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石佛山下小醫生
-
2 # 心血管王醫生
經常查房的時候,能遇到各種各樣的心臟病人,有時候會對嚴重心衰的多問幾句:今天喝了多少水,尿了多少。甚至對於更為嚴重的還得詳細記錄出入量,也就是記錄吃喝多少,尿便多少。
有時候沒有心衰的人就會問:醫生,為啥不問我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尿了多少?不重視我呀?
其實並不是這個樣子。
因為並不是所有的心臟病都得過問喝了多少,尿了多少。
一、心臟病有很多種
心臟病是一個大的概念,並不是一個疾病的名稱,和心臟有關的疾病的都可以叫心臟病。最常見的心臟病有心血管為主的冠心病,心臟跳動為主的心律失常,心臟瓣膜有關的瓣膜性心臟病,心臟心肌有關的心肌病。
具體冠心病又分為勞力性心絞痛,不穩定性心絞痛,心肌梗死,無症狀冠心病,心衰等;心律失常有分為快速和慢性心律失常,快手心律失常又包括房顫、房速、室速、竇速、室顫等等;慢性心律失常包括病竇、房室傳導阻滯、竇緩等等;心臟瓣膜病又包括原發性、繼發性、老年性、風溼性等等;心肌病又分為酒精性心肌病,缺血性心肌病,擴張性心肌病,肥厚性心肌病等等。
二、並不是所有的心臟病都關注喝水和尿量
大多數心臟病,比如冠心病、心律失常、心肌病初期、瓣膜病初期等等都不需要關注喝水和尿量。
只有當發生心功能不全或者說發生心衰的時候,才要關注喝水量和尿量。
三、什麼是心衰
心衰嚴格的說不是一個心臟病的名稱,而是一個綜合徵,也就是各種心臟病導致的一個綜合結果。
大部分的心臟病,如果不積極正規治療,都可能發展為心衰。
比如長期高血壓不控制,導致心臟擴大,心衰;
比如冠心病不正規治療,長期缺血,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衰;
比如心肌梗死麵積大,或就診晚沒有及時開通血管,就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衰;
比如各種心律失常,如果不及時控制,長期也會導致心臟擴大,心衰;
比如進展型心臟病瓣膜病,比如各種心肌病,等等都會發展到心衰。
心衰簡單說就是心臟擴大後,心臟的功能不行了,心臟衰竭。
心衰最典型的症狀就是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下肢浮腫,腹部脹滿等等表現。
慢性心衰五年死亡率50%,嚴重心衰一年死亡率50%。
四、為什麼心衰要關注喝水和尿量
心衰之所以會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不能平臥休息,下肢浮腫等等表現,一個主要原因就是體內水分較多,攝入的總水分多於排出的水分,那自然留在體內的水分越來越多。這些水分都需要心臟來代謝,所以就會增加心臟的負擔。本身心臟就已經衰竭了,這時候增加心臟工作量,無疑雪上加霜,水越來越多,自然會誘發心衰加重。甚至誘發急性心衰,導致死亡。
所以對於心衰,尤其嚴重心衰的患者,要關注出入量平衡,也就是吃的喝的和拉的尿的以及汗液蒸發的基本平衡,只有平衡才能保證體內水分相對衡量,不會突然增加心臟負擔,保證心臟穩定,不誘發心衰。
五、如何限制喝水並關注尿量
最準確的辦法是稱體重,也就是每天稱一稱,看看有沒有變重,如果重了說明體內水分多了,需要加大利尿劑,多排一點,且適當少喝一點,減少攝入。
但是並不是說心衰的人要限制喝水,最起碼應該保證人體水分最基本的生命保證,而不是不敢喝,如果水分不能保證正常,會出現新的問題。我們只要不特意多喝水就行。
當然大家沒有習慣測量體重,簡單說就是看尿量,尿量少量,說明體內水過多,那麼就得加利尿劑,或適當減少喝水。
如果發現腳腫了,或下肢浮腫,那說明體內水分已經很多了,必須就診,找專業醫生調整治療。
總之,只有心衰患者才需要特意關注喝水和尿量。同時也不是心衰患者必須少喝水,只要不過多喝水,且注意測量體重,或觀察尿量即可。
-
3 # 汐煒醫生
心臟病人為什麼要限制飲水,最常見的心臟病限制飲食是由於心功能不良導致的心衰出現迴圈血流量不足,出現下肢水腫胸悶氣短,出了胸悶氣短,液體大量以後排不出,心臟的負擔增加就會加重,體現全都發生了。引起心衰的疾病,可能就以下原因導致的。
●感染,長期感染誘發肺感染,肺心病出現肺淤血,心功能下降。
●液體進入過多,特別在一些靜脈輸液的時候,液體過快就會增加迴圈血容量的血容量充過度充盈,液體量排不出,去誘發自身的吸收。
●心律失常,最嚴重的心律失常,室早,房早,房顫,長期心律失常就會增加心臟功能的下降,出血雙下肢水腫氣短。
●高血壓,長期高血壓就會引起心臟變肥,變後又把心房的擴大,心室結構的改變以後就會影響心室出入量的變化,影響心功能減低。
心衰病人為什麼限制水的攝入量?
