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禪茶一味,點茶,茶敘
6
回覆列表
  • 1 # 讀器觀心

    我在無錫生活,偏愛去黿頭渚、

    蠡園、

    梅園、

    錫惠公園以及長廣溪溼地公園

    ,四季常客最愛黿頭渚,

    冬天梅園賞梅花,夏天蠡園迎荷香,秋天錫惠公園賞菊花,春天最忙每個園子都要照顧。

    每每三兩好友出發總忘不了隨身三件套:紫砂壺套裝、防潮墊、熱水瓶,其實熱水瓶隨人數而定,大家來都自覺帶好水,野外燒水困難。

    我們的行程安排很簡單,先自行活動,徒步大約8公里,然後集於一亭,汗發透,人靜神,熱茶一壺,各自斟飲,野外最大的優勢,空氣清新,無絲竹亂耳,無案牘勞形,身心皆空,生活、工作的煩憂可以暫時放下。別小看這短暫的放下,彈簧也有極限,壓多了會廢掉,任何人都希望有傾聽者,這時候大自然或者朋友就是你最好的傾訴物件,短暫的放空會讓繁雜的節奏恢復平靜,增強再出發的動力。

    最好玩的一次莫過於在長廣溪溼地公園的荷花茶會,採新鮮的荷花,將茶置於花心之中,待一個多小時的薰染,茶香夾雜花香,清新怡人,妙不可言,佳人相伴,媲美於蘭亭酒後集會!非常贊同您的想法!享樂要趁早,七老八十了再別與人講您的曾經未了夙願,需講的是您的曾經歷歷在目的過往,啟發後人!

  • 2 # 芷韻茶話趣談

    茶好,水靈,具精和恰到好處的的沖泡技巧,自然造就了一杯好茶,加上有一個品茶的幽雅環境。

    這時,已不再是單純的飲茶了,而已上升為一門綜合的生活藝術。

    因此,茶的品飲,除了對茶本身“啜英咀華”外,品茶環境的塑造也是很重要。

    清山秀水,小橋亭榭,琴棋書畫,幽居雅室,當然是理想的品茗環境了。

    品茗環境包括的方面很多,通常由園林,建築物,擺設等幾個方面組成。

    一般說來,公共飲茶場所,因層次,格調以及飲茶者的目的不一,要求當然也不一樣。

    茶道講究“和,靜,怡,真”,把“靜”作為達到心齋座忘,滌除玄鑑,澄懷味道的必由之路。

    佛教也主靜,佛坐禪時的五調:調心,調身,調食,調息,睡眠,以及佛學中的“戒,定,慧”三學也都以靜為基礎的。

    佛教禪宗便是從“靜”中創出來的,可以說,靜坐靜慮是歷代禪師們參悟佛理的重要課程。在靜坐靜慮中,人難免疲勞發困,這時候,能提神益思克服睡意的只有茶,茶便成了禪者最好的“朋友”。

    飲茶亦可以悟禪,由於飲茶與佛教的清規,哲學,教理,觀念有許多互通之處,從而便產生了“禪茶一味”之說。但這不是說,茶就是禪,禪就是茶,指的是禪和茶在精神上的互通。

    這是因為茶性平和,飲茶可以清心,也可以靜心,僧人認為飲茶可以悟理,而至悟佛理,從而,始終保持一顆平常心。

    現在,城市人的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彼此間的不信任感也越來越強。我們無須清靜無為,也無須清淨辟世,但也要在生活中順應自然,修身,修心,以求靜,求智慧,求健康。如何做到這一點?你只有把心放下。

    在人心日益浮躁的今日,林道長向欠揭示的或許不只是一種養生方式,更是一種關乎內在信仰的哲學。

    茶中,既有菩薩的心腸,有凡人的苦澀,有僧人隱忍,更有羅漢的自在。在隱忍中精進,在苦澀中找到一份自在,喝茶是這樣,往大里說,人生的路又何嘗不是這樣呢?

    所以,茶也總是能帶人們找到自己想要的生活:“不管是慢生活,智慧的生活,還是更為寬容的生活。茶能讓人懂得控制,適度節制自己的慾望,達到一種平衡的狀態。”

  • 3 # 文話史

    當然會,只要大家都有空,而且志趣相投,就可以一起去有佛光環照的寺廟燒燒香、拜拜佛、喝喝茶,領悟禪之深奧,境之高遠。

    首先,禪境是一種濃厚的文化體驗和哲學感悟

    我們生活的周遭世界,被大量物化的東西浸染著,使我們越來越趨於功利主義和實用主義。相對而言,我們對於文化的需求,以及心靈的需求則不夠重視,相當忽視。我們似乎已經不再是真實的個體,而是成為異化的存在物。

