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文史軒

    “蜀漢正統論” 符合人們一直以來的認識,但是卻有些無法自圓其說 。成王敗寇,恐怕歷史本就沒有什麼正統吧?

    眾所周知,古代中國帝王登基,都非常需要注重名節 若是名不正言不順,反對者就可能會以撥亂反正的旗號向其皇位發起文化衝擊。事實上,每逢天下大亂,總會不斷出現一些所謂正統之爭。所以,我國曆史時期沒有哪一政權為正統,

    有趣的是,從魏晉到北宋長期以來,人們以魏為正統。 以至於致力於“維護漢朝” 的蜀漢政權,被後人忽略。原由很簡單,曹魏本身是從漢帝劉協手中接過的政權,儘管“禪讓”自身有強制性質, 但不可否認的是,漢獻帝確實下發了詔書並蓋了章,程式上是合法的。因此,曹魏政權到西晉王朝自然也是一口咬定曹魏為正統,這樣才能順理成章地推出一些自己發展也是一個正統的結論。從這個角度看,封建王朝要想誰是正統,主要是從維護統治的角度出發,在南宋在時代背景下,不難發現他們認可蜀漢為正統是無奈的。

    南宋南遷以後,中原大地落入金人手中。 此外,南宋被迫向金人進貢。為了給南宋尋求法律依據的合法性,避免了金人奪走了正統。儒家朱熹介紹一個新概念,就是以家庭出身論正統。在這一邏輯下,蜀漢文化就是一個正統,曹魏就是逆賊,同可推出中國南宋王朝為北宋之後的正統。暫且撇開政治方面不談,劉備正統政權是真的嗎?

    當我們可以仔細推敲之後,就是不難發現這種說法站不住腳。首先,劉備自稱先祖為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所以認定這個先祖,一是年月長遠無法驗證,其次劉勝的後代很多,所以冒稱其後代也不容易被發現,假定劉備確實是劉勝後代,那也會因為年代久遠,他與漢朝皇室血脈已經極度疏遠。再者,中山靖王劉勝之子- 陸城亭侯劉貞被漢武帝削去爵位論為百姓。自然就失去了繼承大統和繼承王位的權利,這至少不符臺禮法。

    劉備儘管始終以漢室宗親自居,然則漢獻帝是禪讓的方式將皇位傳始曹丕,而劉備則是在蜀地宣稱漢獻帝遇害,從而自封為皇帝的。這純粹是自己講故事,完全站不住腳。假定劉備真不願意接受曹魏的正統性,那政權仍在漢獻帝-一脈,而後挑選親近宗室繼承皇位。從一層面來講,曹魏集團的謀士劉曄都比劉備更有資歷,他乃劉秀之子阜陵王劉延的後代,論血統要比劉備和漢獻帝的關係近得多。假如真要推薦漢室宗親為天子的話,也應該推舉劉曄而不是劉備。無法之下,劉備這才闢謠稱漢獻帝被曹丕所害,才自圓其說的登位稱帝。

  • 2 # 老都

    劉備是為了匡扶漢室的,打出旗號後了人馬。無論真假他終其一生都是以這個為最高人生目標。國號也是漢。

    別的兩個國早都不提湮滅了的漢,過時了。

    劉備自稱中山靖王之後,這個祖宗不只因為出土的陪葬品金縷玉衣聞名於世,他的生育能力也超強,有120多個兒子。估計自己都叫不全兒子們的名字。所以劉備話是不是準確完全無法考證。也沒人有那興趣。

    其實真正的正統是魏。漢室最後一個皇帝就在他那裡消失的,論地理位置方面也是非他莫屬。

  • 3 # 羅賓說歷史

    三國時期,魏蜀吳三國鼎立,在這種亂世也很難說誰一定是正統。但是魏國一直佔據中原地區,同時魏國也是從漢獻帝手裡接過來的,走了正式的禪讓程式,所以魏國就理所當然認為繼承了東漢的正統地位,後面的晉朝因為是繼承了魏國,同時統一了三國,所以依然被認為是正統,三國志也是以魏國為正統進行編撰的,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北宋。

