河,其引兵走西河,遮鉤營之道。”詔陵:“以九月發,出庶虜鄣,至東浚稽山南龍勒水上,徘徊觀虜,即亡所見,從浞野侯趙破奴故道抵受降城休士,因騎置以聞。所與博德言者云何?具以書對。”

    然後就是小李同志出發,5000步卒和車兵在浚稽山一頓操作猛如虎,被匈奴八萬騎兵擊敗,然後老李家演員天賦開始閃光。

    軍吏或曰:“將軍威震匈奴,天命不遂,後求道徑還歸,如浞野侯為虜所得,後亡還,天子客遇之,況於將軍乎!”陵曰:“公止!吾不死,非壯士也。”

    這裡應該是有人說哎呀我們盡力了,與其枉死不如學趙破奴,留得青山在不怕沒柴燒。李陵說你閉嘴吧,今天我就是為國捐軀也不做慫逼。

    然後高潮來了

    夜半時,擊鼓起士,鼓不鳴。陵與韓延年俱上馬,壯士從者十餘人。虜騎數千追之,韓延年戰死。陵曰:“無面目報陛下!”遂降。軍人分散,脫至塞者四百餘人。

    半夜突圍,結果好基友韓延年戰死,李陵就“遂降”,這還有什麼好說的呢?我覺得班固這兩字兒用得妙,不是沒人看見就不是投降了,後面還補一刀,小兵突圍出去四百多,而李陵卻是“遂降”。

    然後就是一些善後了

    陵敗處去塞百餘里,邊塞以聞。上欲陵死戰,召陵母及婦,使相者視之,無死喪色。後聞陵降,上怒甚,責問陳步樂,步樂自殺。

    武帝覺得李陵應該戰死最好,一頓求證之後發現李陵降了匈奴,這會兒也沒把李陵家人咋樣。但是司馬遷死鴨子嘴硬,非要想當然去硬剛一波,結果一提結紮手術一次。

    再後來公孫敖說老大我打聽清楚了,李陵已經背叛組織幫匈奴練兵,漢武帝一生氣把老李家族滅。

    李陵這個人說實話確實一言難盡,人緣差到只有好基友司馬遷幫他說句話,結果還是司馬遷看走眼。因為這邊他剛一投降,那邊老家人反應就是

    隴西士大夫以李氏為愧

    老李家的臉都被他丟盡了,李信活著的話要被再氣死三回。沒有衛霍的命,卻得了衛霍的病,如果他值得被同情的話,誰去同情戰死的四千多漢軍士卒呢?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 5 # 文史不假

    歷史延綿不斷,遺憾也是層出不窮,有的遺憾會隨著歲月流逝而淡忘,而有的遺憾縱使歷經千年依然令人扼腕不止。比如,西漢名將李陵的被俘,就是讓人永遠無法磨滅的遺憾。

    引用辛棄疾在《賀新郎·別茂嘉十二弟》中的詞句:

    將軍百戰身名裂,向河梁,回頭萬里,故人長絕。

    其中的“將軍”,就是指漢武帝時期的著名將領李陵。

    李陵(前134年——前74年),字少卿,隴西成紀人。他是西漢初期的名將,也是“飛將軍”李廣的長孫,在對匈奴征戰中屢立奇功。

    作為忠良之後,李陵深得漢武帝劉徹的器重,先後被授予侍中、建章宮監和遷騎都尉等職,一直在駕前侍奉。基本上,李陵的一生都沒有繞開漢武帝,可謂是“成也劉徹,敗也劉徹”。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擔任副將跟隨貳師將軍李廣利出征匈奴。作為策應和疑軍,李陵親率五千人馬深入匈奴的腹地,遵照漢武帝“徘徊以觀敵情”的指示,配合李廣利的主力作戰,尋機殲滅匈奴右賢王所部。

    結果,由於情報有誤,李陵太過於孤軍深入,在浚稽山一帶(今蒙古國土拉河和鄂爾渾河以南地區),與匈奴單于的八萬主力精銳遭遇後被包圍。

    以五千對八萬,在如此劣勢的情況下,李陵竟不畏懼,在沒有後勤補給的情況下,依然數次擊退了匈奴騎兵。面對糧草殆盡的窘境,李陵只得率軍進入山林退守,希望得到李廣利主力漢軍的救援。

    此時的李陵,絲毫沒有動搖過對於大漢的赤膽忠心,命令殘餘所部士兵化整為零分散突圍。不料,在這次突圍當中,李陵和他的數十名近身護衛皆被匈奴所俘虜。

    出擊匈奴兵敗的訊息傳回到長安,貳師將軍李廣利為了推託責任,將李陵塑造成了桀驁不馴和貪功冒進之人。

    漢武帝誤聽讒言,以為李陵兵敗後很快投降,甚至還為匈奴練兵。他立時就雷霆大怒,下令將李陵夷三族。

    太史令司馬遷認為李家歷來忠義,建議武帝暫勿處罰,待情況確切後再行處置。結果,盛怒之下的劉徹將司馬遷罷官下獄,直到同意接受宮刑後才釋放出獄,得以繼續撰寫《史記》。

    當李陵聽聞自己被夷三族,母弟妻子皆被誅殺的訊息後,從心底對漢武帝產生了絕望。回顧自己拼死征戰,本就是為了自己的家和國,即便投降匈奴也只是暫時的權宜之計。

    可如今,家沒了,國也回不去了,於是索性真正歸降於匈奴。且鞮侯單于極其看重李陵,將自己的女兒嫁與李陵為妻,還冊封他做了右校王,負責管理堅昆地區。

    數年之後,漢武帝終於意識到了自己當年的昏庸和魯莽,體會到了李陵當時在孤立無援之下的無奈。武帝念及李陵以及李廣一門的忠勇和功績,同意迎回李陵並派遣公孫敖專程出訪匈奴,設法將李陵接回。

