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李廣體育評論
-
2 # 甜美小姐姐
東風日產軒逸2018年累計銷售46.76萬輛,在國內競爭最激烈的緊湊型轎車市場,憑藉去年底的優惠發力,以輕微優勢超越大眾
朗逸(引數|圖片),拿下乘用車市場銷量冠軍。而且截止2019年4月,軒逸在華累計銷量已突破300萬……
如今這位“家轎王”迎來了自己的第14代革新,新產品有哪些升級、又有哪些遺憾、還能否持續之前的銷量水平?不如跟我的體驗一起了解一下。
在正式聊第14代
軒逸(引數|圖片)之前,想先和大家探討下軒逸到底是靠什麼俘獲那麼多中國家庭使用者的?
為此我走訪了兩家東風日產4S店,去和賣車的銷售顧問、保養的車主瞭解之後,基本可以概況為:
1是省油,日常用車成本低,養輛車不會有太大經濟負擔;
2是空間大、坐沙發,買轎車還不是為了多追求舒適性;
3是皮實耐用,三大件靠得住、省心,別三天兩頭出毛病;
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優惠(優惠3萬起步難以抵抗),畢竟這個級別產品競爭過於激烈,產品力相差不太多的情況下,可能誰價效比更高,誰就贏了。
不知如果你買一輛家用轎車最關注的又是什麼呢?下面我們也會繼續看看第14代軒逸在上述這些方面又是怎樣的表現。
第13代軒逸
第14代軒逸
作為換代車型,整車經過重新設計,和上一代軒逸有很大的不同。採用了日產最新的設計語言,也有很多當下流行的設計元素,看起來更新潮、也有運動範兒。但設計這東西本來就是主觀審美的事兒,還是放幾張圖片大家感受一下。
可能從圖中並不能明顯感受出第14代軒逸在尺寸上的變化,看資料的話會發現整體變化都不小。簡單來說就是更長(車長+10mm、軸距+12mm)、更寬(寬度+55mm)、更矮(高度-56mm)。
尤其是站在車後面看時,視覺效果看起來也會更寬。在高度方面,包括豐田
卡羅拉(引數|圖片)在內的競品也都在降低,除了能營造更動感的設計效果,也利於更好的駕駛操控性。但對於空間會有什麼影響嗎?我們後面會找位小姐姐來體驗下。
坐進車內,全新內飾設計也一改以前的面貌,雙色設計且皮質包裹的中控臺、各種雙縫線針腳、座椅的菱形點綴……整體營造的氛圍確實不錯,不比
天籟(引數|圖片)差多少。
按鍵及旋鈕的做工和質感不錯,也易於上手操作。三個空調出風口的設計很討人喜歡,我個人非常愛用這樣的空調出風口。不僅可以很隨意自由地調節出風角度(比如避免開車時吹胳膊),而且旋轉中間的小旋鈕也可以控制空調開閉。
作為軒逸暢銷的優勢亮點,我們先來感受下新車的乘坐空間。上圖的小姐姐身高170cm,前排調好適合她駕駛的前後位置,坐到後排,腿部足夠一掌以上的距離,頭部能有一個拳頭的空間。
和同級產品去比腿部空間的話,大家都不會有什麼問題,何況第14代軒逸又經過了加長。反而大家的座墊是否夠長、是否靠“偷”座墊的長度來製造寬敞的腿部空間,以及車內的橫向寬度是否夠寬,這些更值得關注,因為會直接影響乘坐的舒適性和三人乘車的狀態。
其實無論是從我的乘坐感受,還是從上圖小姐姐的乘坐狀態來看,座墊足夠長,對大腿的承託並沒有問題,畢竟日產一貫的“沙發座”已經得到了不少使用者的認可。
這次的座椅官方宣稱採用航天零重力理念的人體工學座椅,有NASA認證的護脊座椅結構。柔軟的座椅貼合支撐不錯,而且頭枕也比較軟,不過兩側的頭枕沒法調節高度。
還有個不錯的點是,所有的車門只要胳膊搭上去能接觸到的,都有軟皮質包裹,觸感舒適,也能給人一些高階感。
而寬度方面也是這次主打的一個優勢點,更能輕鬆乘坐三個人。中間座椅腳下有大概一個手機高度的凸起,這肯定不如平整的放腳方便。但凸起的平臺也不是很寬,岔開腿乘坐問題也沒那麼大。
