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天一閣圖書管理員
-
2 # 春之聲1953
“很多人老了才懂: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是今生最大的錯”怎麼看?我認為這句話是完全正確的!中國的獨生子女家庭,父母把這獨生子女捧上了天,最後帶來的是什麼?就是一個一個家庭走向了滅亡!中國得到的最慘痛的教訓就:獨生子女、嬌生慣養、過度培養,全身心付出,給每個家庭帶來的就是災難!一個無法挽回的災難!
-
3 # 烽葉戲諸侯
我認同這句話。
不光對待子女,對待任何一個人都不能毫無保留的付出,一旦把別人的付出當成習慣,就會把一切當成理所當然,不會懂得珍惜。
我們村的一個老爺子,剛開始做生意還挺有錢的,後來因為自己年紀大了,早早的就把家裡的100萬分給了三個子女,一碗水端平,希望他們能夠在自己老了以後撫養自己。
剛開始分錢的時候,大家都樂呵樂呵的,等到10年過去了,老爺子的身體越來越不行,不是生病就是住院,三個子女就開始你推我,我推你,沒有一個真心照顧老人。
躺在病床上的老爺子,一把鼻涕一把眼淚,早知道就晚一點把100萬分給你們,存100萬存銀行,每年收利息,也可以養活我自己。
對子女毫無保留的付出,不會讓他們懂得感恩,有時付出的太多,反而不懂得不到回報。
中國式父母的缺點,就是對孩子付出的太多,而自己向孩子要的太少,讓孩子根本不懂得付出和感恩,中國式的父母是最無私最愛的父母,父母的無私卻換來兒女的自私。
父母的無私的奉獻會給孩子帶來很多壞處,早早享受了從未有有過的優越感,會讓他們不懂得感恩。一旦父母不能持續無私奉獻的時候,他們就產生了逆反的心理,甚至對父母不待見,認為是父母虧欠他們的,埋怨父母。
父母不能陪伴孩子走完一生,要教會孩子們懂得感恩,懂得奉獻。只要從小的時候開始教育,孩子才要什麼就給什麼,這是溺愛孩子,這種父母無私的奉獻而沒有索取的愛。是一種不對等的關係,只會讓孩子越來越不懂的感恩。
-
4 # 生不逢時566
:我的房子裡每年都有燕子來築巢產卵育子,三十多年沒間斷過,多數每年兩窩,從春忙到秋,年復一年,燕子是不是去年的燕子不知道,但築巢育子的程式是相同的,不懂它們的兒女是怎麼回報的,人生兒育女是你自願的,撫養兒女給他們最好的生存條件是父母應該盡的義務,至於說兒女對你如何?無論好壞責任全在你,你的教育和日常的行為影響,決定了孩子的性格和對你的態度,沒有什麼好報怨的,別人不會叫你爸媽!
-
5 # 真牛46
本人今年75歲,但卻沒有懂得對子女毫無保留的付出,就是最大的錯。本人始終認為對子女的付出不存在什麼錯,也不要求子女有什麼回報和盡孝。
在動物世界中,我們看到許多動物,一生盡全力繁育後代根本就不求什麼回報。只有在中國出現了一個什麼儒家,鼓吹所謂""孝道""。還扯出什麼""百善孝為先""的歪理邪說。至今流毒未盡,仍有人在繼承儒家的思想繼續鼓吹。
本人始終認為子女是自己生命的延續,精神的寄託,快樂的源泉。對子女付出,無怨無悔。子女對長輩怎樣,那就是他們的事情了。只要子女能夠自立過得好,這就是子女對父母最好的回報。
父母與成年子女之間的關係,應當建立在雙方自願的基礎之上。不需要利用任何道德綁架和法律干涉。子女對父母態度不好者是極少數,而且原因複雜,不是簡單地用孝與不孝能夠判斷清楚的。
""很多人老了才懂: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是人生最大的錯""。我不認同這句話。我認為這是少數人老糊塗了的昏話,或者是個別老人對子女 回報期望值過高而未如願之後發出的失落的哀鳴和呻吟。