    公孫敖信誓旦旦地出訪,結果卻無功而返,甚至連李陵的面都沒見到。但是,他不願因此受罰,誆騙武帝說李陵為匈奴練兵,根本不願返回故國。

    就這樣,李陵在毫不知情的情況下,就失去了可以返回漢朝的最後機會。

    在年幼的漢昭帝劉弗陵即位後,李陵年少時期的好友霍光和上官桀都成為了權勢熏天的輔臣,實際掌控朝政。他們多次勸說李陵返回長安,重新效忠大漢。

    但是,對漢朝已經再無留戀的李陵拒絕迴歸。不過,他雖然為匈奴將領,但卻極力避免與漢軍交戰,最終在公元前74年老死在匈奴。

    有一種傳言說,李陵從匈奴攜部分漢軍降兵逃到了靠近漢朝的草原繁衍生存,而且日漸強大。他的子嗣繁衍甚多,就連後來建立唐王朝的李淵都是李陵的直系後代。

    關於李陵和司馬遷,很多人都非常同情和感慨他們的遭遇。不過,二人都擔得起偉大歷史人物的稱呼,李陵是影響漢匈兩國的軍事家,司馬遷是影響整個中國歷史的史學家,他的《史記》被列為“二十四史”之首,璀璨奪目數千年。

    回答完畢!

  • 6 # 秋天燦爛

    李陵是漢朝名將李廣的孫子,他本來是在酒泉、張掖擔任屯衛的一名教官。公元前99年,漢武帝命寵姬李夫人的哥哥李廣利去攻打匈奴,想讓他藉此立功封侯。並調派李陵帶領糧食、軍械隨李廣利出征。可是李陵自視清高,認為自己帶領計程車兵,都是荊楚勇士,力能扼虎,箭法超群,不願接受這個差事,便向漢武帝表示,希望獨自帶兵去蘭幹山活動,以分散匈奴的兵力,從而減少對李廣利軍隊的壓力。

    漢武帝起初並不同意,因為朝廷已經出動了很多軍隊,再沒有多餘的騎兵借給他使用。李陵說用不著騎兵,只要帶領自己的五千步兵,就能以少勝多,以弱勝強,直搗匈奴巢穴。李陵如此大的口氣,倒使漢武帝覺得其志可嘉,就答應了他的請求。然而和匈奴長期作戰過的漢武帝,對於李陵的冒險行為,還是不太放心,因此就命令駐守在居延的老將路博德到張掖去接應李陵。可老將路博德也不甘心作李陵的接應,便向武帝上書說:“現在正是秋高馬肥的時候,敵人兵強馬壯,恐怕不宜和他們交戰,還是讓李陵暫時留下來,待到明年開春再出擊攻打匈奴。”武帝一聽大為震怒,他懷疑是李陵說了大話,現在可能後悔害怕了,故而讓路博德來說服自己,從而得到解脫。因此,武帝就詔令他們二人立即出兵,不得違誤期限。李陵接到詔令,隨即領兵從居延出發,北擊匈奴。起初,李陵深入敵境,因為沒有和敵人遭遇,進展還是相當順利的,武帝得到報告也很歡喜,朝中大臣無不舉杯祝賀。可是不久,漢軍遇到了匈奴的強大隊伍,在幾場惡戰中,李陵終因寡不敵眾,加之後無援軍,人盡糧絕,在敵人的重重包圍之下,終於戰敗被俘,最後投降了匈奴。漢武帝聽說李陵投降了匈奴,大為震怒,此時原來祝賀的朝中大臣,也就反過臉來責罵李陵有失大節。

    司馬遷曾經見過李廣,覺得李廣是一個樸實廉潔,能夠體恤部下的好將領。司馬遷和李陵也同朝共過事,雖然說不上有多深的友誼,但李陵平時的為人,卻給他一個良好的印象。因而,當李陵北擊匈奴,兵敗降敵時,司馬遷沒有認識到李陵叛降的嚴重性,更沒有認識到,這對於國家和民族造成的負面影響,僅僅片面地從李陵和同僚們關係好壞的方面來考慮,覺得朝中大臣誇大了李陵的過失,為此很感不平。如此看來,司馬遷還是站位不高,沒有站在國家和民族的立場上考慮問題,同時也沒有考慮武帝的想法,確實有些令人唏噓和惋惜。所以,當漢武帝詢問他對李陵事件的看法時,他便以自己對武帝的“拳拳之忠”,坦率但錯誤地為李陵辯護了一番,希望武帝看在李陵往日的功勞上,不要深責李陵。武帝聽了,認為司馬遷是在打擊李廣利,開脫李陵的罪行,因此甚為不滿。司馬遷觸怒了漢武帝,被打入大牢,並在監獄裡受到殘酷的折磨和非人的待遇。

