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米多知道啦

    實際上,不止張遼張郃于禁名將敬服,幾乎曹魏陣營所有名將都敬服他,趙儼是東漢末期曹魏初期人物,自幼熟讀經史,與辛毗、陳群、杜襲並稱為潁川四大名士。調和過張遼、樂進和于禁之間的矛盾,還監領過於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趙儼做過關中護軍,大破羌人,荊州之戰更是出謀劃策,阻擋了關羽的進攻!下面我就通過幾個事件來說說趙儼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吧!

    事件一:避亂荊州,趙儼看出劉表目光短淺,果斷放棄劉表,投靠雄才大略的曹操

    東漢末年,趙儼為避戰亂,來到荊州,認識杜襲和繁欽,三人結拜為兄弟。荊州劉表聽說趙儼、杜襲和繁欽名氣很大,以貴賓之禮邀請他們入仕。交談中趙儼覺得劉表目光短淺,難成大事,不願在他手下做官,同時勸說繁欽離開劉表。

    公元196年,曹操迎接漢獻帝,定都許昌,實施屯田制,趙儼認為曹操是雄主,能匡濟漢朝,就同杜襲、繁欽北還投奔曹操。當時趙儼二十七歲!曹操上表漢獻帝,任命趙儼為朗陵長。任期打擊不守法紀之徒,將歹徒頭目抓起來,定為死罪,後又放了這些人,以此恩威並著。

    事件二:官渡之戰,趙儼陽安成為漢朝屏障,免去曹操後顧之憂

    公元200年,曹操袁紹官渡大決戰。此時袁紹強而曹操弱,各郡都有反叛跡象,陽安郡李通向老百姓徵收稅款。趙儼勸李通,認為有可能引起民怨,李通卻認為袁紹與曹操,相持不下,左右郡縣又紛紛背叛,我要徵收戶稅綿絹運往朝廷,以免被懷疑,趙儼勸說暫緩徵稅,給大漢朝廷的荀彧寫信,荀彧報曹操,將綿退還百姓。陽安郡的吏民聽到這個訊息,人心安定,趙儼又協助李通平息流寇,使陽安成為屏護許昌的堅固堡壘,免去了官渡曹操後顧之憂。

    事件三:調和名將,趙儼調和張遼樂進于禁矛盾,都護諸軍天下敬服

    曹魏名將張遼、樂進和于禁分別屯駐於長社、陽翟和潁陰,3大名將誰都不服誰,經常發生爭吵,影響軍隊士氣和團結。曹操讓趙儼為參軍,參與張遼、樂進、于禁三軍軍事。趙儼用規勸、疏導的方法化解了三位將軍矛盾。因趙儼治軍有方,被任命為都督護軍,負責統率協調曹操的高階將領外出征伐的事。

    公元208年,曹操徵荊州,趙儼兼任章陵太守,做都督護軍,監領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路人馬,公元211年,曹操擊破關中聯軍,讓將軍殷署等人帶領降軍,任命趙儼做為關中護軍,統率各軍。羌兵侵擾,趙儼出兵大破羌人。

    事件四:制止叛亂,趙儼兵營恩威並施,對抗關羽,趙儼計謀立奇功

    朝廷讓趙儼帶1200名士兵去漢中協守,趙儼讓殷署護送。有些士兵不想與妻子分離,趙儼看到後擔心士兵有變,就親自慰勞士兵,叮囑殷署要注意,沒想到士兵果然叛亂,殷署失蹤,趙儼的150名步兵,又都和叛亂士兵有交情,情況十分危機。趙儼對張既說:"有些士兵不願叛亂,應趁他們猶豫之時,去安撫。!”於是招集所有隨從來到各營,只把其中帶頭鬧事者抓起來治罪,其餘一概不問,於是一些逃走計程車兵都相繼回營歸降!