-
6 # 老井小生活
這個觀點完全正確,可以說這是很多年代以來老人們總結的經驗。
中華民族,錚錚不息,幾千年以來,養成了很多傳統文化習慣,養兒防老便是其中一個。甚至在現今社會很多人還有這個觀點。當然了,這是與千百年來中國的農耕文化分不開的。
人一輩子生老病死,這是在每個人身上都要發生的事情。在沒有國家養老的情況下,老年人只能靠子女來撫養。曾經的多子多福觀念,在人們心目中大行其道。當然了,什麼事情都有兩面性,有的養兒確實能夠防老,自古以來中華大地不乏出現孝順兒女的典型典故。但不孝之子更是層出不窮啊。但是往往一些做父母的不能從現實生活中吸取教訓而總是感覺自己的子女是最好的,是最優秀的,往往讓悲劇一個接一個的發生。
如果說在大眾面前講要有所保留的對待子女,好像會受到一些人的攻擊,說這樣的父母太自私,一輩子忙忙碌碌為了啥,還不是為了兒女生活的更好。在這裡他們大多把自己老年美好的生活忽略了。特別是在當今社會,做人的下限每每被突破,作為父母對待兒女我個人認為還是應該有所保留,也就是說盡量的靠自己的力量來完成自己的養老任務。當然了,如果積蓄多的話,在最後的生死關鍵時刻再交給兒女不遲。而這也恰恰給了兒女們對老人孝順的動力,兒女孝順了當然更好,不孝順了自己也能夠應付自如,最起碼有錢還是能解決很大的問題的。
總之,對兒女有所保留是聰明之人的聰明之舉,做什麼事情都要儘量的做到有備無患。
-
7 # 天意191242145
愛孩子才會生養孩子,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是必須的,也是有價值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生生不息、興旺發達,就是一代代的父母們做出的重大貢獻。當然,隨著近幾十年的改革開放,西方思想文化的滲透和影響,再加上住房、教育、醫療、養老的巨大壓力,一些兒女對父母不太孝順或無能力孝順,使得一些父母在為兒女無保留的付出後晚景淒涼,也引起了人們對付出與得到的反思。從現實出發,老人手裡應該掌握一定數量的錢財,以備養老急難需求,這與愛孩子並不矛盾,只是做父母的多替自己考慮一點而已,孝順的孩子不會有任何意見。
-
8 # 陳庚子
對子女毫無保留的付出是應該的,我們哪個人活著不是為了孩子!
但是為了孩子,也不是說把一切精力和一切財物都給他,還有父母,自己及親戚甚至朋友和社會,都需要我們付出,我們有自己的決策權,行使權。
把所有財物都給子女肯定是錯誤的,這與毫無保留付出不是一個概念,是概念混淆,毫無保留是指力所能及的,盡力而為的,而不是一切全包,讓孩子養成飯來張口衣來伸手的惡習!
毫無保留也包括教育子女的待人處事方法,我們有權利讓他們做正確的事情,讓他們知道自己的職責使命,應該做什麼,不應該做什麼,自己的權利和義務,而不是一味索取!
兒女是我們生命的延續,我們應該讓他們站在我們的肩膀上,取長補短,少走彎路,必要的路費和平臺我們能力允許的條件下,可以儘可能多的幫他們去搭建,如果條件不允許,那就幫他們指明道路,教他們方法!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對孩子也是一樣,必須有生存的本領和獨闖天下的勇氣,坐吃山空,給孩子再多的財富,不如讓孩子擁有一些待人處事的本領和技能,加之良好的品質和向上的精神!
這些才是給孩子們最好的財富,看他們健康陽光的成長,我們還有什麼擔心的嗎?
