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無懼再出發
-
2 # 雪兒心情加油站
雖然,我們從感情上來講,公司給員工安排了員工認為是不合適的崗位。所以覺得自己不應該被這樣安排,但是你要換一個角度來想問題。你都知道企業是為了裁員,所以說才進行的調配。公司既然沒有把你給裁掉,就說明你一定還是有你的過人之處。所以說才把你給留了下來,然後對你的崗位進行了調整。我認為:如果你想要繼續在公司做下去,想繼續保留你在公司工作的資格。你就必須得服從,配合領導安排的工作。不會你可以學呀,只要在能留在公司叫你做什麼你都得無條件的接受。如果是你以前沒有接觸到的,領導他這樣安排你去做了;他一定也會考慮到,也會給你一個過渡期,會讓你重新學。既然公司給你這個機會,你就應該好好的把握。我覺得你不應該在挑了,不然的話那你就只有辭職回家了。
因為今年是非常時期,受疫情的影響各行各業都不景氣。所以說很多公司倒閉了,很多店鋪關門了,很多老闆的生意都做不下去了。可以說:在今年不要說能賺多少錢,掙多少錢了。能有一個穩定的工作,一份收入都已經很不錯了。所以如果你實在接受不了公司給你安排的這個職位,那你就只有辭職另謀高就了。
-
3 # 乙事主7315
想擠走人 公司有辦法的 但是作為員工你也是有辦法的 病假 年假 事假 只要符合勞動法和公司手冊 就和公司對著來 不過公司辦法還是比個人多 千萬別自己主動走
-
4 # 星雨如風
為了裁員,給員工安排一個不能接受的工作崗位,這也是一些企業為了裁員經常使用的手段,其真正目的是為了逼員工自動提出離職,從而按照勞動法規定,企業可以不支付員工的經濟補償金。
對於企業的這一做法,從情理上看,令人難以理解;但是從法理上看,如果在勞動合同上並沒作出專門規定的話,是完全可以行得通的。
我有一個朋友,本來在一家公司從事銷售工作。朋友性格內向,又不善於人際交往,銷售業績一直不明顯。恰逢受到今年疫情影響,公司效益狀況堪憂,公司想裁員,但考慮大多是老員工,一直下不去手。於是,就採取了這種做法。公司搞了崗位調整,大量精簡科室人員,充實生產一線。我的那位朋友被調整到生產車間工作,做了一名一線操作工。朋友感到不能接受,最後自己選擇了辭職。
今年的疫情使很多企業受到了衝擊,企業不僅復工延遲,有的企業即使復工後,由於市場、資金等原因無法開足。企業為了減少成本支出,選擇裁員的方法。
應該說,企業沒有直接將你裁掉,而是調整了工作崗位,說明你在企業還有一定的存在價值。
針對你的這種情況,建議:
理解企業目前的困境和難處,樹立與企業共度難關的信心。接受企業的工作崗位調整,更加努力工作,一切以工作成績說話。在積極工作的基礎上,逐步爭取今後再回到原來的工作崗位。如果自己覺得不能接受,那唯一的選擇就是辭職走人。 -
5 # 職中道
企業根據經營狀況,在內部管理方面做出調整,比如調整部分員工的工作崗位,是企業自主經營管理的合法權益。
企業在做出調整崗位安排前,要和員工進行充分的溝通和協商,講清楚調整的原因和目的,員工可以選擇接受,也有不接受的權利。這些都是合情合理的。
企業為什麼調整工作崗位1、 企業業務模式、經營方式有大的改變,最佳化和合並部門,從而導致崗位消失,需要把原來崗位的人員分流到其他崗位上去。
2、 企業運營的流程發生較大改變,原來流程節點上的崗位被最佳化、替代、合併,也會導致崗位消失,進行人員分流。
3、 當前崗位的價值和作用不大,不能給關聯工作產生貢獻,要最佳化掉這個崗位,從而就把這個崗位人員調整到其他工作崗位上去了。
4、 該員工的能力和產生的價值,不能繼續勝任當前崗位,需要再培養、培訓和提升,調整工作崗位就是首要舉措。
5、 為培養多技能、多面手人才,需要對有潛力的員工進行輪崗,使其多學習、多接觸企業各板塊的工作流程和業務技能,作為儲備的晉升物件。
認為企業以裁員為目的,調整員工工作崗位,變相讓員工離職,我認為這種觀點有失偏頗。1、裁員是企業無奈的選擇。
企業遇到經營狀況不好的情況下,尤其是今年的全球大環境下的經濟形勢尤其複雜,企業業績低迷持續下降,甚至出現虧損的情況,企業無力從外部調整扭轉,只能從內部調整減輕壓力,裁員是企業無奈的選擇。
2、企業裁員,老闆也心疼。
從招一個人到熟悉工作,再到獨立工作,需要一個過程,快的一兩個月,慢的三五個月甚至更長時間。
這期間,企業要投入時間、精力、財力,還不能保證一個人是否能夠與團隊走的更遠,作為企業管理者,遇到這種情況都會很焦慮、心疼、無奈,作為公司的老闆,看到團隊流失一名人才,其實心如刀割。
