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寺洪勝
-
2 # 懟人狂魔
這個問題其實不需要很複雜的回答,唐詩制度所以嚴明的原因,就是寫詩能入仕,詩歌的創作在唐朝作為一個十分重要的取士標準它本身所內涵的品格應該不能缺少公平,那公平從什麼地方來,公平就從“標準”二字來,沒有評價標準的文學太過隨意,A可以說好,B可以說不好,就像現在的現代詩一樣,誰能說出具體的好壞來?所以律詩就很重要了,有嚴格的格律標準,門檻很高,不是那麼好寫,寫出來能成上品者又不是很多,所以說一時之間大家都鑽研這個問題,唐代律詩能不發達嗎?
-
3 # 斜陽鞭影
七律:長沙《狂樂藝術團》安化慰問演出
綠水青山放眼量,禮儀佳麗下茶鄉。
村頭喚起雄雞叫,壠上飄來稻穀香。
漢服多姿拈沃土,旗袍走秀競芬芳。
今年又是豐收好,一片情懷在屋場。
註解:屋場指自然村或者是村民經常聚集的地方。
-
4 # 花有道
吸收文化精華@❤❤❤愛的力量
1、利益驅動
俗話說,“重賞之下必有勇夫。”唐代是把寫詩作為科舉考試的重要內容的。那時的讀書人只有參加科舉考試,才能升官發財。科舉考試除了考四書五經、時政策略以外,還要考詩詞歌賦的寫作,尤其重視詩歌的寫作。學者魏慶之先生就曾經說過:“唐人以詩取士,故多專門之學。”
這就像今天高考要考寫詩一樣,人們不是趨之若鶩那才怪呢?詩寫的好,可以被皇帝重視,升官發財,所以有很多人潛心研究作詩,使唐代的格律詩水平達到頂峰。
2、經濟繁榮
唐朝的一代明君唐太宗大力發展生產,經常減免農民的賦稅,讓老百姓修養生息,不再連年征戰。這些舉措促進了社會經濟的繁榮,老百姓的生活比以前富裕安穩。唐太宗因此開創了“貞觀之治”。後來的唐玄宗也很有作為 ,又開創了“開元之治”。老百姓的生活比唐太宗時期還要富足。因此,人們有閒情逸致去追求豐富的精神生活。比如作詩畫畫寫毛筆字等等。可以說,寫詩成了人們生活中的家常便飯。寫詩的人多了,詩的數量龐大,當然容易出現特別精彩的詩作了。
3、社會狀況
唐朝交通落後,沒有現在的火車飛機。人們出一趟遠門太不容易。那些出門辦事的官員,要經常遭受長途舟車勞頓之苦,在旅途上忍不住就要寫詩發發牢騷;那些做官的人們如果遭受貶謫,與親朋好友離別時很傷感,不知何時才能見面,於是作詩以作紀念;那些去邊疆打仗的人們,不知道此次出行是否能活著回來,而軍旅生活又是那麼艱苦危險,只有作詩來排解思家的痛苦。
所以唐代詩人王翰寫了“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的名句。正是由於經常有旅行、貶謫、征戰、離別的痛苦,詩人們才要經常寫詩來抒發心中的塊壘。這些痛苦化成的詩歌也才特別打動人。
不像現在,人們通話容易, 見面容易,沒有戰亂,生活安逸。寫詩只能歌頌美好生活,這樣的詩也難以打動他人。
以上是唐代格律詩能達到頂峰的原因,最主要的原因是利益驅動。不信你看,現在人們的物質生活很豐富了,按說更應追求精神生活。可是也沒有多少人願意寫詩,因為詩和詩人現在沒人重視了。
回覆列表
唐朝詩人為什麼能把格律詩推上巔峰?我認為有以下幾個方面的原因:
一、口語化是唐詩走向巔峰的一個重要原因。唐朝還是文言文時代,之乎者也充斥上層社會,遠離平民百姓。唐朝詩人創作上的口語化、平民化給整個社會帶來一股清新之氣,為格律詩的迅速擴充套件提供了一個很大的空間,使得唐詩得以流傳千古。現在許多供中小學生閱讀的《唐詩三百首》,大多是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口語化、千古流傳的詩句。這些詩句猶如信手拈來,毫無造作之感。也正是這些類似順口溜的唐詩,幫助我們認識了整個唐詩古律。假如只有那些靠文言文吃飯的少數人才能看懂的唐詩,假如沒有廣大平民百姓喜歡的白話詩,可以肯定唐詩就不會有今日之輝煌。
二、不拘一格,充滿生機和活力,是唐詩走向巔峰的加油站唐朝詩人建立了格律,但唐朝詩人並不拘泥於格律。他們在堅持抑揚頓挫的前提下,平仄可以前後置換,上下句置換,可雙字置換,也可單字置換。韻腳宜平則平,宜仄則仄,不拘一格。把格律運用的猶如魔術師手裡的道具,變幻莫測,令人眼花繚亂。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假如唐朝詩人墨守陳規,死守教條,不敢越雷池半步,許多名詩佳句就不可能筆下生輝。譬如杜甫的"兩個黃鸝鳴翠柳,一行白鷺上青天",其依據的格律應該是"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如果死守這個格律,這兩句詩就會難產。但杜甫把第一句第一字與第三字的平仄作了個前後置換,一個千古流傳的名詩佳句留給了後人。而孟浩然的《春曉》,王維的《辛夷塢》,白居易的《村夜》、《題李此雲窗竹》等等,更是以仄聲做韻腳。所以,唐朝詩人作詩寫詞很瀟灑,很自由,很隨性,條條框框很少。這樣,就使詩詞創作有了一個良好的空間。即便是駱賓王這樣的娃娃詩《鵝》,也得以流傳千古。
三、真情實感為唐詩走向巔峰奠定了基礎唐朝詩人處在一個封建社會,無論是情場,還是官場,都有壓抑之感。所以,唐詩給人一種情真意切,毫無造作之感。因為唐詩寫的都是自己的親身感受。
它不像今天的詩作,純粹是為寫意而造詩,為寫情而造詩。譬如,唐朝男女有情,總是隱隱約約,若有若無,朝思暮想,卻終年不得相見。詩人以詩抒情,卿卿我我,順理成章。不管是選用花啊,柳啊,淚啊,眉啊,倚欄,藏角,西樓,東樓等等字詞,絲毫不帶虛假之感。但在今日,男女之間未婚則可天天廝守,未婚先育屢見不鮮。相隔千里萬里,手機一開,如在眼前。如果詩人還象唐詩那樣卿卿我我,一看就是用字造詩,再好再美再合律,也不可能登上巔峰之位,因為它給人一種造作不實之感。
當然,唐朝詩人把唐詩推向巔峰的因素很多,我這裡不過是拋磚引玉罷了。希望大家就此發表自己的真知灼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