    事隔一年,武帝聽說李陵很受匈奴的器重,單于還把女兒嫁給了李陵,他正在為匈奴練兵,遂下令把李陵的妻子、女兒和母親都殺了。司馬遷因此也受到牽連,被判了誣罔“主上”的罪名,定了一個死罪。當時漢朝刑法規定,判處死刑的人,可以用錢去贖罪,或者去受“宮刑”,都可以免死。司馬遷官微家貧,拿不出鉅款,又得不到親友的幫助,唯一的生路就是去受宮刑。這也是他為了完成自己的夙願,著述《史記》而不得已的選擇。

  • 7 # 誰是誰的菜

    我覺歷史上很多事情其實都說不清楚。現代人用近乎於高高在上的視角去評判古人的某些行為,我覺得對古人來說太不公平了。因為大道理誰都明白,因為誰都比較擅長去評論別人的生活。可是如果事情發生在我們自己身上,我們如何才能做到堅守如一呢?在史書當中充斥著形形色色的人,他們中的很多人都經歷著如同現代人般的複雜情緒,也許最終他們也會在矛盾和糾結中渡過餘生。這一點和我們現代人沒什麼分別。有時候我總愛問自己一個問題到底誰對誰錯,誰是誰非呢?但也許誰也沒對,也許誰也沒錯。

    在中國歷史當中,我們可以認識各種各樣的人,有堅強不屈的錚錚硬漢,也有陰險毒辣的奸佞小人 ,有豪情萬丈的熱血狂徒,也有忠勇無雙的百戰之將。這些人的品格都很好區分,是黑是白,是好是壞,一眼見分曉。但有的時候人和事的是非曲直並非如此簡單,直接涇渭分明。比方說李陵,他就有點不同尋常。

    李陵是一員勇猛的武將,不僅身懷絕技,善於騎射,而且體恤下屬,謙和有加。他還是一位根正苗紅的武將,因為他的爺爺就是當年威震匈奴的飛將軍李廣。但是李陵的身上還有一個標籤,那就是叛降。而這個叛將卻是一個充滿著各種矛盾色彩的叛將,眾多史學家和學者,甚至在這位叛將身上加上了忠義的評價。

    為什麼呢?這就不得不提李陵的成名之戰了。

    在這次戰鬥當中出現的主要人物有三個,他們分別是漢武帝劉徹、司馬遷,還有主人公李陵。奇怪的是,他們三個都自以為做了一件對的事情。可是三件對的事情加在一塊兒,就促成了他們都不願意看到的結局。

    當時國際形勢對漢朝比較樂觀,因為他們剛剛攻破了大宛。於是漢武帝想要乘勝追擊,派將軍李廣利率領三萬騎兵繼續對匈奴施壓。

    此時的漢武帝想到了名將之後——李陵。於是他召見了李陵,想要命令他帶一隊人馬為主力大軍押送糧草。但是李陵不同意,他認為自己如此出色計程車兵,不能僅僅是讓他們押運輜重,而應該讓他們奔赴前線進行戰鬥。

    李陵願意自領一軍,分散敵人的注意力。漢武帝點點頭說道:“先前朕已經派出去很多兵馬了,沒有馬再分給你了。”誰知道李陵卻淡淡地說:“沒有馬不要緊,臣願意帶領步兵五千,直搗匈奴單于的大本營。”

    最後漢武帝同意了,並且很賞識李陵的勇氣,就下了一道命令派老將強弩都尉路博德率軍到時候在半路上接應李陵的部隊。

    可是當時李陵在軍中的地位不是很高。這路博德作為一員老將軍,比李陵強多了,所以漢武帝下令讓路博德去接應李陵,路博德覺得挺沒面子的,又不好直接拒絕。於是給漢武帝寫了一封奏摺:皇上啊,現如今是秋天,是匈奴的馬正肥的時候,不如還是等到春天的時候,我和李陵再出發吧,到時候必定能夠取勝。

    漢武帝一聽就怒了,他以為李陵反悔不想去了,才讓路博德給自己上書的。漢武帝怎麼能允許手下這麼忽悠自己呢?於是駁回了路博德的請求,並且命令李陵馬上出發。

    按照漢武帝的命令,李陵帶兵來到了浚稽山。本來李陵這次出兵的目的是為了分散敵軍的注意力,這樣可以讓主力部隊壓力小一點兒。如果幸運的話,李陵也許根本就碰不上敵人的正規部隊,還可以試著騷擾一下敵人的大本營,佔點兒小便宜什麼的。可是讓所有人意想不到的是,僅僅帶著五千步兵來到大漠的李陵,面對的卻是匈奴的主力部隊,足足三萬人。

    面對敵軍的三萬人馬,李陵和手下的五千步兵毫無懼色,不為別的,他們的自信來自於實力。李陵先把部隊駐紮在兩山之間,他們以兵車作為營壘。而李陵更是親自領兵衝出營壘,擺開陣勢,前排計程車兵雙手緊握長戟和盾牌,後排計程車兵拉滿身邊的弓和弩。

