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沉睡的天堂

    如果你按《三國演義》排名,臥龍鳳雛和司馬懿肯定是前三的,但小說只是小說。

    個人認為吧,賈詡第一,不但謀略超群,明哲保身也是頂級水平。

    郭嘉第二,鬼才之名,對人性和時事的洞悉讓人髮指。

    荀彧第三,王佐之才,曹操稱為:“吾之子房”,牛人!

    司馬懿第四,文韜武略,還力保魏國不落於小人之手。

    陸遜和諸葛亮可以並列第五,陸遜苦苦支撐吳國,諸葛亮也是獨木。

    魯肅和龐統第六,魯肅其實還是很牛的,只不過被《三國演義》給貶低了,龐統是英年早逝,很多事情不好評價。

    法正嘛,性格問題,難成大器,所以最後。

    至於周瑜,我比較傾向於赤壁之戰是因為瘟疫的原因,而非周郎。因為曹操說過“成豎子之名。”再說周瑜死的早,因此我覺得周瑜不在一個水平線上。

  • 2 # 鳳凰西遊

    “文無第一,武無第二”,軍師家、謀略家的排名,歷來是各執一詞。不管你怎樣排,都會受到別人的批評和指責甚至彈劾,因此不如不排,還不如學習一下他們的智慧。如果非要排名,咱們放在最後。

    諸葛亮: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諸葛亮的事蹟,大家都太熟悉了,演義中把他神話了,此處不多說。之說他的幾個主要表現吧:1.隆中對,定三分天下;2.赤壁鬥智,堅定了孫權抗擊曹操的決心,促成了孫劉聯盟;3.幫助草根劉備幹到了皇帝;4.平定南蠻;5.被讚譽為千古智聖。

    龐統:“鳳雛”,可與臥龍齊名!

    “鳳雛”的名頭,被演義誇大太多了。龐統的主要表現為:1.史書中說他“算無遺策”;2.在耒陽縣有處理各種民事訴訟的能力;3.建議劉備攻取益州;4.曾為劉備定下上中下三條計策,並曾建議劉備在鴻門宴上殺劉璋;5.曾在酒桌上激怒劉備而後巧言化解,具有高超語言技巧.。

    可惜鳳雛急功冒進,被流失射死在落鳳坡,是其一短。

    司馬懿:鷹眼狼顧,非人臣也!

    最近兩年,司馬懿的呼聲太高了,他的事蹟大家基本上都耳熟能詳,咱們之說幾個他的主要表現:1.勸阻被關羽嚇傻的曹操不要遷都;2.剋日擒孟達;3.耗死諸葛亮;4.能忍,能活,能生;5.詐病賺曹爽;6.高平陵之變,神之一手;7.打下基業,孫子稱帝,並被追諡為皇帝。

    魯肅:“此天以卿賜我也”

    魯肅被演義黑的太慘,成了個老實巴交的和事老。我們看看魯肅的主要表現:1.及時脫離袁術,舉家投奔孫策;2.高瞻遠矚,早年就展望到江東可以立國;3.“榻上對”堪比“隆中對”,幫助孫權敲定了江東的立國之本;4.先斬後奏,帶回諸葛亮,力挺孫權抗曹,最後促成了孫劉聯合;5.孫權在門前站立等候魯肅,足見其地位;孫權在赤壁之戰前夕親口說過,“此天以卿賜我也”。

    最後,咱們重點說說郭嘉和荀彧的能力和事蹟。郭嘉、荀彧的事蹟,零零星星的出現在演義中,因此很多讀者可能對他們的形象不太清晰。咱們拋開演義,以正史為準。

    郭嘉: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郭嘉的主要能力體現在:

    1.早年拜見袁紹,發現他是個無能之人,於是改投曹操。初見曹操,共論天下大事,曹操大悅,說“使孤成大業者,必此人也”,而郭嘉也終於得遇明主,從此當上了曹操的軍師祭酒。

    2.勸薦曹操一鼓作氣滅掉呂布;

    3.著名的“十勝十敗”論,洞悉了袁紹的不足,堅定了曹操的決心和信心,而郭嘉也憑此確立了自己在曹操軍事智慧團中的核心地位。

    4.程昱曾建議曹操除掉前來投靠的劉備,而郭嘉持反對意見,認為會讓曹操背上“害賢”的惡名;2.郭嘉後來建議曹操將劉備軟禁起來,不過沒被曹操採納,但是曹操最終恨不聽郭嘉之言。