●大量的液體進入體內,透過血液迴圈障礙,特別是肺功能迴圈障礙,壓力比較高的情況下,就會出現右心室的肥大,既要引導性功能下降出現雙下肢水腫,除了計算攝入量以外還需要計算出入量,如果是病人進入的液體量大於出量,說明液體排不出去,這個時候需要控制進水的量。
●這也就是心衰病人必須基於24小時輸入量的原因,根據液體的攝入量以及出入量評估,最理想的狀態是入量小於出量。這個狀態基本上就保持體液的平衡,減少液體的楚留香。
●除了計24小時出入量,病人還需要監測每天的體重變化,一般液體儲留的時候體重會迅速的增加,所以說最好保持體重的穩定,或者是比平時的體重要輕。
心衰是一種比較複雜的病情,需要規範化長期藥物治療,定期複查指標以及出入量的變化,腎功離子肝功的監測,同時也需要監測血壓的變化,控制好高血壓高血糖高血脂的指標,定期複查一針,根據指標調整藥量,及時的複查指標,提高疾病的預後。
-
4 # 心健康
心臟病是所有心臟疾病的統稱,我估計很多心臟病病人還不清楚哪些心臟病需要限制飲水,但是在心臟病當中確實有一種疾病是需要限制飲水的,今天咱們就走進心臟病,看一看哪一種心臟病是需要限制飲水的?
一、並不是所有的心臟病都要限制飲水
其實對於絕大多數的心臟病來說,並沒有對引水要求嚴格限制,尤其是心律失常和很多冠心病患者。但對於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來說,卻是需要嚴格的限制飲水的,因為如果不限制飲水,飲水後大量水透過消化吸收會進入迴圈系統,會導致容量負荷加重,進而引起心臟負荷加重,導致患者者的心衰加重。所以從嚴格意義上來說,心率患者是需要限制飲水。
二、並不是所有的心衰都要嚴格限制飲水
其實很多患者對於心衰嚴格限制飲水是有誤區的,認為所有的心率都需要嚴格的控制飲水。但指南當中,並不是如此規定和限制的,指南中只是對於急性心功能衰竭的患者,建議進行嚴格的限水,但對於穩定性心衰的患者並沒有嚴格限水的要求和建議。但對於穩定性心衰的患者,還是需要在飲水方面進行注意,否則心衰也很容易復發。
三、限水只是心衰患者需要一個注意點
其實對於心衰患者來講,並不是做到限水就可以高枕無憂了。限水只是心率患者需要注意的一個方面,還有很多的其他事項,也需要同樣加以注意。比如避免受涼和勞累,比如避免感染,比如嚴格服藥依從性等等。
-
5 # 今朝天啟文化傳媒
種情況應該控制飲水量,不然攝水過多會導致血容量增加,從而增加心臟的負擔。必要的時候可以配合強心利尿的藥物進行治療,同時患者應注意休息,避免過度緊張和勞累,清淡飲食,避免攝入辛辣刺激性的食物,可以適當的攝入新鮮的蔬菜及水果,這樣有利於身體健康。
-
6 # 心血管徐醫生
首先澄清一下,並不是所有的心臟病病人都要限制飲水。只有發生了心衰的病人才需要限制水的攝入,醫生會非常關注這類病人每天喝了多少水,輸了多少液體,小便量是否有增加,體重是否減輕了等等。今天徐醫生就跟大家詳細聊一聊這方面的問題。
什麼是心衰?
心臟泵出的血液不能滿足身體各組織器官需要了,並且表現出呼吸困難、活動受限、液體瀦留(浮腫、胸水等),就是心衰了。
心衰有哪些病因呢?