整體來講,第14代軒逸在空間和座椅乘坐舒適性上的表現仍然不錯,如果大家去看車的話可以重點感受一下座椅。
日常高頻用到的儲物空間方面,擋杆前是個比較大的儲物平臺,手機橫著放、豎著放都沒問題,而且有USB口隨時充電。即使停車擋杆在P擋時,拿取手機也不礙手。
擋杆右側是兩個比較大的杯架,拿取水瓶比杯架在後面的要順手,哪怕不放水,放錢包鑰匙等雜物也方便,人機工程學設計做得不錯。而說到鑰匙,擋杆後面還有個專門可以放鑰匙的小儲物槽。
有這樣的佈置主要依賴於出自CMF超模平臺的結構優勢,把車本身加寬,車內的橫向更寬敞。還有就是把機械手剎變成了腳剎,也釋放了不少空間。但話說,如果這裡能佈置電子手剎其實更好。
中央扶手箱和同級對手來說並不算小,比上一代軒逸也更大,裡面還有個USB充電口。順便說下後排是沒有USB口的,可以從這裡引線給後排乘客充電。和上面說的電子手剎一樣,能有還是更好的。
最左空調出風口下方的區域,並沒有出現小儲物槽,從家用車的實用角度來說,有些不應該,因為放行駛證之類的還是挺方便的。
後備廂大小560L,對於一般日常家用都差不多少,畢竟不是每天都裝得滿滿的。蓋板掀起來是個非全尺寸備胎,應個急還行。
不過有個遺憾時,後排座椅和之前一樣還是不能向前放倒,如果哪天需要拉個長條東西就懸了。
廠方工程師給我解釋是說,什麼功能有什麼沒有,其實就是平衡取捨的事兒,他們做過調研顯示,使用者對於座椅到底能不能放倒的在意度並沒有那麼高,所以不如投入到其他需求更高的配置上。其實也有道理,這麼大的銷量在這兒,對買與不買似乎沒有很大影響吧。
關於後備廂的開啟,即使在車解鎖狀態,直接扣尾門的開關也是打不開後備廂的,必須拿著鑰匙在後備廂旁邊才行。或者也可以從車內按一下按鍵,尾門就直接打開了。這主要出於安全考慮,避免被惡意開啟發生偷盜,考慮挺周全。
配置方面,除了LED自動大燈、帶有智慧互聯絡統的8英寸中央大屏、自動空調、真皮人體工學座椅、胎壓監測、倒車影像、6安全氣囊等等基本的實用配置之外,更值得說的是安全配置上面的提升。
第14代軒逸引入了7項NISSAN i-SAFETY智慧主動安全系統,簡單來說主要包括:碰撞預警、油門誤踩糾正、倒車車側預警、疲勞智慧預警、預碰撞智慧剎車、變道盲區預警、車道偏離預警。其中前4項為同級獨有。
作為一款家用轎車來說,再多的安全配置都不為過,畢竟經常載的是一家人的幸福。
如果用一句話來形容駕駛感受的話,和之前開日產的車給我感覺一樣,還是那麼順滑、輕鬆,很符合居家用車的定位。
第14代軒逸搭載的是第3代HR16發動機,相比上一代軒逸1.6L發動機在動力引數上小幅提升,最大功率102kW、最大扭矩169Nm。在對手很多都是渦輪增壓發動機的時代,軒逸選擇繼續做好自然吸氣發動機,可能會俘獲一些不喜歡渦輪增壓朋友的好感。
確實,在配上CVT無級變速箱,在整個加速的線性感上沒得挑。而且在低速的時候油門調校還是挺靈敏的,比較積極去加速,但是中高速再加速的話,這個級別主要幾個競品都不能給你足夠的快感。
而油耗也是這個級別的車大家最關注的點。這次試駕體驗活動安排了節油賽,冠軍成績為3.6L/100km。如果覺得節油賽並非日常常規操作,為了節油很拼之外,廠家給到的綜合工況油耗4.9L也並非一個很高的數字。
好,咱總結一下:
回到開頭我們說的為什麼軒逸賣這麼好,還是拿省油、空間大舒適、品質來衡量第14代軒逸的話,其實新產品有了更進一步、更全面的體驗提升。那能否繼續領跑家轎市場、能否繼續做“家轎王”目前似乎就差最終價格了,大家拭目以待,7月見。
-
3 # 車海v無涯
為什麼軒逸賣的那麼好?在緊湊型A級轎車市場裡面,軒逸的確是當之無愧的銷量冠軍,已經長時間佔據著銷量榜榜首位置。