    但是在蜀國看來,他們才是正統,劉備自稱漢室宗親,被漢獻帝認為皇叔。劉備始終以奉詔討逆,復興漢室為己任。曹丕代漢建立魏國,劉備認為這是篡逆行為,劉備隨即稱帝建立蜀漢,延續漢朝正朔的意圖很明顯。

    到了南宋,因為北方已被金國佔領,金國對外也是以正統自居,金國的這個正統最早就是來源於曹魏。而南宋也認為自己是正統,是真正代表了華夏文明的政權,所以此時南宋就把延續漢朝稱謂的蜀漢奉為正統,表明蜀漢才是真正的繼承了漢朝,以此表明南宋才能代表中國,這樣才能區別於金國。

    後來的明朝延續了南宋的正統論,三國演義的出現徹底奠定了蜀漢的正統地位,加上三國演義在民間流傳甚廣,明、清、民國一直到現代,大家都深受三國文化的影響,被劉關張桃園結義,恢復漢室的理想所感動,為諸葛亮北伐壯志未酬而心傷,導致大家都認同蜀漢才是正統的觀點。

    三國時期曹魏因為是從漢朝繼承而來,後來的大一統王朝西晉繼承於魏國,所以從西晉到北宋都以魏國為正統。到了南宋,因為北方被金國佔據,為了和金國爭奪正統地位,南宋開始以蜀漢為正統,加上明朝出現的三國演義的影響,蜀漢為正統的觀點影響至今,成為很多人的選擇。

  • 4 # 大眾史學

    蜀漢正統論並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經歷了一個漫長的形成過程。

    一、西晉至北宋:曹魏正統論主導時代

    三國時期,曹魏與蜀漢爭奪正統,相持不下。

    直至西晉統一天下,正統之爭才有了結論。蜀漢舊臣陳壽撰《三國志》,為曹魏皇帝作“紀”,蜀、吳皇帝則稱“傳”,政治地位高下立判,很明顯是出於政治現實的考量而奉曹魏為正統。自此,以曹魏為正統,從西晉開始成為主流。

    隋唐重建大一統王朝後,楊堅、李淵均明確繼承北朝法統,唐太宗還作《祭魏太祖文》,展現了曹魏正統地位穩如泰山。

    到了北宋,宋太祖將自己的南征北討比附魏武帝,而“十國”又與蜀漢同為割據政權,北宋統治階層大多數自然還是持曹魏正統論。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蓋棺定論,明確將《魏紀》接續於《漢紀》之後,並提出功業是評判正統的不二標準。蘇軾就指出“夫魏雖不能一天下,而天下亦無有如魏之強者”,曹魏實力最強,在道德上與蜀漢不相上下,自然應以強者為尊。

    二、蜀漢正統論的源流

    在曹魏正統論佔主流的歲月裡,蜀漢正統論聲音從未被湮沒。

    東晉史學家習鑿齒撰《漢晉春秋》以蜀漢為正統,否定了曹魏正統論,之所以如此,與當時東晉偏安江南的歷史背景有關。此時中原已淪為胡地,若堅持以北方的曹魏為正統,無疑使東晉朝廷處於十分尷尬的境地。而東晉士人“北伐中原”的情懷很容易聯想到蜀漢的立場。

    這種論調雖未得到東晉官方直接認可,在士族、民間卻引起了極大反響,成為尊劉貶曹的輿論基礎。此後的南朝士人為與北方胡族尊曹論調相抗衡,大行尊劉抑曹之風。劉義慶《世說新語》中就有貶損曹操父子的故事。