    匈奴眼見漢軍人少,於是信心滿滿地一擁而上,準備直接擊垮眼前的漢軍。可眼前的漢軍卻彷彿鐵鑄般的城牆一樣,根本難以撼動。在李陵的指揮下,勇士們發揮出了非凡的能力。而匈奴計程車兵只能眼睜睜地看著身邊的戰友在漢軍的弓弩齊射中一個個地倒下。

    就這樣足足三萬人的匈奴主力部隊,讓李陵的五千漢軍殺了一個措手不及,匈奴軍敗退而走。可漢軍卻還緊咬不放,硬生生的留下了敵人數千具屍體。匈奴單于震驚了,他以為自己一定是碰上了漢軍的主力。

    被李陵的軍隊震懾住的單于也沒有常人那麼脆弱。單于馬上又在周圍的領地召集了八萬騎兵,想要把這支漢軍徹底消滅。

    要知道八萬騎兵,再加上之前戰鬥當中剩下的兩萬多,說明李陵他們這次的對手足足有十萬之多。硬拼肯定是不行了,只能一邊戰鬥一邊撤退,就這樣邊打邊退。李陵的軍隊向南行走了數天,到達了一個山谷。

    連日的戰鬥雖然使匈奴軍損失慘重,但是李陵這邊兒也不能說毫髮無傷,許多士兵都中箭受傷,所以李陵下令,凡是身上傷口有三處以上的就用車載,受傷兩處的就去開車,受傷一處的繼續參加戰鬥。李陵的手下沒有怕死的孬種。

    而李陵除了優秀的指揮能力之外,還有敏銳的嗅覺。途中李陵發覺自己部隊計程車氣似乎有所下降,懷疑軍中有了女人,一查,果然如此,原來是在軍隊出發的時候,有些被流放到邊塞的盜賊妻女隨軍做了士兵的媳婦兒,而這些女人大多被藏在了車裡。李陵把搜出來的女人都殺掉了,第二天再戰,果然又幹掉了匈奴三千人馬。

    匈奴單于氣得腸子都爛了,一臉的委屈,心說對方不到五千人,我帶了十萬人來,難道還不夠他們砍的嗎?給我追!匈奴單于一聲令下,一幫人就接著追。

    李陵帶著人就往東南方向突圍,大概又走了四五天的時間,李陵的軍隊終於被一大片沼澤蘆葦攔住了去路。史書上記載,當時李陵的部隊的確是被困住了,而且匈奴軍隊為了消滅他們,還想要放火燒他們。

    就在匈奴單于心裡想著把這幫漢軍就地燒烤的時候,一打聽李陵軍隊那兒竟然一點事兒沒有。按理說這是不可能的事,可是這根本難不倒李陵,只見李將軍開始從容地指揮將士們跟著一起放火。將士們都懵了,心說不對呀,我們幫人家放火,我們不死的更快了嘛?但其實李陵的手段是相當科學的。而且最後還就是因為放了這把火才擺脫了危機。

    總之,以火對火,李陵帶著部隊又逃到了一座山上,可誰知道匈奴單于早就帶兵在此設下了埋伏。李陵沒有多少時間準備,因為單于馬上命令匈奴騎兵發動了進攻,於是兩軍又開始廝殺。一番較量之後,匈奴兵又掛了數千。

    李陵還抓了一個匈奴的俘虜。那俘虜特別老實,問啥說啥,把匈奴那邊的想法和盤托出。匈奴那邊定的戰略大體的意思就是打就打一下,打不過就跑。

    不得不說,這讓李陵的處境更加危險了。本來人數上就少於對手,而且一天要戰鬥幾十個回合,戰士們都基本帶傷了。可就在這樣的情況下,李陵他們還是幹掉了匈奴部隊兩千多人。

    本來經過這次戰鬥,匈奴軍就打算撤了,可就在這個時候出了一件事兒。在李陵的軍隊裡面出現了一個叛徒,他因為在軍中被校尉凌辱,於是投降了匈奴。這回單于可算是知道李陵的老底兒了,原來李陵非但沒有援兵,而且弓箭都快要用完了,真正投入戰鬥的只有大概1600人左右。

    匈奴單于既然已經知道了李陵的真實情況,就沒有什麼好猶豫了,馬上下令所有的騎兵合力攻打李陵的部隊。

    漢軍艱難地抵抗著匈奴的猛烈攻勢,一天之中僅存的50萬支箭已經全部用光了,戰士們人人帶傷,有些人甚至連兵器都沒有。

    此時此刻,李陵應該想到這場戰役,應該是他人生的最後一戰。此時此刻,士兵們也應該想到這場戰役是自己人生的最後一戰了,但是沒有人退縮,沒有人軟弱。

    5千對10萬的戰鬥打到這個地步,無疑對軍人來說已經是一枚光榮的勳章了。我甚至覺得當士兵們面對臨死之戰的時候,臉上還會有淡淡的微笑,戰士的歸宿就是沙場。此時一些人身上只有殘缺的短刀,而沒有武器的乾脆就折下戰車的輻條當作兵器。無論戰士們手上拿著的是什麼,他們都勇敢無畏地撲向了敵人。戰爭毫無懸念地結束了,近5000人的部隊,最後只有400多人逃回了國。

    以少勝多的曠世之戰,英勇無畏的鐵血男兒。只可惜李陵最後沒有死,他投降了。連傻子都知道,投降之後,前面無論有多少功勞都是狗屁不如了。無論是誰,結果只有一個,那就是遺臭萬年。無論是從李陵的家風,還是從李陵的個性,我都相信李陵的投降是權宜之計,只要有機會他一定會逃回祖國的。

