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國學宣傳員

    現在造紙技術過硬,個人收入許可,已經不受紙的約束,大量使用毛邊紙和宣紙進行書畫臨習。

    在我開始練字的時候,還到各個辦公室找大家看過的廢舊報紙。那時候,會聽到許多古人艱苦練字的故事:磨平磚塊、摘下樹葉……。我的經驗,覺得報紙次於毛邊紙。毛邊紙中的機制毛邊便宜,幾塊錢一刀,一面光一面毛。手工毛邊,接近於宣紙,價格也比較貴。30元左右每刀,一刀約70張,不是一百張。

    我的幾位老師,水平都很高,直接在好的宣紙上“練字”。屬於臨創結合。

    臨寫的目的是為了後期的創作,如果家裡有礦[笑],就直接用宣紙臨摹,不需要兩者之間感覺的轉換,再好的毛邊和真正的宣紙比起來還是有一定差別的。如果水平和家庭條件都一般,就用毛邊紙,一天一刀也不心疼。

    智永的千字文一般指的是傳世代表作《真草千字文》(真草二體,是留傳千古的名跡)。寫過800百本傳播世間,江東所有寺廟各施一本。現在傳世的有墨跡本和刻本兩種。墨跡本為日本所藏,冊裝,202行,每行10個字。後面有楊守敬、內藤湖南題寫的兩個跋,有人疑為唐人臨本。即使是臨本,也是高手所為,水平極高。故宮博物院藏的是拓本。

    宋朝大觀三年,薛嗣昌根據長安崔氏所藏真跡,於公元1109年摹刻上石,稱“陜西本”,刻石存在西安碑林,2012年、2016年兩次去碑林“朝聖”,感覺和墨跡相比,明顯缺少神韻。

    真書適合用熟宣書寫,也有高手在半生半熟宣上創作,生宣難度太大,不是一般能所能想象的。草書適合用生宣或半生半熟宣書寫。

  • 2 # 檀紙間

    泛泛而言,建議使用略帶一點吸墨效果的宣紙,7分熟左右即可。

    但這不是絕對,如果身邊有個“善紙墨”的老師,還是建議偏生一點的宣紙為上。

    又因為,提問者沒有說自己是何種水平的書法人士,所以從“一輩子都不會放棄臨帖”的角度來說,越是熟練者越建議使用生宣紙——因為,無數古今人士以實踐證明了的“宣紙墨韻萬變”之美妙,畢竟是最為頂級的追求!

    紙張的選擇取決於使用者的掌控水平

    書法用途來說,不同紙張選擇的區別之處在於:

    ① 洇墨程度的影響

    我們都知道,宣紙中的生宣紙具有令墨跡發散的“洇墨”現象,而熟宣則完全遮蔽掉了,半熟宣紙,則“洇墨”的程度介於生宣和熟宣之間。

    這種現象,對於書法以線條為主的要求來說,控制不好,肯定是有很大不利之處的,故在紙墨控制水平不是很強悍的時候,透過選擇不同生熟性的紙張品種,可以彌補因為“墨跡發散”帶來的弊端。

    ② 視覺效果的影響

    估計大家都有感覺,文化類的作品,使用“復古系”顏色搭配看上去會顯得更加“有味道”一些,於是,淺黃、淺褐、淺灰等系列色紙,天然自帶復古風。

    這也是市面上一些毛邊紙、仿古紙的熱賣、生存特點。

    當然了,這些風格的偏好,無疑是跟隨使用者習慣而走的,對於那些“只愛白紙黑字”的人群,輔助的視覺效果,他們並不重視也是大有人在的。

    紙張使用建議

    鑑於上述原因,建議如下。

    因智勇千字文的字型個頭不是很大,但又比蠅頭小楷大不少,控制在大約單字2~3cm見方之內為宜。

    這種楷書字,如果是初習者,建議使用7分熟左右,略帶點吸墨效果會加重墨色的黑度與醇度。在墨液使用上,第一建議用墨錠磨墨,這樣的字不是太耗墨,用墨錠磨出來的墨,好處有更多(這裡不鋪開了)。另外,小楷的字書寫時,每次毛筆蘸墨之後,在硯臺上將多餘的墨反覆多刮幾次,不要讓筆毫“吃太飽”,以免“漲墨”。偏熟練的書家或者書寫速度較快者,可以選用3分熟甚至生宣紙。只要同步將墨液濃度以及筆毫含墨量控制好,是完全可以“生宣寫中小楷”的,假以時日,書寫出來的效果必定超讚。友情交流:

    每一個藝術上的事,都是需要經歷一些曲折過程的,書法創作亦然!

    無論是自己的業務愛好,或者是專業化的人生奮鬥,學習、摸索、練習、提升……始終是一個不斷往復迴圈的過程,在這個過程中,藝術的體會、技術的磨練當然是主要的,但不可忽略的還有諸如器材的特性、搭配的技巧等,類似周邊範疇影響,但藝術之水平提高到一定程度之後,任何細微末節,都是重要不可忽視的!

    意識來得更早,則提升速度更快!

    這,也是“大家的經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何不留痕跡的弄死一棵大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