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姑山之嵐

    蒙古軍佔領了四川,大理後才拿下襄陽城。證明蒙古軍確實不擅長在江南這樣的氣候條件,地理條件的地區征戰。

    南宋和蒙古共同滅金後,一直都處在和蒙古對峙的局面。

    蒙古直接攻擊襄陽城。南宋軍民依託堅城殊死抵抗數年,多次打退蒙古的蒙古的進攻,一直確保襄陽不失。

    蒙古軍的戰鬥力很強。軍隊的組成部分幾乎都是騎兵。騎兵的機動性好,迂迴戰術以及突破戰術也大大高於步兵。但騎兵的弱點也很明顯。不實用山地,丘陵以及水網地區。攻城效果極差。

    南宋政權就是在,水網,丘陵眾多的江南。又有很多堅固的城池。這樣使騎兵為主的蒙古很頭疼。

    最後,蒙古奪下四川,南下大理。佔領了長征上游地區。這樣大大打擊了宋朝軍民計程車氣。蒙古大軍繼而南下襄樊。奪得襄陽重鎮。南宋賈似道一意孤行,昏憊無能,沒有搞好和蒙古的外交工作,更沒有重新整頓部隊再戰。致使南宋滅亡。

    南宋滅亡是由於朝廷昏庸,奸臣當道造成的。但天時已經不在南宋。抵抗的結果就是續命以待天時的變化。

    如果南宋高築牆廣積糧,做好防守,整頓軍隊,朝廷開明,人才倍出。用地利,人和換天時,還是很有可能最終走向勝利的。畢竟元朝的壽命才98年。

  • 2 # 未濟

    最終南宋還是會滅亡的,因為實力的差距,疆域的大小,當時的形勢,各方面加起來,南宋就算代代有明君,也就是多堅持幾年,改變不了結果。

    蒙古疆域大,可調動的資源多

    蒙古在沒滅南宋之前,疆域就已經很大了,南宋周圍都被蒙古佔領,孤立無援。不會有人真的以為蒙古滅南宋只靠蒙古人自己吧?蒙軍的軍隊中,漢人,党項人,女真人都有,窩闊臺時期攻宋就調動了50萬軍隊,光靠蒙古人自己當然是不行的。以蒙古廣大的疆域和人口還有各種物資,打持久戰也打得起。

    南宋名將接連去世

    南宋能支撐這麼久,還多次打敗過蒙軍,這多虧了南宋的諸多名將。但是蒙宋戰爭打了那麼久,很多名將相繼去世,像孟珙,姜才,杜杲,呂文德,這些名將都是曾經打敗過蒙軍的,尤其是孟珙,堪稱南宋擎天柱。這些名將的相繼去世,南宋的其他將領能力又不如他們。而蒙軍名將一直沒斷層,不僅有蒙古名將伯顏,還有漢人名將的補充,比如最終滅宋的張弘範。這就形成了對比。

    襄陽城破後,南宋無險可守

    因為南宋的疆域情況,在若失去了襄陽,則無險可守。事實證明,忽必烈拼盡全力拿下襄陽是正確的。在攻下襄陽後兩年便打到臨安,滅了南宋。之後便是佔領南宋疆域和追擊南宋小朝廷了。南宋必須守住襄陽,若是傾全國之力守襄陽,襄陽或許可以守住,但是蒙軍還可從大理出兵攻宋。南宋的形勢不容樂觀,方式對南宋有利,而南宋又沒有那麼多險要可守。

    因為實力上的差距,南宋的滅亡是必然的。尤其是到了後期南宋的名將相繼辭世,這對南宋是極大的打擊。蒙軍的騎兵自不用多說,水軍也是在不斷髮展,在攻打襄陽的時候就是水陸齊攻。南宋有明主,蒙軍也有,形勢已經到了這一步,不是說挽回就能挽回的。