    公元219年,蜀漢關羽進攻,斬龐德,擒于禁,將曹仁圍困在樊城,威震華夏!朝廷派趙儼與徐晃領兵一同前往。到達樊城後,徐晃人馬太少,不能解樊城之圍,眾將催促徐晃趕快出兵。趙儼對眾人說:“倉促出兵對救援不利的,我讓間諜告訴曹仁救兵已到,激勵將士,等北路援軍趕到,裡應外合,敵人一定會被打敗。如期間出事,我願擔責任。”眾將同意,後來北路援軍也趕到了城下,各軍合兵一處,關羽戰敗,大家都要追擊。趙儼認為關羽已成為孤軍,是孫權的心腹之患,如果窮追不捨,孫權就可能有顧慮不攻擊關羽了,曹仁於是暫緩追擊。沒想到曹操也是這個想法,跟趙儼想法一樣!

    事件五:曹魏軍師,防禦東吳計謀無雙,安享晚年,成為三公之一

    公元220年,曹操去世,曹丕上位後,趙儼為駙馬都尉,兼任河東太守、典農中郎將。公元222年,封為關內侯,孫權攻打曹魏邊境,曹休統率五州大軍防禦,趙儼做為軍師,孫權退兵後,趙儼被封為宜土亭侯,轉為度支中郎將,升尚書。公元225年,趙儼做為曹丕謀士,征伐東吳,任徵東軍師。公元226年,曹丕駕崩後,曹叡即位,晉封趙儼為都鄉侯,監督豫州的軍事行動,後又轉任大司馬軍師,入朝擔任大司農。

    齊王曹芳即位,趙儼負責督監雍州、涼州的軍事行動,假節後轉任徵蜀將軍,又擔任徵西將軍,都督指揮雍、涼各軍。公元243年,趙儼因病返回京師,被徵召為驃騎將軍,升任司空。公元245年,趙儼去世,享年七十五歲,諡號穆侯!

    結語

    趙儼二十七歲跟隨曹操,七十五歲在魏國去世,安享晚年,把一生都獻給了曹魏,是曹魏最出色的大臣了,他做為護軍監軍時,曹魏名將悍將居然都聽他的計策,真的好了不起的人,為曹魏曾經有一個這麼出色的人鼓掌!

  • 2 # 江湖小曉生

    趙儼這個人其實不出名,為什麼現在會被翻出來呢?因為三國裡的人物大家實在是太熟悉了。張口就能說出劉關張、董曹袁,再分析他們也沒有什麼意思了。

    所以說專家們就把一些生僻的人給翻出來好好研究研究,看看他們身上有哪些閃光點。當然了為了標新立異,會刻意誇大這些人的成就。

    其實說句老實話,如果這個人真的那麼優秀的話,怎麼可能在歷史上籍籍無名呢?唯一的理由就是,本身這個人不咋地,專家翻出來研究久了,也就咋地了。

    趙儼其實就屬於這一類人,給他一個總體的評價,那就是一個有能力的和事佬。至於你說他做了哪些改變歷史的事情,真的對不起,他沒那麼大本事。

    趙儼最著名的事情,那就是做和事佬。

    曹操這傢伙賊壞,明知道樂進、張遼和李典這幾個都是名將,誰也不服氣誰。尤其是樂進,這傢伙脾氣大得不得了。可曹操非要捆綁銷售似的,把這幾個人都摁在一起。

    那麼一旦有軍事行動,該誰聽誰的呢?對不起,這件事曹老闆可就不管了,你們幾個自己商量去吧。不管把樂進、張遼和李典任何一個人提拔成為他們的老大,其他兩個人都不服氣。這種事情曹操才不會幹。

    時于禁屯潁陰,樂進屯陽翟,張遼屯長社,諸將任氣,多共不協;使儼並參三軍,每事訓喻,遂相親睦。太祖徵荊州,以儼領章陵太守,徙都督護軍,護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七軍。---《三國志》

    但是這幾個人的駐地實在是太靠近了,常常發生一些摩擦。別說他們了李雲龍和孔捷的部隊靠一起的時候還鬧矛盾呢!

