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lio285734372
-
2 # 星虎談歷史
我是星虎,我來談談我的看法
我認為三國時期西涼排名第二的猛將當為龐德1.西涼馬超被認為不弱於呂布,馬超武藝高強,作戰勇猛,西涼人共推馬超為西涼第一猛將。而西涼馬超過後當屬龐德,龐德原為西涼郡守馬騰麾下的武將,隨馬騰四處征戰屢立戰功,勇冠三軍。除卻馬超西涼再找不出像龐德這樣的猛將,馬超義弟馬岱雖然勇猛但還沒到龐德這樣的程度,況且來說,馬岱並無優秀戰績可言。
2.馬騰被曹操徵為衛尉後,龐德歸屬馬超。馬超兵敗後,龐德隨其一起投靠漢中張魯,而後馬超歸降劉備,龐德仍留在張魯麾下,曹操平定漢中後,龐德加入曹操。關羽打樊城時,曹操詢問眾將去支援曹仁,眾將皆怕關羽不肯出戰,唯獨龐德,不懼關羽威名,敢於出戰關羽。龐德在戰場上與關羽打鬥100回合不分勝負。三國中能和關羽打鬥100回合的武將沒有幾個,而龐德卻能和關羽戰100回合不分勝負,可見龐德此人之勇猛。
3.箭術在古代也是武將的考核專案之一,呂布能轅門射戟,黃忠能百發百中,都證明這二人箭術非凡,龐德能在萬軍以毒箭射傷關羽,可見其箭術不凡。(關羽“刮骨療傷”的典故也是由此而來)。龐德的箭術在天下武將中能和呂布,黃忠等人相提並論,其“武”的能力也是顯而易見。
總結:龐德在武力上能力戰關羽100回合不分勝負,在箭術上能與黃忠,呂布相提並論。西涼中,武力除了馬超之外再無他人能及,箭術上,可謂西涼第一。龐德綜合實力在西涼猛將馬超之後,理應排西涼第二猛將。
-
3 # 水泊之聲
西涼系武將,在漢末三國時期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
廢少帝立獻帝的董太師;
佔西涼數十年的韓遂;
衣帶詔的參與者馬騰;
北地槍王張繡;
殺的曹阿瞞割須棄袍的馬孟起;
抬棺戰關羽的龐令明;
陣斬魏延的馬岱;
繼丞相之志的姜維;
……
可以說,西涼系武將在漢末三國時期貫穿始終,威名赫赫。
既然說猛將,那就先不拿正史說事了。
為什麼這麼說?
正史當中形容戰鬥力都是那種可以想象的到的形容詞,我們就看一下董卓的:
卓有才武,旅力少比,雙帶兩鞬,左右馳射。—《三國志》
是不是和我們印象當中大腹便便,夜宿龍床的董太師完全對不上號?
太師也曾經是個“少年”啊!
我就拿演義和一部分傳說來做參考吧,畢竟這麼說才更讓人熱血沸騰嘛!
第二猛將的名號就交給張繡了^_^至於第一猛將,還是我心目中那個“錦馬超”超哥啊。
一、實在是張繡戰績斐然啊!大家都知道曹操的大敗之戰“赤壁之戰”,這場大戰可以說是人氣最高的一場全明星戰爭,曹操華容道倉皇逃竄。
之所以拿曹操來說事,我想說把武帝揍的找牙的才算真的猛士、真的猛將。瞭解馬超的也知道超哥的一場“潼關之戰”殺的曹操丟須棄袍,超哥算一枚猛將。
那麼在這之前曹操還有哪些“糗事”呢?
滎陽之戰:徐榮射中曹操肩膀,差點被生擒。
濮陽之戰:呂溫侯在曹操頭上敲了一下(曹操嚇傻了),手臂鬚髮皆被燒傷。呂布不吹不黑,武力值天下第一。
還有一站就是由張繡和謀士賈詡導演的“宛城之戰”!
戰果:曹操大將典韋戰死,第一順位繼承人曹昂死亡,曹操靠曹洪保護才生存到最後。
而猛將的定義是什麼?“ 黥布 、天下猛將也,善用兵。”—《史記·留侯世家》
太史公說一句大實話:善用兵。可見,在秦漢時期,善用兵是很重要的一個衡量標準。
二、小說中的“北地槍王”童淵幾個弟子:
【張任、張繡】入室弟子(百鳥朝鳳槍)
【趙雲】關門弟子(百鳥朝鳳槍、七探盤蛇槍)
雖說有天賦存在,雲小哥可以略勝一籌,但能被收為入室弟子張繡天賦也不會差。
總結文無第一,武無第二。
我想,龐德可能略有不服,畢竟在那種情況下和二爺硬剛,也是需要膽氣的。
但為什麼沒把他作為第二。
1、二爺上了年紀了,戰鬥靠氣勢,武力值不如巔峰期。
2、對敵造成的實質性傷害不如張繡(精神、肉體雙重暴擊)
3、俗話說“橫的怕愣的,楞的怕不要命的”,抬棺決死:腎上腺素一時爆發,終究於常規流猛將差了一籌。
-
4 # 匹馬戍梁州
西涼鐵騎,驍勇善戰,猛將如雲,但是忠義之輩只有龐德可以拿出來說說。
馬騰是漢伏波將軍馬援的後臺,頂著祖先的光環,以維護正統漢室自居,被曹操一個人挾天子以令諸侯就給拉到京城中了,有點像扶蘇接詔命自殺那樣,是愚忠還是愚昧,居然帶著兒子進京做官了,真是腦子進水了。