    5.算準了袁紹不會輕舉妄動,於是建議曹操先滅掉盤踞徐州的劉備。

    6.竟然算準了孫策會死於小人或者刺客之手,實在是神來之筆。

    7.擊敗袁紹後,郭嘉建議暫時班師,一靜待其變,果然袁譚、袁尚兄弟反目,曹操立即回軍北上猛攻,二袁一死一逃。

    8.力排眾議,極力勸說曹操遠征烏桓,郭嘉算定了劉備、劉表、江東等不會攻擊許昌,又算定了烏桓沒有防備,因此建議留下輜重,輕兵速進,最終在白狼山大破烏桓,張遼陣斬單于蹋頓。

    9.曹操根據郭嘉的遺計平定遼東時,郭嘉已經在柳城病逝。曹操哭郭嘉,“哀哉奉孝!惜哉奉孝!痛哉奉孝!”

    郭嘉是歷史上一位傑出的智謀之士,他的十勝論幾乎涉及了中國兵法思想的各個方面,切中要害,言簡意賅,博大精深,古今罕成。至於“郭嘉不死、臥龍不出”,則是最惡俗的論調。

    荀彧:王佐之才,“吾之子房”

    荀彧的主要能力體現在:

    1.早年就被人讚譽為“王佐之才”。

    2.在冀州避禍期間,被袁紹待為上賓,但荀彧看出了袁紹不能成大事,於是舉家投奔曹操。曹操讚譽荀彧為“吾之子房”,嘉封為別部司馬。

    3.看透了董卓的殘暴不仁,算準了他會因霍暴斃。

    4.在曹操東征徐州期間,荀彧鎮守鄄城(筆者的家鄉),識破了呂布陳宮的詭計,調動夏侯惇參與平叛,並最終保全鄄城、東阿、範縣三城,否則後來的曹操幾乎無家可歸。

    5.極力建議曹操“迎奉天子”,這是最高階的戰略。

    6.箱曹操舉薦了多個大賢之才,包括戲志才、郭嘉、荀攸、陳群、鍾繇,甚至還有司馬懿。

    7.建議先破呂布,後攻袁紹。

    8.大力支援曹操抗擊袁紹,明確分析出了袁紹麾下文臣武將的不足,並算準了許攸是袁軍陣營中的安全風險,果然最終許攸獻計,火燒烏巢。

    9.大力建議曹操一舉殲滅敗退在倉亭的袁軍,此戰讓袁紹的助理喪失殆盡。

    10.劉表死後,勸曹操克取荊州,不戰而屈人之兵拿下荊州。

    11.曹操上書,荀彧被封為萬歲亭侯;後又被封食邑兩千戶。曹操要給荀彧封三公,荀彧推辭十幾次,最終作罷。

    可惜忠於漢天子的荀彧,最終在曹操進位“魏王”時,提出了反對意見,遭到曹操的嫉恨,並被賜食盒而服毒自盡。

    結語:按照軍事能力排名,則為郭嘉、荀彧、司馬懿、諸葛亮、魯肅、龐統;按照綜合能力排名,則為司馬懿、諸葛亮、荀彧、郭嘉、魯肅、龐統;按照演義排名,則為諸葛亮、司馬懿、郭嘉、荀彧、龐統、魯肅。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筆者愚見,歡迎大家批評指正。

  • 3 # 郭郭72742777

    要是就這幾位非常好排列,先給位置,然後說原因哈。

    大哥位:諸葛亮

    二弟位:郭嘉(其實想把司馬懿放在這裡,很糾結,如果郭嘉活到老,估計司馬懿也廢了。)

    三弟位:司馬懿

    四弟位:荀彧

    五弟位:龐統

    六弟位:魯肅

    諸葛亮放在第一位可能會有不小的爭議,試說明一下我的角度,衡量一個人的高度是綜合衡量還是極端評價,我喜歡綜合考慮。據此個人興趣,看一看諸葛武侯的具體功業和謀略成就,以及其個人家庭和生活價值觀。

    諸葛亮為劉備制訂了聯吳抗曹,立定荊襄,進踞西川的王圖,並且身體力行促成了隆中對的大部分計劃目標,這是四十歲後一事無成的劉備,在諸葛出山後如有神助的表徵!

