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快雪書法
-
2 # 星星宇宙
這句話不能單純地從動作或從心理需求的方面來考慮。這句詩不大可能是作者在自己飲酒或與不是知己的人飲酒時所作。個人覺得是詩人在與知己喝酒喝到興奮時所作。
所以說,理解成詩人與知己惺惺相惜、抒發自己與知己相處的快樂,以及對自己過去某些遭遇的感慨更好一些。
-
3 # 非遺與民俗
碰到一班酒徒,不管他有沒有文化、有沒有錢、有沒有社會地位、穿著體面不體面,只要能喝,會吹牛,都可以算所謂的知己,儘管狂飲圖快活好了!這裡的“知己”絕不可以理解為完全脾氣相投、愛好一致的人!在那裡酒後吐出的真言,第二天一句“昨天喝醉了”便會煙消雲散!但詩絕對是另一回事,必須讀給能聽懂者聽,否則他會嘴裡嗯嗯著,人卻快昏昏欲睡了!
-
4 # 東源沁泉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出自《增廣賢文》。“酒逢知己飲,”它的本意是一個真正會飲能飲酒的人是不會亂喝酒的,而是要遇到了知我心的朋友,才能開懷暢飲;“詩向會人吟”,是說真正寫詩的人,是不能把自己的詩文隨便示人的,而是要遇到了志同道合者,才會昭示。
就此,我也談一談我對這句話的一點感悟。交朋友可以,但不能亂交濫交。什麼樣的狐朋狗友都去結交,最後費力不討好,急難時,不但幫不了什麼忙,反而會拖累禍害自己。正所“有酒有肉皆兄弟,急難何曾見一人”啊。心裡的話也不能隨便對任何人都說,不分物件,不分場所,不但起不到正能量作用,反而為自己帶來不必要的麻煩,甚至招來災禍。禍從口出,嘴多沒命,庇多沒病,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別人理解你的謂你心憂,不理解你的問你何求?
當然,在這個商品經濟時代,為了商業應酬,有些酒又不得不喝。不喝事情辦不成,喝了也許會有不愉快,喝多了還傷身體。這就要求一個人要樹立“酒德”,把握好度,又不能傷感情壞事。說話少去閒聊,開會時必須要發言,深思熟慮後簡單的直截了當地說事,少說廢話題外話,和不合時宜的話。
以上是我從“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得來的一點感想。
-
5 # 文學小亭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
“寶刀贈英雄,貨賣與識家”
“士為知己者死,女為悅己者容”
所有的事情都要和能夠說到一起的人交流,不然白費口舌,自討沒趣。
-
6 # 燃之
酒逢知己飲
詩向會人吟
相識滿天下
知心能幾人
這是出自《增廣賢文》的句子。意思是:飲酒要和懂得自己的人一起飲,吟詩要向懂得詩歌,喜歡詩歌的人吟誦,即便認識的人佈滿天下,但真正相互瞭解,相互懂得的人又有幾個?
讀來不免讓人內心產生重重的失落感。
曾經在地鐵上見到一個男的,四十歲左右,穿的西裝革履,但一身酒氣,醉的不輕,坐在地鐵上嚎啕大哭。我不知道他經歷了什麼,但是他的哭聲,一個大男人的哭聲,深深的刺痛了我的心。
喝酒本來是一件高興的事,但往往是,那原本香醇的酒水,會因為某些人,某些事變得苦澀難嚥,可你還不得不把它喝下去。
知己難覓,這是亙古不變的事實,“士為知己者死”,“海內存知己,天涯若比鄰。”,“人生得一知己已足矣!”等等諸如此類的話,不絕於耳,為什麼?物以稀為貴。
但是即便如此,我們還是要對生活報以信心,知己隨難覓,但是不能停止尋找的腳步,可能某年的某一天,你會遇到一個對的人。所以,要保持自己的美好品德,詩向會人吟,遇到合適的人去吐露你的心聲,總會收到意外的回報的。
-
7 # 懷川子逸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這句話說得很經典有理。如果不是這樣,你明明說得是信言,可是對於糊塗人而言就是有害,可謂是對牛彈琴,好心沒好報;如果對明白人而言,明明是美言,人家就會明白良藥苦口,取益避害。總之,話不投機半句多,就是這一道理。
-
8 # 杜象應
“酒逢知己千杯少,話不投機半句多”,為什會出現這種情況呢?說明人與人相處,關係的深淺是很重要的。
為何“酒逢知己飲”?酒,糧食造的,杜康是師祖。它具有舒血、活筋、提神之功效。少飲則有益,多飲則害處大也。
何為“知己”?《增廣賢文》裡有一句:“相識滿天下,知心能幾人”,很準確又精妙。知己,只能在心靈上相遇,彼此間牽腸掛肚、心領神會,可謂“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李杜文章在,光焰萬丈長”。公元744年,李白敗走京城,途經洛陽時,杜甫參加了李白好友的宴會。然而,令人意外的是兩人雖閱歷性格不同,但彼此一見如故,話語沒說幾句,就對飲了起來……。此次相遇後,兩人便四處漫遊,尋找創作靈感與激情。
並稱“李杜”的“詩仙”和“詩聖”,二人成為好朋友後,“酒逢知己飲”到什麼程度呢?有詩為證:“醉眠秋共被,攜手日同行。”
何為“詩向會人吟”?其實這句話說的中肯,不懂得詩意的人,你向他(她)吟誦,就好比“對牛彈琴”白費勁,實際上就沒有那個必要了。
詩,言志抒情,有格律、韻律等一些嚴格要求。同時,因為詩為長句話的精簡,雖然說是濃縮,但其中意義卻昇華了,有意象、意境等概念。
“詩向會人吟”,就是向懂得或會詩內含的人吟誦,才會有效果,同道中人當然是更好的了。此外,“詩向會人吟”有一種價值取向,也有可能惺惺相惜。比如杜甫比李白少十歲,尊重李白就多一些,相互之間對吟詩或彼此間互贈詩,杜甫的顯然比李白回贈的多。
一言以蔽之,“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都岀自於《增廣賢文》,是古代人的智慧和經驗總結,不僅本身寓意深刻,而且還有警醒後人的作用。 -
9 # 工信科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
但凡詩酒茶,一定找對人。
相談總甚歡,相見總恨晚。
相見總是親,相聚總嫌短。
回覆列表
“酒逢知己飲,詩向會人吟”。知音難覓,人生得一已知足矣!當今社會,應酬飲酒多,舞文弄墨少。皆因物慾橫流,斯文掃地也!本人有感:喝酒不如喝茶,喝茶不如弄文:或吟詩作對,或長篇大論,或臨窗對古,或磨墨展宣……凝神靜氣,怡然自足,不亦說乎!文以修心,物慾勞神。孰優孰劣,高下立判也!何來酸儒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