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德譯洋洋
-
2 # 閒人侃籃球
實話實說,NBA根本不缺後衛,後衛線上人才濟濟,美國教頭波波維奇不會看中NBA的小個子球員,即便郭艾倫在世界盃打得好,美國球探也不會為之動心,因為這種後衛,在NBA就是二流、三流球員,給一份合同也是最低的那種。
現在NBA興起“小球時代”,“三分球時代”,一個只會攻筐,不會投三分的後衛,在NBA是很吃不開的,郭艾倫的外線投籃不算好,這是最大的薄弱環節。
郭艾倫雖然速度很快,但是起跳高度和爆發力和NBA那些後衛比起來,差距很大,再且,郭艾倫控球技術還可以,但是他的組織能力,在NBA並不算好。
就以上幾點來看,郭艾倫即便能得到一份NBA合同,他也不會去,郭艾倫那種性格和脾氣,他坐不住冷板凳,天天坐在板凳席上,要不了幾個月,郭艾倫就想回家。
一句話,時興“小球時代”的NBA不缺後衛,並且對後衛控球、組織和投射要求很高,郭艾倫去NBA根本沒有前途,與此如此,還不如在CBA吃香的喝辣的,俗話說得好,寧做雞頭不當鳳尾,郭艾倫一定會這麼想!
-
3 # 拙舌說事
你好我是籃球路人:
郭艾倫15年亞錦賽的一戰成名,讓大家看到了這個中國男籃崛起的希望,憑藉著一己之力攻破了韓國、菲律賓的防線,並幫助隊伍重新拿到了亞錦賽的冠軍。郭艾倫也因此榮獲了亞洲第一後衛的稱號,可以說從球員的個人能力上,沒有哪位後衛會比郭艾倫更強了,很多人也期待郭艾倫能用更大的發展空間。
早在郭艾倫18歲的時候,NBA的球探就專門為他做了一份選秀報告,裡面的內容詳細概括了他的優缺點.
郭艾倫的優點是:
嫻熟的左右手和身體控制力,能利用一系列運球手段和變向移動來衝擊防線;
在防守端會利用身體去防守,自信心強並擁有較大熱情,迄今為止是中國最敢自我表達的後衛,在場上是天生的領袖。
缺點:
一是跳投不穩定,出手點每次都不太一樣,在CBA僅有48%(兩分)和28%(三分)的命中率;
二是防守端,不能從三分線開始保持高強度防守,過多使用上身而不能敏捷地移動腳步;
三是身體強壯但敏捷性不夠。
最後一點,他在年齡方面,存在爭議。
投籃、防守、敏捷性、年齡,這4個缺點,太明顯了,所以一直沒受到NBA球隊的青睞。
但即便如此,他在18歲那年,NBA官網還是在評測中,給大侄子打出了89分的高分!
48%的兩分和28%的三分命中率,顯然這並不是一名優秀後衛應有的資料。在如今的小球聯盟裡,不過投籃後衛是沒有任何生存空間的。除非你有像西蒙斯那樣勁爆的身體素質。
其次,一支NBA球隊為什麼要簽約郭艾倫?要知道,比郭艾倫強的林書豪都找不到工作。
在CBA聯賽裡可能差距顯示不出,但一到國際賽場上,郭艾倫所依靠的優勢全變為了劣勢。郭艾倫的組織能力與傳球視野,在打陣地戰時就是死穴。更何況沒有一手穩定的籃子,沒有N
BA球隊會簽約這樣一個控衛。
郭艾倫優勢呢?控球與快攻反擊。但NBA缺這種人嗎?不說和威少,歐文,庫裡這種球星對比,就是NBA裡的正常輪換人員也能打爆郭艾倫。甚至下放到小藍隊小紅隊,也不缺少身體勁爆的球員,郭艾倫同樣毫無優勢。
以現在郭艾倫的年齡可能很難再進入NBA了,但是未來的幾年他應該還是中國的主控,與其想這麼多沒用的,不如先調整自己先過了落選賽這關吧,破釜沉舟未必沒有奇蹟,盼望中國隊在以後的比賽中走的更遠。
最後想說幾句話:2011年7月20號,姚明在上海召開發佈會,正式宣佈退役,結束了自己的球員生涯,從此中國籃球陷入了斷崖。
從球員轉變為領導,希望你越來越好,
中國籃球越來越好!