就拿最近這幾個月的銷量來說,軒逸每月的銷量都達到了4~5萬臺,這個資料相當驚人哦,甚至要比某些車企的全部銷量還要多,要知道這僅僅是軒逸一個單車型的銷量而已,這讓多少車企眼紅!那問題來了,為什麼軒逸賣的這麼好?我個人總結了,有以下幾方面的原因,下面我們就來一起了解一下吧。
也就是說,10~15萬這個售價區間的車型,是目前汽車市場消費最主要的市場,也是國內最大的一個汽車消費群體,基盤客戶數量最多的一個車型價格區間。從每個月的A級轎車銷量榜也可以看的出來,銷量前十的車型,基本都是在10~15萬這個區間的車型,而去銷量都很大。可以說A級轎車是所有汽車級別車型裡面,賣得最多的這個車型價格。所以,軒逸賣得這麼好,首先它處在這個最火的A級轎車市場裡面,價格也在10~15萬這個區間。
2.車型品牌口碑.日產軒逸這款車型口碑好,不管是老款軒逸還是新款軒逸,當消費者聽到這款車型名字時,就會想到的是一款經濟耐用,省油好開的家用轎車車型。而經過這麼多年的市場摸爬滾打,軒逸的確積累了很好的口碑,空間大,省油,舒適,毛病少等等優點都給消費者留下了非常好的印象。要知道,一個車型的好口碑,要比你去比價格,配置,動力的效果要好得多得多。所以你才會看到,目前軒逸還在新老兩代車型在同時銷售,而且還賣得非常好,這不是隨便一個車型可以做的飯的,可見口碑的重要性。
3.產品力非常均衡.作為一款家用轎車車型,軒逸可以說很做得全面。外形內飾有顏值,符合大眾口味,不搞極端;空間寬大舒適,號稱移動大沙發;動力總成不激進,貴在成熟穩定可靠,平順性也不錯;經濟省油,後期維護成本低等優點。可以說,軒逸沒有特別突出的特點,但是也沒有很致命的缺點,各方面都均衡,作為一款家用轎車車型,這就足夠了,已經非常好了。
綜上所述,綜合軒逸在售價區間,車型品牌口碑和產品力等幾方面的原因,軒逸這款車型對自己的定位都非常清晰,賣得好也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了。以上看法,僅為個人觀點,歡迎大家一起交流,分享,學習,謝謝大家。
-
4 # 老何推薦車
以我對汽車市場的觀察和研究,我覺得主要有一下幾點原因。
一是、新老軒逸同堂銷售。現階段還有部分的經典軒逸,也就是上一代車型在買,而且售價更便宜,在三大家幾乎一樣的情況下,如果部分消費者預算有限,有看重軒逸的三大件,同時對於車輛的外觀和內飾要求不高的情況下,比如跑滴滴等,這部分消費者便會選擇經典軒逸。無形中擴大了軒逸的目標消費人群,在新軒逸銷量本身就不錯的基礎上,經典軒逸的推波助瀾作用發揮明顯,導致整體銷量的增加。
二是、價格適中。在售軒逸的實際成交價在8.75-13.7萬元之間,車型方面既可以選擇更為便宜的經典軒逸,也可以選擇稍貴一點的新款軒逸,既有手動擋車型又有自動擋車型。對比競爭對手思域、馬自達昂克賽拉而言還是比較有競爭優勢,這也是一大部分人選擇軒逸的原因,10-15萬之間落地一臺車,而不是裸車價格為10-15萬。
第三、質量可靠。雖然好多人調侃軒逸說換代軒逸是新瓶子裝舊酒,發動機還是日產的1.6自吸發動機,變速箱還是祖傳的CVT變速箱,底盤構建更是與老款一致。但是這也從側面說明了,這套動力總成的成熟穩定性是經過市場和時間的雙重考驗。從網上的資料和身邊的車主瞭解到這款車確實在穩定性方面表現出色,很少出現毛病。
第四、大沙發的美稱吸粉不少。這年頭買車都得去試駕吧,試駕的時候,銷售顧問開啟車門,消費者優雅的往車內一座,在屁股與座椅接觸的那一剎那,已經深深感受到大沙發的讚譽絕對不是浪得虛名。完了試駕的時候家人往後排座椅一座,不錯的腿部空間加上良好的乘坐感受,好了這款車已經基本敲定了,剩下的就是談價格了。
-
5 # 口嗨車
為什麼軒逸賣的那麼好?求答案?
