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呂山

    作為一個運動員,國足大部分人可以輕鬆的達到這個標準,即便是一些歲數較大的,或者是後衛守門員之類的球員,以及大塊頭、體重較大球員,也可以透過訓練在幾個月之內達到這一水平,甚至一個普通的人經過半年的訓練也能達到3千米的水平。

  • 2 # 足球大玩家

    事實很簡單,查詢歷史資料便知。然而大部分網民,以抹黑足球為樂,並不願意探索真相,畢竟破鼓眾人捶。

    1994年首次採用Cooper-test,即12分3000米測試,這個科目不在足球訓練課程內,球員掛科率很高。2000年已過六年,俱樂部為應對專項測試,聘請田徑教練突擊培訓,過關率極高,例如魯能有9人超過3300米,只有剛做闌尾炎手術的舒暢未達標。只要稍加專突擊訓練,球員基本都能輕鬆透過,至此3000米已沒有意義遂被足協取締。1994年不少球員未能過關,一是球員根本沒接觸過,二是冬歇期散養了小半年,突然拉到高原沒適應,當年體能訓練不科學也是原因。3000你這種測試,根本反應不了球員能力。典型的如高洪波,他就沒能透過肺活量測試,這是天生的身體結構,最終逼得甲A銀靴無球可踢南下新加坡;最多火三年那位,更是公認的國內第一前鋒,也跑不過3000,影響他進球了嗎?

    平時如果還看中超,便知大部分本土球員的跑動能力,已經遠強於前輩。

    因為體能訓練,是球員最後訓練的科目,在球員加入職業球隊、接觸到高水平的體能訓練師後,體能狀況會大幅度提升,例如裡皮給恆大帶來的教練團隊。現在張琳芃、鄭智、張呈棟、池忠國這種場均10000米,是范志毅那批球員根本不敢想象的。

    然而這批球員基本功的差距,則是非常嚴重。這是從小落下的病根,成年以後很難透過訓練彌補的。中國球員之所以顯得不如外國球員體能好,尤其是韓國球員,歸根到底是技術上的差距,加劇了體能的消耗。

    稍微有點常識的,去看看各大巨星轉會時的體測,可有一項3000米測試?都是在跑步機上慢走、衝刺等模擬比賽狀態,測試心率等資料,足球場上哪來的勻速狀態。

  • 3 # 鬥天鬥地鬥自己

    當時運動員成績差,但不是差那麼多!

    而亞洲的驕傲韓國隊號稱跑不死。

    所以我們學習了這個政策。

    當時絕大部分運動員都能夠做到。

    不想多說!

    做到時,我們是亞洲四強,隨時有可能打進世界盃。運動員個個有腹肌

    取消以後,我們連十強賽成功都要舉國歡慶!運動員很多白斬雞!

    13年前,伊朗球員的門前停球,就是我們後衛跑不動了。主動停了下來!

    而做得到時,我們對西亞有心理優勢。打他們,他們還要靠裁判幫助!

    這就是現實!

  • 4 # 浪潮之巔10

    這個沒有什麼好爭論的十二分鐘跑只是一個指標,好與不好跟足球水平有關係,但不是決定性的關係,重要的還是大家對足球本身的認識和態度,其他行業也一樣,只不過足球受到的關注更多些。

  • 5 # 玉麒麟as

    其實有很多球員都是很努力,職業道德也很好的,只是組織不利,球員的發展環境不利,球員的成長環境不利,足球圈子不利,足球普及不利,足球人敢擔當能擔當的沒有!

    為什麼足協不站出來發聲?球踢不好真的是球員的責任麼?足協到底為中國足球做出什麼有利的舉措了?足協到底還有沒有存在的必要?如果把足球徹底交給市場管理!會不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

  • 6 # 楊明魁1

    我是一個90、3的春季兵,95年代表支隊參加省總隊業務比武,其中一個科目就是三千米跑,我們共參加12人,最後一名跑了9分50秒。

  • 7 # 尚書左僕射同平章事

    12分鐘3000米,在業餘跑圈都不算高手,我四十歲時跑十公里,最後三千米都差不多可以跑進12分鐘。當年甲A測試12分鐘跑是在昆明海埂基地,3200米及格,但必須加測折返跑。海埂基地海拔2000米,成績會有折扣。所以普通球員在平地12分鐘跑至少3400以上。實際上折返衝刺比12分鐘跑難得多,我現在5公里仍可以在22分鐘跑完,但是去大場踢野球,五分鐘就累得不行。黑國足12分鐘跑進不了3000米的,既對跑步不瞭解,也肯定沒碰過足球。

