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扒劇少女喵
-
2 # 瘋狗的輕武
幸福個毛線啊,歐洲那邊的美軍前線駐守一個月,然後就能很方便的撤到法國各個城市修正,巴黎不好玩還是英國妞不美?而且西線德軍整體戰鬥力遠遜於東線,陸航那幫牲口天天炸的德棍補給都跟不上,荷蘭、比利時的城市解放一個爽一次,在歐洲戰場的美國陸軍簡直就是舒服的一P。而且都是日內瓦公約簽署國,即便是投降,壓力也小很多(但也有諸如馬爾莫斯屠殺之類的事,但少見)
反觀和日軍對剛的馬潤呢?天天蹲在那不拉屎的島,幾個月都不一定輪換。鬼子整天玩陰的,各種詭雷、板載、暗堡神煩。關鍵是被俘了生不如死。
島上多是潮溼的海洋性氣候,身上鹹溼的一P,補給雖然比日軍好多了,但畢竟多靠海運,即時性不如歐洲。至少歐洲實在不行了還能去村子裡討東西吃,吃膩了K口糧都能問老鄉換新鮮食材改善伙食,而太平洋那些破島上有個毛線。
鬼子死活又不投降,每次進攻都能折損很多人,哪像歐洲打得差不多了德軍也就集體投了。
島上也沒啥好路,車輛也難跑,運送物資還得自己扛。到處都是茂密的雨林,能見度差的一P,指不準就踩到鬼子的陷阱裡
所以,別覺得德國陸軍強就難打,至少在絕對制空權面前,陸軍就是捱揍的分。反而是太平洋島上的複雜地形讓日軍輕步兵能玩出很多花樣。而且沒有人煙,氣候糟糕,歐洲戰場比太平洋戰場不要舒服太多
-
3 # 豆都竇
回答這個問題要從幾個方面來分析
歐洲第二戰場的開闢其實是一個蘇美英三方首腦多年協商的結果,在這之前北非,亞平寧,南歐都有過嘗試,因此合作很順利。
其次,語言溝通沒有障礙,飲食,文化基本接近。
再次,德國的主力都在東線,真正在西線與美英聯軍作戰的都是國防軍的三流部隊,佔領區的投向部隊,負責城防的守備部隊,這些部隊不論從兵員素質,武器裝備,後勤補給都與嚴格意義的德軍不在一個水平。
最後,德軍在敗局已定時決定放棄西線,死守東線,把柏林讓給美國,一是德國不想讓所謂劣等的斯拉夫人獲勝,二是希望挑起戰後美蘇爭端。
反觀太平洋戰場就截然不同了。
美軍開戰時由於珍珠港事件導致海上優勢全無,登陸作戰幾乎是妄想,可以說每一個島嶼,每一場戰鬥都是與日軍血戰。
熱帶氣候,語言障礙,最重要的是月接近日本本土,美軍在當地人中越被視為侵略者。
可以負責任的說,太平洋戰場簡直就是美軍噩夢。當然,美軍對亞洲戰場從沒有優勢可言,太平洋戰爭是這樣。朝鮮戰爭是這樣。越南戰爭依然是這樣。
亞洲民族血液裡流淌著西方列強殖民者無法理解的東西,民族精神。
美國人鼓吹自由民主精神,可他們只有種族歧視。
當他們侵略亞洲國家時,亞洲人堅定的民族精神與戰鬥意志是他們的惡夢
-
4 # 到岸讀行者DADXZ
完全不是。在太平洋戰場,美日雙方是沒有投降餘地的,只能拼殺到最後一人,而歐洲戰場,畢竟都是白人,德國人對美國人還是有好感的,就算投降也不會虐待,只對蘇聯人兇狠。德國人也覺得美國會贏,所以會對美國人客氣些。而日本就完全不一樣。日本人不允許投降,所以必須戰死,而美國一方,也用種族主義灌輸,認為日本人是猴子,是低階人種,所以不接受投降。美國士兵經常在日本人還沒死就開始割頭皮、拔出金牙;而日本人抓到美軍也是各種折磨。總之可以參見我文章《種族主義下的美日血戰》有詳細的說明。很多美軍都對日本人的徒手萬歲衝鋒心悸,留下很多心理陰影。太平洋戰場就是一場地獄修羅場,而相比歐洲戰場,還有點底線。
-
5 # 老趙大趙趙建明
差多了,與日本作戰,除中國戰區外,主要是美軍與日軍作戰,美國戰略失誤,美國海空優勢,完全可以封鎖各孤立島嶼,斷其糧道,餓死日軍,把日本本土作為主戰場,美國進攻這些島嶼,結果造成美軍大量傷亡。打德國,美國則輕鬆多了,歐州戰場主要是蘇聯與英國軍隊死戰,美空軍發揮作用,美陸軍輕鬆多了,德國精銳部隊都與蘇軍拚光了,剩下老弱病殘後美英才在法國登陸,打德國的老弱病殘部隊,再加上德國的大量部隊正與蘇軍作戰,美軍就很輕鬆了。
-
6 # 衝出絕境
扯蛋!日本侵略者號稱三個月佔領中國,結果打了八年,華人不屈不撓!沒有中國抵抗對日的消耗,美華人怎麼會輕易打敗日本人,更何況當時還有蘇聯的加盟!
