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陳北航
-
2 # 滬生泉
2019-01-06
關注
開啟百度APP,檢視更多高畫質圖片
美國放棄登月計劃是明智的選擇。為什麼這麼說呢?簡述如下:
美國與前蘇聯的確是出於稱霸的政治目的而爭奪月球和太空的。
那麼,這個政治目的是什麼呢?這決不是為了“扎臺型”(滬語:出風頭),而是有其實在的經濟利益目的的。
在當時的美國和前蘇聯看來,月球上肯定會有地球所沒的寶貝,或者月球還能改造成為人類能居住的地方,或者說美蘇把月球當作了又一個“適合人類居住的新大陸”了。顯然,美國和前蘇聯爭霸月球的目的是有著強烈的經濟利益慾望的。
然而,美國在登月後發現:月球根本不可能居住人,且也沒什麼寶貝的東西可以帶回地球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因此,放棄了登月計劃。
不過,美國雖然放棄了登月計劃,卻沒放棄地球太空計劃,甚至,還加大了對地球太空發展的投入。顯然,美國此舉是符合美國經濟利益的。
如今,中國登月了,美國好像有了重新登月的念頭。那麼,美國會不會重啟登月計劃呢?我以為:假如如下條件成立,那麼,美國肯定重啟登月計劃。簡述如下:
1,月球上如果能建成旅遊景點,哪怕是簡易的旅遊景點,那麼,美國肯定會重啟登月計劃。因為,現在世界的豪富要比40年前的世界豪富多了許多,而送這些豪富登月旅遊,就能賺取許多錢。
我把這登月計劃稱為“富人登月計劃”。
2,月球上如果能建立無人航天工業基地,且機器人能成月球與地球往返使者,那麼,美國肯定會重啟登月計劃。因為,這項計劃將提升國力,受益於民眾。
我把這登月計劃稱為“國家登月計劃”。
-
3 # 老祖宗還沒起床
美國停止登月最重要的原因是蘇聯認慫了,美國六次載人登月,最後幾次已經閒到在月球上飆車,對手都認輸了你還繼續耗在裡面嗎?況且蘇聯也沒閒著,只是換一條跑道跟美國較勁,蘇聯如果堅持並且成功登月,美國和蘇聯還會戰到火星上。
登月是一整套系統工程,需要超重型火箭、深空飛船、載人登月器,耗資巨大,整個登月任務耗資260億美元,當年的小鷹級航母的造價僅2.6億美元,企業級核動力航母也只有5億多,而這些吞金巨獸在非登月時期根本派不上用場,它們的能力遠遠超過了太空探索、衛星發射、往返空間站的需求,只能是一套打完然後停掉。土星五號一共建造了15枚,用掉13枚,其中5枚用於發射測試和繞月,7枚用於載人登月,1枚用於建設天空實驗室空間站,剩下2枚因為沒有任務改為進行展覽。
美國去年正式宣佈重返月球的“阿爾忒彌斯計劃“,這次重新登月是以月球作為跳板向火星進發,還要建設配套設施“深空門戶(環月軌道站)“,當然不能用50年前早已落伍的土星五號和阿波羅飛船,都要重新研發。而現在資金遠遠沒有冷戰時期充裕,NASA的正常年份經費是200億美元左右,再次登月每年也只增加了15億美元,而登月競賽時期十年相當於現在的4000~7000億美元(演算法不同差異較大,有以黃金或航母做參照的各種演算法)
最後,美國的新一代登月火箭SLS太空發射系統已經下了七枚的訂單,前三枚正在建造,首枚火箭所有硬體部分已經在今年年中完成,明年11月發射,新一代深空飛船也已準備就緒,新一代的登月器則用來培養商業公司;另外還有spacex這匹黑馬也要獨立於NASA的阿爾忒彌斯計劃之外進行登月活動;日本也非常積極的參與了美國的“深空門戶“,以期將本國宇航員送上月球;人類再次見證登月可以說是指日可待的事。
-
4 # Mark的生活Vlog
簡單說有以下幾點:
1,經濟原因。
阿波羅登月計劃的總費用為250億美元。月球有極大可能是因為一次巨大隕石的撞擊從地球分離出去的,之後形成了穩定的地月系統。其成分幾乎和地球一樣,沒有珍貴的稀有金屬和未知資源,因此沒有經濟價值。高額的花費以及相比之下極低的回報,在美國這個資本控制的國家不會再出現第二次了。
中國的火箭發射可謂物美價廉,可單單一次火箭發射,也要近1億美元,所以暫時放棄不划算的登月計劃,也是我們必須要考慮的。
2,政治原因
登月計劃很大程度是美蘇冷戰的產物,蘇聯已經搶佔登上太空第一人的頭銜,美國只有登月才能在太空領域裝備競賽中更勝一籌,而再登月已經無法讓世界再次震撼,所以投身太空其他領域的研究,似乎更為有用。
中國去年“嫦娥4號”也是人類歷史上首次克服月球背面的通訊障礙,成功軟著陸。其實也用“第一次”這個頭銜很好的展示了我們的太空探索領域的科技實力,讓西方主導的太空探索領域也為之驚歎。
-
5 # 老玩童123447112
沒價值耗巨資登月遊戲!科學家也有扯蛋愛玩遊戲的時候,又有國家出資!誰願意到月球去居住誰去?月球物質全是黃金寶石,有本事運幾車回地球啊!