    隋唐時期,民間對諸葛亮的褒揚達到了極高的程度,歌頌諸葛亮的詩文很廣,以杜詩最為代表,這也順帶著提升了其他蜀漢君臣的地位。北宋時期,士大夫繼承了對諸葛亮的尊崇。司馬光在《資治通鑑》中雖尊曹,卻但也對諸葛亮的評語極盡讚美。

    北宋理學興起,也推崇諸葛亮忠君輔主的賢相形象,將其作為儒家的道德楷模。

    以上的一切,都助推了蜀漢正統論在民間的成長。

    三、南宋至清:蜀漢正統論成為主流

    尊劉的民間風氣,為蜀漢正統論形成創造了堅實的基礎。

    南宋與東晉很相似,都是偏安政權,與以北伐中原為國策的蜀漢同病相憐。南宋尊蜀漢沒有東晉受禪於魏的顧慮,使得尊劉的思想盛行。

    一些大儒如張栻、陳亮、蕭常紛紛著書立說,宣揚尊劉貶曹思想,為蜀漢正名。還有一大批主戰派,也持蜀漢正統,陸游就在《得建業倅鄭覺民書》中,以宋室自比蜀漢,北伐中原:“邦命中興漢,天心大討曹。”

    深刻的民族危機之下,南宋士大夫廣泛呼籲名分正統,普遍以蜀漢自喻,希望朝廷不忘北伐。

    在這樣的時代大環境下,朱熹集理學之大成,發展了道統論與天理論,系統地革新了儒家思想體系,從道德情感上更傾向於蜀漢。為遵循春秋大義,朱熹對司馬光《資治通鑑》的尊魏思想大加撻伐,模仿《春秋》《左傳》筆法,修訂《資質通鑑綱目》,將三國史事改據蜀漢紀年。至此,蜀漢正統觀在南宋正式成為主流。

    元明清三代,程朱理學成為官方思想,蜀漢正統觀更是影響深遠(包括《三國志平話》《三國志通俗演義》),傳承至當代。

  • 5 # 談兵論戰

    提起三國,我們自然會想起劉關張三結義、五虎上將、諸葛孔明、曹操孫權、赤壁之戰等關鍵詞,孔明成為智的化身,關羽成為義的化身,曹操雄才大略,但卻被很多人稱為“奸雄”;為了包裝諸葛亮的智慧,連周瑜的功勞都被搶了去。這都是為什麼呢?

    封建社會的普通老百姓是很難看到正統歷史的,更多是聽戲、聽說書,最多看看小說等文學作品,導致曹操的舞臺形象和民間形象變得越來越差。那為什麼蜀漢正統的影響如此之深呢?這都是受《三國演義》(原名《三國志通俗演義》)、《續後漢書》等文學作品,以及由他們改變的戲劇的廣泛影響,那時候老百姓受教育程度低,你給他一本《三國志》,他也不一定看得懂,更何況大多數時候看不到。

    而《三國演習》並非受《三國志》影響最深,恰恰是蜀漢正統主張者朱熹的《資治通鑑綱目》直接影響了這些作品,《三國演義》寫得又是那麼精彩紛呈,成為四大名著之一。而陳壽的《三國志》和司馬光的《資治通鑑》事實上都是主張曹魏正統論的。我們按照時間順序來看看陳壽、司馬光和朱熹的觀點。

    一、陳壽《三國志》傾向於曹魏正統

    曹魏皇帝作“紀”,吳蜀皇帝作“傳”。陳壽編撰的《三國志》凡65卷,不算裴松之注的話,30幾萬字。書中,曹魏的皇帝都是按照帝王的體例寫成了“紀”,曹操活的時候雖然沒有稱帝,還是給寫了《武帝紀》,曹丕和曹叡分別還有《文帝紀》和《明帝紀》;而吳蜀兩國的皇帝級別就降了,劉備和孫權在世時都已經分別稱帝,但是《三國志》卻只做了《先主傳》 《吳主傳》 。

