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我怕是個史人了
-
2 # 省力1836
如果真的穿越時空到大秦成為秦始皇,需要做的第一件事絕對不是去維護誰的利益,而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生存下去,即使當時就是皇帝的身份。
再說說秦始皇統一六國之後的國情,他制定的國策廢除分封,設立郡縣,最終目的就是中央集權,確保皇權至上的政令統一。
如果成為秦始皇,不能受歷史知識和歷代政治權謀的影響,不要考慮太多,第一目標是生存,然後,在可以承受的範圍之內,統一所有可以統一的事情,這不是為了顯示皇權的威嚴,而是必須達到的目的,在此過程中,沒有任何能夠獨立於國家利益以外的其它利益,無論是平民百姓還是達官顯貴,違者一律嚴厲懲處。
秦始皇統一六國,統一度量衡,統一文字貨幣等等,究其實質是統一天下秩序,一個標準的信任環境,才是長治久安的基礎,可惜秦始皇沒有做好輿論宣傳,人民擁有的知識不足以認識到秦始皇的心思,就等於大秦沒有良好的施政基礎,一切政令以強大的國家暴力保證實施,背離了華夏文化的中庸思想,成為人人喊打的“暴政”,無論誰成為秦始皇,一定要避免這一點。對於平民百姓或者達官顯貴,這才是真正的利益。
-
3 # 北雨寒
始皇最大的敗筆,就是在頂層制度設計上走了極端,全盤否決分封制而開創郡縣治國的先河。
郡縣制的偉大創舉無需多言。治軍、行政、財稅都由皇帝一把抓,效率大幅提升,自漢以來無一不採納了郡縣制作為治國根本。
但始皇全盤否決分封制,也為秦朝迅速敗亡埋下隱患。
二世胡亥上位後,迅速殺光兄弟姐妹,是單一郡縣制的弊端之一。
六國貴族興兵作亂,是單一郡縣制的弊端之二。
如果始皇能在上位之初分封其子女為諸侯王,賜其封國治軍、食邑之權,並以郡縣制管理國家臣民,那麼即便二世想揮舞屠刀也得掂量掂量。
再者,將子女分封於六國疆域,齊楚燕趙魏韓的原貴族們還有機會興兵作亂麼?
以郡縣和分封同置,並不影響車同軌書同文,南征百越北擊匈奴。如此,秦絕不會二世而亡。
題主問,維護百姓還是籠絡權貴。
其實並不矛盾。
以郡縣治民,以分封拱衛皇權,百姓既得安定,貴族亦能老實本分,如此天下太平。
換個角度來看,彼時生活水平低下,秦時人均壽命男子不過30歲,女子已難逾40。
若天下能得安寧,而荒地多人口少,則農業生產必能蒸蒸日上。
再說人們最擔心的徭役繁重,如補修長城、建造帝王陵寢和阿房宮等,其實大量勞動力來自於犯人,當然也有部分百姓工匠參與,但比起戰亂來說,當計件工總比當排頭兵要好上太多吧。
所以說,拉攏權貴而起分封,管理百姓而行郡縣,可兩全矣。
當然,這個牛皮不是我吹得。而是看了後面自漢以降歷朝歷代總結的經驗得出,算是馬後炮而已。始皇能開創郡縣制已是人皇之舉,無可責難非議。
回覆列表
這個問題很有意思,我們作為現代人,如果只是現在旁觀者的角度來看,大多想要的是維護百姓的利益。然而如果真正成為了秦始皇,從當時那個時代背景來看,我想可能更多的人會選擇去維護達官顯貴的利益。
(秦始皇像)
原因很簡單,維護達官顯貴的利益對秦始皇更有利。
秦始皇所處的時代,民智不顯,通俗來講就是大多數百姓都沒什麼文化。沒文化意味著什麼?意味著沒有地位。
雖然這話很直白,但卻並不是我信口胡說。我不否認即使沒有文化也存在出人頭地的渠道。畢竟劉邦一開始不也只是個混混嘛。但對絕大數目不識丁的百姓而言(注意是絕大部分),他們是沒有什麼上升的渠道的。基本上從出生起,就註定了一輩子的命運。而達官顯貴則不然,出生就含著金湯匙,他們可以接受好的教育,他們可以去參與政治。因此在那個時代,平民與貴族二者的差距是巨大的。一個平民想成為貴族,難於登天。
(陳勝吳廣起義)
這樣導致一個什麼情況?導致平民實際上是沒有什麼反抗的能力的。除非將他們壓迫的無法生存,否則他們並不會主動去爭取什麼利益。而貴族則不然,貴族有能力也有野心去為自己爭取利益。當然,就統治者而言,他更看重的是貴族可以為自己帶來利益。至於平民,直接命令就好,為何要多拿出利益給平民?雖然這話很殘酷,卻是現實。
如果不給貴族利益,那貴族可能會造反,使自己的政權動盪。而不給平民利益,只要不壓迫的太狠,就不會帶來什麼惡果。況且,在秦始皇時代,平民造反其實沒那麼可怕,真正滅亡秦朝的可不是農民起義,而是六國舊貴族的起義。陳勝吳廣起義只是拉開了秦末的帷幕,真正給予秦朝致命一擊的是項羽這些前六國的舊貴族。所以,應該維護誰的利益,可想而知。
(項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