-
9 # 青源陽陽
這句話非常正確。
因為人老了,後悔就已經來不及了。全身心的付出,讓自己無路可退。
在年輕的時候,對孩子的愛就要有所保留。
曾經老公勸我多兌換些紀念幣,我說,是老了給孫子們嗎?他說,等我先走了,就可以隔三差五地給孩子們一個,這樣他們就能常常回來看望你了。
對於老公的想法,我是贊同的。
人家都說兩個女兒的幸福指數是最高的。接著是一個女兒,接著一個兒子,而幸福指數最差的是兩個兒子。
我們家正是如此。當初生孩子的時候,老人家們都說,看你們兩個兒子,老了就有苦日子。
其實不然,別人家女兒現在上學都要接送,我們家兒子現在自己來回。
別人家孩子現在飯來張口,衣來伸手。
我們家孩子現在,洗碗,拖地,扔垃圾,天天干。
從小我們就不會太溺愛他們。
對於他們的需求,我們也是透過勞動獲取報酬,然後再來兌換。
孩子們一天天長大,知道賺錢的不容易。
毫無保留的愛,是錯誤的愛。
耽誤了孩子的一生,更耽誤了自己的晚年,人老了,不中用了,孩子們就嫌棄了。
有些老人對孩子們寵愛過頭,孩子們每次回來就是為了錢,然後將老兩口的退休費都騙光才甘心。
老人恍然大悟,直接去銀行兌換了很多十元的紙幣。
於是孩子們生氣也罷,老人們自己過得實在就好。
所以人生在世,對待孩子。要懂得教導他們如何做人。
溺愛解決不了任何問題,反而會害了孩子的一生。也將老人們的晚年生活痛苦不堪。
無私的愛不是毫無保留地給予,而是讓孩子體驗到生活中的酸甜苦辣。
-
10 # 不會開的花蕾
這就是習慣與不習慣之間的關係。老爸習慣給兒子錢。他習慣的用,習慣的不感恩。習慣的感覺,老人該他的。一天天,一年年。孩子們長大了。這種思想根深蒂固。從沒想去改變。
另一種是不習慣。老人為了孩子。從來是有一份熱發一份光。儘管有難事,也不願向孩子開口。一旦有了毛病,自己不好意思說。拖了一天又一天。實在拖不下去了。跟兒子說。他不習慣給老人錢。感覺很不適應。會再拖兩天。這病就不用去治了。
老人愛孩子。不是無限,應該恰到好處。一定要量力而行。絕不能傾囊奉獻。做到雪中送炭。絕不錦上添花。關鍵時幫點。做到他度過難關就可以。這樣他工作會加倍努力。沒有依賴感。會自強的。
一定要清醒的認識到。如果把所有的錢都給了他。你就等於斷了自己的活路。等到你那一天有病。用到他們拿錢。兒媳會堅決不同意。兒子又不習慣給老人花錢。所有的後悔全都沒用了。死期已經到了。
-
11 # 97401194372不知道
沒這翻經歷,如何懂得其中苦辣酸甜,當你省悟時,你真的老了。
民間流傳‘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這句話,為人父母者都懂得,可出於人的本性,那個做父母的不溺愛子女呢?怕他冷,怕他餓,上學擔心他學業長進。為了兒女,有多少父母拼命掙錢,當兒女成人時,他們精力消耗過度,身心俱疲,整個人都垮塌了。
說說農村人是怎樣為兒女付出的,不同父母不同態度,不同結果。劉大明白,村裡公認聰明人,他不慣著獨生子。孩子17歲沒考上大學,就讓打工去,自己闖,在家閒逛不行,後來學了技術,輾轉被造船廠留用,據說焊軍艦呢。大明白倆口子乾點吃點,很省心,人家兒子自己成家立業。第二個對比是劉大明白的弟弟劉小摳家庭,劉小摳會過日子,精於算計又肯幹,小悶頭子,攢幾大毛呢。也一個小子,大學沒考上。在家啥也不幹,捧著個手機,那涼快上那去,成了待業青年了。十九歲要媳婦兒,託人問我家孫女,她爹與我商量,看他那意思有點活絡氣,被我一頓叱責‘跺碎餵鴨子,也不許嫁劉家,不圖那幾個土鱉錢,二小摳的兒子不行,好吃懶做,什麼東西’。後來,劉二摳用錢給買個媳婦,倆口子是鯽魚找到葫蘆片,彎刀對著瓢切菜,投脾氣,和卯,吃喝打麻將,幾年下來,家敗光了;劉二摳本來心窄,一上火不食人間煙火了,老伴口子反扎羅裙另嫁人。