    《史通》說:蓋紀之為體,猶《春秋》之經。系日月以成歲時,書君上以顯國統。

    這說的已經夠明白了。

    記事用曹魏君主的年號。用誰的年號來作為主軸記事,本來就是古人判斷孰為正統的重要依據。《三國志·魏書》裡面對吳蜀君主即位等事一概不提,而在《蜀書》和《吳書》中,記述這些大事的時候,也都用的是魏國君主的年號。比如,蜀後主劉禪繼位時記載:“是歲魏黃初四年也”;吳主孫休繼位時記載:“是歲,於魏甘露三年也”。

    記述魏蜀吳帝王死亡的用詞不同。我們都知道,古代的時候,記錄帝王、王侯將相的死亡,用詞都是有規定的。帝王死了一般叫“崩”,諸侯死了一般叫“薨”,其他人死了一般叫“殂”。陳壽在《三國志》中,把曹魏君主的死稱為“崩”,蜀漢君主的死稱為“殂”,孫吳君主的死稱為“薨”,看來在他眼裡,蜀國和吳國也是有區別的。

    對戰爭性質的定位不同。《三國志》中,但凡是魏國發起的戰爭,一律稱之為“徵”,而蜀國、吳國發起的戰爭都叫“寇”,如果哪個國家跟魏國斷交了,則被貶稱為“叛”,就像《漢書》《後漢書》記錄匈奴一樣。諸葛亮出祁山伐魏,就被成為“寇邊”,這大大出乎所料了吧。

    二、後人對陳壽曹魏正統論的反對聲此起彼伏

    陳壽寫完《三國志》終於大鬆一口氣,但是幾十年後,東晉的史學家習鑿齒第一個站出來尊蜀反魏,反對他的曹魏正統論。習鑿齒是諸葛亮的忠實粉絲,曾專程去隆中參觀孔明故居,寫下了《諸葛武侯宅銘》,稱讚諸葛亮的豐功偉績。至今,在成都武侯祠殿上,還掛著“異代相知習鑿齒,千秋同祀武鄉侯”的對聯。他還勸說他的主公桓溫要像劉備復興漢室一樣,尊司馬氏為正統,而不要學曹魏去篡漢。

    自習鑿齒之後,還有許多尊蜀反魏的人。蕭常在《續後漢書》中主張“以昭烈帝為正統”“以吳、魏為載記”;元代的郝經在另一本《續後漢書》中,也主張“升昭烈為本紀,黜吳、魏為列傳”以“正陳壽帝魏之謬”,他在成書時並沒有見過蕭常的那本書,要不然起碼換個名字嘛;黃震在《古今紀要》中說得更加猛烈直接:“陳壽何人,敢謂賊為帝,而謂漢為賊。且忍於一旦,滅漢之號,而私以蜀為稱。”這些觀點雖然比較極端,也都各自代表了一部分人的態度,其中也不乏影響到民間的作品。

    三、司馬光《資治通鑑》明確表達了曹魏正統的觀點

    我們先來看司馬光的原文:

    臣愚誠不足以識前代之正閏,竊以為苟不能使九州合為一統,皆有天子之名而無其實者也……正閏之際,非所敢知,但據其功業之實而言之。……據漢傳於魏而晉受之,晉傳於宋以至於陳而隋取之,唐傳於梁以至於周而大宋承之,故不得不取魏、宋、齊、梁、陳、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年號,以紀諸國之事,非尊此而卑彼,有正閏之辨也。昭烈之於漢,雖雲中山靖王之後,而族屬疏遠,不能紀其世數名位。

    從原文中可以看出,司馬光認為,正統應該是真正統一天下的國家,要按照他們的實際功業作為評判標準,東漢最終傳位於曹魏,曹魏又傳位於西晉,所以要以曹魏為正統。蜀漢昭烈皇帝劉備,雖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的後代,但是屬於遠的不能再遠的旁系族枝,不能說他繼承了漢朝的大統。