-
4 # 體育鑫觀念
對此問題我先直抒胸臆:關於郭艾倫進入NBA的話題,其實也已經是一個近幾年經常討論的話題,不過再怎麼討論也不能脫離了現實,而現實就是郭艾倫確實不是一位NBA級別的球員,他還沒有進入NBA的實力,也沒有進入NBA的機會。雖然此前NBA的名宿納什、威少等人對郭艾倫的評價很高,甚至一度認為郭艾倫有實力征戰NBA,但我們只需要將這種觀點當成一次禮貌的點評就好,不用特別認真的對待。在此前北京隊的外援林書豪接受採訪的時候,還曾說過CBA的球員中周琦、郭艾倫、丁彥雨航都具備征戰NBA的實力,但是實際上呢?顯然這種球員之間的高度點評,並不客觀。
那麼在看到了郭艾倫在2019男籃世界盃的表現之後,郭艾倫真的應該距離NBA更近了嗎?我的觀點恰恰相反,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並不算出色,而且在世界盃之後就可以確定郭艾倫此生無緣NBA!
關於2019男籃世界盃期間郭艾倫表現的介紹:題幹中說道“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表現出色”,其實這本就是一個不精確的命題。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好嗎?我想大多數看了2019男籃世界盃中國男籃的比賽的球迷都會認為郭艾倫的表現不好,而從整個世界盃期間的五場比賽的直觀表現和資料體現來看,郭艾倫的表現也確實是很不好。
資料端——郭艾倫並沒有打出亞洲第一控衛的資料貢獻!郭艾倫的世界盃成績單:場均出戰21.3分鐘,貢獻8.4分、1.4個籃板、3.8次助攻、1.2個搶斷、0個蓋帽、34%的投籃命中率、18.8%的三分命中率、62.5%的罰球命中率、場均效率值:6.4
從上面的郭艾倫世界盃成績單來看,他的個人資料表現根本不能說出色。場均得分不到兩位數,而且命中率極低,這樣資料表現怎麼可能用出色來形容呢?在這一屆世界盃,能夠稱為出色的球員有且只有老將易建聯。
臨場發揮——郭艾倫是中國男籃最不冷靜、最不穩定的一點!除了資料端的體現之外,在臨場的發揮和表現上郭艾倫也沒有起到積極穩定的作用。我們能夠想到的他的高光時刻就是在小組賽之後的排位賽,面對韓國隊的那場比賽的最後階段,郭艾倫成為了中國男籃的定海神針,幾乎在最後階段憑藉著個人的表現,幫助中國男籃穩定了勝局。但這個對手畢竟只是亞洲籃壇的對手,郭艾倫在這場比賽也只有末節發揮出了自己的作用。
而除了這一場比賽以外,郭艾倫在其他的場次中都沒有較好的發揮。比如在面對委內瑞拉、波蘭以及奈及利亞的比賽中,郭艾倫幾乎沒有起到一點正向作用,自己的表現不穩定也就罷了,還總是會出現一些莫名其妙的犯規,最後連上場都不能上場。而自己在犯錯了之後,還總是會耍脾氣,這就會影響到中國男籃的隊內情緒,顯然在世界盃期間郭艾倫是一個不穩定性因素,他對男籃起到的影響是反向的!
因此,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並不是很出色,他不僅沒有起到核心後衛的作用,甚至還在某些關鍵的場次拖累了大家。在以往可以用大賽經驗不足來進行解釋,但是在2019年之前郭艾倫已經代表中國男籃出戰了不止一次世界大賽,他的比賽經驗,大賽閱歷都已經很豐富,所以在2019年的世界盃郭艾倫就是因為自身的能力的不足,才導致發揮的欠佳。
那麼現在郭艾倫還與NBA有緣麼?他還能夠觸及到NBA的高度嗎?我認為已經可以確認沒有了,在世界盃之後郭艾倫已經距離NBA越來越遠。有如下幾點理由可以進行闡述和論證。
(1)、實力方面——打不上NBA就是因為實力不強,其他因素都為次要因素。什麼樣的球員才能打上NBA?那就是實力足球強大的球員。實力是說明一名球員是否有資格征戰NBA的最關鍵的因素。郭艾倫有這個實力嗎?根本沒有,我們一直以來都是在奢望罷了,都是在期望郭艾倫能夠朝著NBA的方向發展,能夠成為NBA賽場上又一位來自中國的外線球員。但是透過這幾年郭艾倫在洲際乃至世界賽場上的表現就能發現,他的實力根本不具備進軍NBA的水平,郭艾倫只是一位亞洲水平的後衛,在亞洲範圍以外他都不能體現出穩定的作用和價值。實力不濟是郭艾倫打不上NBA的最關鍵的原因!