    諸葛亮在劉備伐吳時曾力諫,痛陳利弊,後劉備兵敗,託孤時諸葛亮承諾鞠躬盡瘁死而後已!

    輔佐劉禪時,治蜀至夜不閉戶路不拾遺。軍事上平孟獲撫平後患,屯軍田於漢中,讓曹魏夜不能寐。蜀漢偏僻,不得人力,經濟也十分落後,即便如此,在武侯執政時期,一直是進攻的一方,曹魏基本是守勢,這本身就是強大的曹魏和偏僻的西蜀的強烈反差,誰主宰了這個局面是諸葛武侯。

    諸葛亮容貌偉岸,娶女黃月英,容貌一般,才貫鬚眉!離世時殷鑑子女後人,淡泊名利,寧靜致遠。遺產是百畝薄田和一片桑林而已!

    從以上大的事件和個人的事情上,可以得到一個非常清晰立體的諸葛亮,居三國第一良臣良謀良人,沒有人敢越次而居。

    郭嘉言無不中,所謀皆成,有鬼神不測之機,是諸葛亮天然的死敵,為何居於第二位,因郭嘉好酒色,這一點和管仲是一致的,導致郭嘉英年早逝,與諸葛亮一樣,都是鞠躬盡瘁的典範,可惜有一塊短板!也算屈居第二!也算所得適位,誰叫諸葛亮那麼完美呢!

    司馬懿第三,這個位置估計爭議不大,司馬懿是真正的大隱隱於市,懂得養生美食,求生慾望巨強,教育後代堪稱一絕!謀略不說了,比前面二位不行,比後面可能不十分行,但佔了很多綜合優勢!具體事例不說了,有意者可自行百度一下司馬懿的回答。

    第四位給荀彧,沒給龐統,荀彧很厲害,穎川士族的代表人物,十分富有謀略才能,曹操能夠壯大隊伍穩住局面,沒有荀彧的幫助是不可能實現的。荀彧的下場悽慘,是被隱晦的賜死了。但荀彧一生目標價值觀很正,屬於謀士中的正面代表。

    第五位給了龐統,恐怕是最委屈的一位,龐統在三國演義裡出場晚,隕落很快,但驚豔的綻放,剎那永恆!龐統容貌如同外星人,但過目不忘,一目十行,獻連環計破曹操,以死報答劉備,製造開戰藉口,助劉備攻取西川,不負鳳雛之號!你說這幾位那個最厲害,不怕死的龐統是俺心目中最酷的存在!

    第六位弟弟魯肅,誠信敦厚的君子,是三國中為數不多,文官一身正氣,慷慨好義,眼光遠大,格局很高之人。但和以上幾位排位,只好居於小弟之位。

  • 4 # 霞客818

    大家好!我是霞客,我來回答這個問題。關心有趣文史知識,右上角關注霞客喲~

    可以說都是三國時期的頂尖人才,分屬不同的陣營,各自為自己政權的建設發揮了重要的貢獻,但是這裡面說的實力該如何理解呢?要知道諸葛亮、司馬懿、郭嘉、龐統和周瑜五個人並不是同一個領域的人才,如果要比較他們之間的實力強弱,本身就是很不公平的,畢竟我們很難找到一個符合所有人的標準,這就好比你讓物理學家和文學家比較實力強弱,怎麼確定這個標準呢?

    其實我們分析就會發現他們雖然都能夠出謀劃策,但是並不是所有人都是謀士的身份,諸葛亮是政治家和軍事家,雖然也能夠出謀劃策,但是謀略並不是他的特長,當然如果我們非得相信演義上的諸葛亮就是歷史真實形象的話,小編沒有話說;司馬懿和諸葛亮的情況類似,是三國時代著名的軍事家和政治家,也是謀臣,這一點從他早期在曹操麾下擔任謀士的身份就能夠明白;至於郭嘉和龐統才是三國時代真正的謀士;而周瑜是三國時代著名統帥,是軍事家,謀略方面並不突出,所以這樣的五個人,如果要比較實力的話,那麼這個實力該指代哪個方面或者哪些方面的內容呢?

