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不惑惑而已
-
2 # 蒹葭白露明月夜
傳統文化包括很多。按現在大眾的初步認識是指儒家文化外加大家所熟知的道德經和一些佛經等等。儒家文化一般人指論語,三字經,弟子規等。像詩經和尚書之類的,大部分人可能只知道其中某個別詞語或短句。像易經普通大眾將其神話的佔大多數。那麼說到牴觸傳統文化,我覺得原因可能有這麼幾種吧:1,文化程度半瓶水,說句寒磣話標上拼音都不一定能認對。這種人就是典型的人云亦云,把沒知識當自豪。具體參考電視劇亮劍李雲龍不穿制度挨訓那段。對這類人劉首長比我分析的要強很多倍。2,還有一些人也研究過傳統文化,但是沒研究明白,也就是說研究的半明白半糊塗,但是(請注意這個詞)自以為研究明白了,會發表一些自己的淺見,並結合自身並不豐富的人生經歷得出一些似是而非的結論。覺得傳統文化在現代這個高度物質發達的社會沒有什麼了不起,更覺得不僅了不起還對現在社會有阻礙作用。因此會發出一些抵制的聲音。3,還有一些人是比較憤慨和迷茫的人。憤慨是指對社會上的一些現象十分不滿,這些投機摸狗或貪汙受賄之輩往往都打著道德的旗號,而仁義禮智信恰恰是我們提倡的傳統文化的體現,傳統文化反而成了這些人包裝的外衣,那麼傳統文化學了有什麼用呢,既不能濟人又不能濟已。因此也陷入了迷茫。4,還有這樣一些人抵制不是因為他們認為傳統文化沒用,而剛好相反他們知道傳統文化的好處而且也從中受益。但為什麼他們也要抵制呢?因為這些人中一般都是小有成績的人。有錢瞭解決了吃穿住行的問題後,有部分開始放縱尋找肉體上的歡愉,但迫於傳統道德壓力就必須找一個藉口,一個合理放縱慾望的藉口。這些人一般抵制傳統文化的地方都會在傳統文化壓制人的慾望不利於社會發展等等。一方面又鼓吹西方性解放道德體系,總之一定要給自己一個充分心安理得的放縱理由。以上是本人的一點淺見。就我自己的理解而言,學文化的前提一定是熟知歷史的,如果不去了解歷史,直接拿過一部論語來就讀,旁邊有白話註釋看完後就覺得自己瞭解我們的文化了,這種人一般不是誤入歧途就是變成書呆子,這種人就奉勸大家不要學了,不學還好。學了反而誤事兒。總之想了解文化一定要了解歷史。任何的文化產生都是在其現實歷史背景下產生並不斷演變的。
-
3 # 耒水湘人
人都是喜利避惡的!
傳統文化太多,有些傳統不建議提倡,有些傳統不讓人接受,所以,不讓人接受,自然的就會牴觸!
還有一些一知半解,畢竟古文諧意很多,很容易就弄錯意思,當人自以為了解的時候,其實不是,丟了面子,就會去牴觸了!
有些傳統,確實落後了OUT了,不應該支援學習了,自然而言的牴觸!
-
4 # 雨荷綠漪
中華傳統文化歷史悠久,燦爛輝煌。抵制中華傳統文化的人多半是西化的人,無所謂,中華文化不會因為某些人的牴觸而消失。
他怎麼想的?就是認為外國的月亮比中國圓唄。
-
5 # 無住生心hh
無知者無畏!拋開了傳統文化的束縛,他們什麼喪失人倫道德的事都敢做。坑蒙拐騙偷,燒殺搶掠淫,只要有利自己,無所不盡其能,這是個物慾膨脹的時代,人們在慾望中不斷沉淪消亡。世風日下,人心不古啊!
-
6 # 枯木禪師
橫看成嶺側成峰,
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
只緣身在此山中。
-
7 # 鐵血雄獅123
中華文化,是中華民族一代又一代、歷經千年的寶貴財富,中國人民代代相傳,經久不息,精神引領,根植於世。中華文化以漢字為載體,以祖祖輩輩口口相傳為途徑,博大精深,包容萬理。
面對中華文化,我們要去其糟粕,吸其精華,並賦予其新時代的新內涵,給予其新時代的新生命。牴觸和排斥中華文化,否定老祖宗,月亮是別人的圓,甚至崇洋媚外,這是自身缺乏文化底蘊、視角狹隘的體現。當今社會,科技發展,社會進步,人民生活日新月異,我們應當繼承中華文化,弘揚揚中華文化,讓中華文化在新時代煥發新生命!
