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龍游天下75708
-
2 # 國風文化小棧
你好,我是國風
金朝的元好問在做這首雁丘詞之前有一段短短的序,簡單的介紹了做這首詞的原因。應該很容易百度到。
乙丑歲赴試幷州,道逢捕雁者雲:“今旦獲一雁,殺之矣。其脫網者悲鳴不能去,竟自投於地而死。”予因買得之,葬之汾水之上,壘石為識,號曰“雁丘”。同行者多為賦詩,予亦有《雁丘詞》。舊所作無宮商,今改定之。
在此之後,才跟了雁丘詞的正文。因為耳熟能詳,不在此復敘了。
古代能讀得起書的人大多都是富貴人家,底層的老農民大多都不能成為文人。所以這些能讀得起書的富貴人家對於孩子的文化教育比現代人嚴格的多。一般從孩子丫丫學語教以單字,然後二言,三字,四風,五律七律。所以古代的文人對於詩詞歌賦就如現在我們對於書字文化的認識差不多少。駱賓王七歲能詩,甘羅七歲能文。雖然是少有的奇才,但是大多數的文人差不多到十三四歲也都進學了,就是考取個秀才。元好問正是去進學的路上(到底是考秀才還是考舉人我給忘了)偶遇到這件奇事兒。大概十六七歲的孩子比較還感性。即花了錢買而葬之,立雁丘,還寫文以祭之。
然後這篇流傳千古的名文就這麼誕生了!
後來的元好問也是中華文化史上的名人,文學功底非常的深厚,有不少膾炙人口的詩篇。想來從小是個很有文采的人也並非難以理解的事。想想前兩天,16歲的女生每天能寫詩2000首。而且是現在這種物慾橫流的大環境下,人家還有這種才思。咱還怎麼能懷疑人家有感悟於生活的古人精心之作呢?
詞為心聲,詞人寫的都是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感所悟,經歷的越是坎坷,感悟越深刻!纏綿悲切的《摸魚兒.雁丘詞…》很難想象是一個16歲的少年人所作,可反過來想我們也是用現代人的思維去考慮判斷的,在金未元初時,社會動盪,予盾激化,生活不易,14歲可能早就娶妻生子啦!經歷豐富,又有早慧神童之稱,16歲的元好問寫出這類詞作也是極有可能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