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布衣1015
-
2 # 淡淡的思緒
科創板的漲跌幅度設定得不同,風險更大,不是一般的小散戶可以玩轉的。設定門檻也是保護投資者的方式之一。科創板前5個交易日沒有漲跌限制,5個交易日後漲跌幅設定為20%。科創板的股票普遍偏高,估值泡沫太大,設定50萬門檻更多的攔住了一大批小白。
-
3 # 思想覺悟
多是為了保護投資者的錢袋子啦。
這個就要從國內的投資環境說起了。國內股票市場投資和美國等一些發達國家相比最大的一個特點就是國內以散戶居多而發達國家的股票市場玩家一般都是以機構居多。而散戶一般風險意識比較弱,而人性又是貪婪的,一旦陷入很難比較好的控制止盈止損。而機構因為有很多規章制度的約束,它們沒能夠比較好地控制盈利和虧損的額度。
還有一個就是科創版的上市門檻與主機板有些不同,在科創版上市的公司不一定需要實現盈利,主要是一些面向未來的高新企業,所以帶有比較大的不確定性。
還有一個就是科創板上市的前五個交易日不設定漲跌幅度,五個交易日之後漲跌幅度最高為20%。可以說是一片天堂一片地獄,如果讓一些資金量少,又無法接受大量虧損的散戶進場的話,後果可能不堪設想。而且科創版剛開版不久,帶著實驗性和很多的不確定性,就像當年的小平同志搞深圳特區一樣,不得不搞,但是也不能大範圍開搞的道理是一樣的。
-
4 # 一杯清茶勝過美酒無數
不想你虧的那麼快,管理層愛護之心都體會不到,在A股不會揣摩上層的意思怎麼賺錢,想開通也很容易,只要借點錢放賬戶20天都可以的,完全沒有風險,沒事還可以打打新股。
-
5 # 不執著財經
普通散戶玩科創板的風險太大,主要是兩個方面:一個是,科創板新股上市前5日不設漲跌停,而後面的交易則有20%的漲跌幅,而且科創板還是T+0,這樣的玩法對散戶投資者風險太大,所以需要參與者要有一定的股市經驗,以及一定的資金實力,這是保護廣大中小投資者。
二是,科創板是講預期、講題材,並不講眼前的業績,只要你這個股票題材好,市場預期看好你,股價就會漲,如果你有業績支撐,但你沒有題材和未來預期,人家也不會待見你。但是預期畢竟是空中樓閣,一旦預期沒實現,那可是要狂跌不止的,所以科創板選擇好股票很重要,散戶沒這個能力,喜歡羊群效應,容易吃虧唄!
三是,科創板實行的是註冊制,實際上股票上市是良莠不齊,你買對股票就能獲得超額回報,買錯股票,則是萬劫不復,這並不適合於散戶,散戶無法分別誰好誰好,散戶沒有雄厚資金實力根本輸不起。在國外的註冊制下面,散戶一般不炒股,而是讓機構投資來代為炒股,機構 籌碼分散,研判能力強,風險較可控。
-
6 # mianduii
對於普通散戶,科創板最多打打新股就好,最好有沒有50萬元都不要玩科創板:
1)是開戶50萬元的資產限制。科創板開戶一是股票交易經驗滿兩年以上,二是風險承受能力C3及以上,交易知識測評80分及以上。三是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日均資產不低於50萬元以上。50萬以上是對資金的要求。
股票市場有一條不成文的規律:投資門檻越高,投資的風險就越大。50萬元的資金進入門檻風險可想而知。
2)是科創板股票發行實行註冊制。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開板並開始試點註冊制。不同於滬市深市股票的核準制,科創板簡化發行條件和稽核流程,受理和稽核全程流程電子化……等等。
相較於滬深兩市,註冊制實際上放寬放低了股票上市的條件和要求。降低了股票上市的門檻。也就是相應的增加了科創板的投資風險,
3)創業板交易規則更寬泛。規定首發上市後5天內不設漲跌停限制。5天之後漲跌停是20%。
20%相較10%放寬了每天炒作程度的幅度。盈起來痛快,同樣虧起來也慘烈風險大得多。特別是那些爆炒後的高價股風險波動更大。
總之,從各方面看科創板風險都更大,相應的對股票盈利操作能力的要求也越高。股民入市科創板需要謹慎。
-
7 # 王經理看股市
從保護投資者的角度來看設定一個門檻是對的,但是細想科創板設定50萬門檻理由有點牽強。科創板可是股民中的VIP啊,真的就是要保護中小投資者麼?