馬超在有父兄在京為質的情況下,居然冒冒失的起兵了,更是腦子進水了,應該是進的開水,結果被腦子沒進水的曹操把他家人殺掉了,其實馬超也算是兇手,有時候都懷疑他起兵的動機,沒有忠也沒孝,也許這就是志大才疏。
龐德是馬騰提拔的,但是人家靠的自己的戰功,而馬超靠的是蠻力,後來連西涼的地盤都丟了,不得已又投靠了張魯,後來又投靠了劉備,空有一身蠻力,沒有腦子的人起點再高也只會摔的更重。
龐德在漢中的時候被曹操俘虜了就歸順了,迴歸漢室不丟人,像能力吃飯的人更適合在曹老闆手下打工,要是跟著馬超投奔劉備估計到死,三國志上位沒他龐德的那幾筆。
唯才是舉的曹操,讓龐德有了發揮的平臺,到關羽攻打樊城的時候,龐德請命做先鋒,雖然于禁阻攔,最後曹操對龐德說,你帶兵投故主,說明你對故主忠義,你帶兵站關羽,說明你對我忠義,不管怎麼做,你都是忠義的人。
龐德抬棺出征,後世左宗棠收復伊犁就是學龐德,龐德戰關羽後來差點一箭射中關羽,後來要不是于禁的膽小貪功,關羽還真說不定會死在樊城。
後來關羽水淹七軍,于禁投降了,龐德一死成名。
西涼猛將多,但是論忠義龐德應該當之無愧的第一
-
5 # 生活影視娛樂八卦
我覺得三國第二猛將應該是馬超
三國裡的西涼鐵騎有兩支。
一是馬超從馬騰手裡繼承的軍隊,這支鐵騎曾經大敗曹操的虎豹騎,使得曹操割須斷袍,要不是跑得快,曹丞相早就謝幕了。
另一支則是董卓親自率領的西涼軍,這支軍隊在董卓手裡的時候,又壓得馬騰只能和韓遂抱團才能苟延殘喘。
三國初期,董卓利令智昏,沉迷美色,仍然可以壓服天下,包括公孫瓚在內的十八路諸侯只有聯合起來才敢正面對抗,靠的就是這支強大的西涼鐵騎。
董卓死後,李傕郭汜這兩位不入流將領,能把呂布和陷陣營擊敗,靠的同樣是西涼鐵騎!
天下前五的精銳兵種,五去其三,排在第二名副其實。
在攻城掠地裡,想要成為天下第一,絕對不能錯過這支殺伐無雙的強大軍隊。
遊戲裡,西涼鐵騎有著最強的戰法“鐵騎無雙”,效果是直接攻擊敵方三排的部隊,並且每擊殺一排軍隊就會釋放一次!
如果兵種之間的差距過大,甚至可以不傷一兵一卒就獲得勝利!
-
6 # 楚塞江郎
不知道按照題主的區分標準,東漢末年、三國初期的董卓應不應該屬於西涼系的人馬?
這個問題非常重要,因為它將直接決定誰才是“三國西涼的第一猛將”,如果連“第一”是誰都無法確定的話,那讓大家如何去確定“三國西涼的第二猛將是誰?”
如果董卓及其所部屬於西涼派系的話,那麼就毫無爭議,“三國西涼的第一猛將”肯定是呂布無疑,因為如果董卓算西涼大將軍的話,其義子呂布無疑必須得歸入西涼猛將之列啊,並且也肯定當仁不讓地是第一猛將!那樣的話,“三國西涼的第二猛將”也肯定當屬馬超!
如果非要作為特例把呂布剔除出西涼派系的話,那就應該是馬超第一,董卓部下大將張濟之侄、被人稱之謂“北地槍王”的張繡第二。
如果強調堅持要把呂布、張繡全都排除的話,那就只能是馬超第一,韓遂的部將(亦為韓之女婿)閻行第二了,因為他畢竟只掄著半截槍桿都差點要了五虎上將錦馬超的小命兒,這可絕對不是一般人能夠做到的;馬超舊部“白馬將軍”龐德雖然厲害,亦堪稱三國一流上將,但若要說對戰力拼能威脅到馬超,恐怕他仍有些力所不能及!故此,閻行若要是自認第三的話,那第二就只能空缺了,龐德也是沒有機會填入夾縫的!
-
7 # 沉睡的天堂
曹操欲報赤壁之仇,起兵四十萬南下濡須口,孫權大驚,命在濡須水口築塢對抗曹兵。曹操兵分五路,企圖奪取濡須塢,為了防止濡須塢落入敵手,孫權親自帶兵出塢禦敵,結果軍隊被張遼和徐晃衝散。陳武聽聞主公有難,領其部曲前來救駕,被新歸降曹操的西涼龐德截斷去路,兩軍混戰。
所幸孫權的護衛將軍周泰死戰,才帶主公突出重圍,周泰又救出身負重傷的徐盛。陳武運氣不好,麾下將士雖以一當十,但敵眾我寡,戰歿于軍陣中。陳武沒人接應,只能策馬而逃。龐德好戰,緊追不放,陳武的坐騎逃到濡須峪口的時候,因為樹林從密,衣服被樹枝抓住袍袖,不能迎戰,被龐德趁機一刀斬殺。
但是襄樊之戰的時候,襄陽和樊城被關羽圍困,當時情形萬分緊急,所以前去救援之人就顯得尤為重要。就在曹操選定了于禁為主將,龐德為先鋒之時,卻有人勸阻曹操說龐德的舊主馬超和哥哥龐柔在敵人劉備那裡受重用,龐德此去很可能一去不復返。雖然曹操聽了有些猶豫但是最後還是力排眾議仍然讓龐德出任先鋒大將。既然曹操生性多疑,而且勸阻龐德出任先鋒的理由也非常充分,那為何曹操依然信任龐德讓他出任先鋒呢?
