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慕容峰謹
-
2 # 姑山之嵐
這件事,對劉備來說很好辦。劉備幹過同樣的事情,而且很成功!
劉備劉玄德,三國曆史上的著名梟雄。曹操評價他是和自己一樣是個英雄。陸遜評價他為“滑虜”。劉備在歷史上真稱得起“狡猾”,二字。
簡單介紹一下劉備的狡猾。
一、鼻子靈,能聞到危險。官渡之戰,劉備投靠袁紹。袁紹派他跟著顏良,顏良被殺。跟著文丑,文丑戰死。劉備敏銳的感到袁紹要失敗,於是他在官渡決戰前找了個理由逃之夭夭。
二、腦子快,立刻閃現利害關係。劉備在許昌時,和曹操圍獵。關羽為忠於朝廷要勸劉備刺殺曹操。劉備制止住關羽,表面說是曹操氣數未盡,實際是刺殺了曹操後,他們全都得玩兒完。
三、養不熟,不知道感恩。劉備在許都時,曹操一直器重劉備。劉備在袁紹帳下,袁紹也一直優待劉備。孫劉聯盟期間,孫權最起碼同意把南郡給了劉備。劉備入西川時,劉璋更是侍奉劉備。面對這些恩情,劉備沒一絲一毫的感激之情。
上述這些都表現出劉備確實狡猾。但是在那個紛亂的時代,不狡猾,確實是活不下去的!
說說劉備做過的“挾天子以令諸侯”的例項。
孫劉聯盟赤壁之戰獲勝後。劉備南征四郡。又向孫權要到了南郡。劉備可算是如魚得水了。但荊州士人感激劉備的同時,並不承認劉備是荊州之主。荊州的主人是劉表的長子劉琦。
劉表死後,劉琦用江夏的兵馬錢糧支援劉備打贏赤壁之戰。沒有劉琦的收留和幫助。劉備早就逃到交州投靠好朋友去了。
劉備打下荊州後推薦劉琦領荊州牧,他自己做副手輔佐劉琦。
劉備在荊州廣施恩惠。讓諸葛亮前後奔走,託關係,找朋友。為其自己招攬人才,播散美譽。馬良,龐統,蔣琬,李嚴等都是這時候來投靠劉備的。
劉備把荊州的軍政大事一攬入懷,架空劉琦。這時就是劉備“挾劉琦以令荊州”的階段。
不久劉琦莫名其妙的死了。劉備就請孫權上表朝廷推薦自己做荊州牧。正式接管荊州。事實上這就是劉備不改國號的篡奪荊州。
劉備對內收買荊州世家大族,對百姓廣施恩惠。對外請朋友為他敲邊鼓,一唱一和。這和後來曹丕篡漢的方法如出一轍。
在禮法上絕沒有叔叔接侄子班的道理。(漢獻帝和劉琦名義上都是劉備的侄子),除非篡位,別無他法。
透過劉備在荊州的所作所為,不難看出,如果讓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那漢獻帝估計是有死無生,不得善終!