    司馬光還是比較謙虛的,《資治通鑑》能與《史記》並稱為“史家之雙絕”,足能看出其在史學界的泰山北斗地位。我最近也在看《資治通鑑》,雖然受於封建社會的限制,滿篇忠君那一套,但是總體上論證嚴謹、記述客觀。司馬光肯定曹魏正統論,與陳壽和後來反對陳壽的人,又是截然不同。那兩撥人態度都過於極端,恨不得把哪一方一棒子打死。司馬光試圖從歷史學家的角度,去闡述他的正統論,這讓人相對更容易接受一點。但是另外一位大師不幹了他旗幟鮮明的提出了蜀漢正統論,並且影響了幾百年。他就是著名的理學大師朱熹。

    四、朱熹作《資治通鑑綱目》,為蜀漢正名

    朱熹的大名如雷貫耳,更關鍵地是他是距離我們更近的大師啊,他生於公元1130年,彼時司馬光已經去世44年了,朱熹的理學思想深刻地影響了元、明、清三個朝代,甚至成為官方哲學,這恐怕是中國教育史上繼孔子後的第二人。朱熹的著述頗豐,《四書章句集註》被定為科舉考試的教材和評價標準,而《資治通鑑綱目》並不是他最有名的著作,據說他是為了駁斥司馬光曹魏正統論的觀點才專門編撰此書,來系統闡述自己的蜀漢正統觀。

    朱熹旗幟鮮明地說:

    溫公通鑑以魏為主,故書“蜀丞相亮寇”何地,從魏志也,其理都錯。某所作綱目以蜀為主。

    曹操自是賊,既不可從。孫權又是兩間底人。只有先主名分正,故只得從之。

    朱熹反對司馬光重實輕名的觀點,認為蜀漢是名正言順。他認為,要做到名正言順,首先要做到忠孝,要恪守君臣之義,諸葛亮選擇輔佐劉備,正是看中了他皇室後裔的名分和匡扶漢室的志向。朱熹批判曹操把兗州作為根據地,挾天子以令諸侯,真正的意圖就是企圖謀篡大漢天下。司馬光認為,曹操是從盜賊的手中取得的天下而並非篡漢,朱熹對司馬光這一觀點進行了嚴厲的批判,認為司馬光如果因此為曹操“翻案”,將會大大鼓勵天下奸雄起來造反。

    朱熹主張蜀漢正統論的另一個依據是,曹魏並沒有像司馬光所說的那樣真正統一天下,而只是統一了北方,蜀漢雖然也沒有實現天下一統,但他是漢朝的餘緒,屬於正統之餘,相比於曹魏來說,矮子裡面拔將軍,也應該是蜀漢為正統。

  • 6 # 十八歲那年R

    歷史上從未有哪個朝代真的把蜀漢當過正統,這一點我們從晉朝時期的《三國志》中便可猜測一二

    首先《三國志》將魏國編為“紀”,即“武帝紀”,“文帝紀”,“明帝紀”等,而將蜀漢編為“傳”,即“先主傳”等

    其次,曹丕是透過禪讓的形式繼位的,雖然都知道只是個形式,但是形式必須要有,即“漢獻帝劉協三請”,曹丕三辭,然後勉為其難繼位,而劉備就算真的是中山靖王之後,那離東漢劉秀的後代可以說基本上已經不算什麼宗親了!

    第三,晉代司馬昭就是把曹丕的伎倆在曹氏身上原封不動的玩了一次,如果不承認曹魏是正統,那麼自己的皇位也就名不正言不順了

    第四,對於其他朝代來講,皇位都是從別人手上搶過來的,要是認同劉備這個隔了十萬八千里的宗親為漢室的延續,那麼自己的皇位沒準某一天也會冒出來的某朝宗親來搶,所以沒必要