所以說‘兒孫自有兒孫福,不為兒孫做馬牛’前人總結的經驗是正確的。絕不能把兒孫培養成啃老族,皆盡全力為兒女付出的代價是什麼呢?得到的回報是什麼?這值得每位為人父母者認真去思考。
-
12 # 俞華傑
這和你的家教有一定的關係,養不教,父之過,如我家,我爸從小就言傳身教正能量,要有善心,愛心,在初小的時候放暑假就要我們去附近生產隊和貧下中農五同,同吃,同住,同學習,同勞動,同生活等等。可惜英年早逝,曾記得,文革後期,北海艦隊有一支隊長要提拔,組織上外調該人在文革期是否迫害老幹部,我爸大概是說,該人政治覺悟高,為人正直,能力強,年輕人衝動,在言行上難免有一點過激的,是可以諒解。據說該人提到司令部去了。還有一件事,記憶尤深,是我父病重時有一位來探望的人說起,三年自然災害結束我爸學習回來工資調整已經結束,組織上為我爸弄了一個指標,但我爸把這名額讓給下屬單位就是此人,說他子女多,家庭條件差。現在的看來簡直是天方夜譚,不可思議。但是那個年代的人可以理解。不多說這些了,就說我家老媽中風偏癱,請了好幾個保姆我媽都不滿意,我們子女只有自己來照顧,連頭帶尾有十七年直至仙逝。所以,很多人老了才懂: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是今生最大的錯,這句話我是不認可的。
-
13 # 濁酒茗茶
首先
來捋一捋,現為人父者曾為人子,為什麼必須要到老了才明白?我們看不到自已,難道看不到別人嗎?
為人兒女,為人父母現在都說兒女不孝,為什麼?孝從何來?孝從傳承來,我曾經孝順嗎?
當年,父母是怎樣對我們,我們也會傳承下來,但是我們如何讓孝順傳承下去呢?對自已的父母好一點,這是會有報應的。
付出六分為兒女,且留三分給自已,再留一份敬父母為什麼老了才明白,你以為養兒女就好比投資,等待著投資回報。但是並不是所有的投資都有回報,有的卻是血本無歸。老人常說:不要把所有的雞蛋放在一個籃子裡面,當你失去勞動能力時,當你年老體衰時,你已經一無所有,再不明白更待何時?這個時候晚矣!
我們都知道未雨綢繆,可是就是在對待兒女,是中國人唯一軟肋。見人且說三分話,不可全拋一片心。對待任何人都要有保留,對待兒女也一樣,給兒女財富,不如讓兒女去奮鬥,你把兒女培養成寄生蟲,最後蝕掉的是你的靈魂。
-
14 # 清風明月是吾鄉
疼孩子是每個家長都竭力而為的事,從小到大操碎了心。但是一但孩子成家立業,做家長的就應該考慮自己後半生的生存問題。不要指望孩子能替你養老,而是自己要調整好心態。一是留夠自己養老的積蓄,二是儘量鍛鍊好自己的身體,別給孩子添亂。三是有個好的心態,有個愛好,時間不會那麼難熬。重要的是不要把自己所有的積蓄都給了孩子,一但有個大病,朝孩子張嘴會很困難。相信一代人有一代人的活法。開心最好!
-
15 # 春光明媚146656192
這話說對了。我周圍耳聞目睹的事例很多。大部分對子女的投入沒有得到很好的發展,而且毀於一旦。不是自己辛苦得來的,不珍惜!