3、裁員也是對團隊負責。
團隊中的每一個人,都是老闆的人才,都是為老闆創造價值、創造利潤的發動機,老闆渴望人才的那份期盼,常人無法體會。他要為團隊負責,企業還要繼續,無奈之下,只有減員。
-
6 # 大凡田e洞察
企業為了裁員,給員工安排一個不合理的崗位,是違法的。 員工之所以還去了那個被單位安排的崗位,那是因為員工本人並不懂法,從而被套路了。
1、有些單位為了減少裁員的成本,往往透過調崗的方式,迫使員工辭職。在實際的裁員實踐中,很多企業因為是零星裁員,往往透過調崗方式 ,目的就在減少或者不支付經濟補償金。
這是用人單位常用的手段,也是屢試都爽的法子,主要是韭菜割了,還會長起來 ,總有一些人不去學習,不讓自己懂得相關的保護自己的勞動法律法規, 所以被用人單位套路、被用人單位收割了。
當用人單位非法調崗的時候,雖然有些員工覺得非常不能接受,但又覺得好像也沒有好辦法來維護自己的合法權益,於是就乖乖的去上崗了,上崗以後更是很難受,受不了就自己主動辭職了,這樣用人單位的目的就達到了,不用支付經濟補償,並且實現了減員。
2、當遭遇非法調崗時,按如下方式應對,才不會被套路。根據勞動合同法第40條的規定,當勞動者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用人單位可以調整勞動者的工作崗位,但是調整時必須要與原崗位具有相關性和相似性,並且不具有懲罰性和侮辱性,否則是非法調崗。
當勞動者生病醫療期滿後到達原崗位,不能勝任工作的,用人單位可以調整崗位,然必須要遵循新的工作崗位比原來的工作崗位工作強度要低,才是合法合理的。因為正是生病後體質下降才不能適應原來的崗位,如果調到新的工作崗位,工作強度更大的,是顯失公平的,違法(那目的就是讓勞動者去辭職的)。
如果勞動者是因為工作能力不足、工作業績不達標 等不能勝任崗位工作的,單位可以調崗,但一定要考慮到其崗位的相關性和相似性,並且不具有侮辱性和懲罰性, 才是合法合理的,否則違法。比如從研發工程師調崗到門衛,從銷售員調崗到食堂的衛生工,工作崗位不具有相關性同時具有一定侮辱性和懲罰性,是非法調崗。
面對上述非法調崗,勞動者該怎麼辦呢?
第1步:書面拒絕調崗。第2步:堅守在原來的工作崗位上,不要遲到早退,更不能曠工。或許正是你的堅守原崗位,用人單位就不再調崗了, 或者調到你願意去的崗位或者透過加薪的方式調崗, 這些都是比較好的結果,同時也是勞資雙方平等的一種表現。
在調崗的過程中,一定要注意小心應對,不要上當,具體的注意事項在我的《降薪調崗待崗,專家出招》專欄中,講得非常清晰,大家可以去仔細閱讀, 一定會為你合法權益的維護提供比較大的幫助。
-
7 # 共享人才
從法律層面來講調崗需要公司與員工協商一致,現在公司採用這種強制性單方面調崗的方式,是違法勞動合同法的.你可以申請仲裁,要求回原崗位工作.也可以選擇解除勞動合同,要求單位賠償你經濟補償金.
當然了這也只是法律上來講,很多人覺得麻煩不會去申請勞動仲裁的,這也是公司變相裁員的一直有力手段。為了避免這種事情的發生,我們必須要有危機意識,首先問一個問題:被裁掉的都是什麼人?
除非老闆不想幹了,那麼裁員肯定是有選擇的,除了老闆有特別的需求,那麼被裁掉的肯定是無關大局的人,或者非緊要利益的人,或者走了之後能招到的人,以及沒有什麼存在感的人,例如,我的行政助理,一個花瓶,辭退了,我可以找更養眼的。
至於下面那些出力氣的人,或者出苦勞的人,天下最不缺的就是力氣,至於功勞?呵,那是過去的事。有些人說技術人員,研發人員,的確,這些人不容易被裁,這取決於容不容易再找到一個同樣技術的。例如,你一個非常稀缺的技術人員,獨步天下,廢話,我當然不會裁你了,還得把你好好供著,感謝上天,這種人真的不多。
那麼如何避免被裁員呢?
努力工作,提升自己的能力,為公司創造價值。
-
8 # 吹起風裡的夢
當然不合理,但是你訴說無門,只能自己主動辭職,大多數套路都是把你從城東調到城西,白班調成夜班,怎麼不舒服怎麼來,所以那種裁員賠償的真的是良心企業。
回覆列表
情理上是不對,法理上你就多看看合同了,如果有這麼一條:服從公司工作安排,那就不好說了。如果有這種情況建議趕緊找下家吧,耗不起,時間成本太高。如果暫時沒什麼好的地方就接受吧,畢竟多多少少還是有份收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