目前引起心衰的主要原因有高血壓、冠心病、糖尿病、心肌病、心肌炎、瓣膜病、房顫、心動過速、甲亢、尿毒症、大量飲酒等。因此,有上述情況的人群一定要接受正規治療,定期複查,減少或者避免今後發生心衰的風險。
心衰的病人為什麼要限制飲水呢?
限制飲水是心衰治療中非常重要的。因為心衰時心臟功能下降,液體攝入過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對於已經很疲憊的心臟而言,無異於雪上加霜,會導致心功能進一步惡化。
限制液體的攝入,同時還需要增加液體的排出(主要透過增加尿量來實現),而且出量要大於入量,這樣體內的血容量減少了,心臟負擔就減輕了,心功能得到改善,病人的浮腫才能消退,胸悶氣短的症狀才能逐漸緩解。
-
7 # 心臟科醫師楊大夫
確實,當我們患者收入院的時候,一般都會開立醫囑:記出入量,以及:測體重。
字面意思,出:一般就是指排出的尿量,有時有稀便時也算在內。入:就是進入體內的液體量。包括口服的水,奶,粥,靜脈的輸液等等都算在內。我們會要求患者每次飲水之前或者排尿之後,用量筒或其他帶有刻度的容器去測量液體量。最後記在這麼一張紙上面:
記出入量這件事,在其他科都會有,但是真正將出入量掛在心上作為治療指導的,只有心臟外科和心臟內科。
那為什麼我們這麼關心一個患者的出入量呢?
首先,簡單點說,喝的水也好,排出的尿也好,影響著血管內血液的容量。喝的水,透過腸道吸收,進入血液,導致血容量的增加;血液進入腎臟,透過腎臟的濾過作用,濾出一部分水,溶解著各種代謝廢物,形成了尿,血容量也會相應降低。對於一個正常人來說,心臟功能有很好的儲備,血容量多點少點沒關係。但是對於一個心臟功能不算好的患者,心臟儲備很少,對血容量的改變會很敏感。表現在血壓波動,心率變化,甚至有時出現心律失常。因此我們在查房時候,會千叮嚀萬囑咐一定要記準出入量,不要敷衍。那我們靠什麼來判斷患者出入量是不是記準了呢?醫囑第二條:稱體重。按理說,如果一個人長期出量>入量,體重肯定會減輕的。之前碰到一次,一個患者每次查房時候都能出入負平衡500ml左右,連續一星期,但是每天稱體重,都沒有明顯減輕,甚至一週之後還比入院時侯重了2斤。再一問,測量液體的時候都是用眼睛估算的,根本沒有用量具,誤差大到不能信,把主任氣個半死。
那出入量維持在什麼水平為好呢?
說實話,水作為生命之源,對人體代謝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過少的水攝入不足以代謝出人體的廢物,還會因為血容量減少使血壓降低。因此,需避免一個誤區,飲水千萬不是越少越好,我們通常認為,可以滿足一個人正常生活的每日攝水量在30~40ml/kg,一個普通人正常體重大概60kg的話,一天攝水量在1800~2400ml。因為大部分住院患者活動量不大,透過汗液蒸發量較平常少,因此通常我們取此值下限浮動,1500~2000ml。而出量,則是根據患者自身情況隨調。如果患者是急性心功能不全,心臟處於超負荷狀態,利尿速度得快,一天負平衡1000ml(尿量3000ml左右)都是可能的。而對於慢性心功能不全的患者,心臟已經相對適應目前工作強度,逐漸脫水,每天-300~-500ml,更利於血壓穩定。而對於冠心病伴心功能不全的患者,需注意不要一味只注重負平衡,防止血液粘稠度過高導致的急性心梗。
-
8 # 藥師方健
酷暑難耐的夏日,急診來了一位昏迷的大爺,據家人口述,大爺一直有心臟病,晨練太極後,覺得口渴就猛喝了一杯水,突然感覺胸悶心慌、端坐呼吸、大汗淋漓昏迷過去了,還好及時送到醫院搶救,才逃出生天。水是大自然中的生命之源,卻也是誘發心臟病患者大爺昏迷的元兇。接下來,筆者就來聊聊心臟病與限制飲水的關係。
心臟病的定義
心臟病是一個廣義的概念,是和心臟有關疾病的統稱,包括先天性心臟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風溼性心臟病、心肌炎等等。最常見的有與心臟跳動為主的心律失常,與心血管有關的冠心病,與心肌有關的心肌病,心臟瓣膜有關的瓣膜性心臟病。
所有心臟病患者都要限制飲水嗎?