  • 8 # 給孩子撐起藍天

    能與不能,我認為都不是爭論焦點,國足裹足不前還不許別人提出意義的強橫態度才是事態爆發根本。看看李瑋峰的回答,下面有幾個是噓的。

  • 9 # 四散畫虎爛

    說個真實的,我當兵那會兒,三公里跑進了11分以內,好像是10分50幾秒,400米一分零幾秒,400米障礙一分41秒,五公里徒手19分整,一百米13秒跑36步,以上取的是最好的成績。看了新聞我感覺很崩潰,國足就這水平?和我這非職業半吊子一個段位?現在不行了,胖了七十斤走路都快喘氣了。

  • 10 # 喧囂的默默

    都吵吵 把國足拉出來跑一跑嘛 看看有多少跑不過的 理論上來說 體能差的 還能進國足的 肯定是天才球員 測個3000米 就能讓大家看出國足天才有多少 何樂而不為呢

  • 11 # 段子產品經理

    講真的 我看不少人認為國足12分鐘跑3000米 輕鬆,那我就在想 這個話題就完全沒意義 ,那麼輕鬆的話 國足在爭論什麼?

  • 12 # 大神的天下

    首先回答國足球員12分鐘能不能跑進3000米這個問題。

    當年甲A聯賽時期,足協要求職業球員在昆明海埂進行體能測試,球員測試達標方能有資格註冊並參加聯賽。測試專案有25米折返跑以及12分鐘跑過3200米。據當時報道絕大部分球員能夠達標12分鐘跑進3200米的測試,只有極個別球員屬於困難戶,達不到標準。

    但這是20多年前的事情了,20多年前的國足球員能夠達標體測,目前球員沒有這項硬性測試要求,所以也無從考量目前球員到底12分鐘能不能跑進3000米,從目前球員的身體素質,比賽場上跑動,拼搶來看,大抵是不如從前了,估計能跑進3200米的寥寥無幾,能跑進3000米的也不會很多。可能年輕球員剛從青年隊訓練出來還可以有這個成績,成為國足以後,球隊地位穩固,薪資豐厚,油水多到要從身體裡冒出來,3000米是個問題。

    其次討論一下國足12分鐘跑不到3000米與國足成績不好或者國足不行有”沒有因果關係。外行人員不懂足球專業知識,很難從專業角度分析國足成績不好的原因,當然其實外行人員也沒有必要進行這樣的分析。國足成績不好的原因,或者球迷說的國足不行,原因本身就是多方面層疊在一起造成的,不僅僅只是足球專業本身。應該來說12分鐘跑成績與國足成績不行沒有直接因果對應關係,但不代表沒有關係

    用12分鐘跑成績來說國足不行,可能更多的是從國足球員的精神面貌,身體素質,意志品質等方面來考量的。你想一個球員技術不如別人,在場上也跑不動,那你用什麼去贏球? 等到比賽結束,你輸了,站在那裡撩起球衣,漏出一個大肚腩,聯想到你在比賽場上鬆鬆垮垮,散步防守,進攻衝不上去,防守追不回來,自然就會想到你平時缺少訓練,或者訓練不繫統,自律不夠,平時都是在想著踢好球嗎?!還是大部分精力放在哪裡去了?

    所以說,從某種意義上來講,兩者有一定的間接聯絡,球迷看到的世界級球星也大都是腹肌滿滿,技術好,身體也沒放任養膘,在五大聯賽踢球沒有身體,沒有速度爆發力,光技術頂尖也不夠啊,更何況你國足球員技術水平也好不到哪裡去啊?!再者,你國足球員如果每天專注訓練,生活自律,比賽投入,拼搶積極,那身體素質也差不到哪裡去,12分鐘跑個3000米自然應該是沒有問題的。

    最後討論一下普通大學生12分鐘跑3000米這個成績,如果說大部分大學生都能做到,我還真不信,不要說3000米跑進12分鐘,就說8分鐘之內能跑完2000米的,也不是很多大學生能做到的。經常堅持晨跑的同學能做到,但是你能看到如今的大學生有多少在晨跑的?在沉迷於電子遊戲的大有人在,在晨跑的寥寥無幾!可以大膽說一句,說12分鐘絕大部分學生能跑進3000米的,除非是體育班或者體校,否則讓你累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水稻的揚花期為7天,為何要閉免噴農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