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姐姐講史

    公元前180年,呂后病危,奄奄一息的她在床前交代完事情便與世長辭,走之前呂后還沒有完成她的政治計劃,但她於公元前190年,對全國少女下達了一條規定卻促使漢武帝取得了革命性的成就。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調集30萬兵力開始對匈奴發動戰爭,這也隨之開啟了漢朝和匈奴之間的爭鬥。直到公元119年,這場長達49年的戰爭最後以漢朝的勝利而結束,但後世在誇耀漢武帝的時候,卻沒有想到呂后也為這次戰役也做了極大貢獻。而這都源自於呂后當初的一個決定。

    漢武帝戰勝匈奴,只是表面風光。

    很多人想起漢武帝,首先印入腦海的便是他在位時期的豐功偉績,而這其中,擊退匈奴算是他人生中頗為輝煌的時刻,談起這件事,後世都理所當然的認為漢武帝智謀雙全,治國有方,成為繼秦始皇以後又一個擊敗匈奴的皇帝,可這其中並不全是後世所傳頌的那樣。

    公元前133年,漢武帝派遣30萬大軍埋伏,後無功而返。

    公元前129年,漢武帝派4萬大軍分四路襲擊匈奴,可不是損兵折將就是全軍覆滅,大都無功而返。

    公元前119年,漠北戰役,漢武帝調馬匹24萬,數十萬步兵負責後勤,衛青和霍去病的分別統領5萬精裝騎兵,總兵力達到50萬,殲滅敵軍9萬多人,自損一萬多,傷亡七八萬人,損失戰馬十萬多匹。

    這一次,無論是匈奴還是漢朝都損失慘重,只不過明面上還是漢武帝贏了,但是,這顯然有種"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感覺。

    所以,別看漢武帝時期擊退了匈奴但這也嚴重損害了漢朝的國力,可以說"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基本被消耗殆盡,我們無法否認漢武帝在位期間所創造的豐功偉績,但也不得不承認正是由於他的部分行為讓漢朝逐漸走向衰敗。

    而漢武帝能夠有今天,除了靠"文景之治"積累的財富來完成他的宏圖偉業外,還有另一個重要因素:呂后當初對全國15歲少女下的命令。

    匈奴侮辱,呂后面上忍氣吞聲,暗地發奮圖強。

    據《資治通鑑》記載,劉邦去世後,呂后收到來自匈奴冒頓單于的一封信,冒頓單于在信中出言挑釁,言語輕薄,意思就是要和呂后結合湊成一對過日子。呂后看到信後自是非常氣憤,就召集大臣商議,其中,季布建議呂后不要理會,還說:"冒頓單于本身就是個蠻夷,不懂禮數,就別管他了!"

    呂后感覺很有道理就不再理會,而是吩咐人送回一封信,表示自己年邁怕汙了他的眼,還特地送御車二乘,馬二駟,來表達歉意,此後漢朝就一直和匈奴利用和親來維繫關係。但經歷了這件事後,呂后馬上就下了一個指令:

    "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

    意思就是15歲還未嫁人的女子要收五倍的人頭稅。這樣一來,女子早早就結婚了,漢朝人口繁殖的速度也迅速加快,再加上漢朝的另一個規定:戶主一年生一個孩子,可免除2年的徭役,更是促進了人口增長。這樣一來,後期漢武帝打仗之時便有了充足的兵力支撐。

    那麼為什麼說57年後才能體現她的高明?

    前有漢高祖劉邦帶領32萬大軍討伐匈奴被困七天七夜,後是漢武帝派兵攻打匈奴損兵折將,這其中損失的人不計其數,而漢初的可用人口大致有1300萬,匈奴不少於50萬,這麼多的人都沒能治住匈奴,再算上折損的人,那漢朝的人口基本沒有多少了。但經過呂后的政策,漢朝人口迅速增長,漢武帝剛登基時大約有3600萬,這樣一來哪怕是用人海戰術,我們的勝算也大了很多。

    就此看來,呂后當初對全國少女下的政策確實對漢武帝以後擊打匈奴提供了很大幫助,不過早生早孕也為漢朝帶來了一些弊端,很多女孩在還是孩子時就做了母親,這對小孩的教育略有欠妥。