只有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飲水。正常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規律的將血液從心臟泵出,然而大部分的心臟病患者如果不積極配合治療,最後都可能會發展為心衰。一旦心臟衰竭,患者就會出現胸悶、呼吸困難、下肢水腫、不能平臥等體內水分較多導致的相關症狀。如果還大口大口的喝水,就會雪上加霜般的增加心臟的負擔,導致心衰加重甚至死亡。因此,心衰患者應注意保證水的出量與入量的平衡,這樣才不會突然加重心臟負擔,保證心臟的穩定性。
限制飲水後要注意哪些?
如果自己察覺到體重浮動較大、尿少了、下肢浮腫等異常情況,說明體內水分多了,建議及時就醫調整治療方案。
結語
綜上所述,不是所有心臟病患者須限制飲水,而是心衰患者一定限制喝水,且要注意喝水方式,不宜過猛,應少量多次,每次間隔兩到三個小時,不喝燙水、涼水甚至冰水,不然真的很“傷心”噢!
參考文獻
[1] 程蕾蕾.心衰患者喝水太猛小心心臟“罷工”,家庭醫生報,2017-10-16.
-
9 # 綜合內科張醫生
這其實是個誤解,並非所有心臟病患者都需要限制飲水,只有當心髒疾患進展到“功能衰竭”的地步,也就是患者出現了所謂的“心臟功能不全”或“心衰”時,才需要對平日裡的飲水量進行一定程度的限制;
生命體的存活、發育以及一切生理活動的維持都需要能量和營養物質的支撐,但這些能量和物質卻是透過血液的流動運輸至機體各組織器官的,而血液之所以能夠做到不間斷地向全身各處輸送能量和物質,則是由心臟的不斷搏動提供的動力,對於正常人而言,多喝些水促使血容量稍大一些也沒太大關係,健康的心臟可以透過有力的搏動為血液的正常供應提供更大的動力;
然而,心臟功能的大幅度衰減卻使心衰患者根本無力承擔更大的負荷,所以,減少水分攝入以維持血容量的穩定也是降低心臟負荷、緩解病情的一種干預方式;
通俗來講,心衰患者的心臟能夠維持現狀就已經很困難了,基本上已無力再去承擔更多的負荷了,所以,儘量維持患者體內水分的相對衡量,避免血容量出現太大的波動,才能保證心臟較長時間的處於穩定狀態,從而防止因為突然增加的心臟負荷而導致病情惡化,那麼,監控心衰患者水分攝入及排洩情況就很有必要了。
不過,需要注意的是,限制飲水並非不讓喝水,水是生命之源,是維持機體各項生理活動的基本物質保證,所以,水可以喝,也必須喝,只是不能刻意多喝,當然,醫生會告知患者如何去做,吃多少、喝多少,這些都是可以算計的;
其實,就像題中所述,最簡單的監測水分相對衡量的辦法就是記錄患者每日的飲水量及排尿量,如有異常及時就診便可;
另外,心衰患者患病期間自身體格的些許變化還是比較明顯的,比如體重,若條件允許,最好能夠做到每日測量並記錄體重,防止水分攝入過多而不自知;再有就是下肢浮腫的情況,同樣提示患者身體存在液體瀦留,需要儘快干預。
-
10 # 高波濤
心臟病病人為什麼要限制飲水呢?
心臟病種類繁多,包括先心病、風心病、高血壓性心臟病、冠心病、心肌病、心律失常、感染性心內膜炎、心肌炎等等,無論哪種疾病發展到終末期都會導致心功能下降、心衰的出現,此時患者就需要不同程度的限制飲水,原因何在呢?