    顯然將他們排名並不能夠統一標準,客觀的說,諸葛亮和周瑜是三國時代入選唐朝武廟的名將,這是得到後世君主認可的名將,當然如果司馬懿沒有被追封為皇帝的話,其實憑藉他的戰功也是可以進入武廟名將的序列的,所以針對這個問題,小編主要從以下幾個方面來排名。

    第一點,軍事能力。

    通常我們說的軍事能力,往往代表的就是一個人統兵作戰的能力,也就是我們通常意義上的武將了,從這個角度去看的話,我們簡單的分析一下。

    諸葛亮是三國時期書漢中政權的丞相,也是蜀漢政權的軍事統帥,他的主要軍事功績就是平定南中,也就是演義中的“七擒孟獲”,以及五次北伐中原,當然按照《三國演義》的說法就是“六出祁山”,我們縱觀《三國志》的記載,能夠看得出來南征南中諸葛亮贏得漂亮,雖然真實歷史上沒有“七擒孟獲”,但是我們能夠從歷史記載的短短几個字就能夠看得出來,這場勝利諸葛亮贏得輕鬆愉快,否則史書不會記載的如此簡略。

    至於五次北伐,除了第三次北伐取得武都和陰平二郡的戰績之外,其他四次都是無功而返,當然第一次北伐收穫了姜維,第二次斬殺魏將王雙,第四次斬殺張郃,也不能夠完全說實話沒有成果,最後一次諸葛亮病逝五丈原,所以我們單從諸葛亮的戰績去看,確實稱不上一流名將,他能夠成為武廟十哲,更多的是他的忠君的形象。

    至於司馬懿的軍事能力,在三國時代是比較突出的,當然他並非像《三國演義》那樣成為諸葛亮最大的敵人,其實真正歷史上兩個人就只有一次交手,也就是諸葛亮最後一次北伐,最終兩個人還是沒有正式見面,諸葛亮就病逝五丈原了,而司馬懿最早解除兵權,是在曹丕稱帝之後,公元224年曹丕伐吳,司馬懿鎮守許昌,第二年曹丕再次伐吳,司馬懿依舊留守許都,當時主要負責糧草等後勤供給,在曹丕去世後司馬懿才真正迎來軍旅生涯,曹睿繼位之初,孫權派兵北伐,司馬懿統兵擊退孫權,擊敗諸葛瑾,斬殺東吳武將張霸;

    公元227年孟達反叛,司馬懿日夜兼程討伐孟達,八天抵達新城,僅用16天斬殺孟達;後面長期坐鎮關隴抵抗蜀漢,並且最終和諸葛亮在五丈原對陣;而真正顯示司馬懿軍事能力的地方,那就是平定遼東公孫淵,公元241年面對孫權思路攻魏,司馬懿統兵增援,擊退吳軍。

    而郭嘉和龐統沒有統兵的經歷,雖然我們不能夠因此說明二人的軍事能力不高,但是畢竟他們沒有證明或者沒有機會證明自身的統兵能力,其實漢朝初年的張良被後世奉為謀聖,但是統兵能力卻差到了極點,可見謀略如此出眾的人都是如此,郭嘉和龐統統兵作戰的能力並不樂觀。

    而周瑜是東吳的名將,他的戰功只要有三個方面,分別是跟隨孫策平定江東,並且在孫策遇刺後成為孫策的託孤重臣,最著名的戰績自然是在赤壁大戰中大敗曹操,此戰一舉奠定了三國的局勢,後面統帥軍隊大破曹仁,奪得南郡,並且被孫權拜為南郡太守,可以說如果從各自的戰績去比較的話,五個人的實力排名是周瑜>司馬懿>諸葛亮>郭嘉=龐統。

    第二點,謀略水平。

    可以說從這一點比較的話,相對而言是比較公平的,畢竟五個人在謀略方面都是有不錯的建樹的,諸葛亮對於出謀劃策並不擅長,這一點從他出山擔任劉備的軍師之後,基本上看不到他獻出的計策就能夠看得出來。