  • 2 # 一個歷史過客

    古代中華民族一直飽受邊境遊牧民族的侵犯,面對做戰靈活的遊牧騎兵,多數王朝大多都是建立步兵武裝,難以找見騎兵主力,你撤軍後又來不斷騷擾,這一來一往損耗的軍需糧草實在是一塊心病,這可是讓不少統治者是費盡了腦筋。西漢赫赫有名的漢武帝決定要給匈奴好好上一課,引來無數稱讚,但是晚年卻沒有得到自己想要的結果。

    秦朝雖然統一了六國,建立中華民族的大一統,但是邊境的遊牧還是沒有解決,讓這個王朝不得不堅持以武力治國,武治帶來的後果自然解決不了歷年來戰爭的創傷,很快便激起民憤,秦王朝的統治很快就滅亡了。到了西漢這個問題得到了很大的重視。

    漢武帝戰勝匈奴,為何卻有人說呂后也功不可沒?

    公元前133年,在漢帝國的朝堂之上,漢武帝正親自主持著一場大規模的御前會議,朝議的主要議題是:是否要斷絕匈奴的和親,對匈奴發起大規模進攻?

    以御史大夫韓安國和大行王恢為代表,主和和主戰兩派進行著激烈的爭論,而御座上的漢武帝冷冷的看著這一切,其實他心中早已有了答案。

    事實上,這已經不是漢武帝第一次發起這樣的大規模御前會議。兩年前,也就是公元前135年,漢武帝就已經進行過一次這樣的朝會。

    而那一年,漢武帝才剛剛成為這個帝國真正的主宰。雖然此時漢武帝已經即位6年有餘,但在這之前,帝國的重大方針政策,一直操縱在太皇太后竇氏的手中。

    趙綰、王臧的鮮血讓年輕的漢武帝不敢輕舉妄動。因此,一直到竇氏死後,漢武帝才走到前臺,真正掌控偌大的漢帝國。

    漢武帝的意圖很明顯,但這次朝會上的爭辯卻仍舊十分激烈。

    出身燕地邊吏的大行令王恢提議:我們與匈奴的和親,每次只能勉強維持數年。不如拒絕和親,向匈奴發動進攻。

    匈奴對中原的威脅一直存在,而到了秦漢時期尤為突出。原因就是從戰國末到西漢初,匈奴也發展到了鼎盛。而在這個時間段,中原大地正好經歷了兩個因戰亂而無暇北顧之期,一個就是秦並六國的收官之戰(前231~前221年);另一個為秦末農民起義及楚漢戰爭(前209~前202年)。因此,匈奴以上述兩點為契機,將勢力範圍先後、漸次南擴。

    而當中原王朝局勢穩定後,必會遏制匈奴侵吞邊地,採取積極的應對措施。比如,公元前215年,秦始皇派大將蒙恬及公子扶蘇將匈奴趕出河套平原,並修築長城,屯兵駐守。因而,迫使匈奴對於中原的滋擾暫告一個段落。

    但是當秦朝陷入內亂後,長城軍團悉數撤回內地平亂,而匈奴又開始躍馬揚鞭於中原邊境。到了楚漢戰爭時期,匈奴已經完全控制了河南地(河套平原)及河西走廊一帶,並且還有隨時南下的意圖。

    公元前202底年,楚漢之爭結束,劉邦建漢。前200秋,匈奴便大舉進攻馬邑(今山西朔州)。漢高祖為於國內諸侯王面前立威,同時也想一展當年蒙恬雄風,所以率30萬大軍北上迎戰。眾所周知,戰爭的結果差強人意,高祖被困白登山七天七夜。

    突圍後,劉邦遂改變對匈奴策略,由軍事對抗變為“和親”開道的和平共處。此後,歷經惠帝劉盈、呂后臨朝、文景治世直到漢武帝親政後的公元前133年,整整67年時間,漢朝多以示弱,從來沒有主動出擊過匈奴。那麼,漢朝在這67年裡在做什麼?其實只做了一件事情,即用黃老學說“清靜無為”地攢錢。

    據《資治通鑑》記載,劉邦去世後,呂后收到來自匈奴冒頓單于的一封信,冒頓單于在信中出言挑釁,言語輕薄,意思就是要和呂后結合湊成一對過日子。呂后看到信後自是非常氣憤,就召集大臣商議,其中,季布建議呂后不要理會,還說:"冒頓單于本身就是個蠻夷,不懂禮數,就別管他了!"