-
16 # 馬井山172
即便很多人老了才懂: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是今生最大的錯誤,可若他們再活一次,還是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因為這是中華民族、炎黃子孫的民族性格。若某個人沒有對子女毫不保留的付出甚至不負責任,老了一定後悔,才懂得或知道人生在世沒有擔當、責任是最大的缺憾!世界上只有中華民族、炎黃子孫不只是為自己一代活著。他們既肩負上一代人或幾代人的使命——為了完成他們的使命砥礪前行;他們也為了下一代人或幾代人而拼搏進取。
-
17 # IXn
這樣的例子多了去了。鄰村有一老夫妻(不算太老,六十不到),生養了一兒一女,兩人重男輕女觀念嚴重,兒子上學好哄好勸勉強讀完初中高低不再上學了,女孩上完小學高低不讓她再上學了,開始幫忙料理家務活,而兒子游手好閒整日與一幫公子哥們搬弄事非,好不容易捱到十七八歲出外打工,但其收入不夠開支,仍需家中接濟,二十歲左右娶媳婦成家,不到一年有一男孩,家中女主人變成了丫環,除了照管責任田、操持家務、看小孩,每天不到晚十點是不會休息的,而男主人每到農閒即外出幹建築,家中收入基本上除了生活、生產、人情開銷剩餘全部交給了兒子,由於超負荷的勞動,日積月累積勞成疾,最後那年務工,老頭白天干活,傍晚去附近小珍所掛兩餅吊水,後來實在難以堅持,回到老家後立馬將所掙兩萬多元交給了兒媳,停了沒幾天,身體疾病難忍,到縣城醫院檢查,最後確珍為絕症,醫院讓先交三萬,到家通報情況後,兒媳與兒子卻說,既然是這樣那錢不是白花了嗎,再住院治療沒啥意思,後來聽他們村上人說,老兩口一生辛勞,所積累二十多萬交給了兒子,最後三月不到老頭走了。
-
18 # 洛浦秋風881
我的姑姑和姑父,都已經去世十多年了,後來聽說倆人都是患病期間被餓死的。
姑姑所在的村子是移民村,老倆沒有兒子,只有一個從小抱養的女兒。
1996年全村搬遷的時候,老倆都已經70多歲了。女兒和他們不是一個村,兩家相距100多公里。
按照國家政策,村裡不僅給老倆分了20多萬元的移民安置款,還給他們分了一套房子。另外還是五保戶,吃著低保,每月還有一袋面和一壺油。
可老倆卻放棄瞭如此豐厚的條件,依然住到了女兒家,把房款和20多萬元的安置款,一分不剩都給了女兒家。
女兒的丈夫拿這些錢買了輛汽車搞運輸,最後賠的一塌糊塗。
剛開始的時候,女兒和丈夫對二老孝順有加,受到街坊鄰居的一致稱讚,可沒過多長時間就完全變了樣。
由於老人體弱多病,常年藥不離口,女兒漸漸地不耐煩起來。據鄰居們說,老倆居住的屋子經常傳出哭聲,且散發著惡臭。兩年時間不到,兩位老人相繼去世。有知情村民說,老人都是餓死的,並非死於疾病,死的時候骨瘦如柴。
我認為老人的做法是完全錯誤的,養兒防老的傳統觀念在他們心中根深蒂固,再者也是遇到了薄情寡義之人。
也不知我的想法對嗎?
-
19 # Peter245520737
你對兒女付出,他們也要對兒女付出,他們如何對待你,他們兒女將來也會如何對待他們,一代一代,都是這樣,沒有什麼糾結!
-
20 # 胡楊樹76102438
我呢快70了。應當也算是老人了。孫輩麼也有二個了。一個知青朋友的話是如此說的:你的錢是兒女的。兒女的錢則與你無關。我認為說的大妙了。
做人要堅持自我!這一點很重要!
回覆列表
今生最大的錯不是生孩子嗎?沒生就不需要付出了。我很反對這種哀嚎賣慘的求孝順,孝順這種東西求來的也不情不願。兩種人才這樣,一種是作,捨不得兒子,捨不得女兒的很多,但不會這麼哀嚎,而且這捨不得兒子而且戲多的還肯定是婆婆。另一種是子女成長過程裡就付出過衣食,沒有付出過感情的父母,到了年紀大了,想要人伺候了,發現壓根沒什麼拿的出手啊,那就只能講物質了,講辛辛苦苦把你養大,付出了心血和生命。父親母親為人處世沒問題,家庭和睦,子女自然孝順,水到渠成。自己一手造成的過錯就不要哭天搶地了,戲精,被人看不起,今生最大的錯這個帽子一扣,那就是你得補償我下半輩子。正常家庭不可能出現這種事情的,所以我怎麼看,我覺得不正常的父母,以這種受害者的姿態,受難者的姿態,強求得來的孝順,必然自取其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