什麼是心衰?心衰是心力衰竭或心泵衰竭的簡稱,是指心臟的泵血功能下降,表現為心臟在單位時間內的泵血量不足、不能滿足機體的需求。
心衰時機體會出現一系列神經激素調節的變化,導致腎素-血管緊張素-醛固酮系統啟用,體內水鈉瀦留。
水鈉瀦留會導致血容量增加、心臟的前負荷會進一步加重,這與心衰的治療原則相矛盾。
心衰說明心臟的負擔過重,此時我們需要減輕心臟的負擔,既包括前負荷(容量負荷)也包括後負荷(外周血管阻力)。
心衰時如果我們不限制飲水,由於機體自身存在的調節機制會導致過多的水儲存在體內、增加血容量和心臟的負擔,因此不利於心衰的治療。
綜上所述,心臟病病人在出現心衰時需要限制飲水,因為過多的飲水會加重心衰。
-
11 # 心臟健康守護者
心臟病人飲水量過大多,心臟負擔會加重,容易導致病情復發。限制水的同時,需要尿量,也就是醫生常說的出量。出入量要平衡,總體而言,入量要小於出量。
-
12 # WangjinZhi
心臟病人在飲食上沒有很多的忌口,主要是以清淡易消化為主,低鈉低脂飲食。如果心動能較差的。應該限制飲水量。心臟病人如果食鹽過多,會引起鈉瀦流,導致高血壓,加重心臟負擔。
-
13 # 大海里的方舟
臨床常見的心臟病主要有冠心病、心臟瓣膜病、心肌病、心律失常等。需要限制喝水的情況,通常是患者出現心功能不全或者心力衰竭的時候才會有的要求,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心臟病患者。
心力衰竭是什麼?
心心力衰竭是一種臨床綜合徵,指的是各種原因導致的心臟收縮或舒張功能障礙,以及心臟的容量超負荷或壓力超負荷。冠心病、心肌病等心臟病若治療不及時或治療不當,都有可能發展成為心力衰竭。心力衰竭一般會有以下這些症狀:氣喘咳嗽,甚至咯血;腹脹和下肢浮腫;尿量變少甚至無尿。
那麼為什麼心力衰竭要限制飲水?心衰之所以會有胸悶憋氣、呼吸困難,下肢浮腫等症狀,一個重要原因就是體內水分較多,這些水分都需要心臟來代謝,水分過多會增加心臟的負擔。喝水過多會導致心衰加重。
所以對於心衰,尤其嚴重心衰的患者,要關注攝入水分和排出水分的平衡,這樣才不會突然增加心臟負擔。限制喝水也不能一味地減少水分攝入,最起碼要保證身體所需。
並且需要注意的一點是,心衰患者不僅要控制水分的攝入,也要控制液體的攝入,如牛奶、湯等。
除了限制飲水,心衰患者還應該注意哪些事項?1.儘量臥床休息:人體在活動的時候需氧量增加,心臟為了滿足活動的需求,會加快心跳、增加心肌收縮力。臥床休息會使心衰(尤其輕度心衰)得到控制。
2.控制體重:人體的每一塊組織都需要特定的血液供應,減輕體重可以減輕心臟的供血負荷。
3.限制鹽分攝入:鹽分會使血壓升高。鈉鹽還有吸附水分的作用,如果體內攝入鈉鹽過多,心臟的負擔就會增加。
-
14 # 多點健康
1心臟最怕5種喝水方式
喝水不正確,可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危險,尤其是心臟不好的人。
01 過快
天熱口渴,不少人喜歡大口灌水,但這種喝水方式會快速稀釋血液,增加血流量,心臟工作量、心肌耗氧也會相應增加,特別容易誘發心衰。
喝水太快還容易把大量空氣一起嚥下去,引起打嗝或腹脹。
02 過多
人體在大量出汗後,會同時流失一部分水分和電解質。此時大量喝淡水,只補充了水分卻沒有補充電解質。
血液中電解質濃度低,細胞中電解質濃度高,水分更容易從血液進入細胞內,使細胞水腫,造成“水中毒”,又稱稀釋性低鈉血癥,引發頭暈、口渴、肌肉痛等症狀,嚴重時還會突然昏倒。
03 過涼
04 過燙
喝水的溫度不能太涼也不能太熱,最適宜的溫度是10℃~30℃。
吃飯喝湯時也一樣,剛出鍋的羹湯別馬上喝,稍微放涼一會兒,再用勺子舀著慢慢喝。