    呂后感覺很有道理就不再理會,而是吩咐人送回一封信,表示自己年邁怕汙了他的眼,還特地送御車二乘,馬二駟,來表達歉意,此後漢朝就一直和匈奴利用和親來維繫關係。但經歷了這件事後,呂后馬上就下了一個指令:

    "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

    意思就是15歲還未嫁人的女子要收五倍的人頭稅。這樣一來,女子早早就結婚了,漢朝人口繁殖的速度也迅速加快,再加上漢朝的另一個規定:戶主一年生一個孩子,可免除2年的,更是促進了人口增長。這樣一來,後期漢武帝打仗之時便有了充足的兵力支撐。

    在打敗匈奴之後,漢武帝覺得自己的成就斐然,而且在此期間將整個國家的權力完全集中在他一個人的手上,於是他便有了一種自滿,甚至是驕傲的心理,有這種心理狀態也證明了漢武帝再怎麼文治武功,充其量也只是一個人而已,這一點並不值得大驚小怪,畢竟在歷史上有太多自恃功績斐然而犯錯誤的君王,如秦始皇、武則天等等。

    已然成就威武帝王的漢武帝,在他晚年時期,不知道是出於何種緣故,既然喜歡上了旅遊,雖然在現在來說,旅遊就是一種消遣,而且是一種很容易實現的放鬆,但是,畢竟在那個時代並不是很流行,而且作為一位帝王,其旅遊更是與眾不同。

    據史書記載,漢武帝劉徹在實現了自己的政治目標之後,開始了肆無忌憚的巡遊,但是,雖然名義上是巡遊,但其本質就是遊玩,此種說法更是有證據可以進行佐證,在漢武帝劉徹四處巡遊之期,到處新建宮殿和遊玩的場所,再加上大批人馬的車馬費,自然是一筆不小的開支,此外,此時的國庫早已沒有像他剛登基之時的豐滿,畢竟,漢文帝和漢景帝留下的遺產雖然豐厚,但也禁不起連年征戰,還要大修土木的壓力。

    總結:對外漢景帝劉啟則採取了堅守政策,在國力日漸強盛的情況下,漢景帝劉啟並沒有盲目的擴張,並不是軍事力量不行,眾所周知,漢朝初期的主要敵人就是長城以外的匈奴,而漢景帝時期匈奴好多次侵犯漢朝的邊境,卻沒有任何結果,反而成就了飛將軍李廣的赫赫威名,提起李廣匈奴就心驚膽戰,從這一點足以證明,漢景帝時期在軍事上已經有戰勝匈奴的勢力。

    經過以上敘述不難發現,漢景帝劉啟不僅讓千瘡百孔的漢朝民力得到了恢復並且快速發展,達到了繁榮,並且在治理內部問題上也有很大的功績,在軍事上更是強過了劉邦都為之屈服的匈奴,可以說掃清了漢朝的所有隱患,但是漢景帝劉啟卻沒有盲目擴張,我想他是為了不戰而屈人之兵,讓匈奴看著強大的漢朝而屈服,同時也讓百姓不被戰亂而禍害。

  • 3 # 璽印芳華

    漢武帝戰勝匈奴,呂后功不可沒?

    這其實就是“前人栽樹、後人乘涼”的體現。

    呂后名呂雉,是漢高祖劉邦的糟糠之妻。

    劉邦未稱帝之前呂雉是標準的家庭婦女,劉邦在外打拼,呂雉在內照顧老小,可謂勤勤懇懇,著實一名賢內助。

    呂雉身為婦人,可是卻沒有婦人之仁和婦人之見。

    劉邦稱帝后,由於獨寵戚夫人,被戚夫人的枕頭風吹多了,其竟然要更換太子。

    此時呂后之子劉盈太子位危在旦夕,於是呂后就逼迫張良獻計,遂請下劉邦都請不來的商山四皓來輔佐劉盈,使劉邦感覺劉盈已得民心從而去除了更換太子之意,劉盈的太子之位就此得以儲存。