-
8 # 沙海清泉2019
中華傳統文化是根植在中華民族血液中的基因,大多數人一定不會反對和牴觸,有牴觸的人要麼對中國文化不瞭解,另一種可能是受西方文化的印象比較深,東西方文化做了對比後,只看到了傳統文化中的不可取部分,並加以放大,就認為中華傳統文化不好。中華傳統文化之所以可以貫穿5000年的文明和8000年的歷史,自有ta的精髓和智慧在其中,不否認其中有很多不合時宜的習慣和傳統,能夠繼承到現在說明在時間的某一點上ta是有價值的。傳統承載了歷史的發展沿革,傳統帶給人們生活的規則,傳統文化中優秀的、啟發人思考和繼續繼承的文化很多,不再一一列舉。
想想中華傳統文化是在世界文明史上僅存,並依然在傳承的文化,其他的文明由於各種各樣的原因隨著王朝和國家消失了。中國是一個多民族、多種文化共生共存的國家,中華傳統文化是包容和融合的文化,也是最豐富和燦爛的文化。
-
9 # 一鼎朱朱
中華傳統文化講的一直是智慧,而西方現當代文化講的是實用。說得通俗一點是使用和獲取。所以,在物慾橫流的當今社會,很多人認為中國傳統文化過時了,開始牴觸它而心歸西方。這是人類發展的一個過程,就如同孩子在很小的時候,一定會犯很多錯誤一樣,但等到大了才會明白,從懂得什麼是好的,什麼是必須捨棄的!
-
10 # 一鹽九錢置地五餉
傳統文化的最大價值在於塑造了同一地區生活的人共同的價值取向與生活習慣,它對該地域的人的人格塑造起了關鍵作用。當今社會資訊發達交通便捷,人們出行交流十分方便,不同地域的文化碰撞交流在所難免。人們可以在不同的文化交流中對自己傳統文化保持足夠的尊重,對外來文化保持足夠的包容,完全沒有必要神化自己的傳統文化,完全否定拒絕外來文化。
回覆列表
關於牴觸
這個問題我個人覺得有三個方面
不瞭解。目前大部分“文化類”的話題討論的基本上都是“文化產物”或者“文化遺產”。這兩個很明顯不是“文化”本身。就比如牴觸“弟子規”,很多人都在反對。可是大部分反對的人,反對的可能只是人們盲目追捧的那種情節。弟子規本身只是個文化的產物,詳細瞭解一下就會知道,它只是講了生活中的108件事,照著做會對人生有一些益處,但你不去做誰也不能說你就是壞蛋。因此,這種“牴觸”很可能就是一種“情緒”而已,並不是“牴觸”文化。
無法深入學習和身體力行。 既然是“文化產物”,尤其是“非物質文化產物”,大部分是由“有文化”智慧的人,經過長時間的學習,並且身體力行實踐總結出來的。可如今這個快餐時代,人們幾乎沒有時間沉澱下來去實踐這些智慧。做不到,就要給自己找個理由。就像老闆安排個工作,我們做不到會找各種藉口一樣,甚至能講出個完美的理由讓老闆都覺得自己錯了,之後顯得自己很牛一樣,實際上自己沒什麼提升,只是嘴皮子薄了一點而已。因此,這種“牴觸”就只是“無能為力”的表現罷了。對“文化”也產生不了多大影響。
西方文化思想搶了先機。最後這個我個人認為是比較麻煩的,但是在這裡不敢冒然評判,大家自己心裡其實都有數。可以讀一讀“不戰而勝”等等類似的書籍。再來說說中華傳統文化“文化”這個東西是個無形無相的東西,我們可以叫“智慧”,它已經深入到我們的“骨子”或者叫“DNA”裡了。只是我們喚醒不喚醒的問題,這個玩意是牴觸不了的。比如我們使用“文化產物”筷子這個問題,老祖宗用不斷的親身實踐,總結出用這麼兩根兒小棍子,可以讓我們安全,衛生,靈活的進食,而且那麼簡單,實用,這個“文化”天天在用,怎麼牴觸呢?
再比如倉頡大神透過觀察世間永珍,總結出象形字,讓人類從比比劃劃的原始階段,瞬間進入一個字就可以表達清楚意願的智慧階段,這是多麼偉大的“文化”。“渴”一個字,你試試在不教孩子的情況下讓他比劃出意思來看看。再去看看“渴”字怎麼演化來的,就知道“文字”多麼偉大了。如果你還不覺得中華文化偉大,那你根據目前世間某種現象整出個字試試,給它注音,以及相應的意思和解釋。如“囧”字一樣。真不那麼容易。
所以,讀多少書,不算有文化,頂多算是有知識。你能整出一套具有統一性、可用性、傳承性的東西,讓所有人認可,這算是“有點兒文化”了。等它傳個千八百年還沒背推翻,那你才算是“文化人”。如果被推翻,甚至是誤人子弟的,那麼你還得揹負罵名,還有可能禍及子孫。容易麼?你敢麼?你能麼?
因此,所謂牴觸“中華傳統文化”的人,我們不必理會,這次疫情更能讓他們有所感悟,即使他們還是牴觸,我們也要體諒,包容,理解…
畢竟,人生百年,我們連“文化產物”都活不過,更何況是“文化”本身呢!不必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