曹操雖然多疑,但不得不承認,在三國眾多的諸侯中,論胸襟和氣度能超過他的幾乎沒有,他手下投降過來的大將很多,曹操都能對他們做到以誠待之“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張遼張郃等人就是很好的例子。
就像他自己對龐德說的“卿不負孤,孤亦必不負卿也!”這句話曹操不是說說而已,而是他平時就是這樣做的,心中也是這樣想的。
龐德說服曹操的理由很充分:當初在漢中時他相當於是被馬超所拋棄,彼此之間已經恩斷義絕;龐德和自己哥哥關係其實並不好,甚至可以說很惡劣;龐德投降之後,“每感厚恩,雖肝腦塗地,不能補報”,自己在魏地生活得很好,根本沒必要再去一個陌生的地方重新開始。
最關鍵點還在於龐德使出了絕招,竟然抬棺與關羽決戰,並放出狠話“吾今去與關某死戰,我若被關某所殺,汝等即取吾屍置此櫬中;我若殺了關某,吾亦即取其首,置此櫬內,回獻魏王。”等於把自己的所有退路都堵住了,由不得曹操不信。龐德的家眷都在曹操之手,從日後龐德寧死不降被關羽斬殺之後,曹操厚待龐德家人,曹丕登基後封龐德四個兒子為關內侯來看,龐德留在許都的一家老小有不少人,這應該也是曹操放心的一個原因。
龐德,字令明,原為馬超手下部將,呂布死後,馬超號稱西涼第一猛將,龐德則號稱西涼第二猛將,可見其並非等閒之輩,龐德投降曹操後,抬棺戰關羽,誓與關羽決一死戰,二人大戰一百多回合不分勝負,第二天再戰時,雖然處於下風,卻一箭射中了關羽手臂魏延和龐德出場都比較晚,所以他們得以交手的時候,也比較晚,此事發生於漢中爭奪戰之時。小說第七十二回中,曹操本想退兵,卻被楊修猜中了心思,於是藉口楊修擾亂軍心,將其殺害,並下令第二日進軍。
於是第二天他便遇上了魏延,並在魏延搦戰之時,派龐德出陣。
“二將正鬥間,曹寨內火起。人報馬超劫了中後二寨。操拔劍在手曰:‘諸將退後者斬!’眾將努力向前,魏延詐敗而走。”
這一次交手,的確是魏延主動退走了,但是他並非是被龐德擊敗的,而是詐敗。而透過他之後的安排,我們也不難看出,他的本意是趁曹操回軍戰馬超的時候,使曹操腹痛受敵,此舉只不過是為了放鬆曹操的警惕罷了。
魏延與龐德的第二次交手,很快便到來了——就在曹操站在高處,看諸將大戰馬超的時候,魏延再度出現,不但一箭射中了曹操的本人,讓他損失了兩顆門牙,還想棄弓綽刀,取曹操首級,就在此時,突然響起一聲“休傷吾主”,原來是龐德出現了。這一次交手,“龐德奮力向前,戰退魏延,保操前行”。也就是說,這一次他沒有藉助任何人的幫助,便戰退了魏延,而且這一次,魏延也不是詐敗。那麼,此戰能說明龐德比魏延更加驍勇嗎?
其實,這一戰,對魏延而言,並不是至關重要,畢竟他雖然喜歡爭功,卻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不可能迅速斬殺龐德,更不可能在龐德的保護下,取曹操首級,所以與龐德耗下去,並沒有什麼意義。
但是對龐德而言,這一戰若能取勝,便是護駕有功,意義非常重大,所以他一定會全力以赴,甚至超常發揮。兩人狀態不同的情況下,表現出的戰力不同,是無可厚非的,所以這一戰,龐德的確勝了魏延,但是卻還是不能說明,他的武藝,一定強於魏延。
按理說,當時打仗,等級分得很清楚,一個照面就知道對方是什麼官職。像郭援這樣的敵軍統帥,如果被斬首了,難道還沒有人屁顛屁顛的來報功嗎?眾人還在思考是不是郭援使用了金蟬脫殼之計,偷偷跑了。
突然有一個人,拍了下腦袋,從弓鞬中取出一顆人頭,將其一扔,正好滾在屍身旁邊。這正是郭援的人頭,核對無誤,袁尚最為仰賴的大將就是在此殞命。
將士們再看是誰這麼粗心,連這樣的功勞也可以不記得。原來,這人就是馬超帶來的龐德。他很不好意思的解釋:當時場面很亂,我只顧殺人,根本看都沒有看是誰,一刀砍了,然後將他的頭收起來了而已。
龐德正在津津有味的訴說,曹軍主帥鍾繇卻突然下馬,跑到郭援的屍首旁邊放聲痛哭。原來,郭援就是他的外甥,雖然雙方各為其主,但眼見於此,不免傷心難過。
龐德是個粗人,但此時也知道收斂,不敢再說下去了。他鄭重的向鍾繇請罪,鍾繇卻擺了擺手:郭援雖然是我的外甥,但他與丞相為敵,與大漢為敵,就是國賊,人人得而誅之,您又何必向我來賠罪呢?
