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15
回覆列表
  • 1 # 農民嚴少博

    玉米在生長期間,會出現條紋矮縮病,這種病會使節間縮短,葉脈上出現淡黃色條紋,到後期時會導致植株枯死,那玉米矮縮病用什麼藥?

    一、玉米矮縮病用什麼藥?

    玉米矮縮病可用吡蟲啉、撲蝨靈、久效磷等藥劑防治。一般在6月中旬或冬灌時,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3000~5000倍液,或20%撲蝨靈可溼性粉劑1000~1500倍液,或40%久效磷乳油1000倍液,均勻噴霧即可。

    二、玉米矮縮病怎麼防治?

    1、選種:

    選用抗病品種如群壯101、京黃113、豫農704、2569×獲白、西單7號、中單2號、中單4號、農單5號、鄭單4號等較耐病品種。

    2、播種前:

    (1)清園:清除田間及四周雜草,集中燒燬或漚肥;深翻地滅茬,促使病殘體分解,減少病原和蟲原。

    (2)做好田間管理:選用排灌方便的田塊,開好排水溝,降低地下水位,達到雨停無積水;大雨過後及時清理溝系,防止溼氣滯留,降低田間溼度,這是防病的重要措施。提倡連片種植,避免單一抗病品種的大面積種植,做到播種期基本一致。避免因插花種植和少部分玉米田感病生育期與灰飛蝨盛發期吻合,造成灰飛蝨傳毒。

    3、成長期:

    (1)施肥: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或腐熟的有機肥,不用帶菌肥料,有機肥中不得含有大麥病殘體;採用配方施肥技術,適當增施磷鉀肥,加強田間管理,培育壯苗,增強植株抗病力,有利於減輕病害。

    (2)殺蟲:在寄主雜草剛返青出土時,及時徹底清除或噴藥滅蟲,這是防病關鍵措施之一

    及時噴施除蟲滅菌藥,防治好蚜蟲、灰飛蝨等害蟲,斷絕蟲害傳毒、傳菌途徑;防止病菌、病毒從害蟲傷害的傷口進入而危害植株。

  • 2 # 時間年華

    根據農業部玉米病蟲害防治技術,玉米條紋病全稱為玉米條紋矮縮病,又名玉米粗縮病。這種病害對玉米的影響很大,一般可以造成玉米減產二到三成,嚴重的達到五成以上,甚至絕收,所以我們要搞清楚這種病害的發病規律,然後採取適合的防治措施,下面我們具體介紹。

    發病規律:玉米粗縮病是一種病毒病。這種病毒主要是由灰飛蝨傳播的,病毒在大麥、小麥等植物上越冬,也可在灰飛蝨體內增殖和越冬,等玉米苗出土後,病毒透過灰飛蝨傳染到玉米苗上。玉米5葉期前易感病,10葉期以後抗病性增強,即使受侵染髮病也比較輕。玉米出苗至5葉期與灰飛蝨遷飛高峰相遇,發病嚴重,所以玉米播種期對玉米發病影響很大。

    防治措施:選擇避開病毒播種期為重點,選擇抗耐病玉米品種,結合化學防治控制昆蟲傳毒的綜合防治策略。

    首先,選擇安全播種期,儘量不要麥田套種玉米,避開玉米感病期,夏玉米在一代灰飛蝨成蟲遷移盛期以後播種(6月上旬以後播種)。結合田間定苗,及時拔除田間病株,集中燒燬或深埋。

    其次,每100kg玉米種子用10%吡蟲啉125-150g,或70%噻蟲嗪可分散粉劑200g拌種,對種子進行消毒。

    再次,在灰飛蝨多的地塊、粗縮病發病重的地塊、玉米苗齡在10葉以內的地塊,可使用5%菌毒清可溼性粉劑300-500倍液,防治灰飛蝨傳播病毒;也可使用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20克,或25%噻嗪酮·異丙威可溼性粉劑30g,兌水30千克,均勻噴霧,每隔5---7天防治一次,連續防治4次。

    綜上所述,防治玉米條紋病要了解玉米條紋病的發病規律,提前採取措施防治,能夠有效減少玉米條紋病的發生,避免玉米減產。

  • 3 # 農民村中事

    大家好,今天回答玉米條紋病打什麼藥防治這個問題?玉米條紋病,又名玉米矮花葉病,在我國各玉米產區均有發生。由玉米矮花葉病毒引起,除為害玉米外,還侵染高梁,穀子等作物及雜草。玉米整個生育期均可發病,苗期受害嚴重,有的從葉尖,葉緣開始,出現紫紅色條紋,最後乾枯。玉米矮花葉病的最初毒源來自多年生的禾本科雜草。

    防治這種病抓好噴藥預防控病,在植株封行期,最晚在病害才開始發現時噴藥,噴施百分之三十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或百分之77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百分之二十喹菌酮可溼粉劑1000倍噴施2至3次,隔7一15天一次,交替噴灑,效果更好。

  • 4 # 挖機白領

    玉米性條紋病,在玉米葉片、葉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條斑或葉斑,嚴重時病斑融合。有的病斑呈長條狀,致葉片呈暗褐色乾枯。溼度大時,病部溢位很多菌膿,乾燥後成褐色皮狀物,被雨水沖刷後易脫落。

