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不講理講故事

    在古時候,人的名和字是兩個概念,名,是父母給起的,是自己稱呼自己用的。而字是長大成人後自己給自己取的,可以對自己的名做一個擴充套件,解釋,也可以說明自己的特點等等。字是其他人稱呼自己用的。

    比如三國裡的諸葛亮,在他自己發言的時候總是自稱:亮如何如何。而當其他人稱呼他的時候就會說:孔明如何如何。

  • 2 # 茗心

    這個問題如果改成“為什麼三國時期人物取名都是一個字的?”是不是更準確些?

    先贅述一下姓、氏、名、字的區別與各自代表的意義:

    在我國古代,姓、氏、名、字是不同的幾種類別。姓起源於母系氏族,各氏族之間以“姓”劃分;“氏”是氏族發展龐大之後,一個氏族會有許多分支,每個分支用一種“氏”來區別,氏的階級性非常強,一般只有有身份地位的上層人士才能用“氏”,而普通人是沒有“氏”的,即所謂“有名無氏”;“名”一般是長輩給起的,用於在長輩或上級面前的自稱,以示對長輩、上級的尊敬,同輩之間是不可以直呼其名的;“字”是名之外代表個人德行的一種符號,是用於同輩之間的稱謂,代表著對對方的尊重。

    因而在古代名是名,字是字,兩者是不一樣的。只是後來經過不斷演變名和字才逐漸合為一體,即代表一個人的名,但即便現在也仍然有名和字分開用的。

    至於“名”的字數,讀過《三國志》、《三國演義》或《後漢書》的人不難發現:三國時期(其實自先秦兩漢至西晉時期)人物取名幾乎都是一個字,這究竟是為什麼呢?

    好多人都認為這一現象是因為王莽改制造成的。西漢末年,王莽篡權建立新朝後進行復古改制,“令中國不得有二名”。且傳有“匈奴單于,順製作,去二名”語,說明當時二名之禁已見於詔令。另外,還有一件事更說明了王莽對二名的歧視態度。莽的長孫王宗因私制天子禮冠和銅印,企圖篡位,事發後,王宗自殺,但仍遭罪遣,被貶官爵,改封號,恢復二名,“王宗本名會宗,因製作去二名,今複名會宗”,去二名是表示朝廷的寵遇,恢復二名則顯然表示貶辱之意。由此,社會上便形成一種觀念:二名比較低賤,因而當時人們會有意去二名,而取單名,由此形成了一種社會起名風氣和習慣。

    但王莽在位僅僅十五年時間便被推翻,而其篡位復辟行為更遭到了社會的廣泛唾棄,因而,若說三國人取名只取一單字是根源於王莽改制顯然是站不住腳的。並且三國之前的先秦兩漢時期人名也絕大多數是單字,有史為證:西漢十四帝中只有劉弗陵和劉箕子是二名,其餘均為單名,而東漢十三帝則全系單名。故,王莽的“二名之禁”並非是促使三國盛行單名的根本原因,而充其量只能是其中的一個影響因素罷了。

    還有一部分認為是取單名是因避諱引起的。由於秦漢以來諱制越來越密,勢必會產生一個廣泛的社會問題。為了儘量克服避諱帶來的弊端,減少諱字,漢晉時代的帝王們採取了兩種約定俗成的取名方法:一是大量用單名;二是採用生僻字。由此也助長了單名的盛行。其實,三國及其前後數百年時間之所以盛行單名,其根源不是王莽改制也非避諱制度,而是一種文化傳承現象。正如任何文化都具有傳承性一樣,作為中華文化重要組成部分的姓名文化,同樣具有傳承性。每一代人都需要從上一代人那裡承接社會遺產,又把它們傳給下一代,使文化呈現一種不間斷的連續狀態,並在其基礎上不斷髮展和創造出新的文化。中國人的姓名符號形式,從周、秦以來,一直以單名為主,崇尚單名已成一種社會潛意識,取單名之俗自然會代代傳承下來,所以,三國時期盛行單名,只不過是繼承前朝的取名傳統而已。王莽的“禁二名”與時下的避諱制度當然也是有影響的,但僅僅只是對這種潛意識進行了強化,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因而可以說,三國單名盛行主因是文化傳承習慣,次因素是“王莽改制”與避諱制度,或可說成是這三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朋友聚會老婆突發燒不好意思不去該怎麼辦?要是黑夜不回來沒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