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客家敏兒在東莞
-
2 # 鄉里小陽
每個月能賺到3500我也不願意出來打工了,背井離鄉跑這麼遠,來打工,每個月都還要上晚班,太難熬,傷身體,給我3000千塊只上白班我也願意,在家裡陪陪老人,孩子就行。
-
3 # 心夢圓730
這是個很現實的問題,如在家能掙3500元一月的話,我相信很大一部分的人是不願意去外地的。正所謂、在家千日好.出門時時難。
-
4 # 情到深處情自濃337926
請問,現實生活水平就是5000元我都不會在老家做,因為入不敷出,我先按最底花費算,兩個大學生,學費生活費,電話費,車費輩,人均3萬,家庭生活費,人情費,最底3萬,水電氣,電話費還有雜七雜八開支最底一萬,這樣算起我家每年開銷要10萬左右,請問這點工資,負下的國家補貼我就願意在老家做
-
5 # 果小貓咪
說實話,一個月3500元在老家根本就不夠好吧。
打個房貸就沒了
-
6 # 稀裡糊塗拾荒人
在當今全球大疫情下,能在農村一個月賺3500元,如果是我就不出去城裡打工了。去城裡打工那個背井離鄉,四處奔波的感覺真的很難受。在農村勞動一方面能賺錢,花費比較低,又能照顧老小,又能經常和老鄉們經常見面拉家常。透過電視和網路,外面的世界都能知道。
-
7 # 小兵農技
如果在農村,老家每個月能掙三千五你還願意去大城市打工嗎?對這種話題,我想說的是每個人還是要有自己的立場和目標,好多人都說在老家能掙三千五,我就沒有必要去大城市打工了,我相信,說這些話的人大概都是四五十歲的吧。
人的這一輩子一定要在能奮鬥的時候使勁的去奮鬥,如果你靠著這三千五一月,你這一輩子是買不了房,買不了車的。況且這一個月三千五也不是穩定的,說不定哪天人家就不用你了,一個月裡連350都掙不到了。
每個人在30歲之前,一定得要有目標,千萬不要僅限於一個月三千五就滿足。大城市機會比農村要多,對於年輕人來說,發展空間很大,不管做什麼行業,只要勤奮,敢於努力,3到5年,你一定會有一個很大的進步。在自己所熟悉的行業裡,積極鑽研,最終你會走上成功的道路。
對於年齡在40歲左右,家裡的老人年齡也大了,孩子也需要有人照顧,條件允許的情況下,農村老家一個月掙著三千五,一邊可以照顧家庭和孩子。也算是比較穩定的生活。
總結,年輕人不能貪圖安逸的生活,安逸終將使你失去鬥志,失去奮鬥的勇氣。每個人心中都應該有一個大目標,管他能不能實現的了,只要奮鬥,過終將無悔。
-
8 # 山農不走平常路
解答:
一、家有妻兒老小、老弱病殘需要照顧的,還有自身身體較差,沒有找到相應比在家更高工資崗位的,不要出去,得不嘗失;
二、有一定文化基礎、好學上進的心、身體好、有信心闖出一片天地的,建議岀去闖一下,見識一下。開始辛苦一陣子摸索、體驗,很大程上工資比家裡高几倍。到時不管在家或在外創業時,不光有資金、人脈,就連相關的一切都是水到渠成!
-
9 # 我叫蘇大強
如果在老家每月能掙3500元,你還願意來大城市打工嗎?
在這個網路經濟時代 ,天高認鳥飛,海闊憑魚躍!
咱們普通人在大城市打工,無非有這樣幾種謀生手段:
一:在工廠做個流水線工人
二:自己開店做點小生意
三:在服務行業打工。
自從新冠肺炎在全球爆發以來,各行各業都處這蕭條之中。在城裡打工收入少開支大,所以到年底很難有節餘。
不過這只是傳統行業的表現,但是,網路經濟又是另一翻景象,各種網路直播賣貨的生意興隆,畢竟人只要活著,都是有需求的,只是從舊的消費模式換成了新的消費模式——網路經濟。
網路經濟只要交通方便,在哪裡做都是一樣的,在農村比在城裡更有優勢,畢竟每地都會有特產。
只要你去做,肯定比在城裡打工強。
-
10 # 隨風之語
在農村一個月3500確實不少了,但要是我五口之家來說可以免強維持生計,甚至連子女的學費都困難,如果遇到今年的役情肯定成問題,所以我奉勸現的年輕人要到大城市,闖一闖打工積累原始資金,然後做點小生意,小買賣,人生路漫長呀,為未來的成長打造結實的跟基。才能走的更遠,更幸福一點,俗話說的好,人無遠慮,必有近憂。年輕時累點,到老才能過上更好的生活,,,
-
11 # 楊柳絮語
如果在老家每月有3500元的收入是我的話不會去大城市打工,在自己老家每月有3500元的收入相當於大城市3500元以上的收入,在大城市打工吃住要花部分工資,在大城市打工吃的大部分要買,住要租房子。在大城市打工吃住開銷大。在自己老家家門口做事打工開銷不大,吃住是自己的。
-
12 # 張國斌與張國才
對於這個問題我個人有兩點看法:如果求安穩又可以照顧家庭,3500在老家足夠養家。如果求發展大城市機會更多一些!