-
6 # 思想加29454
航天技術是軍備競賽,實際意義不大,蘇聯的解體與此有關。美國的衰落也是如此,希望中國要量力而行否則就會步前蘇聯的後塵。
-
7 # 撞撞龍ooss
登月意義不大,撿幾塊隕石回來,花了幾百億美元,血本無歸。既然已經花錢證明了登月沒意義,還不如把錢花在統治全球上。
-
8 # 橙橙146588093
以今天美華人在外太空的存在技術來看,“旅行者”至今依然在飛行,登陸火星也是早些年前的事實。月球上一定有美國的人的腳印。
-
9 # 歷史神秘人
登月不是假的,美國確實登了幾次月,那是在美蘇太空競賽時做到的,那是一個瘋狂的時代,不計較成本和得失,只想我要比你先做到,所以才能夠登月,現在美國也有重返月球的計劃,只是現在的條件和以前還真不一樣呢!
美國技術上是能夠做到重新登月的,前蘇聯首先認慫不登月了,所以美國才第一個登月,美國實現了超越,也許領先太多了,所以登了幾次就不玩了,往後幾十年都沒有再登月,阻礙美國重新登月的障礙,其實就是沒錢,登月實在耗費巨大,美國也不堪重負啊!當年之所以能登月是美國不計成本瘋狂的投入,國家層面堅決要登月,幾百家企業,大學研究所,數萬科學家和工程師同心協力才辦到的!現在的美國經濟沒有以前那麼富裕了,同時政府其他開支也大,政府決策者沒有那麼堅定要瘋月!最重要的是登月太花錢了,現在登月沒有上百億你還真不敢去做呢,這也是啟動資金而已,以後花的更多,美國軍費都7000多億,拿出幾百億應該行啊,確實可以,但是美國需要的是長期工程,不是登月一次就行了,美國想做的是以月球為跳板去登陸火星,或者在月球附近建立一個深空空間站,這都是需要鉅額資金的,美國再有錢,也不是一次能拿出來的!
登月需要重型火箭,美國可以重新制造土星五號登月火箭,只是土星五號是幾十年前了,再製造出來就沒必要的,最重要的是土星五號沒有價效比,美國需要價效比更高的火箭,以便達到重複利用和減低成本的目的!這就讓美國重新制造重型火箭,這都需要時間和金錢的投入,不是一時間能做不出來的!美國現在已經成功測試了新火箭的發動機,預計在2025年左右新火箭就能夠試飛了,到時美國不僅可以登月,也可以登陸火星!美國重返月球計劃,最重要的是來自中國的挑戰,中國已經追趕上來了,中國想在月球建立基地,開發月球的資源,月球有豐富的核聚變材料,這可是關係到未來的能源需求啊,誰掌握了月球,誰就是未來的霸主啊,美國當然不願意看到中國領先了,所以迫不及待的要重返月球!當然中國也在努力,樂觀估計,中國的登月火箭會在2028年左右試飛,一切順利的話,將來的太空還真是中美競爭的時代啊,其他國家還沒有那個實力呢!
-
10 # 初見45365892
現在主要目標在火星上,登月不是什麼難事,如果馬斯克的星艦把人類送上了火星你是不是還要問人類登上了火星是假的?
-
11 # 自然科學非自然
不是不能,而是不想!