    可惜面對此情此景,在漢武帝的身邊,無數為表忠心的臣子們已經把李陵罵得豬狗不如了。這個時候只有司馬遷站出來為李陵說話,這段話就記錄在《漢書》裡面:

    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櫱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漢書·李廣蘇建傳》

    大概的意思是說,為了李陵的一次戰敗,那些為了保全身家性命的人,便不遺餘力地攻擊他,實在是讓人心痛啊!況且李陵帶兵不滿五千,深入匈奴腹地,搏殺數萬之師,敵人被打死打傷不計其數,轉戰千里戰士們還能以死效命。就算古代的名將也不過如此吧。如今他之所以不死,是想立功贖罪,報效朝廷啊!

    司馬遷為什麼要替李陵辯護呢?無外乎有三個原因。

    其一,司馬遷本人以為他和漢武帝君臣關係融洽,彼此說話可以暢所欲言,自己也盡了臣子的本分。

    “絕賓客之知,忘室家之業,日夜思竭其不肖之材力,務壹心營職,以求親媚於主上”(《報任安書》)

    其二,司馬遷乃性情中人,所以就容易口無遮欄。

    “少負不羈之才,長無鄉曲之譽”(《報任安書》)

    其三,司馬遷與李陵素未深交,求情只是出於公道之心。

    “素非相善也,趣(取)舍異路,未嘗銜杯酒、接敫勤之歡”(《報任安書》)

    無論司馬遷出於何種原因,可是他說了這段話的結局就是被漢武帝執行了宮刑。而李陵的家人最後也沒能倖免於難,被漢武帝滿門抄斬。這個結果只能說明在古代封建專制的社會,皇權大於一切,是任何個人的思想行為無法左右的。

    李陵萬萬想不到那個自己曾經為之拋灑熱血的祖國,有一天也有回不去的時候,自詡為忠義之將的自己,而最後卻成了真正的叛將。

    人生到底是何等的諷刺啊!可想一想,我們到底該把這件事的責任推在誰的身上呢?這個問題我想了很久,後來發現居然是無解的。因為故事的三個主要成員誰都沒有錯。李陵詐降匈奴,想來日繼續報效國家,沒有錯;司馬遷仗義執言,客觀評價,沒有錯;而漢武帝更沒有錯。

    要知道沒有任何一個領導會允許自己的將領投降其他的國家,任何理由都不可以。試圖為那些叛將辯護的人,同樣不能容忍。一切都是因為壓根就不能開這個頭。你投降了,還想讓領導理解你;你解釋,還要讓領導表示認可,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情。

    雖然漢武帝也知道李陵的失敗跟自己沒有派援軍有關,雖然漢武帝也有過後悔,可是他作為領導,甚至都不能隨意地表現出來這種情緒。沒有辦法,不同的位置決定著人不同的思維方式。

    誰對誰錯呢?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絕對的對和錯,我只能說是最後的結局錯了。

  • 8 # 大漢校尉

    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漢武帝遣李廣利率三萬騎出酒泉,擊匈奴右賢王,殺匈奴萬餘人而還。

    李廣之孫李陵率步兵五千,遇到匈奴單于主力八萬騎兵,李陵力戰,殺匈奴萬餘人,最後漢軍弩箭全部用完,尚餘三千餘人。漢軍一無戰馬,二無兵器,李陵只好遣散部眾,投降匈奴。匈奴以李陵為右校王,妻之以女。

    漢武帝聞知李陵降敵,大怒,滅李陵族。司馬遷為投降匈奴的李陵辯護,惹怒漢武帝,身受宮刑。後來司馬遷在《史記》中對漢武帝的記載多有奢侈遊幸、神仙巫蠱之事,對於他的文治武功卻著筆不多,以至於後世對漢武帝多有譏評。漢武帝不幸閹割了中國歷史上最偉大的史學家司馬遷,而司馬遷也用他的刀筆懲罰了漢武帝。

  • 9 # 一撇一捺皆歷史

    李陵出生在公元前134到132年之間,他是李廣的長子,比司馬遷小一到三歲。他在少年時代就進入宮廷擔任郎官,當時霍光、司馬遷、蘇武都是郎官,李陵擅長騎射,為人也很謙遜,漢武帝認為他有李廣的風範。後來李陵被封為騎都尉,騎都尉在漢代是一個秩比兩千石的職位,僅次於郡守。晉升到騎都尉之後,李陵被安排在河西地區,帶著五千人負責河西地區的戰備和軍隊訓練工作。

    公元前99年,李陵34歲的時候,漢朝準備進攻匈奴的右賢王部,隨後,李陵被召回長安,漢武帝親自在武臺殿向他佈置任務,李陵向漢武帝爭取到了一個獨立領兵的機會,可是這次出兵的將領太多,漢武帝已經沒有騎兵可以派給李陵了,李陵的回答是“不用騎兵也可以,我願意帶著我的五千步兵,以少擊眾打到單于庭去。最終,漢武帝被李陵的膽識和氣魄所感染,同意了他的請求。