    為此曹操也很頭疼,這個時候趙儼冒出來了:丞相不要惱,我趙和事佬來了。於是曹操就把趙儼派去調和諸將的矛盾。

    趙儼過去,是這也勸一勸,那也瞧一瞧,來回轉了幾圈,把這幾個大將感動得稀里嘩啦,就差一個桃園拜把子了。

    因為這件事趙儼乾得很出色,曹操也是喜出望外,決定讓趙儼以後都做這種事情。可能政委的雛形就是這麼來的吧?

    于禁、張遼、張郃、朱靈、李典、路招、馮楷等七位將軍,全部交給趙儼來調和關係。趙儼表示駕輕就熟,活脫脫是趙政委穿越過去的。

    趙儼政委的姿態又挽救了襄樊危局。

    漢水發了大水,關羽趁著這個機會抓了于禁,斬殺龐德,將樊城重重圍困。蜀漢北伐的聲勢浩大,趙儼在這個時候跟隨徐晃一同前去救援樊城。

    這個時候趙儼政委的本事再次體現出來了,當時徐晃帶來的人馬根本就救不了樊城,一邊是將士的們催促,一邊是樊城內部曹仁士卒們的慌張。

    儼謂諸將曰:「今賊圍素固,水潦猶盛。我徒卒單少,而仁隔絕不得同力,此舉適所以弊內外耳。當今不若前軍逼圍,遣諜通仁,使知外救,以勵將士。計北軍不過十日,尚足堅守。然後表裡俱發,破賊必矣。如有緩救之戮,餘為諸軍當之。」諸將皆喜,便作地道,箭飛書與仁,訊息數通,北軍亦至,並勢大戰。---《三國志》

    趙儼告訴徐晃的將士們:現在關羽勢大,要想獲勝很困難,貿然出兵一定會有問題。我們可以一邊慢慢逼近,一邊派人去告訴曹仁,說援軍來了,讓他們擁有堅守的信心。

    結果曹仁得到訊息以後,果然堅持了下來。所以說趙儼不光穩住了徐晃手下的將士,而且給了曹仁足夠的信心,最終關羽戰敗。

    孫權偷襲了荊州以後,關羽匆忙撤軍回去救援。這個時候曹仁打算乘勝追擊,可是趙儼卻表示拒絕。他認為當時關羽已經是強弩之末,如果魏軍繼續追擊,會引起孫權的敵意。

    現在曹魏和孫權是為了共同對付關羽,才走到了一起,如果關羽被滅了,孫權肯定會認為曹魏要攻打荊州了,這麼一來反倒會引起孫權和曹魏之間的矛盾。

    顯然,趙儼的考慮,和曹操的考慮是一樣的。曹仁按照趙儼的建議,沒有追殺關羽。而曹操那邊也擔心曹仁追殺關羽,果然派來了信使。

    趙儼成為曹魏功勳之臣。

    這種大臣在曹操征戰天下的作用,當然是沒有張遼、張郃這些人大,可是在曹丕及其後人治國的過程中,卻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曹操去世以後,曹丕建立了曹魏帝國,趙儼逐漸得到提升,成為了尚書,關內侯。一直處於軍中軍師的位置。曹丕去世以後,曹叡成為了曹魏的皇帝,趙儼依舊得到重用,加封都鄉侯。本打算讓他去荊州監督各地軍事,可惜病重。養好病以後,又讓他去監督豫州的軍事。曹叡去世以後,曹芳繼承了皇位。趙儼這才得到了重大提升,不過這個時候的趙儼已經歲數大了。讓他擔任雍涼都督顯然是不怎麼合適的。

    趙儼因為年紀大了,被召回了京城,擔任司空一職,位列三公,也算是位極人臣了。75歲的趙儼死的時候,曹魏大權在曹爽手中,所以他得以安享晚年。4年以後,高平陵之變爆發,司馬家族奪取了曹爽手裡的大權,從此操控曹魏江山。