此戰,也是龐德英雄登場時刻。此前他雖然在征討羌人中屢見戰功,但在中原戰場揚名,這還是第一次。也就是這次戰爭之後,他因功而被拜為中郎將,封都亭侯。
在潼關之戰時,龐德還屬於馬超陣營,曾掉進曹軍的陷馬坑之中,龐德跳出來後,立殺數十人,斬將奪馬,殺出重圍。
《三國演義》第五十八回記載:龐德先引鐵騎千餘,衝突而來。喊聲起處,人馬俱落於陷馬坑內。龐德踴身一跳。躍出土坑,立於平地,立殺數人,步行砍出重圍。韓遂已被困在垓心,龐德步行救之。正遇著曹仁部將曹永,被龐德一刀砍於馬下,奪其馬,殺開一條血路,救出韓遂,投東南而走。
但是,他的勇猛不止如此,關羽發動襄樊之戰,那時候正是曹仁和龐德守衛樊城。龐德有個哥哥叫龐柔,在蜀國為官,故主馬超也在蜀國,於是一時對他的非議和懷疑紛紛流傳。
-
8 # Y路程
三國中,能力出眾的人才比比皆是,不過默默無聞的小人物也不在少數。他們或許後實力,但是卻缺少一個機遇。他就是這樣一個人,他的名字或許很多人都沒聽過,但是他的哥哥,估計大家都知道,因為他的哥哥是蜀國的五虎上將之一。他雖然有一個五虎上將的厲害哥哥,但是他的命運卻依舊非常坎坷。他跟隨父親四處征戰,卻沒有混出名聲,縱然哥哥成了五虎上將之一,但是最後卻因為攻打曹操失敗,以致全家被殺。他是靠著喬裝打扮才躲過了一劫,之後跟隨哥哥投靠了蜀國。
他的武力不如他哥哥,所以並不受重視。可即使這樣,他依舊兢兢業業做好自己負責的每一件事。在他看來,自己的後半生就這樣平平凡凡的度過了。可沒有想到他因為殺了一個人,而受世人皆知。
這要從諸葛亮北伐開始說起,當時諸葛亮派他負責運輸糧草,並把他安排到了魏延的軍隊中。雖然他在北伐中也立下了赫赫戰功,但是他的光輝都被魏延等大將給掩蓋了,所以他依舊沒有名氣。後來,魏延的實力越來越強,蜀軍中除了諸葛亮就沒有人能夠掣肘他。諸葛亮雖然有所防備,但是隨著諸葛亮的去世,魏延越來越囂張跋扈。最後因與參軍楊儀意見不合,便打算武力奪取軍權。但是魏延萬萬沒想打的是,他是個忠誠的人,他受諸葛亮臨終遺命,要他在魏延最不防備的時候,斬殺魏延,因此世人都知道了他。
他就是馬岱,他的哥哥就是五虎上將之一的馬超。馬岱一生征戰無數,為蜀國立下了汗馬功勞,最後卻是斬殺了自己的頂頭上司才被世人皆知。我三國中西涼的第二猛將應該是他——馬岱。
-
9 # 歷史的天空絢麗多彩
三國西涼的第二猛將非龐德莫屬。
西涼第一猛將馬超在潼關大戰,和曹操對陣,馬超手持長槍,立於陣前,上首龐德,下首馬岱,這一出場就說明龐德排在馬岱之上,是第二猛將。
魏延和馬岱,龐德都交過手,透過交手的情況分析一下。
馬超帶領馬岱攻打葭萌關,諸葛亮派遣張飛,魏延來戰馬超,魏延帶五百人先行,碰上了馬岱,以為是馬超,魏延急於搶功直取馬岱,戰了十個回合,馬岱敗走,魏延追趕被馬岱一箭射中左臂,雖然馬岱勝了魏延,但是靠弓箭取勝,說明憑武藝馬岱很難取勝,等五虎將都去世後,魏延在蜀國比馬岱要有名氣,也證明魏延能力比馬岱強。
龐德也和魏延有過一戰,曹操兵出斜谷,碰上魏延,魏延一箭射中曹操,然後就想來取曹操首級,龐德大叫,休傷我主,奮力向前,殺退了魏延。魏延眼看就能殺了曹操,立下大功,但被龐德殺退,說明魏延的確打不過龐德。
龐德在漢中曾經和曹操手下大將張郃,夏侯淵,徐晃大戰,還和許褚戰了五十回合,雖然是曹操想收降龐德,有放水的意思,但和龐德大戰後許褚等都誇龐德好武藝。
龐德最出彩的就是救樊城大戰關羽。
關羽大戰樊城,把曹仁殺得不敢出戰,曹操派大將於禁為徵南將軍,龐德為先鋒救援樊城,因為龐德是馬超舊部,哥哥龐柔也在劉備手下當官,經于禁提醒,曹操有點不信任龐德,又要把龐德先鋒印拿下,龐德為表示對曹操忠心,打了一口棺材,去和關羽大戰,表示不是我把關羽殺了,就是關羽把我龐德殺了,反正棺材裡不空著回來。龐德這份勇氣,堪稱猛將。
關羽聽到稟報,自然不能示弱,兩人交手大戰一百回合,精神倍長,觀陣的軍兵都看呆了,說明龐德武藝的確高強,雖然不一定能打敗關羽,但關羽要想取勝也很難,至少一百五十合以上。兩邊都怕自己主將有閃失,鳴金收兵,第二天繼續大戰,五十回合後,龐德詐敗,引關羽追趕,回身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龐德正想擒拿關羽,于禁怕龐德立功,鳴金收兵。
關羽是名揚天下的大將,龐德和關羽一場大戰,奠定了龐德猛將的地位,龐德在西涼僅次於馬超,排名第二猛將當之無愧。 -
10 # 新語說古今
西涼系猛將輩出。前有呂布,後又馬超,龐德亦是文武雙全之人,可謂人才濟濟。
呂布也曾是西涼系,說他三國第一,估計沒人反對。馬超當算第二,曾殺的曹操割須斷袍,連敗其多位戰將。龐德當是第三,能單對單和關羽過招。
1.人中呂布,馬中赤兔首先說三國第一猛將呂布,在《三國演義》中,呂布手持方天畫戟,踏赤兔神駿,驍勇善戰,勇猛無敵。跟隨董卓時迎戰十八路諸侯,三國百姓英雄排行榜上第四、第五的關羽張飛二人雙戰呂布,他能振奮精神迎戰,並最後全身而退。
後來呂布殺董卓,獨立領兵,收賈詡為軍師,麾下有張遼、高順等一流良將,幾乎端了曹操的老巢。其轅門射戟,射程二百多米,堪稱早期第一狙擊手。曾一人獨鬥曹操六員大將毫髮無損。
