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中國書法大課堂

    王羲之真跡無存,摹本就成了唯一可以領略書聖風采的作品,且都出自古代名家之手,所以才顯得格外珍貴。書畫收藏有個不成文的規則:古代名家真跡失傳,與作者同時期的仿品,且能達到以假亂真的水平,那麼,此仿品與真跡無異,其價值“下真跡一等”。

    請看王羲之《平安帖》摹本賣了多少錢:

    王羲之尺牘《平安帖》草書,絹本,縱24.5釐米,橫13.8釐米,共4行41字。是唐代雙鉤摹本。嘉德拍賣過一個,上海大藏家劉益謙花了3個多億買了《平安帖》手卷。《平安帖》以2.75億元落槌,加上手續費是3.08億元,平均每個字750萬元,這件書法就是仿品。

    《平安帖》摹本:

  • 2 # 千千千里馬

    謝謝您的邀請和提問。“《蘭亭序》六種全為仿品,按現在叫做盜版,可為啥還有人為之傾倒?”首先我要糾正你一下,盜版跟蘭亭序的“六種”仿品八竿子打不上一杆子。盜版是指現代的智慧財產權保護的範圍。而《蘭亭序》臨摹本複製本是古代儲存書法墨跡流傳的一種方法,假如沒有這樣一種方法,我們連蘭亭序的所謂的“盜版”也是看不到的。你的所謂“盜版”這個詞與《蘭亭序》流傳的保護手段相距太遠。所以我們也希望我們很多的人不要把一些概念錯用亂用。

    虞世南臨摹的《蘭亭序》墨跡

    我們再說說你的可以探討的一個問題,就是什麼叫《蘭亭序》“六種”仿品?

    在中國的書法史上關於《蘭亭序》流傳的版本,有多種說法。例如“蘭亭八柱”、“蘭亭五種”、“蘭亭三種”等等,還真沒有“蘭亭六種”這樣的說法。

    《蘭亭序》從唐太宗時代有摹本以來,流傳到後世,最可信最重要最為大家所種的只有三種。這就是馮成素的摹本、虞世南的摹本和褚遂良的摹本。

    這個理由主要在於,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他們都是唐太宗時代的人,而且於世南是直接的王羲之書法體系的承傳者,他的老師就是著名書法家智永。歐陽詢”在隋朝就是宮廷書法家,對王羲之的書法真跡是非常瞭解的,褚遂良是虞世南的學生,而《蘭亭序》這個王羲之的書法作品,一直在王羲之家族被珍藏起來,不為人所知,是唐太宗時期第一次公開露面的。因此,在唐太宗之前,《蘭亭序》是鮮為人知的一個書法作品。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他們是有幸最早在第一時間見到《蘭亭序》真跡到的書法家。所以,儘管他們流傳下來的《蘭亭序》是三個臨摹的墨跡,但是,這些墨跡應該是最接近《蘭亭序》真跡的書法墨跡,他們臨摹的《蘭亭序》到底像不像,是有依據可以對照的。所以,歷代最重視的就是馮承素、虞世南、褚遂良他們三人的《蘭亭序》摹本墨跡。

    褚遂良臨摹的“黃絹本”《蘭亭序》“此地有崇山峻領”的領字有“山字頭”,此本有米芾題跋

    除此之外,還有兩個比較可靠的唐代的《蘭亭序》書法摹本。一個是墨跡本的《蘭亭序》因寫在黃色絹上,所以叫“黃絹本蘭亭序”。據說,這個摹本是褚遂良的另外一個摹本墨跡,這個摹本後面因為有米芾的提拔,所以被後世認為是比較可靠的一個唐代《蘭亭序》摹本。

    這個《蘭亭序》唯一不同的是,所有《蘭亭序》上“此地有崇山峻領”的“領”字,沒有山字頭,但是這個摹本的“領”字,有山字頭。其餘地方筆法、風格大體都差不多。

    這個黃絹本的《蘭亭序》,收藏在臺灣著名收藏家林柏壽(1895—1986)的“蘭千山館”。林氏因收藏黃絹本《蘭亭》和懷素《小草千字文》,因此齋號為“蘭千山館”。

    這是大家非常熟悉的馮承素摹本《蘭亭序》

    以上四個《蘭亭序》摹本不但屬於唐代的墨跡,而且都是唐太宗時代的書法家臨摹的墨跡,所以,被後世認為是《蘭亭序》的祖本臨摹本,也就是說、《蘭亭序》能夠流傳下來,完全是依靠這三個書法家的四個摹本才得以流傳至今,因此,他們《蘭亭序》臨摹的歷史功績是功不可沒的。