首先我們看看有門檻的金融產品,股指期貨開通需要50萬市值或者50萬資產,場內期權開通需要50萬市值或者50萬資產。這兩個衍生品工具設定50萬門檻確實是保護中小投資者利益的。因為它複雜啊,期貨交易,期權交易本身就交易複雜化,並且有短時間損失本金的風險,甚至出現負債。
科創板的規則先制定,然後在創業板繼續推廣。科創板和創業板是現貨交易,不存在槓桿交易,創業板新開戶的門檻不過10萬而已,科創板卻50萬,難道科創板保護中小投資者,創業板不保護中小投資者了麼。
如果有風控要求,在設計的時候就應該有風控係數,並且給予修正。科創板推出門檻高,並且保護中小投資者。難道科創板是坑50萬以上資產的客戶麼?這個理由明顯矛盾。估計真相是:科創板市值太小,在目前情況先讓VIP進場,等市值市場都大了以後,再放開和創業板一致的門檻。
個人觀點哈,喜歡關注哈。
-
8 # 正好的理財筆記
科創板誕生之日,就被國內市場期許為中國版“納斯達克”,板塊鼓勵“硬科技”公司上市,大眾期待這個板塊能夠孕育更多的“未來之星”,畢竟科技股的崛起在很大程度上支撐了美股的十年長牛。
然而,科創板的創立,同樣設定了不少“門檻”,對於投資人而言,想要經常“掘金”,必須具備一些條件:需要參與證券交易24個月以上,適當性評估要在積極型及以上,而且需申請許可權開通前的20個交易日,證券賬戶及資金賬戶內的資產日均不低於人民幣50萬元(不包括融資融券)。
按中國結算的資料披露,目前我國已開立A股賬戶的投資者共1.47億戶,其中確實大部分是個人投資者,整體符合科創板條件的個人投資者約300萬人。
為啥設定這些門檻?這不是阻礙大家發財嗎?事實上,這些政策的初衷是保護投資者權益。
第一,科創板企業風險大。科創板上市的公司通常研發投入大、盈利週期長、風險高,公司的成長與發展存在很多不確定性因素。這些種子公司有可能成為“市場大牛”,但是也有很高的機率直接死在沙灘上。並且科創板允許尚未盈利的公司上市,拉低企業的上市門檻能夠激發市場活力,但是對於投資人而言,極大增加了風險。部分公司可能上市後依舊無法盈利、無法分配利潤,這都會導致投資虧損。
第二,科創板是新生物種,是國家金融改革的一部分,是一種“試驗”。科創板與傳統板塊有區別,傳統估值方法可能不適用,普通投資者帶著“老經驗”入市,大機率會遭受打擊。科創板未來究竟如何,市場環境如何,這些問題哪怕是監管層也沒有確定的答案,普通投資者不具備專業能力和跟蹤精神,很難應對挑戰。
第三,科創板的交易制度更加激進。科創板上市前5個交易日不設漲跌幅限制,此後漲跌停限制為20%,這可能造成股價更劇烈的波動。根據wind資料統計顯示,已經上市的科創板企業,上市首日平均漲幅為139.35%,換手率平均為74.4%。這樣的風險程度並非普通個人投資者投資者可輕鬆把握的。
總的來說,科創板是萬眾矚目的“新星”,包裹著大眾對於科技股的“美好想象”,然而,美夢之前,千萬不要忽視風險,監管層設定投資門檻,就是從制度的層面,篩選“合適投資者”,避免廣大小散貿然入市,遭受損失。
那麼,面對科創板的機會,普通投資人只能望洋興嘆了麼?
並非如此,咱們的個人資產無法達到50萬元,但是可以透過公募基金來投資科創板。公募基金作為專業資管機構投資專業性和風險控制能力都優於個人投資者,並且通常1000元即可申購,門檻很低。
最近,科創50指數基金也得到了正是批文,首批科創50指數基金將於9月下旬啟動發行,這對於個人投資人而言,也是投資科創板的機遇。
-
9 # 溯源2020
烏龜的屁股:規定!
監管的需要:穩定!
對於個人投資者來說,
真正的風險是不能T+0
無論漲跌,靈活進出;
風險可控,願賭服輸。
慢牛行情,祝你好運!
-
10 # 閒人說股
科創板是於2018年11月5日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宣佈設立,並在該板塊內進行註冊制試點。2019年6月13日,科創板正式開板;7月22日,科創板首批公司上市; 8月8日,第二批科創板公司掛牌上市。
科創板宣稱大都為高科技公司發行上市,聲稱類似美國納斯達克,允許虧損公司申請上市,但就如納斯達克一樣,真正能成長成巨無霸的,如微軟,蘋果公司那樣的,百分之一甚至千分之一的機率,更不要說還有那些根本達不到上市要求的,那算下來真是萬里挑一了,所以風險無疑也是更大的。
從發行環節來看,主機板的票發行市盈率一般不超過23倍,而科創板發行市盈率動則五六十倍上百倍,還有虧損的。而交易環節,上市前五日不設漲跌幅限制,五日後漲跌幅20%,波動比原來的主機板中小創業板波動都要大的多,所以風險也更大,當時從保護中小投資者方面考慮,故設立了諸多限制,其中最主要的就是要達到50萬資金的要求,和股指期貨,期權交易要求的50萬資金一樣。
而現在創業板也推行註冊制,前五日不設漲跌幅,五日後20%漲跌幅,規則和科創板類似了,現在看50萬資金的限制就有些不合時宜了,估計未來50萬資金要求應會降低,或是先實行t加0之類的改革。
回覆列表
因為為了保護小投資者,規定了一系列科創板開通的條件,其中一項就是資金的要求。這樣就避免了很多什麼也不懂得新股民,被忽悠幾句就衝進來。設立了門檻後,確實擋住了一大批新韭菜進場被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