2.西涼錦馬超再說馬超,演義中,西涼錦馬超,乃神威天將軍。年方17時,便在長安連殺兩員戰將,那二人不是旁人,正是當年趕走呂布的王方、李蒙二人。後來曹操殺馬騰,馬超目眥欲裂,聯合韓遂,盡起西涼大軍,與曹操軍團殺的天昏地暗。曹操手下猛將如雲,卻無一人是馬超對手,潼關一戰,馬超威震天下。
超謂韓遂曰:"宜於渭北拒之,不過二十日,河東谷盡,彼必走矣。"遂曰:"可聽令渡,蹙於河中,顧不快耶!"超計不得施。曹公聞之曰:"馬兒不死,吾無葬地也。"
曹操見馬超朝著自己追來,連忙遁走,割須棄袍,狼狽不堪。若非虎痴來救,丞相幾乎身死道消。毒士賈詡用離間計,打敗馬超,捲土重來後投奔張魯,葭萌關與張飛大戰三天三夜不分勝負,終被劉備勸降,位列五虎上將之一。
3.悍將龐德初為馬超左膀右臂,有勇有謀。渭南之戰,龐德與馬岱追擊曹洪、徐晃,後與馬超合兵一處,擊曹操。馬超被虎痴許褚所檔,令龐德護衛韓遂,攻渭南時,陷入暗井之中,卻一躍而出,殺數人,救出韓遂,奪得馬匹,殺出重圍。
馬超葭萌投降劉備,龐德因病留守漢中,曹操攻漢中,龐德先後同名將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交戰 ,精神抖擻。賈詡獻離間計,收降龐德於麾下。(這賈詡為啥都獻這計?難怪是毒士了)
關羽圍樊城,龐德、于禁相救,于禁投降,龐德抬棺上陣,和關羽鬥了數個回合。後為周倉所擒,寧死不降,慷慨就義。
《三國志》作者陳壽贊曰:龐德授命叱敵,有周苛之節。
-
11 # 阿珺侃歷史
第一:馬騰。
史載馬騰身長八尺餘,大約就是1.85米,性格賢良忠厚,受西涼眾人尊敬,是三國時期西涼很有影響力的一位軍閥頭目。
馬騰在建安七年,助曹操擊敗袁紹之子,被曹操表拜為徵南將軍。其後,馬騰在張既的勸說下放棄部隊,帶著全家老少數百口前往鄴城。
僅留馬超代自己在西涼統領部隊。
第二:韓遂。
說起三國結拜兄弟,人人皆知劉關張桃園結義,卻不知馬騰和韓遂也是異性結拜兄弟。不過韓遂和馬騰後來產生間隙,所謂兄弟情義也蕩然無存。
因為人們對馬騰的熟識度比韓遂高,故一直以為馬騰在西涼的影響也就比韓遂大,但是實際上韓遂在西涼的影響比馬騰大。
我們看一看韓遂的崛起就知道了,史載韓遂被羌胡叛軍劫持,然後又仰慕其名聲和能力,就推舉他來做他們的首領,然後韓遂帶領這支叛軍很快就聚眾十萬有餘。
先後打敗名將皇甫高、張溫、董卓、孫堅等,可見其威猛非比尋常。後來朝廷打不過,就對其實施懷柔政策進行招安,然後韓遂傭兵割據長達三十多年。
後來被曹操率軍打敗,一說是病死,一說是被魏將夏侯淵斬殺,活了70多歲,可算高齡了。
第三:馬超。
馬超是馬騰之子,在馬騰前往曹操屬地做官之後,馬超就接管了馬騰的部隊。建安十六年,曹操治兵關中,準備攻打漢中。
馬超就起兵反叛,集結十萬,屯兵潼關,但被曹操打敗,狼狽逃竄。而馬超此舉也給自己的家庭帶來了滅頂之災,其父母家人數百口盡數被誅。
馬超從涼州反撲,又戰敗,妻子和兒子又被悉數斬殺。馬超這次逃到漢中,投靠張魯,又被張魯部將不容,不得已再次轉投劉備,後來為劉備駐守邊防,抵禦羌族,抑鬱病死,活了47歲。
馬超這一生最令人唏噓感嘆,結局沒有戰死沙場,也沒有像張飛被暗殺,但他的結局卻最淒涼。
第四:龐德。
龐德原為馬騰帳下首席勇將,因每次出征常衝鋒陷陣,作戰勇猛,故而其勇冠涼州三軍。
建安年間,龐德隨馬超征戰平陽,抵禦袁將郭援、高幹,在馬上親斬郭援首級,直接擊潰袁軍。
後馬超兵敗投奔張魯,但馬超恐懼被張魯部將暗害,自己丟棄部將兵眾不顧,投奔劉備。導致張魯投降曹操時,龐德等就一起投奔了曹操。
公元219年,關羽發兵樊城,曹操派遣龐德等前往救援。
龐德軍和關羽軍對陣期間,龐德常騎著白馬馳騁搏殺,關羽軍都稱龐德為白馬將軍。後來因天下大雨,漢水暴漲,龐德軍被淹。
關羽抓獲龐德,想勸降他,但龐德誓死不降,最終以死殉國。
這本《三國志》就記載了魏蜀吳三國的所有歷史事蹟,他是由西晉著名的史學家陳壽所編。
但是這本書也同樣有著褒貶不一的說法。褒義的,這本書裡的很多戰役都描述得非常精彩詳細,人物的刻畫也非常的傳神,每一個都有自己的特點,雖然陳壽那個年代非常複雜,有一些觀點並不能表達出來,但是他還是盡全力去還原那段戰火紛飛的歲月。
像《三國演義》這種小說就是有些失實,但是陳壽在編寫《三國志》的時候是非常嚴謹的進行核對,為了讓自己傳給後人以後沒有虛假的情況,而且整本書沒有過多的廢話,簡潔直觀明瞭的敘述了每一件三國時期的事情。
而貶義的就是,有一些三國的歷史實在太接近陳壽的時期,所以因為並沒有過去很長時間,就有了已很多的限制,其中一些爾虞我詐的事情也不敢寫得非常直觀,並沒有特別詳細的描寫,所以有的事情過於簡潔了。
《三國志》這本書的歷史參考價值還是非常高的,它也是公認的還原三國曆史還原度最高的一本書,它可以讓讀者對那個戰火紛飛的崢嶸歲月有一個更好的認知和感悟。
-
12 # 我家的貓叫皮蛋
西涼是出猛將的地方,三國時代赫赫有名的馬氏一族就是割據西涼的,若論武藝西涼第一猛將當屬馬超,馬超在潼關之戰七合速敗於禁、二十合速敗張郃,數合間大顯神威斬殺了李通,端的是英雄無敵,那麼西涼第二猛將應該是誰呢?