-
3 # 未濟
禪讓是行不通的,因為是同宗族內禪讓,只有禪讓給自己的兄弟,或者子侄,沒有往上一輩分禪讓的。而劉備按輩分是漢獻帝的叔叔,不能接受侄子禪讓。明朝朱棣是奪取了侄子的江山, 而不是禪讓。
既然禪讓這條路行不通了,那就以退為進。因為漢獻帝是有兒子的,所以,即使除掉漢獻帝,也是他兒子即位,輪不著劉備。劉備年紀也大了,應該早點讓劉禪接手他的權力。劉備這一生,以忠義自詡,他稱帝是不太行的,不符合人設,那樣他不就揹負千古罵名了嘛。所以他只能寄希望於劉禪。劉禪和漢獻帝是平輩。劉備早點退休,讓劉禪掌權,那麼漢獻帝禪位給劉禪就符合規矩了。
這時候劉備可以假裝退休去哪休養,不管朝政的事。然後讓劉禪逼漢獻帝禪位,劉備躲著不出來。等到禪位後,劉備回來再痛苦,大罵兒子,但是已經禪位了,木已成舟,總不能再禪位回去。然後劉備就成了太上皇。這時候,他要是還想過過癮,就再管事幾年。就像乾隆那樣,當了太上皇還掌權。要是累了,就安心當太上皇。
劉備自己稱帝的可能性不大,他和漢獻帝的輩分,還有他的人設,他要是稱帝,反倒會有人反對,他自己也不敢這麼做。而劉禪不一樣,劉禪就像曹丕和司馬炎那樣,是繼承了父親的權位,又沒有那麼多負擔。而劉禪必須在漢獻帝活著的時候出手,因為他倆是平輩,要是讓漢獻帝兒子即位了,那麼劉禪又成叔叔輩了。
要是劉備非要自己當皇帝,那就只有製造意外,把漢獻帝一家都除掉,然後群臣擁戴劉備即位。以祭祖或者祭天為名,讓漢獻帝帶著子孫外出,然後安排人動手,除掉漢獻帝和他的子孫。之後劉備就好操作了,走走過場,群臣擁戴他稱帝。
-
4 # 白水傾城
這個問題有點意思,我來試著回答一下。如果劉備挾天子令諸侯,在保留國號為漢的前提下登基稱帝。在禮法上是不需要任何操作的。可以說是順理成章的稱帝,還不算篡漢,只能算是政變。其實試想一下劉秀,劉秀滅了王莽政權,登基稱帝,建立東漢。也就是所謂的東漢開國皇帝。這樣是不會背上千古罵名。如果劉秀登基稱帝,不保留國號為漢,建立另外一個政權,那劉秀就會背上篡漢的千古罵名。再說說曹丕,如果曹丕登基稱帝的時候,依然使用漢為國號,自己為漢X帝,這樣的話,首先不算篡漢,又可以稱帝,何樂不為。其實古人就是想不開,一個國號而已,既然可以稱帝,至於國號真的不重要。何必要自己建國呢。
-
5 # 蕭文昌
禮法易過,人心難過。
人心能過,禮法難過。
劉備作為漢室後裔,命中註定要為漢室奉獻一生,這是人人都能理解的,但是一旦僭越,對不起,不能理解。
劉備不具備登上帝位的條件。如果是在和平年代,還可以像漢桓帝、漢文帝一樣,由朝廷商議,太后召見決定,禮法人心均能服你。
亂世就不一樣,就像《新三國》中,劉備說的那樣,人心散亂,誰會服你,尤其是你自己掌握大權的情況下,無論你怎麼去做,都會是一個罵名。
唯一的機會,讓漢獻帝“自己去世”自己去,讓漢獻帝的孩子全部夭折,然後自己當仁不讓登上君位!
只是這樣的話,就叫禿子頭上的蝨子明擺的?所以劉備連挾天子以令諸侯都做不了,劉備挾天子就不知道是天子挾他還是他挾天子?劉備的人都是因為漢室大旗凝聚一起的,皇帝就是這些人的精神支柱,任何一個勢力只有一個精神支柱 。
帝位這個東西有些人是碰不了的,袁紹,為什麼他的謀臣給他進言,挾天子以令諸侯,他直接拒絕,因為當時的袁紹已經是天下第一諸侯再進一步,就是皇帝。根本沒有必要挾天子以令諸侯,因為他已經可以自己再造乾坤。
曹操可以挾天子以令諸侯,不!曹操的謀臣給曹操說的是奉天子以令不臣。曹操的實力還需要漢家這個大樹、這個框架和這個體系。
劉備想都不要想,劉備迎回天子,跟當年南宋的趙勾迎回二聖,自己給自己找不痛快。
題主的問題是從禮法程式上,那隻能是把漢獻帝迎接過來之後,讓獻帝的後代全部夭折,然後“迫於無奈”或者可以再造一封詔書,傳位劉備,這樣的話,人心不能過禮法可以過。僅此而已。只是這樣的帝王又如何君臨天下呢,有些東西不是你的就不是你的,再去追求也沒有任何意義!
-
6 # 生來註定不凡
如果劉備“挾天子以令諸侯”,會怎麼做?