    一、李陵投降事件的始末

    李陵在公元前99年的九月份,從居延海出發了,李陵率領的五千人是一支步兵、騎兵和戰車混編的部隊。在漢代,軍隊在作戰時,一般以三十天為一個週期來進行後勤準備,考慮到後來李陵軍團一直沒有出現斷糧的情況,漢軍可能攜帶了兩個月甚至三個月口糧。

    李陵軍團經過三十天的行軍抵達浚稽山,且鞮侯單于就帶著三萬匈奴軍向漢軍發動了進攻。在初戰失利之後,且鞮侯單于動員了八萬人參加對漢軍的圍攻,李陵邊打邊退,經過十天左右的戰鬥,漢軍接近了夫羊句山。此時,匈奴已經佔領了山區,漢軍衝入山林和匈奴軍展開混戰,甚至差一點就射死了且鞮侯單于。

    漢軍衝過了夫羊句山後,每天要打退匈奴的幾十次進攻,匈奴終於對作戰失去了信心,準備撤退。但漢軍一位將領叛變,將漢軍受損嚴重的情況告訴了匈奴,於是,匈奴加緊圍攻漢軍。就這樣,漢軍還是前進到了鞮汗山,這個時候戰鬥激烈到漢軍一天就把剩下的五十萬支箭全部用光。漢軍最後被匈奴人圍困在了鞮汗山的峽谷裡,這個時候,軍官勸李陵說“當年趙破奴也是被匈奴俘虜了,後來還是逃回了漢朝”。李陵回答“我如果不死,就不配叫壯士”。最後大家決定突圍,可李陵突圍失敗,向匈奴投降了。

    二、司馬遷為李陵作辯護,卻因一個誤會獲欺騙罪

    沒多久,李陵投降的訊息就傳回了長安,漢武帝大怒。就在朝廷的官員也都一起譴責李陵的時候,漢武帝專門召見了司馬遷,司馬遷極力為李陵進行了辯護,他說“李陵只率領不到五千人的步兵,深入匈奴的腹地,他雖然失敗了,然而他所取得的戰績也足以光耀天下,李陵之所以不死,是想尋找適當的時機來報效漢朝”。司馬遷為什麼要為李陵進行辯護呢?據史料記載,是因為司馬遷是李陵此次獨立領軍的舉薦人。

    其實在司馬遷的辯護之後,漢武帝還是接受了司馬遷的意見。公元前97年,在李陵投降一年多之後,漢軍又一次大規模進攻匈奴,漢武帝專門安排參戰的公孫敖,讓他趁機把李陵接回來。結果公孫敖和左賢王交戰不利,只得撤回。他回來以後對漢武帝說:“我們抓住的俘虜說李陵教單于用兵之法,防備漢軍,所以我們無功而返了。

    後來漢使在匈奴面見李陵,才把事情搞清楚。在李陵投降的同一時期,確實有一個人在給匈奴單于出謀劃策,這個人叫李緒,李陵的字叫少卿,李緒的字也叫少卿,所以被俘的匈奴人說有一個李少卿在教單于防備漢軍。

    證實了李陵已經真的投降,對朝廷來說,剩下的就是司法問題了。在漢代,投降和被俘是完全不同的兩回事,法律規定了投降和謀反同罪,所有直系親屬無論男女老幼都要族誅。大約就在公元前97年的十一月份,李陵全家被處死。從俘虜的嘴裡證實了李陵已經真正投降,那司馬遷替李陵做出的保證,也就是那一句“李陵之所以不死,是想尋找適當的時機來報效漢朝”,自然也被當成了欺騙皇帝的謊言。所以他被判了誣罔罪,誣罔也就是欺騙的意思,這個罪名在漢代就是死刑。

    在漢代,除非皇帝真想讓一個人死,一般的死刑犯在行刑之前,是可以選擇用錢來免除死刑的,沒有錢的也接受宮刑。司馬遷沒有足夠的錢來免刑,朋友和同事也沒有一個肯幫忙的,最後他選擇接受了宮刑。司馬遷的遭遇所體現出的殘酷性,本質上是時代的殘酷性。

    三、李陵最終徹底叛變了

    公元前90年,在李陵投降匈奴九年之後,漢武帝最後一次大規模進攻匈奴,已經是匈奴右校衛的李陵率軍參與了對漢軍的圍攻。李陵在匈奴一共生活了25年,期間他曾多次勸降被匈奴扣壓的使臣蘇武,在漢朝接蘇武回去時,李陵對蘇武說:“如果國家當年能暫時赦免我的罪過,留下我母親的性命,我是有可能將功贖罪的。後來全家都被殺了,我對漢朝就沒有什麼可留戀的了,如今說什麼也晚了。”當李陵在匈奴病逝的時候,漢武帝已經去世13年了。

    結束語

    很多人覺得司馬遷很冤,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當李陵事件發生之後,在皇帝和朝廷的眼裡,這首先是一個司法問題,重點在於對已經發生的事情進行功過賞罰的判定。在確定李陵已經投降之後,事情的重點就變成了對投降者的處罰,而在司馬遷為李陵所做的辯護詞中,側重點是讚揚李陵的人格和精神,重點在於追溯過往的歷史,構想可能發生的未來,皇帝和朝廷在意的是事情的結果,司馬遷在意的是事情的經過。