-
13 # 鄉村永強
3500一個月老兩口可以,年輕人不行。
目前,農村的消費水平不低,逛一次超市沒個百十塊下不來,粗茶淡飯已經滿足不了現在的生活要求了,再加上孩子教育費用,一年也是不小的開支。
現在農村好多買了車子,車子好壞無所謂,但是你沒有也不能總借別人的,所以環境會逼著你買車。
除了車那就是房子了,農村人就是愛攀比,比樓高,比車子好,比房子漂亮,好多還在縣城買房。
所以,以上哪個方面3500的工資都滿足不了生活需求。
-
14 # 寶媽小枝枝
如果在老家一個月掙3500元,你還願意來大城市打工嗎?這個問題如果是在我沒生孩子以前的我回答是,不願意,但是自從有了孩子後我的思想觀念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我想我肯定是要去大城市奮鬥的。首先就孩子的教育問題,大城市肯定比我們農村好,孩子的興趣班也比較多元化,對孩子以後的興趣培養都有很大的幫助再者就是孩子的眼界問題,大城市花花世界也讓孩子可以多見世面,不至於那麼膽怯還有最重要的就是現在的奮鬥是為了以後打基礎,如果你來大城市奮鬥了,如果發展好的話能留下來,那麼也會對你的後代有很深的影響,他們以後就能輕鬆的留在大城市。其實說這麼多也並不是說農村有多麼不好,農村很安逸,沒有壓力。可是你覺得沒有壓力,歲月靜好,但你的孩子卻不一定和你想的一樣,所以說也不一定非要奮鬥到孩子們都成了富二代,那最起碼也讓孩子們的起點高一點。
-
15 # 使用者兵團人1969
別說給我3500了,就算是5000也要離農村去打工。原因是:
一在四十歲以下的年輕人如果守著一個人3500塊錢的工次,不出去闖蕩,尋求機會,那這輩就費了。馬雲說過,人站在什麼高度就做什麼樣的事,拿3500的月新只能幹3500的事,在農村只能幹修地球的事,註定這輩子都是農民,甚至是打工的農民。一個月3500,從20歲幹到50歲,總收入120萬,去掉一半開支,乘60萬,到那時在城裡買一個衛生間都買不上。試問能餘60萬嗎?在城裡機會比農村多,在八幾年也出去打工,但選擇錯誤,從農村走到兵團,不說別的單講房改,要在城裡租一個公家破房,房改花幾萬買下,拆遷補上一套房,不費力就成了城市人,而在兵團房改花一萬塊買來,拆遷補了一萬,想進城全憑自己買,就只好還在農村。我在農業連隊辛苦程度絕對比城市打工者辛苦,能離開農村一定要離開。
二四十歲到六十歲的人還幹得了活,更不能呆在農村掙那3500元了,留給你改變家人的命運不多了,這時一定要以娃娃為主,在他能去上學的附近打工,支援他的學習和工作,自己成不了城市人,力爭讓他們成為城市人,用自己的一生打拼成為娃娃當城市人的跳板。給後人刨造一個良好環境,使自己成為一個傳統護子心境,罷了。
三六十歲後有3500元每月還是不住農村,人到六十歲後已是屬病發高危人群,能住城市離醫院近可以預防很多突發事件,可以房避免很多小病變大病的機率,從而給全家帶來大的經濟損失。那怕在城裡撿垃圾卻行。
總之只要能進城就不要留在農村,還是要記住古人的說,人往高處走,水才往低處流。城鄉差別還是有在的,還會有很長時間存在。
-
16 # 鄉村東坡么哥
年輕人肯定不願意,年輕人喜歡大城市,中老年人願意,離家近,可以照顧家人。而且年齡越大越不想出遠門打工,我四川農村人,50左右了,我都幾年沒去過外地打工了,畢竟有老人在,離家近方便些,這是我個人觀點。而年輕人喜歡去大城市創業打工,
-
17 # 半光頭哥與么兒
兩方面,一如果因為家事實在是走不了這樣既飽不了也餓不了,何樂而不為,二從需求來說,3500除了吃喝也所剩無幾,買不了車也買不了房 要想實現這些物質生活還是要多掙點。
-
18 # 海南東鍋
年輕那會肯定會不猶豫的選擇去大城市,現在老了沒收入也想回老家。
從一個小鎮子出來真的不容易。
先是要考縣裡的重點高中,不然你永遠沒機會考上大學。為什麼呢?因為縣裡把個全縣所有的公社(現在叫鄉)所以的優秀教師全部調到縣裡的一中,組建縣重點中學。我們鎮中學校的最好的兩個老師被調走。留在鎮中學真的沒希望考上大學,這是得到了事實的證明了的。
考上大學後,被分配到縣城上班。後來為了去地區(現在叫市),選擇了用婚姻為代價進了市裡面,悲催的生活,過程和結果就不說了。
幾經周折,顛沛流離幾年後,終於進了省城。
現在莫名奇妙混到了國際大都市--海口。沒吹牛,國際旅遊島,自由貿易港,名頭響亮著累。
05年剛來海南的時候,粉湯1.5一碗,房子不到2K一平。我工資3K。我現在工資長了1K,4K一個月。可粉湯要15一碗。房子已經2W一平。菠蘿買不起。
你說,你說,我要不要回老家?