05 過少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成年人每天要喝1500~1700毫升水。喝水太少會增加血液黏稠度,引發心腦血管意外,泌尿結石也更容易找上門。
2夏天喝水5個注意
喝水是再簡單不過的事兒,但並不是每個人都做對了。夏天人體出汗多,更應及時、正確補水。
01 勤喝水,每次三四口
不要等渴了才想起喝水,夏天即使不渴也要勤喝水,每次三四口(約150~200毫升),每半小時左右喝一次。
每天重點把握三個喝水時段:早起一杯水(200~300毫升);睡前一小時一杯水;餐前一杯水。
02 慢慢嚥,不大口灌水
即使口渴了,也不要大口喝水。正確的方法是,把一口水含在嘴裡,分幾次徐徐嚥下。
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飲水更應“文雅”一點:分多次,小口喝,緩慢嚥。
03 喝夠量,成人每天至少喝1500毫升
成人每日需水約1800~2500毫升,包括飲水和食物中含有的水分。其中,飲水通常佔1500~1700毫升,兒童飲水量約為1200毫升。
劇烈運動或高溫作業時出汗多,應增加飲水量。
04 喝點淡鹽水
夏季流汗損失的不僅僅是水分,還有鈉、鉀等電解質。
如果運動量大、出汗多,最好喝點鹽水,或烏梅湯、茶水、綠豆湯,後三種富含鉀,能補充汗液中帶走的鉀元素。
05 學會從果蔬中攝入水分
3兩類人喝水要特別小心
心臟病、糖尿病患者,不能像大家一樣喝水,而是要注意幾個細節。
01 心衰患者
控制飲水≠不飲水:心衰患者要適當補充水分,以免血液變得黏稠,誘發心梗、腦梗等。
喝水有量:建議一般心衰患者每天飲水不超過1500~2000毫升;腿經常腫的患者,不超過1500毫升;嚴重心衰伴有腎功能減退者,控制在500~1000毫升。
切忌“暴飲”:可以每小時喝一口水(成年人一口水大約30~50毫升),並分幾次慢慢往下嚥。
量出而飲:儘量保持出量大於入量,減少水鈉瀦留,降低心臟負荷。患者日常可使用量杯、電子秤等工具量化液體攝入量。
緩解口渴感:比如使用加溼器,防止空氣乾燥;水中加檸檬、話梅等生津止渴的食物;儘量用鼻子呼吸,避免張口呼吸。
02 糖尿病患者
適量多喝:糖尿病人需水量比一般人要稍多些,建議在2500毫升左右,可按半小時喝300毫升水的速度補水。
主動多飲:口渴時、發熱時、血糖過高時、腹瀉時、沐浴後、吃火鍋大餐後,要及時飲水。
避免飯前大量喝水:但餐後血糖較高的糖友,可在吃飯時先喝點湯、吃點青菜,再吃主食。
避免睡前喝太多水:睡前一小時可以喝100~200毫升清水,不宜過多飲水。
心衰和糖尿病患者,喝水最好遵醫囑,以免加重病情。
-
15 # 全科醫聊
心臟病人為什麼要限制飲水?這個題目涉及的患者有點多了,其實並非所有的心臟病病人都需要限制飲水,僅僅是一部分心臟病人需要限制飲水,尤其是心衰比較嚴重時,更要注意避免過量飲水。如果說所有的心臟病人都要限制飲水,那其實是對很多人的一種誤導。
限制飲水的心臟病人,主要是心臟功能下降的心臟病人群。我們日常都說,在沒有特殊限制條件下,適當多飲水對身體有著很好的作用,而且醫生也鼓勵很多人,日常要多飲水。
而心臟病是所有心臟不好的人的總稱,它包括心血管疾病,比如冠心病;還有心肌疾病,包括心肌炎等;再者心律失常類疾病,包括心房纖顫等。還有心臟瓣膜病,擴心病等等。
這些心臟急病,並非都是非常嚴重的疾病,比如年輕人出現的室性早搏,心律不齊,沒有症狀時,雖然是一種不正常的狀態,也可以稱為心臟病,這時候多數不需要治療也不需要對水分有特殊禁忌。
但是在心臟功能下降,尤其心臟功能受損,出現心力衰竭時,那就要注意避免過量飲水。
我們來說說心力衰竭這個問題。心力衰竭其實就是由於各種原因引起的心臟能力的下降,表現在心臟收縮、舒張功能的下降。