    呂后迫使蕭何設計捕殺韓信也是如此,天下大定之後,韓信有謀反之心,劉邦或許礙於情面或不想揹負“高鳥盡、良弓藏”的惡名,所以沒有誅殺韓信,只是將其職位一降再降。

    這時候呂后勇敢的站了出來,好像好人讓你劉邦做,壞人我來做好了。

    其實誅殺當時有謀反意圖的韓信可謂一大功,壞人自然算不上,她也是為了老劉家的江山社稷嘛。

    呂后臨朝稱制,雖致外戚專權,但仁政普施,造福後人。

    劉邦死後,劉盈即位,但因呂后虐殺戚夫人之事而怯懦不理朝政,後憂病而死。

    呂后立惠帝與宮女之子劉恭為帝,因其年少呂后遂臨朝稱制。劉恭反呂后被殺,呂后復立劉弘為帝,呂后死,劉弘又被劉氏宗室和群臣廢掉。

    呂雉臨朝稱制期間,違背劉邦“非劉氏為王者,群誅之”的訓言,大肆封呂家人為王,就藩四方。形成了漢朝第一個外戚專權時代。

    雖然在呂雉死後,其呂家勢力遭到重創,但其臨朝時實施的各項方針政策卻保留下來,甚至惠及之後好幾代人。

    劉盈在位期間,呂后實施無為而治的國策與民休息。即不大刀闊斧改革施新政,不打擾老百姓的生活,讓國力穩步發展。

    施行輕徭薄稅之惠民政策鼓勵生產,減輕百姓負擔增加收入,為以後的文景之治打下了良好基礎。

    公元前191年,詔令郡國“舉民孝悌、力田者復其身”

    法律上廢除苛刑,如廢除挾書律等,廢除了苛性老百姓心裡自然感到皇家仁慈,對美好生活更是無比期望和嚮往,這樣有助於國家內部安定團結。

    公元前187年,詔令“除三族罪,妖言令”;她還“減刑,頒佈贖罪法”;制定“戍卒歲更”的制度;除挾書律。

    呂后還主張勤儉節約,杜絕鋪張浪費等不良風氣,對大環境的整治好比在剔除汙垢。

    呂后還鼓勵生育,即十五歲以上女子未嫁者加倍收租,從而使女子早早出嫁生子,使國家人口也得到了大幅增長。

    對外忍辱負重,實行和親政策,免除了百姓戰爭之累之苦,從而儲存了國家實力。

    匈奴一直是漢朝的邊患,對於匈奴的屢屢進犯騷擾,呂后都是以隱忍的態度與之周旋,避免發生大規模戰爭。

    最有名的一次就是,匈奴單于書信於呂后,內容汙穢不堪,實為調戲婦女。

    一般人尚不能忍,何況是執掌漢朝天下的呂后?但呂后沒有意氣用事,沒有以一人之義氣牽動百萬百姓之所累。而是和顏悅色回覆匈奴,並提議於匈奴和親。

    呂后與匈奴的和親政策真正是儲存了國力,不但使百姓免除戰爭之累也是國家經濟得以繼續穩步發展。

    由於呂后的一系列方針政策的實施,至文、景帝時期國家實現了中興之治,史稱“文景之治”。

    到了漢武帝劉徹時期,得益於前的經濟積累,現已國力昌盛,國富民強,打擊匈奴有了充分的人員基礎和雄厚的經濟保障。

    漢武帝時好比秦國嬴政統一前期,秦國能夠統一六國絕非嬴政一朝實力所能為的,是經過幾代人的不懈努力,一點一點積累而實現的。

    漢武帝時期也一樣,包括文帝和景帝,都是延續了呂后時期實施的惠民政策,國力得以逐漸壯大才形成了漢武帝時的國富民強的現象。

    漢武帝時國家富裕到什麼程度?據說連國庫裡穿銅錢的繩子都腐爛了,銅錢散落滿地,其他散放金銀更是不計其數。

    這麼雄厚的經濟資本和人口給予漢武帝打擊匈奴的信心和後盾!遂開始了打擊匈奴的宏偉計劃,結果大敗匈奴,解了漢朝幾代人的心頭之恨。

    不過因打擊匈奴也耗費了漢朝大部分元氣。

    綜上所述,漢武帝戰勝匈奴,完全可以說呂后功不可沒!正是呂后的前人栽樹,才有了後人的樹下乘涼!

