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墨o泉
-
2 # 頑主ms63
順治一式,右一是當一個錢用的意思。
順治右一屬於改範錢。改範,實質上是對老的錢模(崇禎通寶)的部分修改,剷掉崇禎二字貼上順治二字從而形成一種新的版式,好處是利用了舊模,從而節省了重做模“母”的人工和材料成本。
-
3 # 鄉情侗鄉
清軍入關後,當時順治皇帝(1644一1661)在位,其間共發行五大類幣,按背文和鑄行來分。
第一類,鑄造時間為順治元年至八年(1644一1651),順治十七年停止使用並回收,因為錢背無紀錢局文字,故稱為無紀局式,是清朝入關後唯一無紀局標記的錢幣。
第二類,為單漢字紀局,該製造為順治元年至十年(1644一1653),背面以單個漢字標記製造錢局簡稱,由於順治早期鑄造錢局眾多,共十九個錢局,三十一種背文。
第三類,錢背穿右以一單漢字標示鑄局,穿左書寫一釐二字。鑄行為順治十年至十四年(1653一1657)年,停用時間康熙二年(1663)年。
第四類,為背面標記滿文,背面書寫滿文寶泉或寶源分列穿左右。背面滿文鑄造時間為順治十四年至十八年(1657一1661)年,錢體大而厚重,錢背銘文改為雙滿文,較之前順治錢有很大不同,從這一開始,背滿文寶泉和寶源形式一直延續至清末宣統時期,它的出現具有跨時代的意義。
第五類,背面為滿漢文,鑄造時間為順治十七年至十八年(1660一1661),由於這種錢幣鑄造時間不長,世存量少,在市面很難見到。
順治通寶,背一,為,仿古式
一為紀值,由於仿古式順治錢從形制、鑄造工藝等方面均具有很明顯的明朝鑄幣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