    中國歷史上有無數的書法作品,就是透過臨摹這樣流傳下來的,如果把歷代臨摹《蘭亭序》書法都集結起來,起碼有100多個。這其中宋代有米芾的臨摹,元代有趙孟頫和俞和的臨摹,都是非常精彩的。但是這些臨摹是根據唐代的臨摹而再臨摹出來的。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王羲之的書法,王獻之的書法絕大部分都是透過臨摹流傳下來的,如果沒有王羲之書法的臨摹作品,真跡早就灰飛煙滅了。

    《萬歲通天帖》中王獻之的《廿九帖》

    比如說,在唐代武后萬歲通天年,王羲之的後代王方慶把家藏的100多本王氏家族的書法獻給了武后欣賞,但是武后很客氣,她欣賞了這些珍貴的書法作品之後,令宮廷把王室家族的這些作品複製了一個《萬歲通天帖》之後,就把真跡還給了王方慶,可是今天,臨摹本儲存下來了,王方慶儲存的王氏家族的真跡,包括王羲之王獻之的珍貴作品,全都灰飛煙滅了。

    歷史上有很多書法真跡,就是因為缺乏臨摹而灰飛煙滅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認為臨摹書法作品就叫盜版,你的這個說法是完全站不住腳的,而且我覺得也是對臨摹書法這種功德無上的歷史價值的一種否定和批判,這是沒有歷史責任感的。

    歐陽詢臨摹的《蘭亭序》,北宋刻石於定武,又叫《定武蘭亭序》

    在所有最可信的臨摹版中,還有一個特殊的臨摹版本,是根據歐陽詢的臨摹作品碑刻下來的一個《蘭亭序》刻本,這個《蘭亭序》就叫“武定本蘭亭序”。《武定本蘭亭序》是北宋時期刻的,由於是依據唐初書法家歐陽詢臨摹的版本而上石摹刻,所以,也被認為是最值得信任的一個《蘭亭序》仿品。

    以上五個蘭亭序的摹本就是最可靠的也是歷代非常認可的“下真跡一等”的《蘭亭序》摹本。

    為什麼只有這五個書法臨摹作品是被認為可以“代替”王羲之書法真跡的臨摹呢?

    第一個原因是時代

    第二是權威

    這些書法家,他們都是大書法家,他們的書法技能是非常高超的,非一般人所能比擬,因此,他們臨摹的精度和深度都值得後人膜拜,即使是他們的習作,那也是值得我們後人從這些大書法家的地位上來學習的。這種大書法家的權威地位也是利益是公認的,因此這兩個原因就造就了,唐代的魔本是最權威的《蘭亭序》臨摹。

    褚遂良的《蘭亭序》摹本,此本與虞世南、馮承素三個摹本被譽為“下真跡一等的”王羲之《蘭亭序》

    但是值得我們注意的是在這五個《蘭亭序》臨摹作品當中唯一的一件是根據歐陽詢臨摹作品的碑刻本《蘭亭序》。這個版本的拓本流傳到元代,被趙孟頫所獲之後,趙孟頫對此如獲至寶,愛不釋手,一路上寫下了十三個題跋,這就是著名的《定武本蘭亭序十三跋》。趙孟頫的《定武本蘭亭序十三跋》,不但是趙孟頫著名的書法美學和書法理論思想,而且也是書法史上的一件重要事件,這就是從《蘭亭序》開始,本身就存在著碑學和帖學相提並論融為一體的情況。

