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三國時期一些有大才但過早去世的人有很多,一起來討論一下吧
5
回覆列表
  • 1 # 縱觀歷史2020

    前言:在三國曆史上,有很多有能力的人英年早逝,歷史應該為這些人感到可惜。在眾多人英年早逝之中,有這麼五個人對三國局勢影響非常大,如果他們不死,相信三國曆史或許會改寫,至少會不一樣,下面我們來了解一下影響三國曆史早逝的5人。

    第五——郭嘉

    有句話“國家不死,便無三國,”郭嘉真的有這麼大能耐嗎?其實以郭嘉的才能完全有這個能耐。曹操對郭嘉非常器重,早年就把郭嘉作為曹氏二三代謀士來培養了,當成了自己的後備人才之一。

    但郭嘉去世的時候非常年輕,年僅38歲。曹操身邊不缺少謀士,荀攸,賈詡,荀彧等人都是一等一的謀士,況且曹操自己的謀略也是一流的。但郭嘉與其他人不同的是他能看穿很多事情,能瞭解他人的內心,並且根據此做出正確的判斷。

    如郭嘉看穿了孫策是死局,猜測孫策必死於仇人之手,讓曹操不要擔心。再比如郭嘉猜到了袁紹的兩個兒子袁譚和袁尚二人會起內鬥,讓曹操先行退兵等他們內亂之後再打坐收漁利等等,如此有遠見的郭嘉英年早逝曹操應該非常痛心。

    第四——曹衝

    說起古代的神童人物,肯定會起戲志才,孔融等人,但同為三國時期的曹衝更加具有神童一詞的代表人物。曹衝早年聰慧,他五六歲時候的智商已經和成年人差不多,在很多事情的處理方面連曹操都不如他,我們熟悉的故事有曹衝稱象。

    但如此聰明的小孩,不料年僅13歲就離奇去世了,去世原因未知。曹聰曾經對曹聰非常器重,一度有過把他立為繼承人的打算,只因為年紀太小了才沒有公佈。繼位曹操位置的曹丕也曾說過,如果曹聰不死,我根本得不到曹魏天下,曹聰會順利繼位的。

    第三——周瑜

    “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這句詩寫的是周瑜而並非諸葛亮。周瑜是三國時期最偉大的謀略家,軍事家之一,是東吳建立功勳人物。周瑜有大志理想,早年和孫策一起起兵,一步步穩坐江東。

    孫策意外死亡後,他沒有奪權而是忠心輔佐孫權,當時曹操大軍南下,周瑜聯合劉備人馬在赤壁大敗曹操,一戰成名,註定在歷史上留下輝煌的一頁。曹操被打敗後周瑜為江東擴大版圖,打敗了駐守江陵的曹仁,並且有繼續向西北地區擴充版圖的勢頭。

    就在周瑜為孫權提出攻打益州軍事方案不久,年僅36歲的周瑜突然去世了,那張為東吳規劃好未來的藍圖也跟隨周瑜的去世從此埋沒。如果周瑜沒有去世,可能劉備無法取得益州,江東也絕不會偏安一隅坐等死亡,周瑜的死對東吳,對天下大局有著很大的改變。

    第二——曹睿

    有人說司馬懿之所以能得到曹魏天下,只是因為曹睿死得太快了,這種說法完全合理。作為曹丕的繼承人,曹操的孫子,曹睿雖然做了一些荒唐事情如殺害了曹丕的愛人郭太后為自己母親報仇,但曹睿在大事上絕不含糊。

    曹睿的帝王之術運用得非常得當,在他在世的幾年裡,司馬懿可以說是戰戰兢兢,不敢有任何非分之想。且當時正是諸葛亮連續北伐之時,曹睿面對諸葛亮的北伐絲毫不慌,都不需要正視這支偏遠之師,仍然將大量軍隊駐紮防守東吳,深知諸葛亮鬧不出什麼大的風浪。

    曹睿不死,高平陵事變肯定不會發生,因為僅僅在曹睿死後的10年,這場司馬家奪權的政變開始了,曹睿如果活著完全有可能平定叛亂或者不會出現這場叛亂,那時候歷史將會改寫,司馬家也就不會簡歷晉王朝了。

    第一——孫策

    孫策文武雙全,且極具智慧。在三國中所有英年早逝的人才中,孫策無疑是最可惜的一個人了。孫策是建東的奠定者,和曹操,劉備一樣是創業一代人物,且成績不比他們差。

    孫策在平定江東後,不滿足於現狀一直有擴充地盤的打算,在官渡之戰前孫策就想蹭著曹操和袁紹大戰之際自己發兵許昌,把漢獻帝拿到自己手裡的計劃。但可惜的是計劃實施之前遭到仇人暗殺。