    根據《三國志》陳壽的評價:然亮才,於治戎為長,奇謀為短,理民之幹,優於將略。也就是說諸葛亮出謀劃策並不太擅長;而司馬懿早期就是曹操的謀士,雖然能力上不如荀彧、荀攸、程昱、郭嘉和賈詡,但是絕對是僅次於他們,司馬懿先後擔任黃門侍郎、議郎、丞相東曹屬、丞相主簿等職,跟隨曹操征討張魯的時候,司馬懿勸曹操攻打益州被拒絕,事後看司馬懿的建議非常正確,幫助曹丕登上世子的位置,曾經建議曹操採用屯田的方式解決軍糧問題,關羽發動襄樊之戰的時候,司馬懿建議曹操告知孫權,後面孫權果然偷襲荊州,可見司馬懿早期絕對是一流的謀士。

    郭嘉的話那就不用多說了,可以說曹操最信任的謀士,曹操反動官渡之戰,以及征討烏桓的過程中,郭嘉都是發揮了重要的作用,而最能夠體現郭嘉能力的地方,就是在官渡之戰進行到對峙時期,東吳孫策打算統兵偷襲許都,曹操聽到這個訊息原本打算放棄官渡之戰會師許都,正是郭嘉讓曹操打消了這個行動,還預測了孫策被刺的事情,真的是神乎其神了;龐統是劉備倚重的謀士,投奔劉備後原本擔任縣令,因為不理縣務,被免官,後面魯肅寫信向劉備推薦龐統,最終他與劉備經過一番交流,被劉備任命為軍事中郎將。

    在劉備攻打蜀地的時候,龐統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採納中計,最終跟隨劉備進攻蜀地,在攻打雒城的時候中箭身亡,葬在了落鳳坡;而周瑜是一名真正的武將,謀略是五個人中最差的,雖然統兵打仗少不了計謀,不過周瑜作為統帥,謀略肯定有,比如黃蓋的反間計,比如臨終前獻計剛打益州等等,不過從謀略水平去看,五個人的實力排名是郭嘉>龐統>司馬懿>諸葛亮>周瑜。

    第三點,戰略方針。

    如果我們從戰略方針上去看的話,五個人的水平也是差異顯著的,首先諸葛亮絕對是戰略大事,還沒有出山就已經為劉備規劃好了未來的戰略方向,也就是著名的“隆中對”了,後面劉備完全是按照諸葛亮規定的戰略方針在前進,關羽丟失荊州後,劉備更是打著為關羽報仇的旗號攻打東吳,其實最終的目的就是為了奪回荊州,以便能夠實現諸葛亮的設想,後面諸葛亮不斷北伐,也是在踐行他的戰略方針;

    司馬懿早期是謀士,更多的是出謀劃策,不過在戰略上也有建樹,比如屯田等等;

    郭嘉是謀士功能比較單一,主要的作用就是計謀,對於曹操的戰略問題影響不大,其實曹操麾下的戰略大師是荀彧,根據史書記載對於戰略問題都是曹操和荀彧商討的結果;龐統的功能和郭嘉類似,雖然也建議劉備攻打益州,不過並沒有提出戰略方向的問題;最後就是周瑜了,雖然作為軍事家,但是周瑜在戰略上還是很不錯的,比如擔任南郡太守後製定攻打益州的方略,甚至親自向孫權闡述,不過返回南郡過程中病逝,讓人非常遺憾,所以說從戰略方針上看,諸葛亮>周瑜>司馬懿>郭嘉=龐統。

    第四點,政治能力。

    五個人中間,諸葛亮擔任蜀漢丞相,在劉備擔任漢中王和稱帝之後,劉備外出作戰諸葛亮負責鎮守成都,諸葛亮能夠將國家治理的井井有條,後面劉備病逝後,諸葛亮成為託孤重臣,蜀漢能夠從夷陵慘敗的不利局面下扭轉過來,足以看得出諸葛亮的政治才能,《三國志》評價他:諸葛亮之為相國也,撫百姓,示儀軌,約官職,從權制,開誠心,布公道; 盡忠益時者雖仇必賞,犯法怠慢者雖親必罰,服罪輸情者雖重必釋,遊辭巧飾者雖輕必 戮;善無微而不賞,惡無纖而不貶;庶事精煉,物理其本,循名責實,虛偽不齒;終於 邦域之內,鹹畏而愛之,刑政雖峻而無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勸戒明也。可謂識治之良才, 管、蕭之亞匹矣。