假如劉備真的有條件“挾太子以令諸侯”的話,我想劉備有諸葛亮作為軍師,可能會做的聰明一些,不會像曹操那樣明目張膽地強迫,甚至發展到篡權謀位。由於劉備本身姓劉,又自稱中山靖王劉勝之後,國號不一定會改,也許會讓諸葛亮及想出更文明的換位方式,然後,堂而皇之地“合法“的把皇帝換成自己。
獻帝有能力,劉備會取而代之即使劉備不取而代之,他手底下這些文臣武將一個個都會被獻帝給除了,因為獻帝不是一個沒有能力的人,只是生不逢時。
獻帝從小就聰明,他哥少帝就是因為不夠淡定就被董卓給廢了,立個他當傀儡。劉備要是不取而代之,他這少不了會被滅族,弄得好滅族之後獻帝給他封個什麼王什麼的風光大葬,然後在把他的文臣武將一個個除掉,因為這是大勢所趨,他不取而代之都得完蛋。
加官進爵,安撫手下但是如果取而代之就簡單多了,跟他自己封自己為漢中王一樣,假仁假義一波,但這是大勢所趨,手底下的人需要更高的爵位來封賞安撫,這也是做人和做王的手段,他的兩個兄弟會極力勸進的,還有其他的就更不用說了,要麼劉備會跟曹操一樣,把這個機會留給他兒子劉禪,把真心忠於漢室的老臣熬走一波,然後劉禪在把獻帝給幹掉,在做個樣子三辭之後進位神器。然後皆大歡喜,功臣之後封賞安撫,天下繼續姓劉,然後史官史書一改,說是獻帝自己給的帝位。
-
7 # 瘋言說史
皇權傳承,傳統就是“禪、繼、革”三條路。因為要在禮法的前提下來操作,還要保留漢的國號,說實話難度不低,逐一來分析下吧:
一、“革”肯定是犯忌諱的,這就是改朝換代的代名詞,還談什麼禮法啊;
二、“禪”一種是異姓間的禪位,問題不涉及此項,不去考慮。單說那種老爹當皇帝當夠了,就禪位去當太上皇的情況。
這種情況在一個家族之間,只聽過朝下一輩禪位的,至少也是平輩人之間進行。從來沒有禪位給叔叔的。要是劉備強行操作的話,保不齊會有人寫幾個大字“蜀賊篡位”。
三、“繼”應該這麼操作:先把劉禪過繼給漢靈帝(雖然他死了,但不影響活人操作)。
這樣,劉禪就成了劉協的弟弟,之後再運作一下“兄終弟及”,就有可能把阿斗送上皇位。但劉備註定與皇位無緣了。
PS:其實無論是走禪,還是走繼的道路,都可以在禮法的前提下,把劉禪送上皇位,劉備並無法滿足這個條件,一個皇叔的身份是護身符,但也是緊箍咒。
先不說,讓劉禪當皇帝並不滿足題目要求,光是一條“夜長夢多”就夠劉備難受的了。一旦他死了,劉協還活著的話,這樣操作的變數實在是太大了。保不齊劉禪就成了下一個劉封。
所以,不妨在禮法的前提下腦洞一個更有利的解決辦法:
腦洞:給獻帝上一份勸進表!
如同秦始皇,把自己的稱呼由“大王”升格為“皇帝”一般,從此王位由一國之君,變成了可以給臣下冊封的爵位。
可以把劉協的皇帝稱謂再提一提,哪怕叫做“天帝”也好呀。之後,就可以要求“天帝”小朋友,把劉備的爵位改成“皇帝”了。
為了穩妥起見,完全可以在皇帝的稱號下面加一個“九州牧”之類的官職。然後劉備家,就可以實現名義和實際意義上的皇帝生活。
至於劉協嘛,就讓他頂著一個至高無上的“天帝”帽子,去當吉祥物吧。如同幕府時代的日本天皇一般。
回覆列表
在禮法上,可以兄終弟及,或子承父位。劉備劫持天子後,可以修訂皇家族譜,將自己與漢獻帝變成直系血親關係。如認漢獻帝之父為自己的父親,迫使漢獻帝立自己為皇太兄,最後廢帝自立。或者更無恥一點,認漢獻帝為父,立自己為皇太子,最後“父皇”駕崩,自己順利繼位。
不過,劉備畢竟不是曹孟德,或者至少在表面上要維護自己的“仁義”之名。這就可以“委婉”一點,參考司馬氏篡魏的套路。劉備有生之年不動手,只把忠於自己的人安排到位,由劉禪迫使漢獻帝禪位,再追封自己為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