    綜上幾點,曹魏才一直是正統,只是我們普通人的感情更偏向於劉備這個宗親,而不是竊取大漢王朝的魏國

  • 7 # 布衣學史

    東漢末年,天下大亂群雄逐鹿。割據的劉備自稱是西漢中山靖王劉勝之後,是漢室宗親。這一特別的身份得到了東漢獻帝劉協認可,按輩份劉備是劉協的叔輩。

    曹操、袁紹等割據諸侯也都認可了劉備的這一身份,這樣劉備就有了大漢“劉皇叔”的稱謂。這為劉備一些軍政行動的號召和勢力發展都提供有一定的便得條件。

    公元220年,曹操病亡、曹丕篡漢建魏,東漢滅亡。次年,劉備於成都稱帝,國號仍為“漢”,劉備自認是東漢的延續。史稱“蜀漢”後又被簡稱為“蜀”。

    劉備病逝後的廟號就是“漢昭烈帝”。由於劉備的身份和所建國號,後人有認為“蜀漢”是東漢的延續,是三國的正統。這也是《三國演義》擁劉貶曹的原因。

  • 8 # 鄧眼看世界

    三國時期是中國古代最為精彩的一個時代,廣義來說,自赤壁之後,三個勢力分立以來,這個時代就已經開始了,而狹義上說三國是開始於獻帝禪位、魏蜀吳的相繼建立。但無論如何,這一時代是三個政權相互並立和爭奪的混亂時期,也因此,這一段歷史之中發生的故事就變得令人感到非常精彩,其中發生的事件和此時代出現的人物都為人所熟知,而很多人物、故事更是家喻戶曉,成為千年以來傳承廣泛的歷史。

    實際上,在宋代之前,“三國”這個稱謂並不流行,大家對這個時代的稱呼是一個大概的魏晉時期,多把這個時代和之後的晉朝連線在一起,並且以魏這個政權代表這個時代。所以說古代一直以曹魏為三國之中的正統政權,對吳蜀兩國雖然也承認,但不承認他們是正統。曹魏能夠稱為正統的原因不外乎以下幾個,首先它佔據中國的政治經濟中心中原地區,控制了之前漢朝的首都,而且曹魏建立在東漢的基礎之上,可以被認為是東漢的繼承者,而且由於曹魏在三個政權之中面積最大、人口最多、實力最強,把它認為正統再合適不過了。

    然而,實際上從晉朝時期,很多人就並不承認這個說法,像是當時進入中原建立政權的苻堅、劉聰等人都更加喜愛蜀漢政權,苻堅就常常把自己比作劉備,而劉聰更是奉蜀漢為正統,建立了漢政權,宋代很多人在聽書的時候一聽到劉備被擊敗就垂頭喪氣,聽到曹操失敗就十分高興。到了明清時代,偏愛蜀漢,同情劉備和反感曹魏的情緒更成為了主流,一直到現在,我們對蜀漢都是更加喜愛。明明曹魏被史學家認為是正統,但為何大家更加偏愛蜀漢呢?

    最重要的是蜀漢政權在東漢滅亡之後由漢朝宗室建立的,可以被認為是其繼承者,其正統性因此大大加強。劉備是漢室宗親,這是一個人盡皆知的事情,尤其是他得到了漢獻帝的認可,被稱為“劉皇叔”,聲譽滿天下,在那個漢朝依然得到很大認同的時候,劉備是除了獻帝之外最有名望代表漢朝的勢力,而曹丕逼獻帝禪位之後,東漢滅亡,劉備就成為了漢朝的正統代表,就像北宋南宋那樣。藉助漢朝的聲望,蜀漢政權被認為是漢朝正朔也就十分正常了,。而篡漢的曹魏則被很多人不齒,後世也有人認為曹丕背叛漢朝是一種謀反的行為,在古代以忠君為道德規範的背景下,其正統性受到質疑,也導致人們的反感。