美國總統的競選機制導致其未必會按照預計的發展方向做長遠投資和儲備,他們要的是短時間內見業績的短平快專案,所以像外太空開發這種長時間高額投入但不見產出的行業,是他們誰都不想碰觸的禁區,因為只能給其他人做嫁衣,而且對手消失很久了,那相關的競賽屬性也消失了。故而航天技術只能被削弱,而沒有任何產出的二次登月也不會被提上日程。
最近之所以翻紅是因為美國的Musk將以自身之力將外太空開發翻紅。而不管移民火星還是近地開發,月球將是不可缺失的中繼站和首發站。
但閒置的產業再次復甦需要時間培育,所以美國的潛力不容忽視。只要想就能幹,而且也能幹好。
警惕也別忙著歡呼雀躍,中國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
12 # 傲翔鷹
謝謝邀請。人類透過光譜、落月衛星、觀察進動等方法,研究對月球有了很充分的瞭解。同時人類的科技太初級,目前奢談開發月球是天方夜譚,所以登月的政治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美蘇冷戰,暗地裡鬥得不可開交,為了爭奪太空制空權和儲備太空武器技術開展了太空競賽,結果蘇聯在第一名宇航員、第一名女宇航員、第一次太空行走、第一顆月球探測器方面都贏過了美國,而且已經開展載人登月準備。美國急眼之下才集全國之力,以GDP的百分之幾為代價,啟動水星、阿波羅計劃,在短時間內完善了登月系統,簡單實驗後就鋌而走險開展登月。登上去後安裝了鐳射反射器、月震儀,取回了大量月岩,風頭遠遠蓋過蘇聯,並且也推動了本國科技實力、人才儲備,也為人類科技進步做出了史詩級貢獻。而如今冷戰早已結束,宇航技術越來越複雜先進,成本趨高,各國都在大力發展經濟,都不願意做費效比的面子工程(除了某些負責任的面子大國)。如果再載人登月,由於技術代差,登月系統得從頭重新設計,付出的成本與風險是驚人的,而除了面子幾乎得不到什麼收益。所以美國不會那麼積極去浪費這個人力物力,除非成本大幅度降低,或者某些對美國有威脅的國家也要載人登月,為了規避政治上的風險,不得不也得再次開始競賽。所以載人登月是目前最大的面子工程,理性國家不會感興趣。
回覆列表
人們以為,航天最重要的是技術,但是我認為經濟是根本。
俄羅斯的航天綜合實力可以世界第二,但是遲早會被中國超越,並非是俄羅斯技術不行。而是俄羅斯是真的窮,窮到了極致:沒有錢去研發新型航天器或火箭,或者是因為資金問題一推再推研發程序。從蘇聯繼續下來的也沒有錢去使用,只能是退役,甚至是轉賣。
大家也都看到了中國近年來航天突飛猛進,是因為國家越來越重視,其投入也越來越多。最初每年只有20億美元左右,什麼概念呢?美國的十分之一,不過現在估計至少也有美國的四分之一了。
迴歸問題本源,美國為什麼不再登月了?就是沒有錢。NASA之所以能夠登月,是因為國會撥了專項的款,後來之所以不登,是因為這項款停止撥放了。現在為什麼又要登?沒錯,國會又給錢了。
在那個年代,一枚“土星5號”的造價相當於一艘“尼米茲”航母。“尼米茲”航母美國現在也只不過是10艘,而且因為費用問題真正能用的屈指可數。這麼高昂的造價,別說是上個世紀,就是現在美國都不是太吃得消。
而且你要知道,這還不算飛船費用,登月艙費用,航天服費用。可能大家不知道,一件艙外航天服的造價高達上億美元,況且登月服是加強版的,可以想象其造價。因此,整個“阿波羅”計劃的花費之大,可以想象,而且還是在上個世紀。
後來國會也給不起這筆款項了,計劃被迫中止。製造好的“阿波羅18號”和“土星5號”將在地球上度過這一生,可悲,可悲啊。
國會不給錢了,那“土星5號”也沒有什麼用了。因為人類根本還不需要這麼強大的火箭,或者是沒有這麼重的載荷需要“土星5號”來發射,美國就退役了它。既然退役了,那麼生產線之類的配套設施就得關閉了,這樣一來,它就徹底成為歷史了,已經造不出了。如果重啟生產線那所需要的花費實在是太高了,划不來。這就是為什麼美國不再製造“土星5號”的原因
其實不僅是美國,我們中國也是。人們最感興趣的就是,我們什麼時候登月?
不少人大加猜測,用“長征5號”登入,用“921火箭”登入等等,甚至有人說是2030年左右。我認為這都只是假的,不可能實現的。
因為現在中國航天根本沒有預算去發展載人登月計劃,每年就那麼點預算,但是任務可不少,興許現在已經是在勒緊腰帶日子了。
如果我們想登月的話,得國家批准,撥款,進而進行研究,注意,還只能研究。我們目前沒有火箭能夠承擔登月任務,我們也沒有用於登入月球的著陸器,我們也沒有登月宇航服,慶幸,我們有用於登月的飛船。因此上敘的需要要研究出來,必然少不了時間。而根據官方訊息,“長征9號”至少2028年才能實現首飛,如果中途出現意外那又得推。而像重型火箭的產量是非常非常少的,一年一發就已經不錯了。假設2028年我們首飛成功了,根據中國航天的行事風格,必然會進行一兩次無人登月測試,成功了再載人,而這又需要幾年的時間。中國什麼時候登月,是個未知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