    司馬懿早期是謀士,後面逐漸成為統帥,在曹睿病逝後成為託孤重臣,不過由於曹爽的忌憚,不得不示弱,最後反動高平陵政變一舉掌控曹魏朝局,後面架空曹魏皇室,成為晉朝的實際奠基人,可見司馬懿在政治上絕對是一隻老狐狸;郭嘉和龐統僅僅是謀士,在政治上沒有施展才華的空間以及時間;至於周瑜只要是軍事人才,雖然是孫策的託孤重臣,不過孫策的安排已經將周瑜排除在政治治理之外,周瑜僅僅負責政權軍事方面的責任,不過因為身份地位的存在,對於東吳的影響力還是存在的,比如面對曹操的威脅,正是周瑜堅定了孫權和東吳群臣抵抗的決心,所以從政治能力上去看的話,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郭嘉=龐統。

    所以從以上四個方面去看,每個人都有各自擅長的領域,不過綜合四個方面去看的話,毫無疑問諸葛亮第一,戰略和政治能力非常突出,軍事能力和謀略略遜一籌;司馬懿第二,雖然沒有第一,不過每項都不差;周瑜位列第三,軍事能力是五個人中最突出的,戰略上也有不錯的表現;郭嘉第四名,謀略能力技高一籌,卻強於龐統,至於龐統絕對是五個人中最差的,除了謀略領域僅次於郭嘉之外,其他方面都是最差的,可見郭嘉和龐統僅僅是功能單一的謀士而已,所以綜合能力去分析的話,諸葛亮>司馬懿>周瑜>郭嘉>龐統。

  • 5 # 肖申克的舅爺

    這個問題,我來回答。

    第一,郭嘉。

    曹操統一北方時的第一謀士。為曹魏乃至後來的司馬政權都打下了不可動搖的基礎。

    第二,魯肅。

    江東政權穩定第一人。

    1,散盡家財支援孫策。

    2,穩定孫權執政初期的江東朝局。平衡了孫權與周瑜的關係。

    3,堅決支援抗拒曹操,也判斷出以弱勝強的可能性。

    4,明白江東生存之道,堅持孫劉聯盟。

    第三,荀彧。

    東吳之魯肅,曹魏之荀彧。

    1,堅決建議曹操接管漢獻帝,為曹魏政權的合法性與靈活性做出了突出貢獻。

    2,慧眼識珠,穩定後方。認準曹操定能建立豐功偉業,多方面支援曹操戰勝袁紹,統一北方。

    3,治國有方。曹魏國內的治理基本是荀彧所為。使得曹魏成為人口最多經濟最繁榮的政權。

    第四,諸葛亮。

    現實中的諸葛亮類似於魯肅與荀彧的角色,三國演義確實把諸葛亮神話了,但諸葛亮也確實有才。

    第一,隆中對。為劉備政權的建立和發展做了系統的規劃。劉備政權從始至終也是按照這個規劃發展的。

    第二,與魯肅一樣,堅決建立孫劉聯盟。戰勝曹操後,使得劉備政權從萌芽中開始發展。

    第三,川蜀窮苦,但在諸葛亮的治理下,人口與經濟也有了顯著的發展。

    第五,司馬懿。

    最後的贏家。智謀不敢說第一,但隱忍與洞察人心絕對第一。

    第六,龐統。

    龐統放到最後,不是因為龐統不強,是因為龐統相比於前五位存在感確實差了點。當然,以自身為餌幫助劉備奪取西川,也確實厲害。

  • 6 # 史客不輕鬆

    (2)諸葛亮

    (3)司馬懿

    (4)荀彧

    (5)龐統

    (6)魯肅

    若以治國而論,這六位的排名是:

    (1)諸葛亮

    (2)荀彧

    (3)司馬懿

    (4)魯肅

    (5)龐統

    (6)郭嘉

    若以奇謀而論,這六位的排名是:

    (1)郭嘉

    (2)龐統

    (3)諸葛亮

    (4)司馬懿

    (5)荀彧

    (6)魯肅

    綜合考慮,這六位最終排名應為:

    (1)諸葛亮

    (2)荀彧

    (3)郭嘉

    (4)司馬懿

    (5)龐統

    (6)魯肅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你最後悔放棄的是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