    可以說,趙儼的人生,沒有什麼風浪和波瀾。尤其是曹丕建國以後,趙儼基本上就是處於穩步前進的狀態。

    他遠沒有到那種傳奇人物的地步,所以也沒有必要吹噓這個人。的確有很多人佩服趙儼,諸如張郃、于禁、張遼等人,那是因為趙儼這個人說話有道理,又不得罪人,自然能得到大家的喜愛。至於說他有什麼傳奇故事,那是沒有的。

    總結:不出名就是不出名,是有道理的,沒必要深挖。

    這些年在專家眼中,郭嘉各方面已經超過了諸葛亮,居然出了郭嘉不死臥龍不出的笑話。魯肅也超過了諸葛亮,把魯肅形容成了一個比諸葛亮還要傳奇的人物。甚至連法正也超過了諸葛亮,認為劉備在益州和漢中的軍事行動全靠法正。

    為什麼會這樣呢?因為諸葛亮、關羽、張飛這些人,實在是沒辦法再研究、再吹噓了。因為這些人已經被研究、被吹噓了一千多年,實在是沒有說的意義了。

    反倒是郭嘉、魯肅和法正這些次一流的人物,因為研究的人比較少,所以才會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去研究他們。

    趙儼也是一樣,如果沒有某些專家們的解讀,光從我們的涉獵當中,誰會知道去了解這麼一個不起眼的人物呢?當然了,他是有本事的,不起眼是相對於劉關張這些人來看的。

    參考資料:《三國志》

  • 3 # 中孚鑑

    趙儼,字伯然,他是三國時期曹魏大臣,其曾做過曹魏侍中、駙馬都尉、河東太守、大司農、驃騎將軍、大司空等官職。其去世後,諡號為穆。

    東漢末年,天下動盪不安,權臣屢有更替,漢天子遭受挾持,到曹操掌權時,他挾天子以令諸侯,其號令天下征討四方,故而其地位、威望、權勢可謂是一手遮天。

    曹操政治能力強,也深通用兵之道。重要是他還很愛才,他賬下招攬了不少的謀士和猛將。當然他賬下的猛將雖然都對他忠心耿耿,但各將領之間卻不是那麼友善,畢竟都是名將,誰又願意比別人低一頭呢!比如張遼、樂進、于禁、李典等人。

    曾經張遼、樂進、于禁都戰功赫赫、地位也不低,所以他們之間就誰也不服誰。比如當時他們分別屯兵於長社、陽翟、潁陰。他們因互相不服氣,所以往往因一些小事情就有所爭吵。如此自然影響到曹操軍隊的團結。

    由於張遼、樂進、于禁都是曹操的愛將,再則他們各有其辭,曹操也不好偏袒處罰誰,他為了讓軍隊團結,於是就派趙儼去做參軍,讓他參與協調張遼、樂進、于禁的軍事行動。

    還別說,趙儼確實很有能力,他以大軍團結重要性來規勸、疏導張遼、樂進、于禁三人,最終解決了他們三人的不和,從而保證了軍隊的團結。

    因為趙儼有協調這方面的能力,所以曹操常常讓他做都督護軍,以此來協調統率賬下將軍用兵征戰。比如他就曾監領過張遼、于禁、張郃、朱靈、馮楷、李典、路招七路大軍。

    可見,在曹操陣營中,趙儼還是一個重要的人物。畢竟,他是能讓曹營中不少將領敬服的人物,自然不會差,

    那趙儼是一個怎樣的人呢?

    趙儼此人精明有才能,不然也不會讓諸將敬服。他從小就喜歡讀經史書籍。正所謂讀書能使人明智。趙儼就從讀書的過程中,培養了他的分析能力、觀察能力,當然也增長了他的才能。隨著時間的推移,趙儼就有了不小的名氣。

    在東漢末年的動盪時代,割據勢力林立,諸侯之間為了爭奪地盤就互相征伐。當然在動亂的時代,人才就是香餑餑,是諸侯們致勝的法寶。

    比如荊州的劉表,聽聞趙儼的才名,所以就曾多次想讓他為自己效力。上面說了趙儼有很好的觀察能力,經過他對劉表的觀察,認為劉表不是做大事的人,所為就沒有投到劉表的賬下。