    玉米性條紋病-為害症狀

    在玉米葉片、葉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條斑或葉斑,嚴重時病斑融合。有的病斑呈長條狀,致葉片呈暗褐色乾枯。溼度大時,病部溢位很多菌膿,乾燥後成褐色皮狀物,被雨水沖刷後易脫落。

    玉米性條紋病-病原簡介

    菌體桿狀,大小1~2×0.5~0.7(um),有1根具鞘的鞭毛,很少2根,單極生,不產生熒光色素,革蘭氏染色陰性,不抗酸,好氣性。在肉汁洋菜培養基上菌落圓形,光滑,白色有光澤,稍隆起,生長遲緩,粘稠。生長適溫22~30℃,37~38℃,5~6℃,48℃經10分鐘致死。

    玉米性條紋病-傳播途徑

    病原在病組織中越冬。翌春經風雨、昆蟲或流水傳播,從傷口或氣孔、皮孔侵入,病菌深入內部組織引起發病。

    玉米性條紋病-發病條件

    高溫多雨季節、地勢低窪、土壤板結易發病,傷口多,偏施氮肥發病重。

    玉米性條紋病-防治方法

    (1)提倡施用酵素菌漚制的堆肥,多施河泥等腐熟有機肥。

    (2)加強田間管理,地勢低窪多溼的田塊雨後及時排水

  • 5 # Lamer辣美兒

    症狀及危害

    在玉米葉片、葉鞘上生褐色至暗褐色條斑或葉斑,嚴重時病斑融合。有的病斑呈長條狀,致葉片呈暗褐色乾枯。溼度大時,病部溢位很多菌膿,乾燥後成褐色皮狀物,被雨水沖刷後易脫落。

    傳播途徑

    病原在病組織中越冬。翌春經風雨、昆蟲或流水傳播,從傷口或氣孔、皮孔侵入,病菌深入內部組織引起發病。

    防治措施:

    1. 栽培管理措施

    (1)種植抗病的優良雜交種,如魯玉11、魯單46、魯單053、吉單321、植941等。

    (2)調整播期,使玉米幼苗期避開蚜蟲從小麥田向玉米田遷飛的高峰。

    (3)加強田間管理,及時中耕除草,拔除病株銷燬。

    (4)育苗移栽,可減輕病害發生。

    2.藥劑防治

    用玉米種子重量0.1%的10%吡蟲啉可溼性粉劑拌種,防治苗期蚜蟲、薊馬、飛蝨效果明顯。當發現中心蚜株可噴施50%抗蚜威可溼性粉劑1500倍液。當有蚜株率達30%-40%,出現蜜露時應進行全田普治。還可使用毒沙防治,每667㎡用40%樂果乳油50豪升,對水500升稀釋後,拌15千克細砂土,然後把拌勻的毒沙均勻地撒在植株心葉上,每株1克。可兼治薊馬、玉米螟、粘蟲等。

  • 6 # 農人趙來福

    首先講一下,造成玉米發生條紋病的原因!

    (1)氣候原因造成的玉米條紋病的發生!

    如果上一年的秋冬季節,天氣乾燥、氣候溫暖而且雨雪少,到了翌年春天,氣溫又回升過早,如果此時玉米播種又過早,那麼就有利於灰飛蝨等害蟲的越冬和繁殖,對玉米條紋病的發生,就會造成很大的隱患,在這樣的環境下,特別有利於該病的發生發展。

    (2)肥料使用太多且三大元素不均衡,造成的玉米條紋病發生!

    在玉米種植過程中,如果氮肥的施用量太大,播種又過密的話,就會造成生長過嫩,植株間行間鬱閉,在這樣的環境下,就容易造成真菌性病菌的發生,造成玉米條紋病的發生。

    還有就是,種植玉米的地塊多年重茬且肥力不足、耕作粗放又雜草從生,這樣的田塊,也特別容易導致玉米條紋病的發生。

    其次講一下,玉米條紋病的治理方法!

    (1)根據當地的氣候條件,種植玉米的地塊環境,因地制宜,選擇抗病的玉米品種。

      (2)在玉米的種植過程中,規範肥料的使用,避免偏施氮肥的情況出現,多施磷鉀肥,使氮磷鉀三大元素儘量均衡,培育出壯苗。

      (3)玉米種植的地塊,要適時適量的進行注水澆灌,但是地勢低窪多溼的田塊雨後要及時的進行排水處理。

      (4)在玉米秋收後,及時的清除田間病殘體,並帶出田外集中銷燬,以減少來年菌源的肆意傳播。

      (5)對玉米細菌性條紋病進行藥物防治。

      在玉米植株封行期、最遲在病體的初見期,要噴施35%氧氯化銅懸浮劑600倍液進行殺菌防治,或者用70%可殺得懸浮劑800倍液,25%葉雙青可溼性粉600~800倍液,進行2~3次或者更多次的噴霧消殺,每間隔7~15天一次,交替噴施,藥物溶液要做到噴勻噴足。

    綜上所述,建議如下!

    (1)儘量選擇抗病體品種。

    (2)在玉米的種植地塊要做到及時的注水澆灌以及排水處理。

    (3)把患病的病株及時的清理出地外,進行消殺。

    (4)適時的進行藥物防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嬰兒感冒流鼻涕怎麼辦最簡單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