其實三國中西涼第二猛將的爭議也不算大,龐德是實至名歸的。
龐德其人龐德,字令明,是南安郡狟道縣人氏,這個地方現在屬於甘肅省天水市武山縣。龐德早年為西涼軍閥馬騰帳下將領,馬騰後被曹操招攬入朝為官,全家居住在鄴城,不過馬騰的軍隊被其子馬超統領,龐德又成為馬超的部將。
龐德武勇過人,驍勇善戰,是馬超的左膀右臂,被稱為“白馬將軍”,後來馬超接連韓遂等西涼勢力反曹,曹操初戰不利之下用反間計讓韓遂和馬超反目,在韓遂軍隊和曹操軍隊的夾擊下,馬超大敗,主力損失大半,但殘部同龐德、馬岱等人投靠漢中的張魯。
馬超後來帶兵入川歸降了劉備,而龐德因病留在漢中,曹操帶兵平定漢中期間收伏了龐德。
公元219年關羽北伐,天下震動,曹操派于禁帶七軍救援,于禁、龐德將軍隊駐紮在樊城北部的低窪處,結果漢水暴漲水淹七軍,而關羽提前準備了水軍,曹軍大敗,于禁被俘後乞降,龐德被俘後不屈被殺。
龐德死後,曹操非常的傷感,也很感慨,後來龐德從祀於魏太祖(曹操)的廟庭。
龐德的戰績龐德弓馬嫻熟,武藝相當不錯,歸順曹操後,整個曹魏陣營除了早年戰死的典韋和尚在的許褚之外,沒有人的武藝可以高過他,幾場代表性的戰鬥可以看出龐德的實力。
漢中大戰曹操諸將
曹操帶兵進攻漢中,張魯無人可用便請龐德出戰,曹操素知龐德武藝絕倫,於是便讓手下的大將依次和其交手,以探龐德的實力。
曹操在渭橋時,深知龐德之勇,乃囑諸將曰:“龐德乃西涼勇將,原屬 馬超;今雖依張魯,未稱其心。吾欲得此人。汝等須皆與緩鬥,使其力乏,然後擒之。”張郃先出,戰了數合便退。夏侯淵也戰數合退了。徐晃又戰三五合也退了。臨後許褚戰五十餘合亦退。龐德力戰四將,並無懼怯。各將皆於操前誇龐德好武藝。
可見龐德有一流強將的實力,當然這裡是曹操提前叮囑,所以曹營中的張郃、夏侯淵、徐晃都是交手幾合就退走了,不過曹營第一猛將,在渭水大戰馬超二百三十合不分勝負的許褚則和龐德戰了五十合方退,參考龐德之前陸續和三員曹營一流猛將交手,雖然回合數不高但也是頗費氣力的,所以龐德的武藝和許褚已然差距不大。
斜谷勇救曹操
斜谷之戰,曹操欲招降魏延,不料剛烈的魏延反手就是一箭,正射中曹操人中讓其墜馬受傷,魏延隨即殺到,危機之際龐德趕來,大戰魏延,奮戰之下魏延敗退。由此可見龐德武藝還是要高於魏延的,當然高的有限,畢竟魏延在亂軍中也不敢多戀戰。
龐德的武藝定位龐德的巔峰之戰就是,襄樊之戰二次大戰關羽。
一戰關羽
關公縱馬舞刀,來取龐德。德輪刀來迎。二將戰有百餘合,精神倍長。兩軍各看得痴呆了。魏軍恐龐德有失,急令鳴金收 軍。關平恐父年老,亦急鳴金。二將各退。
第一次龐德和關羽戰了百餘合不分勝負,這可是個不小的回合,一般兩將戰過百合的話,就意味著兩人實力相當。
二戰關羽
鬥至五十餘合,龐德撥回馬,拖刀而走。 關公隨後追趕。關平眼快, 見龐德拽弓,大叫:“賊將休放冷箭!”關公急睜眼看時,弓弦響處,箭早到來;躲閃不 及,正中左臂。
龐德第二次詐敗用了冷箭,讓關羽吃了一個大虧,也凸顯了龐德的實力。
不過一些人將龐德戰平關羽來印證龐德有超一流水平,這就屬於明顯拔高了,以為此時的關羽早已暮氣沉沉狀態下降的很快,龐德曾經和關平交手,兩人戰了三十合不分勝負,這就是一個例證。
最後總結,龐德是西涼第二猛將,實至名歸。
-
13 # 淨月暖陽