    孫策如果不死,他極有可能改變三國整個歷史,當時有周瑜輔佐,北上的雄心肯定是有的,這點不是孫權這樣安於現狀的人可比的。假設孫策派遣大軍攻打許昌,曹操的結局會非常危險,繼而劉備取荊州發展的宏圖也無法實現,因為孫策不可能讓劉備得到荊州的。

  • 2 # 沉睡的天堂

    《三國演義》中有著許許多多的能人異士,一些強大的武力或是智囊,都能改變整個戰局的動向。然而還有一些人,明明也有著天才的頭腦,可惜因意外或是疾病英年早逝。要是他們活著,三國的格局將會被逆轉。

    龐統

    “臥龍鳳雛,得一而可安天下”,然而臥龍功績不計其數,可鳳雛卻死的莫名其妙。

    龐統看好劉備,隨後前來投靠他。劉備為了驗證龐統的能力,隨後親自考核,而龐統表現的很好,無論是排兵佈陣、糧草調動、軍中瑣事,他都能很快解決。隨後劉備就重用龐統,其地位僅次於諸葛亮。

    劉備鬥劉璋時,還是龐統獻出計策,可是就這麼一次,隨後就在圍雒縣因被流矢擊中而死,去世時年僅36歲。

    郭嘉

    郭嘉最強的地方不是他的才智,而是他的氣度。

    有種說法叫“同行是冤家”,三國中不少軍師,彼此間出謀劃策,可是誰都不服誰。然而郭嘉卻不同,他真心實意的為曹操引薦各種能人,曹氏大營中的許多軍師,都是他找來的能人,對於曹操初期的幫助,不亞於諸葛亮對於蜀國的重要性。

    而郭嘉能看到許多別人看不到的事情,比如鬥呂布,曹操因久戰想退,郭嘉提議卻看出呂布久戰疲乏,建議曹操急攻,隨後勝利。鬥袁紹時,曹操想趁袁紹大軍不穩,先一步進攻,郭嘉卻看出袁紹軍中親屬太多,久之必亂,於是提議曹操安心等待,隨後又如他所料。

    可惜郭嘉在諸葛亮出山前就去世了,不然郭嘉鬥諸葛,應該會非常精彩。

    周不疑

    劉先的外甥,同樣也是一個少年天才,與曹衝關係十分要好,天才的世界一般人插不進去,所以天才顯得尤為孤獨。而周不疑與曹衝,因此成了很好的朋友。周不疑的才智不輸曹衝,可是死的卻很冤枉。

    在曹衝死後,曹操疑心很重,對於周不疑也是按下殺心。

    其主要原因,是周不疑屬於劉氏一邊,要是成長起來,對於曹操來說不會是好事。於是就派人刺殺。

    周不疑有多聰明?曹操攻柳城不下,圖畫形勢,為難計策,周不疑進十計,攻城即下也。

    曹衝

    曹氏有三傑,分別是曹操、曹丕、超植,不過曹衝不死的話,那麼曹氏就會有四傑,並且司馬懿到死也不會有機會翻身。

    曹衝最有名的一個典故就是“曹衝稱象”,這點凸顯出了他的智慧,另外最為一個天才,曹衝對於事物的觀察已經到了入微的程度,一些看似無關的事情,就算曹操都沒注意,偏偏曹衝就能發現。

    13歲因一場大病逝世,在彌留之際,曹操還曾為他跪求蒼天留他一命,可惜最後還是沒能保下。要是這麼一個妖孽在,哪裡還有司馬懿一家的機會。

    孫策

    孫權的哥哥,最有可能改變三國格局的“小霸王”,在《三國演義》中,孫權屬於保守派,對於佈防很有本事,不過進攻卻顯得略有不足。而孫策不同,屬於進攻性極強的將領,江東之所以能統一,可以說是孫策打下的半壁江山。

    在三國格局未成立以前,孫策已經是東漢末年一代梟雄,全都是憑本事打下來的江山,比劉備不知道強了多少。可惜後來北上時,因打獵遭遇刺殺身亡,死時僅有26歲。

  • 3 # 講歷史非常一般冷知識

    第一個首選曹衝是曹操最滿意的兒子,曹衝稱象據說是真實的歷史故事。從小聰明仁愛,與眾不同,深受曹操喜愛。留有“曹衝稱象”的典故。曹操幾次對群臣誇耀他,有讓他繼嗣之意。曹衝還未成年就病逝,年僅十三歲。如果曹操傳位於他,或許這三國真的就不一樣了,將會改變歷史。