    其次,品茗是一種放鬆身心、舒壓減困的生活美學方式

    茶葉,含有人體所需的大量維生營養物質;品茗與茶藝結合在一起,是我追求的理想行為。

    現代生活節奏非常之快,很容易勞心傷神,品茗帶來的慢節奏,可以有效減輕身心過度疲勞,起到舒緩降壓的作用。

    第三,深山之中負氧離子密度大

    深山之中森林覆蓋率高,負氧離子密度與含量大,那種深呼吸可以幫我們開啟被汙染、被積壓的心肺,讓我們的靈魂得到復甦,而不是在物化之中慢慢枯萎、衰竭和死亡。

    並且,去深山更是一種探險、挑戰自己的方式;一種追求理想境界的渠道和平臺。

    結語

    生活是自己生活,每個人都有合理選擇自己生活的權利;我希望把我的生活過得像藝術,把藝術過得如生活。這就是我一生的追求!

  • 4 # 青衫茶談

    很願意,美景香茗,乃是絕配。最理想的地方是深山之中,原始森林,環境幽靜,有一條小溪,水邊是光滑,形狀各異的鵝卵石。就在小溪邊,踩著鵝卵石,用清涼的溪水洗手,洗臉。撿表面已被溪水沖刷得光滑明亮的石頭,用來磨手,再在水邊搭一個石頭灶,燒水煮茶。

    遠處有一條不大不小,銀白色的瀑布,由於距離遠,隱隱有些水聲,幾聲鳥叫,幾聲蟬鳴,偶爾有風吹樹梢的聲音,煮茶壺冒著白氣,香茗就好了。

    河邊玩累了,就轉移到半山的涼亭內,從這裡,看溪,看瀑布,雖遠,但更清晰。茶,繼續煮,有一張石桌,桌上有一張棋盤,一邊下棋,一邊飲茶,內外都是自然的氣息,無盡的放鬆與陶醉,玩笑幾句,無需考慮深淺,無拘無束,與陽光共舞,與樹蔭牽手,與友人歡歌,誰說唯獨酒會醉人?茶也會醉,山水美景也會醉,彼此通透,無防備,無所求的友人更會醉。

    理想總是豐滿的,現實總是骨感的,當有這個時間空閒的和心思的時候,搬物件上山是個麻煩事,去現成的度假公園又太過吵鬧。

    曾經去過野外,先燒烤,再飲茶,也許是多了葷腥,染了不潔的原因,總感覺不夠清爽愉悅。後來想明白了,最美的,都在詩裡和腦海中,現實總是帶著缺陷和汙點的。

  • 5 # 茗嘴

    想象很美好,現實很骨感:大家都想山上品茗水澗烹茶,但沒有多少人能做到。

    首先,在山上泡茶得有熱水。一般旅遊景點禁止明火,那麼要有熱水只有三種方法:一帶熱水瓶上山,但這個方法幾乎沒有人願意用,因為既然上了山那肯定是想用山泉水,誰還想從山下帶凡人之水上來泡茶啊??二帶戶外行動式燃氣罐與小灶,方便煮水,但這個需要一定的經濟成本,且山上明火操作也有一定的危險性,得謹慎使用;三是直接租用山上寺廟的烹茶器具,目前國內還沒見有哪個景點願意只給你租煮茶器之類的,要租都是直接空間打包出租,即茶事場地租用,這個經濟成本就更大了。以上為景區情況,非景區呢?自家的無名小山其實情況也差不多的,只是可能經濟成本會比景區少一點兒罷了,但麻煩是必不可少的。

    如果說是冷水泡茶呢?聽起來就簡單多了,直接帶個綠茶或新白茶+三兩茶具上山就好,然後找個靠近水的地方,取水開泡。但有兩個問題要考慮,一山上泉水直接泡茶是否乾淨衛生?有些身體虛弱的人喝個冷水都會拉肚子,更別說喝山泉水泡的寒涼性茶水;二是冷水泡茶一般耗時比較久,大約1個小時的等茶時間,來的都是很熟悉的朋友還好,如果有不太熟悉的茶敘朋友,那麼這個1小時的等茶時間大家還得想想該乾點什麼來暖暖場子,否則就得尬了……

    最後一點,山上煮茶注意防火安全以外,水澗泡茶的同學還得注意自個兒的人身安全:畢竟山水久流,青苔點點,一不小心就是摔倒啊或是茶具磕碰壞了啥的,所以到山上茶敘的朋友要注意什麼?好茶可以帶上山,但貴重器具就免了吧,萬一摔了磕了那不得心疼死啊??