軒逸之所以賣的好,我個人看法及觀點如下:
1
合資車身份;
因為國產自主品牌起步較晚,早期毛病較多,加上國產車企的重心基本都壓在了SUV上,轎車領域合資車深耕多年,口碑及認可度較高,所以軒逸作為一臺合資轎車,賣的好也就無可厚非了;
2
日產大沙發;
日產車子向來以日產大沙發著稱,這當然不是空穴來風,日產的車子在舒適度上確實比同級別車型要好一些;
軒逸在空間利用率、座椅舒適度、NVH方面還是比較優秀的,乘坐體驗非常棒;
3
穩定可靠、省心經濟;
都說日產大沙發,沒啥技術那就真的大錯特錯了,技術日產不是吹出來的,日產萬年不變的1.6L自然吸氣發動機+CVT無級變速箱的動力總成,裝配了日產多個車型,即便是國六標準,人家也只是改進一下就完全達標,你說它沒技術,可就是瞎話了;
發動機不錯的情況下,它還是一臺十分可靠且燃油性不錯的機器;
4
價格美麗;
第十四代軒逸和軒逸經典是同步銷售的;
指導價9.98-14.80萬元,終端優惠1.4萬左右,並且,新舊軒逸都有手動擋車型;
軒逸和朗逸賣的都不錯,其實最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優惠大,有手動擋車型;同級別思域、卡羅拉、雷凌、速騰價格可沒這麼低;
寫到最後
我個人覺得軒逸賣的好無非就這四點,最重要是還是第四點,因為軒逸要是賣卡羅拉的價,估計一個月要少賣2萬臺;
-
6 # 逸車道
軒逸賣得好主要是價格親民質量過關符合大部分家庭的用車需求,另外開起來省油,維修保養便宜,空間和乘坐舒適度也是它的賣點,1.6L的發動機搭配CVT的變速箱非常的順滑,在同級合資車裡比較有競爭力。
全新改款後的的軒逸相比前幾代的造型更加年輕時尚,迴旋鏢式全LED大燈配合V字型鍍鉻格柵,在提升精緻感的同時,空氣動力學效能也得到了大幅度提升。
內飾座椅依舊保留了日產的傳統,前後排座椅坐墊很寬厚,依舊那麼“沙發”,總之這是一款非常符合家用的車型,年輕的外觀,發動機變速箱順滑的組合,舒適的座椅,這些都是現在家用車的首選。
綜合以上的原因使得軒逸的銷量在同級競品當中遙遙領先。
-
7 # 第二次生命的開始
軒逸賣那麼好有下面的優點:
1.價格親民
2.省油
3.後期維修費用低
4.養車成本低
5.車身長寬高在同級別上有優勢
6.內飾空間大
7.座椅舒服
8. 車身外觀穩重
9.合資車
10.優惠幅度大
-
8 # 木子車圈
1. 舒服,操控性也不錯
2. 軒逸的隔音、空間、舒適性、油耗等各方面在同級別裡面都是最強的可以說
3. 外觀上大氣經典、內飾時尚
4. 價格方面,價效比高,配置也不錯
5. 保值率高,一般故障率也少
回覆列表
軒逸賣的好是有理由的。
一,對中國消費者的全面妥協。
軒逸不是全球車型,它脫胎於日產藍鳥,是藍鳥的一個分支,典型的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作為中國特供車中的樣板,經過幾代的發展,軒逸深知中國使用者的喜好,從內到外全面向中國消費者的喜好妥協,比如同級幾乎最大的空間,最優秀的舒適性,幾乎最好的油耗和穩定性等等,使軒逸的產品力成為同級標杆。
二,三代同堂和巨大優惠。
軒逸現在是三代同堂銷售,13代,14代和軒逸經典,價格區間覆蓋了從8萬到14萬,基本上做到了對同級對手的立體打擊。
再加上日產在終端動輒一萬以上的巨大優惠,使對手疲於奔命,使消費者怦然心動。
三,技術的日產。
日產這幾年醜聞纏身,麻煩不斷,在全世界近乎全線虧損,作為唯一贏利的市場的明星車型,佔了日產中國一半銷量的軒逸得到了日產在技術上的全面傾斜。
可能很多人都覺得相對兩田,日系三強中日產在技術上略顯不足,其實技術的日產真不是白叫的,不說別的,為了應對國六,豐田被人忽悠的走上了未知的小排量渦輪增壓,而忽悠別人的大眾返璞歸真又撿起自吸,通用福特之流的三缸信徒的悲慘遭遇更是不值一提。
而日產只是對HR16發動機稍做改進,便符合國六排放標準,日產的發動機技術深不可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