    後來在曹操掌權時,他認為曹操能中興漢室、平定割據諸侯,所以就帶著家人投靠了曹操。曹操愛才,而趙儼確實有才,所以趙儼深得曹操器重。後來在曹丕、曹叡時期,趙儼亦是當朝重臣。

    趙儼於公元245年去世,當時他七十五歲,他去世後朝廷給他的諡號為穆。他的葬禮還是很隆重的,當時參加葬禮的有數百人。其中不少是當朝權貴,當然在朝為官者,也自然不在少數。

  • 4 #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東漢末年的潁川郡是出人才的地方,曹操手下大批的人才都出自潁川郡,比如荀彧、荀攸、郭嘉、鍾繇等人,但是說到漢末潁川郡四大名士,卻是另外四個人,分別是:辛毗、陳群、杜襲、趙儼。

    這四人的家族都是潁川郡當地的大家族,出身名門,而且四人很有才華,辛毗早年投靠袁紹,拒絕曹操,袁紹敗亡後投靠曹操,陳群早年是劉備的別駕,後來跟隨呂布,呂布敗亡後投靠曹操,杜襲和趙儼曾經到荊州避難,但沒有投靠劉表,而是後來北上投靠了曹操,今天我們要講的就是趙儼。

    趙儼在曹魏內部並不出名,他的名氣甚至不如四大名士中的另外三個人,但是趙儼在曹魏內部也扮演了重要的角色。

    趙儼

    一、趙儼眼光獨到

    東漢末年中原戰亂,趙儼的家鄉豫州潁川郡正處於天下之中,戰亂頻繁,荀彧早就發現潁川郡可能不安全而帶著家族北上河北避難,而趙儼則帶著家族南下荊州避難,並在荊州認識了同鄉杜襲和繁欽。

    漢末亂世之中,其實所有的名門世家都在找機會投靠一些地方實力派,一是保全自己的家族,二是希望將來能有出頭之日,亂世之中靠的是兵權和實力,而部分名門世家只有才能沒有武力,只能尋找勢力依附,而在尋找投靠之主的時候,就需要看個人的眼光了,如果投靠了一個沒有能力的主公,那將來只有失敗的份。

    比如辛毗投靠了袁紹,說明他眼光短視,荀彧投靠了曹操,則說明他眼光長遠,而趙儼最先到的是荊州,當時的荊州牧是劉表,劉表這個人也是個名門,尤其也喜歡結交名士,但劉表能力有限,眼光短淺,劉表多次要求趙儼、杜襲、繁欽三人加入自己,繁欽也表現出很想加入,但趙儼認為劉表不能成就大事,於是勸說三人不要投靠。

    曹操

    等到曹操迎立漢獻帝到許昌後,趙儼立即敏銳地認為曹操會是將來的雄主,於是主動主上投靠曹操,而這個時候的曹操只是個鎮東將軍,地盤只有兗州一個州,在當時漢末的天下來看,勢力也不大,不如袁紹和袁術,但趙儼就認定了曹操,這就是眼光,這一投靠保證趙儼的飛黃騰達和整個家族的榮華富貴

    二、趙儼擅於居中調停

    所謂的居中調停就是能夠團結各方,善於處理人際關係,漢末的天下,同一陣營中,有來自各個地方的將領,也有投降過來的將領,彼此會不和,這個時候就需要有人在中間調和矛盾,而趙儼就是這樣的人,這種才能是宰相之才。

    來看看趙儼是如何處理,趙儼在當朗陵縣長的時候,屬地有豪強作亂,不守法律,驕橫跋扈,於是趙儼先把這些頭目抓起來關進監獄,並依法判了死罪,然後又向上一級官府上報,要求赦免這些人的死罪,這是把胡蘿蔔和大棒用得恰到好處,先定了死罪,讓這些人感到恐懼、害怕,覺得自己沒有活的希望了,然後一下子又赦免了,突然給了這些人希望,那種感激之情可想而知,所以趙儼一判一放就把這些人心給收,這就是居中調停的才能。