心臟功能的下降,帶來的是心臟收縮能力下降,這樣就會使心臟供血能力下降,動脈的血液灌注就會不足。同時,心臟舒張能力的下降帶來的是迴心血量的減少,靜脈系統血液就會充盈淤積。
長期如此,就會帶來明顯的心衰症狀,比如稍活動或勞動即感心慌、胸悶、氣促;有時平躺後憋悶厲害,平躺後咳嗽,病人站立或坐位時不出現喘憋或者咳嗽減輕;有時出現心情煩燥,焦慮或有恐懼感。而最主要的一個標誌就是出現身體水腫。
所以說,心力衰竭時,患者就應該減少水分攝入,尤其這類患者輸液時,更不能輸入液體過多過快,會加重心力衰竭發生。而高血壓、冠心病、心肌炎、擴張型心肌病、瓣膜病等等,是發生心衰的高危人群,這些人輸液時都應該注意液體攝入量。
為什麼心力衰竭需要限制飲水?日常正常人,每日攝入的水分和排出的水分是平衡的,攝入水分多時,排除水分也會相應的增多。
如果心力衰竭的患者,由於身體迴圈能力下降,血液容易在靜脈積聚,所以說,如果攝入大量的水,不能透過有效的迴圈來代謝出去,就會造成水分攝入大於排除,就會加重心力衰竭,過多的水分就會引起身體水腫出現,會引起心衰症狀的明顯加重。
再者,對於心力衰竭的病人容易出現“水鈉瀦留”,鈉鹽限制,也會出現低鈉血癥,而身體水分的保持是需要鈉來起儲水作用的,鈉的減少,身體需要水分也應該減少,攝取過多水分,同樣加重心衰。
心臟病的人如何預防心臟功能下降,避免出現心力衰竭?首先來說,幾乎所有心臟不好的人,都有可能出現心衰發生的可能,所以說,出現心臟病時,就應積極預防、檢查和治療。
再者,力所能及的參與鍛鍊。很多心臟疾病出現,在休息和運動時應該有充分的認識,既不能完全不運動,更不要運動過量,帶來心臟負擔加重,所以需要結合自己的情況,力所能及的運動,可以提高身體素質,提高心功能。
再者,對於飲食,心臟病人更應該積極的參與到飲食管理中,低鹽低脂低油飲食,避免過量飲食,平衡飲食,適量增加蔬菜水果豆製品等攝入。同時飲食要規律,避免暴飲暴食。
再者,對於水分,除了心衰患者,其他人應該充分補充水分,但不要過量,一般情況下,攝入1500-2000ml就可以。
再者,保持規律作息,避免長期熬夜。尤其心臟疾病,對於充分規律的休息,是非常重要的。
再者,良好心情是心臟病控制的重要環節,切勿過於憤怒,緊張,避免長期壓力增大,學會釋放不良情緒。
綜上所述,對於心臟病人的飲水,如果出現心功能下降,心力衰竭時,應該注意限制飲水,甚至還需要記錄出入量,這都是對預防治療心衰的必要的環節,但並非所有心臟病人都要限制飲水。心臟病人日常務必做好疾病控制,預防心力衰竭發生。
-
16 # 民農歌者
應邀回答問題::心肺病人有一個顯著特徵就是心肺關連,及腎臟病關連。早晨看病人嘴巴和眼睛,嘴巴紫色的眼睛劣有癰腫現象。患者感覺胸悶氣短:,其實是飲水過多,排洩不利所致。
心肺動力不足,心臟衰竭,鉀離子,補充及各種營養物質不均衡。心肺弱會引起其它臟器的鏈慣反映,這也是中老年人常見的疾病。高血壓高血脂,睡眠不足常可以加重病發。控制好血壓血脂血糖,鍛鍊身體減少肥胖症少鹽飲食清淡飲食十分重要。
-
17 # 羅民醫生
風溼性心臟病的病人在飲食上應該儘量減少吃辛、冷、硬、辣等刺激性的食物;不要吃一些高脂肪、高膽固醇的飲食,這都是一些併發症的誘發因素。風溼性心臟病病人很重要的一點就是要控制水、鈉的攝入,限制飲水的指標是以24小時的出入量平衡來確定,就是今天飲多少水排多少尿,但不是喝1000ml水就得排1000ml,因為食物裡面也含有水,水分的排出不僅有尿液、汗液,還有呼吸。
因為風溼性心臟病病人心功能不好,所以要限制水的攝入。再就是鈉鹽會加重心臟負擔,所以風溼性心臟病病人都是低鹽飲食,甚至是無鹽飲食。要根據風溼性心臟病的心功能分級確定攝入的鹽量。鹽有無鈉鹽、鈣鹽、碘鹽,種類也很多。一般建議限制鈉鹽,可以補鈣鹽、碘鹽,但是總量要控制,不能超過4-6g。
-
18 # 心安即是歸處