-
7 # 晏均323
太平洋戰場,拋開嚴酷的戰鬥不談,溼熱的叢林、腐爛的屍體、茂密的叢林、找不到美麗白皙的姑娘、更不要提啤酒館、小鎮上休息了。這些都是遠比歐洲戰場痛苦的存在。
-
8 # 小蟲蟲手繪吧
當然,日本是直接攻擊美國的國家,有復仇的快感。德國不想和美國開戰,不是美國的直接的敵人,不得已被拉下了水。而且,參戰計程車兵有很多德裔,返回故鄉打故鄉總是內心掙扎,儘管德裔儘可能少派歐洲,但是,畢竟沾親帶故,打日本就沒有這方面的心理障礙。同樣,日裔軍團派往歐洲也是有這方面的考慮。
-
9 # 吐槽能
那是當然了!
必竟日軍比德軍易打的多……巴斯隆一個人,就頂住三千日軍,還打死上千……只有硫磺島一戰,代價大一些……但仍沒到1:1……
總體上殺傷比約1:10……也就是每陣亡一人,日軍要死十人……
打德國就難多了……歐洲戰場,德軍殺傷美軍770000多,近80萬。其中陣亡約23萬多,兩萬多死於北非……僅打死德軍10萬左右,其中多一半還是英軍打死的。大約死5個,才能打死一名德軍……殺傷比約5:1……
-
10 # 都市南鄉子
用個時髦詞兒,這屬於“反智”式提問。既然是打仗,血肉橫飛,你死我活就是必然,誰不願意過老婆孩子熱炕頭的日子?還遠渡重洋,生死相搏?要問,請給“幸福感”打雙引號。因此,沒什麼可比性。實戰中,歐洲戰場的美軍需要克服陰雨連綿,天寒地凍的惡劣環境,更重要的是,德軍整體戰鬥力相對日寇強大,抵抗頑強火力兇猛。這也是艾森豪威爾不願意與蘇聯搶著打柏林的重要原因之一。同時,太平洋戰爭中的美軍要面對完全不一樣的自然環境,但同樣惡劣難熬,熱帶雨林蚊蟲瘴氣橫行,鬼子雖然火力弱沒什麼重灌備,但瘋狂至極不打死不罷休,後期還要面對恐怖的自殺式神風攻擊,心理陰影巨大。因此,只要能從煉獄般的戰場上歸來,首先是幸運!談不上什麼幸福感,更不可能會去比較。
-
11 # 一學思一
無論德國戰場還是太平洋戰場的美軍士兵,都不知道哪個戰場的死亡率更高,所以死亡率不影響幸福感。即影響美軍士兵幸福感的主要原因是戰場環境。
太平洋戰場上的美國陸軍需要擠船艙,忍受高溫、暈船、臭味,除了吃的更好,沒哪方面比的上Continental的美軍。而且島嶼作戰的特徵是攻堅戰,心理壓力大。
歐戰才是二戰的決定性戰場,不過日本對二戰也有很重要的影響,尤其是偷襲珍珠港。
-
12 # 贛江傑
談不上幸福感。打德國,美軍好比是摘桃子或順利的搶劫。而蘇軍佔領柏林時,是慘勝。(二戰蘇聯軍民死亡3000多萬,犧牲世界第一。中國軍民死亡世界第二。)打日本,美軍死亡19萬,非常艱難。後兩顆原子彈起了絕對勝利作用,加上蘇軍配合,滅了了我東三省的關東軍。才迫使日本有條件的投降!