  • 6 # 樂享齋

    肯定,這是一種非常愜意的活動,品茗敘茶,在這個嘈雜的社會里,是非常難得的。

    品茗,也就是喝茶,可以是三五好友,細心品味茶所帶來的那種對味覺的刺激,也是對生活的一種感觸。

    找一個舒適的地方,衝上一壺茶,靜心品茗,這是一種非常有意思的行為,更是可以洗滌心靈,讓人停下來,思考一些問題。

    我經常會跟幾個朋友找一個地方,然後關掉手機,只是用一下午的時間,與世隔絕的感覺,喝上一壺好茶,分享最近發生的事情,尋找一些新的思路。

    從喝茶中,我們可以碰撞出很多有意思的想法,這也只有喝茶這種能讓人安靜下來的行為,才能給我們那麼多靈感。

    除了讓我們思考問題,最重要的還能讓我們靜下來,舒緩壓力,讓我們的神經不會時刻緊繃。

    所以喜歡喝茶的人,其實是可以聚在一起的,一起享受安靜,一起享受茶給我們帶來的感覺。

  • 7 # 雲端蜜芽

    在忙碌的生活中,約上三五好友,帶上茶具找一處幽靜的地方品茗閒談,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情。中國的茶文化博大精深,真正能將茶發揮的淋漓盡致的人,在對品茗的環境也是比較高的。

    如果仔細觀察的話,會發現大部分有茶具的場所都會置放一些梅蘭竹菊等一些禪性的東西。品茶的最高境界應該就是能和自然融合,達到天人合一的境界。品一口最原始的滋味,呼吸新鮮的大自然空氣,聽鳥語花香,看溪水潺潺,這樣的生活也是挺愜意的。

    其實在快節奏的生活裡,能抽出閒暇來約上志趣相投的你好友去品茗是一件實屬難得的事,別說是找一處有禪意的山林了,就是平時夢約得到一起喝茶志同道合的人就少之又少,連平時能在生活中約到一處安靜的茶樓都很難。

    所以,閒暇之餘倒是想叫上幾個好友去有禪意的山林裡品茶,身邊卻很少有人喜歡喝茶。很多時候,更多的時間裡我們都只能習慣自己一個人,一個人享受茶的時光。

  • 8 # 上六

    禪境的地方品茗能讓人身心放空,人們常說“心性若清靜,人生自安然"。品茶聊生活,茶中體驗百味人生。生活不止眼前,還有詩和遠方,沒事三五好友品茗賞藝是多麼幸福的事。

  • 9 # 茶人陳馨

    古有 品茗談天地,賞花語人生 的怡然自得。

    更有香茶一杯解乏力,吉語三句暖人心的 一絲暖意。

    才有一天無空座,四時有香茶 的時間煮雨我煮茶。

    中國茶時刻存在我們的生活中。

    而喝茶方式,也可以側面反映個人對生活鬆緊的把控。

    但是時間是人擠出來的。

    而悠閒的生活可以自我把控,但可以陪同一起悠閒的朋友,卻是難得一遇。

    恰巧,作為一名茶人,剛好有這麼一群可以一同赴約的朋友。

    可以陪著我們三杯兩盞茶,閒下心來,愉悅自起。

    日漸加快的生活節奏,使得人們沒有時間去探索生活的本質。

    希望你也可以喝茶人一樣。

    沏煮巖茶,閒有可棲。日復一日,一泡接一泡。喝茶不停歇,慢慢的,生活也變得越來越慢了。秋天總是很忙,不妨找我一起吃茶。吃一杯巖茶,讓你也變得很慢很慢。

  • 10 # 龍井茶痴

    禪境?我居住的附近十平方公里有寺廟十餘座,其中不乏是五代時期就建立的古寺,最早的可以追溯到晉代,而且有不少是名寺。五代時的吳越國是東南佛國,杭州群山中的佛寺之多之集中,在其他地方很罕見,而且很多是名聲大噪的,現在國家對宗教的管理,很多寺廟是修繕或重建以後開闢了茶室,專門讓遊客喝茶休息的,特別是收費還不貴,如龍井寺,理安寺,煙霞洞,慧因高麗寺,南天竺等等,但是除了喝茶休閒消磨時間之餘對景色的讚美之外,真有幾人能領悟禪道?說起茶禪一味還是一種文化入侵,三十年前大家喝茶就是喝茶,賞景就是賞景,看書就是看書,禮佛就是禮佛,簡簡單單的。港臺茶商把日本茶道的閹割版創制中國茶道的時候,順便把日本茶道的茶禪也拖了進來,於是出現了很多帶著大金鍊子,手上套著手串,牆上掛著茶禪一味,喝著口味最差等級最差衛生最差的普洱黑茶這樣不倫不類的所謂禪意的茶道。有幾人能分清佛教的禪宗,華嚴宗,唯識宗,天台宗,法性宗,律宗,密宗,淨土宗等這些流派的差別?我相信不少帶大金鍊子的茶客這些詞都沒有聽說過吧?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cf手遊職業比賽都會禁止什麼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