    當兩種不同的思想產生碰撞的時候,掌握實際力量的一方將決定碰撞的結果,司馬遷和漢武帝的思想衝突,某種程度上可以算是漢代儒法衝突的一個體現,這場衝突的結果對司馬遷來說是一個悲劇。

    其實李陵本來是要做壯士的,可最終因為意志不堅定投降了,但這也不能否認他為了打匈奴做出的努力與貢獻。李陵撞名的事情讓漢朝誤以為他真的投降了,當時嚴酷的法律與此意外也是李陵的悲劇所在。

  • 10 # 人賤命薄

    李陵5000步兵斬首匈奴近兩萬,在漢軍戰敗之際,還有3000多人,這些人已經在寒風冰雪中奮戰了十幾個晝夜,箭矢耗光,劍戟損壞,斬木為兵,赤拳為杵了。

    李陵為了這3000多傷殘戰士能夠有更多的人活著突圍出去,李陵與韓延年率十幾個“壯士”毅然決然的去吸引匈奴主力騎兵的火力,為3000多戰士創造突圍條件。

    李陵是抱著必死的決心去做的,但是匈奴人卻沒有殺李陵,只是把力氣耗光的李陵俘虜了。

    最終,3000多傷兵活著回到漢塞的只有400多人(他們走了好幾百裡,從光祿塞北一百里的地方向西走到居延塞遮虜障)。

    李陵與匈奴大戰的地方距離光祿塞只有100裡的距離,漢軍與匈奴人大戰一天,而漢邊塞不派一兵一卒救援,連匈奴單于都納悶。

    李陵被俘後,漢邊塞的守將向漢武帝上書,狀告李陵投降。

    漢武帝就坡下驢,召開對李陵的批鬥大會,與會官員對李陵進行好無原則的批判。

    漢武帝以“誣罔”罪下司馬遷獄,判死刑,司馬遷家裡沒錢贖罪,只得轉為腐刑。

    後來李陵沒有投降的訊息傳來,漢武帝甩鍋老將,“勞”“賜”李陵“餘軍”“得脫者”400多人,並下令公孫敖營救被俘的李陵。

    司馬遷冤不冤?冤大了!

    後來李廣利和公孫敖率漢軍20萬擊匈奴,順帶救李陵,被匈奴大敗。

    公孫敖回來告訴漢武帝,是李陵幫匈奴練兵,才戰敗的。

    漢武帝殺李陵全家。

    之後,又有訊息回來,李陵沒有給匈奴練兵,練兵的是李緒。

  • 11 # 鴻哥iouyh福小鋪

    司馬遷當然冤啊。

    李陵以五千步兵血戰匈奴主力,最終在得不到援兵而被迫投降,而且援兵的沒有到來也是因為李廣利欺上瞞下造成的誤判,這一點在後來的漢武帝查驗得到證實。

    而司馬遷因為如實記載了李陵真相被指責誣陷李廣利遭受腐刑,這本身就是冤假錯案,當然非常冤。

    司馬遷是一名史官,如實記載是他的職責,因履行職責遭到處罰是冤枉的判決。

    司馬遷也只是記載了李陵拼死血戰的過程,並且道出了其被迫投降的緣由和過程,因此獲罪。

    而李陵事件的全過程也是一波三折,被迫投降與司馬遷記載的是沒有出入,而後漢武帝經過驗證認可李陵被迫投降屬實,派遣公孫敖去接回李陵,奈何公孫敖到匈奴之後返回報告李陵幫助匈奴練兵,漢武帝當即下令處斬李陵全家。

    李陵從漢使處聽聞噩耗辯解幫匈奴練兵的是李緒而非他本人,又是一個冤假錯案,很明顯公孫敖壓根沒有接觸李陵,甚至只是聽聞就斷然做出了判斷並上報漢武帝,導致李陵被斷了歸路。

    所以李陵事件的真相寫滿了一個冤字,援兵不至是冤,詐降被罵是冤,風聞奏事也是冤,連帶記錄事件過程的史官司馬遷遭受腐刑同樣也是冤。

  • 12 # 青楓雨霜

    李陵是漢飛將軍李廣之長孫,頗有李廣之風。後因孤軍深入匈奴,兵敗投降。武帝及群臣都怪罪李陵,獨有太史公為其辯解。後果可想而知,司馬遷即被下獄並施以腐刑。關於這件事,我來講下我的看法。

    少年英才,飛將之孫

    李陵年少時即擔任侍中,建章監。他善騎射,又有仁愛之心,所以名聲不錯。他曾率領八百騎,深入匈奴兩千餘里,此等膽識,難怪武帝會認為他有李廣之風。

    孤軍深入,兵敗投降

    武帝天漢二年(公元前99年),李陵率五千步卒深入塞北。走了有三十天,在浚稽山遇到了匈奴單于帶領的三萬騎兵。面對數倍於己的敵軍,漢軍毫不畏懼,奮力死戰,殺敵數千。單于非常震驚,又召集了八萬騎兵圍攻李陵。匈奴人數雖多,不過久久攻不克李陵,而且還折了上萬人馬。李陵且戰且退,加之單于害怕再往南追擊會有漢朝伏兵,於是有了退兵之意。不過正好李陵有個手下投降了匈奴,俱陳漢軍狀況。匈奴得知了李陵軍況,遂再次追擊李陵。李陵寡不敵眾,力戰援絕,兵敗投降。