-
13 # 王哥述事
我認為正好相反,美國打德國那才叫爽,跟日本打仗可真沒什麼幸福感可言。在歐洲戰場,美國和德國是硬碰硬,雙方都講究交戰法則,這樣的打法對於美軍而言是喜聞樂見的。畢竟高手總喜歡找個跟他旗鼓相當的對手來一場硬碰硬的較量。
在歐洲戰場上,經常是德軍和美軍互相開著坦克撕殺,總體上是雙方互有勝負。德國陸軍裝甲師以“快,狠,準”的閃電戰打法聞名於世。短時間內就拿下了大半個歐洲,號稱歐洲第一陸軍強國的法國,只堅持了不到六週就投降了。投降排行榜冠軍的是丹麥,僅僅4個小時就淪陷,也就一個上午的時間。
德軍隨後發起的巴巴羅薩計劃,短時間內深入蘇聯腹地,前鋒直逼莫斯科城下。那個時候的德軍如日中天,歐洲大部分領土被其掌控,英國被打的龜縮在本土動盪不得,蘇聯也喪失了大片的領土,好一陣子才緩過勁來。
德國還把觸角伸到了北非地區,這也是美軍和德軍在戰場上的第一場交鋒,隨後的諾曼底登陸,開啟了美軍和德軍的全面大戰。別看德國的閃電戰在歐洲所向披敵,碰上遠道而來的美軍,還真是遇到對手了。
美軍的裝甲主力是謝爾曼坦克,綽號打不火機,總體效能比起德國的虎式坦克和豹式坦克差了一點點。可架不住量大,短短几年間,美國就生產了五萬多輛謝爾曼。這個謝爾曼坦克也不是一無是處,它故障率低,炮塔轉速快,透過性好,這些無疑給它加分不少。
德國的工業區經常遭受英美轟炸機群的光顧,造成德國的坦克產量後繼不足,經常是損壞一輛就少一輛,而美國是損壞一輛補充兩輛。後期的制空權也掌握在美軍手中,德國的坦克不僅要應對地面上的美軍,還要時刻提防著來自空中的威脅,這仗是越打到後面越沒法打。
德軍的裝備在歐洲也算是數一數二了,一個裝甲師大概有一二百輛坦克,由於虎式和豹式坦克產量不足,德軍裝甲師中還裝備有大量的三號,四號輕型坦克。而美軍一個齊裝滿員的裝甲是至少300輛坦克以上,就是一個步兵師也有百八十輛坦克,全部都是清一色的M3,M4中型坦克。
火力上德軍也稍遜一籌,美軍師屬炮兵全都是105mm以上的重炮,德軍師屬炮兵,還裝備有不少75mm的山炮。美軍人手一隻m1加蘭德半自動步槍破卡賓槍,德軍裝備的是98k栓動步槍。
當年德軍因為汽車產量不足,還配備有不少的馬匹,而美軍是全機械化。再加上大部分情況下,美軍還掌握著制空權,所以,德軍跟美軍開戰確實也很難討得到便宜。
比起太平洋戰場上的島嶼爭奪戰,歐洲戰場就要好太多,西歐本來就是經濟發達地區,那裡人口也比較密集。氣候也是溫和宜人,雙方廝殺的戰場也都是市區內或者是郊區,雖然經過戰爭的洗禮,城市會變得千瘡百孔,但保障基本的吃住完全不成問題。
二戰時,美華人打仗簡直跟上班差不多,美軍打仗沒有亡國之憂,也就沒有其他國家那麼拼命。經常是一支部隊打一段時間仗就輪休,它這個輪休不是原地休息幾天。而是跑到遠離戰場的大後方(如英國,澳洲)去修整,頗有些度假的味道,吃飽喝足,再加上玩好了再披掛上陣。
如果說美國跟德國打還比較爽,那在太平洋戰場上跟日軍幹戰,美華人就有些窩心了,根據《日內瓦公約》,戰場上的醫務兵是不能射殺,在歐洲戰場上,雙方還是比較遵守這個公約的。而日軍卻把醫療兵列為重點射殺物件,有時甚至連傷兵和俘虜都不放過。
跟這樣一支不講武德的軍隊開戰,美華人不窩心都難,自己一方遵守《日內瓦公約》,對手卻視為一張廢紙,打起仗來肯定吃虧不少。日本人虐待戰俘是出了名的狠,美國前總統老布什就差點成了日本人的下酒菜。