  • 3 # 我是苗苗和珍珠爸爸

    南宋有沒有明主先不說,蒙古的鐵木真黃金家族前期全是明主,雖說內部爭奪汗位也比較激烈,可對外那是絕對的團結。蒙古對宋的戰略計劃不是一天兩天,那是由來已久,先是滅西夏,緊接著大理,然後聯宋滅掉了最強大的金,北宋就是四面楚歌,南宋就更不用說了。主要宋是漢人為主的政權,而周邊全是遊牧名族政權,孤立無援,宋朝如果能夠穩定一面結果都難說,本身戰鬥力就不強,還需要多面分兵對抗,最終的結局還是體力不支。蒙古人有個特點,一根筋,打哪個國家就打哪個國家,打不下來啥也不幹就琢磨怎麼打,老話說得好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直到打下來為止。只能說時代造就了蒙古帝國,那個時代成就了鐵木真,鐵木真成就了蒙古帝國。

  • 4 # kinstar521

    應該不會,蒙古其實並不是喜歡滅國,更多的是掠奪,成吉思汗死了後,他的後代就開始分裂了!雖然看起來橫跨歐亞,但是其他三個汗國根本不會出兵,反而還會內鬥!北元跟南宋估計會南北對峙!歷史上經常出現的局面!至於後面怎麼發展!看兩國的治理水平了!

  • 5 # 砍柴公子2018

    蒙古垂涎江南已久,南宋被滅之前,已經把南宋西面包圍了。雙方邊境線很長,除了襄陽,其他地方總能找到破口。以蒙古鐵騎之驍勇善戰,南宋重文輕武的尿性,滅國是遲早的事兒。

  • 6 # 當代曹植

    最終南宋還是會滅亡的,因為實力的差距,疆域的大小,當時的形勢,各方面加起來,南宋就算代代有明君,也就是多堅持幾年,改變不了結果。蒙古疆域大,可調動的資源多。

    蒙古垂涎江南已久,南宋被滅之前,已經把南宋兩面包圍了。雙方邊境線很長,除了襄陽,其他地方總能找到破口。以蒙古鐵騎之驍勇善戰,南宋重文輕武的尿性,滅國是遲早的事兒。

    除非南宋開啟大航海時代,建立龐大的艦隊,大力研發火器,佔領琉球、臺灣、東南亞、南亞、非洲、大洋洲與美洲,並大量移民開發建設。掌握長江與淮河的制水權,與蒙古周旋。

  • 7 # 嘗古研今

    這個問題很好,前提是假設的,因為作為漢人,我們都不希望被外族入侵且奴役,特別是落後的民族,它摧殘了我們的文明與先進的文化,但歷史發展就是這樣,在冷兵器時代,野蠻落後的民族,它們面對富裕的民族與地區,最直接的方法就是搶奪這個強盜邏輯來快速致富或吃飽肚子。何況他們有強壯的身體與不要命的瘋子精神,當然到蒙古入侵南宋時,他們不是簡單的瘋子了,他們有方法與策略,這都是漢人出了好主意或親自參加與指揮了。

    假設南宋都是明主,像襄陽防守那樣抵抗蒙古軍隊六年,肯定會拖跨蒙古鐵騎,知難而退的,我也這麼想過,當時皇帝不那麼昏庸,不用賈似道,調動各方面力量支援襄陽,決對會打敗蒙軍,然後建立數個襄陽城類似的堅固城池,或像釣魚城那樣的防禦系統,蒙古軍的優勢被完全削弱了,只要南宋軍民團結一致,蒙古人過不了長江。

    但是歷史無法假設,廣大老百姓不希望長期的戰爭,自宋建國以來,北方的少數民族不斷的入侵,連年的戰爭,人口數量急速下降,田地荒廢,老百姓希望儘快結束戰爭,這也是歷史的選擇,遼國,金國無法統一天下,蒙古人能統一天下也是順應民心的,當然我們希望南宋統一天下,但幾乎沒有可能,只有一步步地退縮、議和。況且忽必烈建立元朝後,大量使用漢人,接受漢文化治國,國人已經心裡認可了。在我們這個民族,哪個人當家都可以,只要不改變我們所信仰的文化與思想就會被認可。

    所以,南宋有明主,深挖牆廣積糧,還會滅亡的,只是滅亡的時間會晚一點而已。統一的國家是民心所向。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老師們幫忙看看,乙丑,庚辰,丁酉,己酉,婚姻如何,財運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