    像趙孟頫這麼著名的書法家,他也沒有認為帖學高於碑學或者碑學高於帖學,他把帖學和碑學都看做是同等的地位,這就是中國書法史上本來的一個面目。

    也可以說第五本《蘭亭序》的流傳,標誌著中國書法碑學和帖學永遠是不能分離的一個體系。

    米芾為“黃娟蘭亭序”的題跋

    自古學習書法就是來源於碑刻和鐵血兩個圓來源的,比如說小篆就是從石刻中來的,大量隸書學習,也是從刻本學的,唐代和宋代學書法,有相當多的楷書都來源於碑刻。比如說,學習顏真卿的書法,歐陽詢的書法,等等,都來源於碑刻,並沒有墨跡。

    事實上,就是有楷書的墨跡,也不可能讓人人都拿著墨跡去學習大師的書法,例如像顏真卿、歐陽詢、柳公權這麼著名的書法家,哪裡可以人人都有他們的一個書法真跡作為字帖學呢?

    所以宋代依據歐陽詢臨摹《蘭亭序》碑刻的《武定本蘭亭序》對於王羲之書法的傳播貢獻是很大的。

    這個碑刻拓本被北宋的書法家收藏家薛紹彭得到之後,也是愛不釋手,如獲至寶,興奮之餘題詩一首:

    東晉風流勝事多

    一時人物盡消磨

    不因醉本蘭亭在

    後世誰知舊永和

    足見《蘭亭序》在書法上,在歷史上對後世的影響是多麼巨大,正如薛紹彭所言“不因醉本蘭亭在,後世誰知舊永和”?是呀,中國歷史上有皇帝年號的共500多個,唯獨一個很不起眼的,半邊中國的永和九年只因為一篇《蘭亭序》而萬古不朽。而永和這個年號總共存在了12年。這就是一篇《蘭亭序》的偉大之處。

    薛紹彭的書法作品

    《蘭亭序》不但是一篇書法名作,同時它也是一篇文學名著。因此,在歷史上是非常著名的,它的魅力也是由書法和文學兩個層面構成的。後世的書法家,學者,詩人,政治家,等等,眾多的著名人物都喜歡《蘭亭序》這篇文章或者蘭亭序這篇書法。模仿《蘭亭序》書法的書法家,在宋代以後層出不窮無以數記,元代書法家趙孟頫一生臨摹《蘭亭序》達百通,至今流傳下來的就有六種。

    明代書法家文徵明臨摹的《蘭亭序》被列入“蘭亭八柱”之一。他書寫的《蘭亭序》流傳至今的有四件作品。清代畫家書法家八大山人、鄭板橋他們都用自己的書法方式或者臨摹過《蘭亭序》,或者創作過以《蘭亭序》為文字的書法作品。

    文徵明臨摹的《蘭亭序》書法作品之一

    我們當代書法家啟功先生臨摹的《蘭亭序》別具一格。楊再春先生臨摹《蘭亭序》200餘次。還有許許多多的書法家,詩人他們或者臨摹《蘭亭序》,或者用《蘭亭序》的文字作為書法創作的題材。

    不過,後世書法家學習《蘭亭序》,他們僅僅是從摹本再來臨摹,這就跟唐代書法家親眼見過《蘭亭序》臨摹出來的《蘭亭序》還是有一定質的差別的。所以最重要是唐代的摹本,以及根據唐代摹本的碑刻都是可信的,而後世的書法家所臨摹的《蘭亭序》,就只能是一種借鑑了。

    總而言之,喜歡《蘭亭序》,用《蘭亭序》來創作書法,是一種書法情懷,是一種書法文化的承傳,這麼多的人,這麼長的歷史上喜歡《蘭亭序》是一種不朽的傳統,這不是沒有道理的。因為《蘭亭序》它集結著華人的書法情懷和文學情懷,王羲之他不但是一位書法家,也是一位文學家,我們學習《蘭亭序》既是學習文學,也是學習書法,書法和文學是分不開的,沒有文學就沒有書法,同時好的文學作品,也需要精美的書法作品來為它錦上添花,這是《蘭亭序》給我們最大的啟示,這是《蘭亭序》永遠不朽的價值所在。

    如今,為了更好的承傳《蘭亭序》文化,中國書法的最高成就獎也叫蘭亭獎。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斯科爾斯:曼聯復興勢頭令其他球隊擔憂!曼聯能奪得歐冠資格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