    第二個荊州神童周不疑去許都與曹衝關係很好,曹操也很喜愛他們兩個。曹衝夭折後,曹操每當看見周不疑的時候就想起曹衝來,心突已,於是命人暗殺之,曹丕為其求情。曹操說:“這個人不是你可以駕馭的。”於是派人去把周不疑刺殺了。可見此人已經讓曹操都感到危險,要是活著三國可能會改寫。

    戲志才。曹操自洛陽逃回家鄉陳留起兵反董卓時,就請戲志才參與謀劃,是位足智多謀之士。可惜的是天命不長,很早就過世。之後,荀彧才又向曹操郭嘉。戲志才的確是一位不可多得的頂級謀士,其智謀就算不在鬼才郭嘉之上,也至少也能和郭嘉齊名。如果他不死的話真的就顯不出來郭嘉了。

    孫登,他只活了33歲,他是孫權的長子。此人禮賢下士,很有政治頭腦,要不是英年早逝,孫權就要讓他當接班人了。黃龍元年,孫權標帝,立孫登為皇太子。任命諸葛恪為左輔,張休為右弼,顧譚為輔正,陳表為翼正都尉,這就是所為的四友。謝景、範慎、刁玄羊等人都是太子的賓客,因此東宮號稱人才濟濟。

    龐統字士元,號鳳雛,漢時荊州襄陽(治今湖北襄陽)人。東漢末年劉備帳下重要謀士,與諸葛亮同拜為軍師中郎將。與劉備一同入川,於劉備與劉璋決裂之際,獻上上中下三條計策,劉備用其中計。進圍雒縣時,龐統率眾攻城,不幸中流矢而亡,年僅三十六歲,追賜統為關內侯,諡曰靖侯。葬於落鳳坡。

    我認為此三國5個人英年早逝能入選。你們覺得呢?

  • 4 # 百丈之溪

    三國曆史精彩紛呈,不過有幾位人物過早去世卻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三國曆史的走向,尤其是其中五人更是如此。

    第一位:孫策

    和他的父親孫堅相比,孫策之死對三國曆史走向的影響更為深遠,至少孫堅不死未必能取得孫策平定江東的偉績。

    200年孫策遇刺身亡之時,官渡之戰還沒開打,孫策曾放言說要襲擊許都,孫策不死能否影響官渡之戰的結果這是其一;和孫權相比,孫策更具進攻性,官渡之戰後曹操忙於平定北方,這幾年時間內孫策攻城略地,有可能從劉表手中奪得更多地盤,這是其二。

    其他的不說,劉備估計很難能從孫策和周瑜這對組合手中奪得荊南四郡,三國鼎立的局面有可能變成孫策和曹操兩強爭霸。

    第二位:周瑜

    210年周瑜病逝於巴丘,此時的周瑜正在謀劃征伐益州,此舉對天下格局勢必造成很大影響:如果成功了也就沒劉備什麼事了,僅僅佔據荊南四郡的劉備根本沒有機會坐大,三國格局就會變成兩強爭霸;如果失敗了對江東也沒多大影響,天下將仍然是三國鼎立的格局。

    第三位:郭嘉

    赤壁之戰曹操之所以大敗,和他驕傲自滿聽不見勸諫有關,當時曹操掃平北方躊躇滿志,兵力上又佔據了絕對優勢,認為擊敗孫劉聯軍統一天下是指日可待之事。

    如果此時郭嘉尚在,以曹操對郭嘉言聽計從的態度,加上程昱、荀攸等人一起應該足夠影響曹操的決策,不至於三番五次中計最後被周瑜火燒赤壁,從而喪失了統一天下的最好機會。

    第四個:龐統

    龐統之死對劉備的打擊相當大,因為如果龐統不死的話,諸葛亮大機率會和關羽一同留守荊州,有諸葛亮在荊州,襄樊之戰未必能這麼倉促之間發動,退一步說有諸葛亮留守荊州後方,糜芳未必會投降,荊州未必會丟失;荊州不失,就算關羽仍然戰敗身亡,劉備也未必會大舉伐吳導致夷陵之戰的慘敗,蜀漢的國力也不會因此一落千丈。

    第五個:法正

    夷陵之戰後諸葛亮曾說:“法孝直若在,則能制主上,令不東行;就復東行,必不傾危矣。”這話有一定道理,法正之於劉備相當於郭嘉之於曹操,劉備對法正同樣言聽計從,如果法正尚在劉備或許不會遭此大敗。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三歲了還不會說整個句子,正常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