    而且,之後的小說演義等通俗文化作品也因為內容描述的需要的把蜀漢認為是正統,而把曹魏放在其對立面上,不像史書一樣中立敘述,導致雙方的對立和爭奪變成了正邪對立、漢賊對峙的戰爭,從而引起在作品之中往往揚劉抑曹,把曹氏政權描述的比較負面,而尊重蜀漢,宣揚曹氏篡權奪位是非正義的,認定劉備創立蜀漢是延續正統的作為。宋明以及之後的時期,這些小說等通俗文化因為市民階級的興起而受到廣大民眾的喜愛,因此而傳播廣泛,於是這些作品的立場也或明或暗、或大或小的影響到了受眾的思想,導致很多人因此愈發的偏愛蜀漢政權,而對曹魏十分不屑。

    總而言之,雖然史學界一直把魏認為是三國時期的正統,而把蜀漢認為是和東漢朝廷沒有太大關係的另外一個政權,但由於古代道德對蜀漢更加認同,而對代替東漢的曹魏則是比較鄙棄,民間對蜀漢卻是更加偏愛。

  • 9 # 星火文娛天地

    為何相對於曹魏,割據一方的蜀漢更容易讓人產生好感?其實主要原因有這兩點。

    一, 蜀漢政權本身帶有強烈的理想主義色彩

    漢王朝是古典時中原王朝最強大的時期,劉備的蜀漢王朝自詡為其繼承者,並一生致力於重振漢室,這是極為令人同情的。此外蜀漢王朝也能說是聖主賢臣,曹操,孫權,劉備三人中,孫權經常逼得人民起義,曹操更是一怒之下屠了徐州城,而劉備卻始終是一個相對仁義的君主,對百姓和大臣還不錯,容易令人產生好感。

    而蜀漢政權後期的操盤者諸葛亮,那更是中國五千年以來極為少見的,幾乎沒有負面評價的人物,其“鞠躬盡瘁,死而後已”的精神歷來被後世臣子試做楷模,而諸葛家族連續三代都為國獻身,這種精神更是令人大為感動,所以雖然蜀漢實質只是割據政權,但卻一直為歷代人士所尊重。

    此外,劉關張三人肝膽相照,桃園結義;關羽荊州失意後寧死不降;白帝城託孤君臣赤城交心……這一切的一切,都令後人對此極為感動。蜀漢政權白手起家,意圖逆天改命,這種悲壯是很難得的,人民對其有好感也情有可原。

    二, 特殊歷史遭遇導致的民族心態變化

    在南宋之前,魏國是正統幾乎是沒有爭議的主流意見,大家認同魏的正統地位,同時也對蜀吳兩個割據政權保持尊重,宋前甚至幾乎沒有“三國時期”的說法,而是說“魏晉時期”,只不過到了南宋之後,整個國家形勢發生了變化。

    唐亡之後,中原王朝長期比較衰頹,一直面臨著北方遊牧民族的威脅,宋朝更是因此經歷了“靖康之恥”,北方中原盡喪而偏安東南,這下南宋的實際情況就很像蜀漢和後來的南朝,是一個偏安政權。如此再將曹魏豎立為正統,那麼就將把自己立於一個非常尷尬的位置,這種思想其實東晉時已經有了一點苗頭(當然,東晉部分人士也不可能視蜀漢為正統,而是認為三國都屬割據,無正統之說),而到了南宋時期發展到了巔峰。

    由於長期受到北方異族侵略還丟了半壁河山,帶有強烈的民族文化意識的知識分子開始把“正統”盯上了蜀漢,於是朱熹等人大肆鼓吹“蜀漢正統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而對於市井小民來講,他們本就對蜀漢政權有好感,此時又對北方政權帶有強烈的抵制心理,到了元明清時期,市井文化興起,評書,小說,演義等屬於市民階級的文化藝術為了迎合大眾情緒,也爭相開始“尊劉貶曹”,《三國演義》的橫空出世更是將此思想推上了高峰。

    也正是因此,儘管魏國更符合正統的定位,在大家心中的理想政權,確成了蜀漢。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真正幸福的人懂得順其自然。該來的不會走會走的不強求。認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