西涼,地處大漢朝西部邊陲,為拱衛長安的重要之地,為大漢精兵駐守之所。加上涼州草原,為大漢極少產良馬的地方,為大漢最強騎兵,在冷兵器時代,就如二戰時的裝甲坦克。
到了東漢末年,中央集權衰落,各地軍閥擁兵自重,西涼軍利用其資源,不斷有左右時局,攪動天下的人物出現,從最早的董卓,和一度掌控獻帝的李傕、郭汜,再到馬騰、韓遂,而後的馬超。到了大魏朝,誰握有雍涼兵權,就擁有大魏一半的軍事力量,曹真、司馬懿都是因此而倍受重用。關中聯帶雍涼,是諸葛亮第一步就要獲取之地,西涼甚至重於關中,孔明六出祁山,幾乎都是想從西涼與關中聯接部入手,而不是直下長安,這也是子午谷奇謀不被採納,而一直兵出祁山道的主要原因。而在此與蜀漢對峙的魏軍,也是名將輩出,郭淮、孫禮、鄧艾都是。
這麼多將領與西涼有關,要說誰是三國西涼的第二猛將,真還不好說,這要看是演義還是歷史。
演義中,有人說呂布算西涼軍,第二當然是馬超,馬超畢竟是蜀漢五虎將之一,渭水之戰與曹營多將交手,無一敗績,殺得曹操割須棄袍,狼狽至極。曹操言馬孟起有呂布之勇,馬超在自己就死無葬身之地等等,把馬超捧上了天。
呂布不算嚴格意義的西涼將領,呂布是幷州人,後來是被董卓收買,殺了丁原,成了三姓家奴,才投到董卓手下的。
如果呂布不算,馬超則為第一,第二的人選大多推龐德,因為龐德在降曹後,在於禁軍救援襄樊時,曾與近60歲的關羽大戰成平手,感覺武力值爆棚,能和關羽戰平,武力值直逼五虎將。
我倒是提醒一下,還有一正宗西涼猛將,不輸龐德,那就是汜水關前獨擋十八路諸侯的華雄,當高過龐德。
華雄先斬冒進的鮑忠,再敗諸侯中最能打的孫堅,還砍了孫堅大將祖茂,而後俞涉、潘鳳都不是幾合之敵,諸侯當時還不是保留實力而是想搶風頭的時候,不會派弱手去送人頭,死的快不一定武力就很弱,只是比對手弱,換了對手可不一定。潘鳳死後,就無一人應戰了,說明各武將並沒人覺得比華雄強,甚至不見得比潘鳳強,都當了縮頭烏龜。別人也還罷了,曹營可有夏侯惇、夏侯淵兄弟在,也就說華雄是高過夏侯兄弟的。
同是夏侯淵,在華雄面前不敢出戰,可在渭水,聽聞馬超與許褚戰平,仍不服氣,出陣與馬超單挑,從這上面看,夏侯淵怕華雄卻不怕馬超,至少在夏侯淵眼中,華雄更厲害。馬超比龐德厲害,無異議吧?
再一個問題,華雄和龐德,都與關羽交過手,一個被斬,一個打平,怎能說被殺的高過戰平的呢?關羽斬華雄,給人感受就一個“快”字,當時關羽寂寂無名,很多人都猜華雄被關羽偷襲而死,並沒真刀真槍一番廝殺,這和後來的顏良有點相似。而與龐德戰時,關羽年老,而且剛刮骨療傷,使不出力。要知道關平也和龐德打了個平手,關平總不能和五虎相比吧?以關平衡量,龐德不過爾爾。渭水之戰,龐德沒有和曹營名將單挑的戰績,很難說比曹洪、徐晃強,更不要說許褚啦。
無論呂布還是馬超佔據西涼第一猛將的席位,第二猛將我投票給華雄!
-
14 # 鄧眼看世界
龐德是馬騰帳下頂級大將,其武勇甚至被很多西涼士兵和馬超相提並論。在跟隨馬超征伐平陽的時候,郭援這位袁紹大將就是被龐德給一舉斬殺了。但後來馬超選擇投奔劉備,而龐德選擇投奔曹操。
公元219年,關羽發動了著名的樊城之戰,而龐德就奉命前去增援。在龐德率軍和關羽對陣期間,龐德的勇武讓關羽都極為佩服。後來,關羽使出了後來震驚整個三國的“水淹七軍”,龐德也因此被關羽所殺,但龐德也表現出了自己忠誠的一面,面臨生死,龐德拒不投降,最後以死殉國。
現在我們詳細分析一下為何說龐德是西涼第二猛將?