  • 4 # 明月故鄉

    漢武帝戰勝匈奴,如果說呂后有功,那就在於呂后執政時期,休養生息,積蓄了大量的物質基礎,加之文帝景帝朝的繼續鞏固,積蓄更大的物質財富,為漢武帝征伐匈奴提供了充足的物質條件。

    實話實說,戰爭是真的耗費錢財。國家都可能因之而拖垮。以呂后文景帝三代積蓄,終武帝朝數十年征戰,最後朝廷還是不堪重負,由此可見,戰爭之事不可不慎之!

  • 5 # 史墨千秋

    呂后的歷史在某種程度上也是一個女人的奮鬥史,這期間雖有著她卑鄙殘忍的一面,但也有著她以自己過人的能力安定天下的一面。人們都說一個成功男人的背後,都有一個溫柔、優秀的女人。從漢朝的發展來講,呂后確實是這樣的一個女人。

    說起漢武帝戰勝匈奴而呂后功不可沒的這個問題,其實有下面幾點:

    一、劉邦打了天下,而呂后為其守住了天下

    漢朝剛剛建立時,百姓飽經戰火、民不聊生,她明白目前要以天下百姓為重,在朝堂之上也不易出現比較大的權利糾葛。打天下難,守天下其實更難。這個道理在劉邦還沒有去世時,呂后就想到了這一點。

    在這個時候,呂后就已經意識到了自己身上肩負的重任,這說明呂后事一個很有責任意識的女人,這也是一個政治家應有的意識。

    呂后把劉邦生前死後的事情,基本上都想到了,但靠這一點她已經勝過了當時的許多大臣。

    每一個朝代建立之初,開國的皇帝都要清除掉朝中大臣和大將的權勢。漢朝建立之時,呂后為劉邦除掉了韓信等人,為漢朝的良好發展斬除了禍患。

    二、聯姻匈奴,隱忍中謀求發展

    在司馬遷的《史記》中,有這樣的一個故事:

    匈奴單于在劉邦死後寫下書信騷擾呂后,他說自己沒有老婆,而呂太后恰巧又是個寡婦,建議兩人成親。當時的漢朝大臣得知後非常生氣,建議發兵攻打匈奴、一雪前恥。

    在這個時候,呂后並沒有因憤怒而衝昏頭腦,而是寫了一封書信給單于,表明自己年老且又醜,拒絕了他的要求。

    這一波操作充分展現了一位女政治家的寬廣胸襟與以大局為重的氣度,進而避免了一場戰爭。呂后沿用聯姻匈奴的政策,為漢朝迎來了一段穩定和平的發展時期,也為“文景之治”的到來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三、人口策略,為漢朝日後與匈奴開戰,提供足夠的兵力人力

    呂后自知目前的漢朝無法與匈奴抗衡,於是她在漢朝謀求發展的時候還頒佈了一個指令:女子年十五以上不嫁,五算。

    也就是說女子到了15歲如果還沒有嫁人的話,就要收取5倍的稅收。這項決策的實行,大大彌補了漢初時期人口缺少的尷尬狀況。等到漢武帝時期,漢朝的人口已經比漢初多了兩千多萬人,這也為漢朝與匈奴抗衡提供了充足的兵力人力。

    收筆:

    漢朝在呂后的統治時期,天下安定,社會經濟恢復發展,百姓安居樂業、生活富足,為日後文景之治的出現奠定了基礎,同時也為日後抗擊匈奴準備好了充足的人力,從這幾方面來看,呂后對於漢朝日後戰勝匈奴,確實做出來很大的貢獻。

    【END】

    大家好,我是小墨 ,每天都會為大家帶來不一樣的歷史小故事。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想要買新手機,價位在1000、2000左右,但不想買蘋果、華為。問問各位大佬有什麼推薦(記憶體別太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