-
19 # 陌上花開且緩歸
如果每月在農村老家能賺3500元,那你還會不會去城裡打工?這個問題,各家有各家的情況,各人有各人的想法,不能一概而論。
首先看村裡的經濟水平各地農村農民收入差距很大,生活水平自然就有高下,每個月的支出也有多有少。
有些貧困地區的農村,一年每人的平均收入才幾千,如果能讓他每月拿3500,他當然就不用辛苦往外跑了。
而有些發達地區的農村,每家年收入能達到十萬以上,每月只拿3500,很可能就不夠他們開支了。
其次看家庭情況即使同在一個村子,同處於一個消費水平之下,每月拿3500,也是有些家庭足夠了,有些家庭遠遠不夠。
比如上了年紀的老人,平時生活很節約,開支不大,又自己種著蔬糧和養著雞鴨,每月基本花不了多少錢,如果他們每月在村裡能賺到3500元,那肯定是不會辛苦外出打工了。
但如果是年輕人,平時總是會時不時地買些東西的,比如零食、衣物、電子產品等,或外出吃個飯,再加上些娛樂消費,3500就顯得不是那麼寬裕了。
再如果是有孩子的家庭,現在政策允許生二胎,好多農村家庭都是兩個孩子,開支更多。如果家中只有一人賺錢,每月3500,那肯定是不夠的。
然後看個人想法說實話,雖然有很多農村年輕人去城裡打工,每月也就賺了三四千元錢,有些甚至還賺不到3500。而且城裡開支大,吃飯、住宿、甚至連喝水都要花錢,每月基本沒有節餘。
但這些年輕人依然喜歡住城裡,因為這裡熱鬧繁華,有便捷的生活設施,有他們喜愛的娛樂場所,有他們感興趣的各種新鮮事物。
況且,城裡機遇多,年輕人總想要闖一闖,說不定什麼時候就抓住了一個機會,從此事業就有了飛躍的發展。
-
20 # 滄田無言
年近40,膝下有兒有女,捨不得離開他們,當兵在外多年未曾陪伴父母,也不想離開老人,跟妻子聚少離多,也是捨不得為了掙錢離開!
回來後外地有一份工作,8000+年終獎+五險,我考慮再三還是沒去!在老家縣城找了一份3800+提成+五險的工作,無奈工資都發不下來!只能選擇離開!
目前在一家公司上班,實習期還沒過,實習5000,實習完之後5500+五險,八小時單休,感覺還挺滿意,至少天天可以回家見到親人!不是日子沒法過了,我是不會選擇去外地拼高薪!
個人觀點!僅供參考!不喜勿噴!
回覆列表
不願意
如果可以掙到3500一個月,我寧願呆在老家,主要是家裡面父母年紀大了,在老家工作,能隔三差五的跟父母見見面,雖然現在微信語音、影片都那麼方便,但是跟實實在在的見到面還是不一樣的,有個什麼事也能第一時間陪伴在二老身邊!樹欲靜而風不止,子欲養而親不待,自己年紀一年一年的漸長,父母的白頭髮也一年年的愈發花白,就愈發的想多點時間陪伴他們!
然而,現實總是很殘酷,老家是農村的,縣城也是四五線的那種小縣城,工作崗位不多,工資也普遍在2500-3000,沒有吃住,扣掉社保就所剩無幾了,所以只能老老實實在外面城市奮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