日軍的裝備是比不了德軍,可人家那股子狠勁也是德軍比不了,德華人打起仗來比較紳士,彈盡糧絕之際該舉手投降就投降,投降也是正兒八經的投降。日軍哪怕是挑起了白旗,美軍也是如臨大敵,生怕一不小心來個同歸於盡。
還有那個自殺式襲擊和神風敢死隊,打的連美軍也是精神恍惚,心驚肉跳。在太平洋戰場上,日軍還經常組織夜間偷襲,那個年代又沒有夜視儀,美軍也是極力避免夜戰。經常是還在睡夢中的美軍就被日軍來了個突然襲擊,睡意正濃時來一波這個操作,任誰也窩心。
對手打仗沒有底線也就算了,日美兩軍主戰場還都是一些海島,島上的環境肯定比不上大陸。颱風暴雨那是免不了會光顧,島上也是烏煙瘴氣,蚊蟲叮咬也是難免。看看爭奪的都是哪些島:沖繩島,塞班島,關島,硫磺島,哪一座島都是一塊難啃的骨頭。
多年前看過一部講述硫磺島戰役的電影,島上的山體都被日軍給挖空了,上面暗堡無數,饒是美國有絕對的海空優勢,也沒有討到什麼便宜。此戰日軍陣亡22703人,被俘1083人,美軍陣亡6821人,傷21865人。這樣的戰場交換比和慘烈程度估計在歐洲戰場也鮮見。
吃飽喝足後再準備進攻下一個城市或村莊。這就好像是打搏擊,雙方站在舞臺上按規矩開戰,打輸的就投降或撤退,投降後也不用擔心被虐殺。當年美軍落在日本人手裡,那隻能生不如死來形容,僅這一些,美華人也樂意到歐洲戰場去。
而在太平洋戰場上,經常是數萬美軍擠在狹窄悶熱的軍艦內,在茫茫的大海上搖搖晃晃十幾天,然後坐進小船或登陸艇去奪取一座被日軍佔領的島。日軍也學精了,不會把兵力佈置在灘頭陣地,而是蜷縮在某個坑道內。趁美軍不注意來個突然襲擊,這個就讓人防不勝防了。
付出慘重代價後佔領了該島,也要防備島上被打散的日軍散兵襲擊,日軍又擅長夜戰,打仗不分白天黑夜,跟這樣的對手較量,根本談不上幸福感。感覺日軍根本就沒有投降這一說法,要麼是全員戰死,戰敗後寧可自殺也不投降,戰爭到了後期,才有少量的日軍選擇投降。
島嶼上的運輸補給也是個大問題,在太平洋的島嶼爭奪戰中,必須補給主要靠船隻,當年日軍聯合艦隊實力也不俗,是不是就能切斷美軍的補給線,造成登島美軍連飲水都困難。這個是在歐洲戰場上的,美軍很少遇到的事。
總地來說,美軍打德軍在戰場上壓力會大一些,但總體上美軍戰鬥力還稍佔優勢,其他方面就好的不止一星半點。日軍的裝備是遠比不了德軍,可島嶼上有地形優勢,再加上日軍不按常規出牌,這些都能彌補裝備上的差距。事實上,美軍打日軍也並不比打德軍壓力小。
回覆列表
歐洲戰場壓力大,但是亞洲戰場條件差。
二戰三部曲電視劇有一些細節。兄弟連裡,E連的人看新聞片,看到亞洲戰場的慘狀,大家都臉色鐵青。太平洋結尾,萊基回家,歐洲回來的陸軍士兵開出租車,說知道太平洋這邊苦,不能要他的錢。
歐洲戰場打輸了很慘,打贏了享福,亞洲這邊無論輸贏都是苦熬,你想禍害老百姓都沒地方,最近的有哺乳動物的島嶼在1000公里外。
歐洲被打死的機率高,但是被俘的話比較安全,亞洲被俘虜基本死路一條。
歐洲這邊有個特例,當時航空兵戰略轟炸部隊在陸軍,這是美軍歷史上最慘的一隻部隊,1944年以前第八航空軍幾乎就是神風敢死隊,損失率大到難以置信,曾經有1箇中隊出去最後回來3架飛機的可怕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