    于禁、張遼、樂進、張郃、徐晃

    趙儼還能調解曹操手下大將之間的矛盾,比如張遼、于禁和樂進,這三人都是曹操手下的五子良將,張遼是來自呂布手下投靠過來的,于禁原本是鮑信的手下,後來跟了曹操,樂進一直就是曹操手下,這三將在曹營都是戰績很多,張遼有勇有謀,于禁成熟穩重,樂進勇猛善戰,但三人是平級關係,誰也不服誰。

    這三將在駐守潁川郡期間,經常為一些瑣事產生了矛盾,曹操認可趙儼的調解才能,於是任命趙儼為參軍,負責來調和三將的矛盾,趙儼就經常找這三將談話,以大局為重,勸說三將和平處事,終於讓三將消除矛盾,和平相處,這從後來曹操任命趙儼為都督護軍參與赤壁之戰也能看出來。

    趙儼

    赤壁之戰前夕,劉琮率領荊州投降,曹操佔據了除江夏郡的荊州其他六郡,在長坂坡擊敗,並在江陵城休整兩個月後,曹操發動了赤壁之戰,真實的赤壁之戰其實曹軍是有兩支軍隊的,一支就是曹操本人率領的,從荊州南郡江陵城出發,沿著長江順江東下,準備攻打劉備。

    而另一軍隊則由趙儼都督護軍,率領于禁、張遼、張郃、李典、朱靈、路招、馮楷七路人馬,從襄陽沿著漢水一路順江而下,準備從漢水直接進入長江攻打劉備,漢水與長江的交匯口就在江夏,也就是劉備所在的地方,但是由於曹操在赤壁敗得太快了,趙儼率領的七軍還在半路上的時候,聽說曹操在赤壁大敗,於是就退回了襄陽。

    赤壁之戰

    能在赤壁之戰中,與曹操一樣統領一支軍隊的只有趙儼了,因為他擅長調解將領之間的矛盾,所以曹操長期讓趙儼擔任都督護軍,這個職務主要是統領將領,負責監察軍隊中的犯法行為,相當於把軍事職能和監察職能集中於一人,像于禁、張遼、張郃這樣的名將都要受到趙儼的節制,可見曹操對趙儼的重用。

    三、趙儼是個有謀略的人

    趙儼參與解救襄樊的戰役,與徐晃一起出兵抵禦關羽,徐晃能夠擊敗關羽,多是趙儼出的謀略,當時關羽兵峰正盛,襄陽太守呂常被圍在襄陽,徵南將軍曹仁和汝南太守滿寵被圍在樊城, 于禁的七軍及立義將軍龐德都被關羽擊敗並俘虜,而前來救援的徐晃與趙儼所部都是新兵,且兵員不足,徐晃不敢攻打關羽。

    趙儼

    趙儼給徐晃提供計謀,先不忙進攻,再等十天左右援軍會到,我們現在先做好準備,把援軍到達的訊息用箭射進城內通知曹仁,等到準備妥當援軍到達後再一起進攻,最終徐晃按趙儼所說擊敗了關羽,同時趙儼算準了形勢,曹軍不應該追擊關羽,曹仁聽從了,而曹操禁止追擊關羽的命令也剛剛到達,這就是趙儼的計謀。

    曹操去世後,趙儼開始進入朝廷擔任職務,曹丕繼任魏王時,趙儼被任命為侍中,相當於魏王的秘書,曹丕稱帝后,趙儼被任命為附馬都尉兼河東太守,趙儼還跟隨了曹休、曹丕一起伐吳,曹丕去世後,擔任尚書、大司馬軍師、大司農等職,到了曹芳時代,趙儼還擔任過三分之一的司空,於公元245年,75歲的時候因病去世。

    《三國志》作者陳壽對趙儼的評價是:剛毅有度。也就是剛強堅毅、處事有輕重的意思。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冷戰結局反轉,美國解體,世界格局會有什麼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