心臟病病人是不能喝水太多的,特別是有急性心力衰竭的病人,喝水多會增強心臟的負荷。伴隨著炎熱的夏季到來,大部分的朋友們都會透過大量的喝水來解渴,可是如果是患有心臟病的人,一定要不可以大量的去喝水,不然的話就會加重病情。水進入到了人體之後,在腸內就會被大量的吸收,讓血液變得非常的稀,血量是會增加的,所以心臟的工作量也是會相對應的增加,這些對於正常人來說是沒有什麼事情的,可是對於有心臟病的人來說,殘缺的心臟是很難以承受這種負擔的,進而就會加重病情。患上了心臟病的人在平時的日常生活當中,還應該注意控制脂肪和糖分的攝入量,可以適當的加一些膳食纖維的攝入,給身體提供豐富的維生素,這樣會降低膽固醇,改善冠狀迴圈保護血管壁,一定要注意不可以暴飲暴食,與飲食過度,可以多吃一些海帶,海苔等之類的食物,切記千萬不可以喝酒
在臨床上,醫生在查房的時候,經常會問到今天喝了多少水,吃了多少東西,尿量是多少,體重和昨天比重了,還是輕了,如果入量比出量大,那麼就會提醒心臟病患者及家屬,要減少水分的攝入,這是為什麼呢?歡迎大家的答案喲!
回覆列表
心臟病病人為什麼限制飲水?這種說法是準確的,首先,心臟病是一個很大的範疇。所有的心臟病都要限制飲水嗎,顯然是不對的。需要限制飲水的指的是心臟衰竭的情況。
為什麼心衰患者需要限制飲水呢?因為心衰患者水留在體內排不出來,造成雙腿的凹陷性水腫,更嚴重的可能出現腹水、胸水等等。這就是我們醫生說的水瀦留。心衰患者體內水本來就很多了,而且排不出去,當然要限制飲水。不限制的話,不是加重病情嗎?心衰患者為什麼體內出現水瀦留1、什麼是心衰?
心臟衰竭是各種心臟疾病最後的階段。正常的心臟就像一個水泵,每時每刻將血液排出心臟。而心臟衰竭則是這種射血的能力下降。2、心臟射血能力下降造成的後果是什麼?
心臟射血能力想下降,則全身的器官都會出現缺血。但是人體的器官有的很重要比如心臟和腦子,有的相對不重要,可以優先被犧牲掉。腎臟就是這樣的一個器官。當心衰發生時,心臟往外射血減少,為了保證心臟和腦子正常的血液供應,只能減少腎臟的血液供應。腎臟的作用就像一張過濾的網,可以過濾掉血液裡面的垃圾。血液流過腎臟,將代謝的廢物濾出,這些濾出的代謝廢物就是尿。腎臟的血液供應減少,自然尿也就減少。另一方面,由於腎臟的血液供應減少,腎臟就以為身體缺血(其實不缺血,只是心臟排不出來而已),分泌一種激素,叫做醛固酮,這個醛固酮的作用就是減少水從腎臟排出體外,這樣一來就造成了水的瀦留。另一方面,心衰患者還會分泌另一種激素叫做抗利尿激素。顧名思義,抗利尿也就是不利尿的意思。因此,抗利尿激素的作用也是減少水的排洩,造成體內水的瀦留。因此,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可以說是好心辦壞事。綜上所述,心衰患者體內的水本來就排不出去,淤積在體內,自然需要限制飲水,不然就要雪上加霜了。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難道所有的心衰患者,無論輕重,都要嚴格的限制飲水嗎?這顯然也是不科學的。心衰也是有輕有重的。毫無原則、眉毛鬍子一把抓的限制飲水是不科學的,而且對患者來說也是很殘忍的。
1、不需要限制飲水的情況
比如症狀很輕的穩定性的心衰患者,平時正常的生活都可以治理,也沒有下肢水腫、胸悶這些情況。這種情況,我覺得不需要太刻意的去控制飲水。但是也不能一次性喝的太多。2、需要限制飲水的情況
心衰症狀比較重,體力活動明顯受到限制,甚至動一動就出現喘氣。而且雙下肢的水腫,還在吃著利尿劑。這種情況,可能就需要限制飲水。我是堅持醫學科普的陳大夫,對我回答滿意的,請給我點贊和關注,你的支援,是我創作最大的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