魏延和馬岱,龐德都交過手,透過交手的情況分析一下。
馬超帶領馬岱攻打葭萌關,諸葛亮派遣張飛,魏延來戰馬超,魏延帶五百人先行,碰上了馬岱,以為是馬超,魏延急於搶功直取馬岱,戰了十個回合,馬岱敗走,魏延追趕被馬岱一箭射中左臂,雖然馬岱勝了魏延,但是靠弓箭取勝,說明憑武藝馬岱很難取勝,等五虎將都去世後,魏延在蜀國比馬岱要有名氣,也證明魏延能力比馬岱強。
龐德也和魏延有過一戰,曹操兵出斜谷,碰上魏延,魏延一箭射中曹操,然後就想來取曹操首級,龐德大叫,休傷我主,奮力向前,殺退了魏延。魏延眼看就能殺了曹操,立下大功,但被龐德殺退,說明魏延的確打不過龐德。
龐德在漢中曾經和曹操手下大將張郃,夏侯淵,徐晃大戰,還和許褚戰了五十回合,雖然是曹操想收降龐德,有放水的意思,但和龐德大戰後許褚等都誇龐德好武藝。
龐德最出彩的就是救樊城大戰關羽。
關羽大戰樊城,把曹仁殺得不敢出戰,曹操派大將於禁為徵南將軍,龐德為先鋒救援樊城,因為龐德是馬超舊部,哥哥龐柔也在劉備手下當官,經于禁提醒,曹操有點不信任龐德,又要把龐德先鋒印拿下,龐德為表示對曹操忠心,打了一口棺材,去和關羽大戰,表示不是我把關羽殺了,就是關羽把我龐德殺了,反正棺材裡不空著回來。龐德這份勇氣,堪稱猛將。
關羽聽到稟報,自然不能示弱,兩人交手大戰一百回合,精神倍長,觀陣的軍兵都看呆了,說明龐德武藝的確高強,雖然不一定能打敗關羽,但關羽要想取勝也很難,至少一百五十合以上。兩邊都怕自己主將有閃失,鳴金收兵,第二天繼續大戰,五十回合後,龐德詐敗,引關羽追趕,回身一箭射中關羽左臂。龐德正想擒拿關羽,于禁怕龐德立功,鳴金收兵。
關羽是名揚天下的大將,龐德和關羽一場大戰,奠定了龐德猛將的地位,龐德在西涼僅次於馬超,排名第二猛將當之無愧。
-
15 # 石洞溝
很少人第一個看法是呂布,其實從地緣上來說他不是西涼的,都知道他最開始是跟丁原的,在洛陽投靠的董卓。如果從始至終西涼派系說,呂布第一,閻行第二。
第一應該是閻行
《魏略》曰:閻行,金城人,後名豔,字彥明,少有健名。始為小將,隨韓約。建安初,約與馬騰相攻擊,騰子超亦號為健。行嘗刺超,矛折,因以矛撾超,幾殺之。
第二自然就是馬超了
-
16 # 兩分七
西涼是出猛將的好地方,赫赫有名的馬超就是西涼的。有著西涼第一猛將之稱的馬超,可謂是有著輝煌戰績,潼關之戰速敗於禁、二十合敗張郃、數合斬李通,可謂是勇猛無比,戰力驚人。既然西涼第一猛將是馬超,那第二的是誰呢?我認為應該是龐德。
龐德,字令明。龐德早年是西涼軍閥,馬超之父馬騰麾下將領。在馬騰被曹操招入朝廷為官後,馬騰軍隊被馬超統領,從而龐德成為了馬超的部下。被稱為“白馬將軍”的龐德,驍勇善戰,能力突出,是馬超的得力助手。
在馬超韓遂等西涼反曹勢力發動進攻後,曹操一時之間不是兩人的對手,於是使用反間計使得兩人反目成仇。後來在韓遂軍隊和曹操軍隊的共同夾擊下,馬超吃了敗仗,主力部隊更是傷亡慘重,殘部和龐德則投靠了漢中的張魯。後來馬超入川歸降到了劉備賬下,龐德因病留在漢中,期間曹操帶兵平定漢中,收服了龐德。
龐德的輝煌戰績
大戰曹操諸將
曹操進攻漢中時,在張魯無人可用之時,龐德主動請戰,曹操對龐德也略有耳聞,因此依次派出諸位大將輪番和龐德交手,除了試探龐德實力,也想利用車輪戰消耗龐德。
先與龐德交手的是張郃,經過幾個回合,張郃就退走了,夏侯淵在經過數回合後也戰略撤退,徐晃也是三五個回合就撤退了,許諸則與龐德大戰五十餘回合後撤退。一人戰四將,毫無退縮,無敗仗,深得曹軍諸將的誇獎。雖然是曹操提前部署這樣做的,但是可以明顯看出龐德的確具備一流猛將的實力。
斜谷救曹操
在斜谷一戰,曹操本來是想招降魏延,但勇猛的魏延反手就是一箭過來,正好射中曹操,導致曹操墜馬受傷,魏延也隨即殺來,就在曹操身陷困境之時,龐德趕到,隨即與魏延展開了大戰,最終魏延敗退,龐德成功救了曹操。這也可以看出龐德的戰力是高於魏延的。
職業生涯巔峰之戰
龐德巔峰之戰,就屬二戰關羽了。
第一次交鋒:龐德與關羽大戰了百餘回合,兩人均是越打越勇猛,越打越出色,處於平分秋色的局面。只是魏軍怕繼續打下去可能對龐德有所閃失,關平擔心他老爸關羽年紀大,會體力跟不上,從而雙雙鳴金收兵。兩人首戰平局收場。
第二次交鋒:兩人你來我往五十餘回合後,龐德撥馬拖刀而走,關羽緊追不捨,突然龐德暗放冷箭,正好射中關羽的左手臂,用詐降逃跑的手段,讓關羽吃了大虧,可以看到龐德不僅勇猛過人,機智也是不輸眾人。
在這些具有凸顯龐德實力的代表性戰役中,可以看出龐德的確具備不俗的戰鬥力,而且具備一定的謀略水平,說他是西涼第二猛將也算是實至名歸。
回覆列表
西涼國的第一猛將是馬超。曹操徵西涼曾經被馬超戰敗,割須脫胞而逃,而成為三國演義的佳話。
曾經是西涼猛將龐德後期投降至曹營。而後,龐德和于禁領兵討伐荊州,被關羽施計水淹七軍。然而,在關羽軍事生涯中,龐德是其碰到的唯一勁敵。由此可見,西涼國第二猛將,非龐德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