(2)、個人所處的階段——郭艾倫已經到了成熟期,他沒有任何提升的空間,在NBA無任何價值。另外一個因素就是郭艾倫現在所處的人生階段,或者說他的運動生涯的階段。如果現在是五年之前,也就是長沙亞錦賽的那一年,我認為還是可以期望郭艾倫進軍NBA的,因為那時的郭艾倫才開始發揮出自己的能量,才開始成為中國男籃的後場核心。那個時候的郭艾倫才剛剛22歲,充滿著無限的可能,也有很高的上升空間。
可現實是現在的郭艾倫已經是一名27歲的籃球運動員,再過幾年他即將到來自己運動生涯的拐點,而這個拐點不是向上發展,而是向下滑坡。換言之就是郭艾倫已經到了自己的成熟期,他的特點、能力、球風、習慣等都已經形成了固性,沒有任何可以改變和提升的可能性,因此他這樣的球員在NBA也沒有任何的培養價值,所以NBA的球隊是不會給郭艾倫一份合同的。如果在這個階段能夠給郭艾倫一份合同,那或許也是為了郭艾倫身後巨大的中國市場,和炒作的空間,而不是因為郭艾倫自身有足夠的籃球實力!
(3)、身體素質——郭艾倫的身體無法適應NBA級別的對抗。籃球雖然是考驗技術能力的一項運動,但是能夠保障一名運動員適合這項運動的關鍵因素就是身體素質,沒有身體素質的話,所有的技術和技巧都是空話。
而在NBA的圈子裡,郭艾倫這樣的球員就是一位沒有身體素質的球員,在對抗方面根本佔不到任何便宜,反而會成為對手欺負的物件。NBA的對抗不同於CBA的對抗,在NBA球員的核心力量、爆發力等都是頂級的,郭艾倫在這樣的競爭環境下根本不能體現出自己的能力,甚至可以說郭艾倫壓根就不能適應NBA級別的對抗。這一點可以從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國男籃對陣美國男籃的比賽中得到驗證。
2016年裡約奧運會郭艾倫被夢之隊徹底壓制——在2016年的里約奧運會中,中國男籃與美國夢之隊進行了一場較量,雖然這場比賽郭艾倫有過兩個回合比較精彩的進球,但是整場比賽下來他已經被美國男籃的球員防的沒有了自信,甚至沒有出球的機會,只要美國的隊員一近身貼防,郭艾倫就只能停球,因為運球根本運不穩,在對抗之下他不能保持好自己的重心。在直播鏡頭前能夠看到郭艾倫很努力的在控制自己的身體,但真的無濟於事,這就是差距,這就是從身體素質到技術能力的全面差距!
別說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不佳,就算是郭艾倫在世界盃期間的表現很好,他也不可能得到NBA的青睞,因為世界盃的對抗距離NBA還有不小的差距,郭艾倫根本不在NBA球隊的觀察範圍內!
總結:競技體育比拼的就是實力,郭艾倫有實力,但是他的實力僅限於在亞洲籃壇中去施展,在國際舞臺或者NBA的舞臺上,郭艾倫根本沒有能力去體現自己。現在對郭艾倫的期望不應該是NBA,而應該是如何積極的調整自己,讓自己能夠在CBA、在中國男籃有更好的表現,這才是最實際的!
-
5 # 亦z落娛體
一句話,能力不夠,運球還算可以,身高、體型、投籃都不太行,打cba他都算不了最頂級的,人家nba要來幹嘛?
回覆列表
7月19日晚,CBA常規賽繼續複賽程序,遼寧隊迎來一場關鍵的對決,面對的是北控男籃。這場比賽對於遼籃來說非常重要,因為這事關能不能打進四強行列。若是輸給北控隊,遼籃還有可能徹底失去打進四強的機會。
但即便如此,遼籃還是在賽前決定輪休郭艾倫和賀天舉兩名首發球員,令人意外的是這還取得了不俗的效果。趙繼偉重回首發陣容之後又送出了20分和7次助攻,很好地盤活了全隊。
在趙繼偉的努力下,梅奧和韓德君繼續給力的發揮,而高詩巖也時隔多場重新找回自己,個人獨得14分,是遼籃本場比賽替補席的主要得分點。賽後,興奮的高詩巖甚至更新了個人社媒平臺,表示“很多事情想明白了,也就那麼回事”。
但在這一片愉快的氛圍中,還是有一個人沒覺得很開心,那就是郭艾倫。儘管在比賽中笑著跟隊友擊掌,但是郭艾倫的臉上還是閃過一絲失落,因為遼籃在沒有他的情況下打得更加團結、團隊和高效,擊敗雙外援的對手也是一副輕鬆的樣子。
郭艾倫的個人能力毋庸置疑,這一點是遼籃代理主帥馬丁內斯在賽後也主動提及的。但是郭艾倫的單打有時候並不能取得好的效果,遼籃其餘球員會打得比較辛苦,即便贏球也是磕磕碰碰。
顯然,遼籃想要取得更好的成績,就得解決好球隊跟郭艾倫之間的相容與平衡問題。如何最大限度地讓郭艾倫的得分能力為球隊勝利服務,這是遼籃接下來要思考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