    司馬遷為李陵辯解,慘遭腐刑

    武帝聽聞李陵投降匈奴,龍顏大怒。群臣都認為李陵有罪,唯獨司馬遷認為李陵不是輕易投降之人。他認為李陵以少擊多,最終彈盡糧絕,是無奈投降。他還說以李陵的人品,即使繳了械,那也只是暫時之計。只要李陵不死,絕對會報效漢朝。武帝認為司馬遷是在為李陵開罪,便將其下獄,判他宮刑。這一細節,《漢書》中有詳細的記載。

    群臣皆罪陵,上以問太史令司馬遷,遷盛言:“陵事親孝,與士信,常奮不顧身以殉國家之急。其素所畜積也,有國士之風。今舉事一不幸,全軀保妻子之臣隨而媒其短,誠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滿五千,深輮戎馬之地,抑數萬之師,虜救死扶傷不暇,悉舉引弓之民共攻圍之。轉鬥千里,矢盡道窮,士張空拳,冒白刃,北首爭死敵,得人之死力,雖古名將不過也。身雖陷敗,然其所摧敗亦足暴於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當以報漢也。”

    初,上遣貳師大軍出,財令陵為助兵,及陵與單于相值,而貳師功少。上以遷誣罔,欲沮貳師,為陵遊說,下遷腐刑。

    由此看來,司馬遷實在是冤。

    武帝聽信謠言,夷李陵三族

    後來武帝也有所悔悟,認為李陵兵敗情有可原,也派了公孫敖去匈奴迎接他。不過公孫敖無功而返,對武帝說他捉了一個俘虜,說那俘虜言李陵正在為單于練兵。武帝震怒,殺陵三族。後來漢使出使匈奴,方知練兵的另有其人。《漢書》中說到,

    陵在匈奴歲餘,上遣因杅將軍公孫敖將兵深入匈奴迎陵。敖軍無功還,曰:“捕得生口,言李陵教單于為兵以備漢軍,故臣無所得。”上聞,於是族陵家,母弟妻子皆伏誅。……其後,漢遣使使匈奴,陵謂使者曰:“吾為漢將步卒五千人橫行匈奴,以亡救而敗,何負於漢而誅吾家?”

    至少來說,武帝誅滅李陵家族,對其影響應該挺大。李陵或許有歸漢之心,然則此事之後也許就心灰意冷了吧。

    李陵投降匈奴,竊以為雖有失氣節,但尚有同情之餘地

    李陵兵敗投降,有可能是出於無奈,但不免失了軍人氣節。相反,他的副手韓延年力戰而死,令人心生敬畏。他的好友蘇武寧死不屈,終成英雄美名。從李陵的詩歌以及與蘇武的對話來看,不排除他曾有歸漢之心。然而世事無常,李陵三族被滅或許就是讓他徹底斷了與漢朝關係的導火索。

    後來大將軍霍光也曾遣人讓他回去,但他拒絕了,理由是“吾已胡服矣”、“歸易耳,恐再辱,奈何?”此時的他早已在匈奴娶了公主生了孩子,又封了王,我想這應該是沒有臉面再回去了。

    總之,李陵一直活在對漢朝的愧疚中,活在生與義的矛盾中。在看了蘇武堅貞不屈的氣節後,能自知“陵與衛律之罪上通於天”,說明他是有良心的。凡此種種,讓人同情之心油然而生。

    歷史評價褒貶不一,飽受爭議

    歷代名人對李陵褒貶不一,不過還是同情惋惜的居多。

    南朝江淹:“至於李君降北,名辱身冤。拔劍擊柱,弔影慚魂;情往上郡,心留雁門。裂帛系書,誓還漢恩。朝露溘至,握手何及!”

    唐太宗李世民:“李陵以步卒五千絕漠,然卒降匈奴,其功尚得書竹帛。”

    錢穆:“李陵之才氣,及其全軍之勇決,令千載下讀史者想慕不已。”

    這些要麼是褒獎其才能的,要麼是同情其遭遇的。

    王夫之:“李陵之降也,罪較著而不可掩!……遷之書,為背公死黨之言,而惡足信哉?為將而降,降而為之效死以戰,雖欲浣滌其汙,而已緇之素,不可復白,大節喪,則餘無可浣也。關羽之復歸於昭烈,幸也;假令白馬之戰,不敵顏良而死,則終為反面事讎之匹夫,而又奚辭焉?李陵曰:‘思一得當以報漢’,愧蘇武而為之辭也。其背道也,固非遷之所得而文焉者也。”

    王夫之這一論調很有意思,他認為李陵投降完全不能原諒。並且說司馬遷之言是朋黨之言,不足為信。另外又拿了關二爺開刀,說關羽投靠曹操又復歸劉備只是幸運而已。如果白馬之戰關羽戰死,那麼關二爺亦是不忠不義之人。這個論點是建立在絕對忠君的思想下,說李陵背主倒是可以理解,但拿關二爺說事就有些偏頗了。

    結語

    李陵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從他投降的行為來看,確實是少了一份豪氣。但從他後來的言語以及感情流露來看,似乎又有難言之隱。反正就個人而言,我對他還是持同情惋惜的態度。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基金不能買入時,是什麼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