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浮生若淺

    原本,太子熱門人選中,是很大機率輪不到李瑁的。然而他有一個得寵又夠心狠的母親——武惠妃,一下子解決了前面好幾個絆腳石,讓李瑁成為太子的機率大大增加。只不過,成也武惠妃,敗也武惠妃。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按照這個順序和年紀來看,他成為太子的機率很低。可是他的生母武惠妃,身居高位,又深得唐玄宗寵愛。只要能搬除前面的絆腳石,再加上武惠妃吹吹風,李瑁也不是不可能成為太子。

    唐玄宗早年是立過太子的,也就是他的次子李瑛,生母是唐玄宗早期寵妃趙麗妃。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聯合駙馬楊洄構陷太子及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人被廢為庶人後不久便身亡。此時太子之位空出,根據冊立繼承人的規則,在沒有皇后、嫡子的情況下,“立子以貴不以長”,李瑁因為母親的身份,本該最有希望成為下一任太子。

    可是,他的母親武惠妃被自己所做的虧心事嚇死了,唐玄宗傷心之餘,看上了李瑁的王妃楊氏,也就是咱們熟悉的楊玉環。不顧兒子李瑁的觀感,也沒有念及武惠妃與自己相伴多年的感情,唐玄宗強收了楊玉環為后妃。

    在唐玄宗收了楊玉環入宮後,其實基本上就斷了李瑁成為繼承人的希望了。若是還立了李瑁,那無疑是給自己找事。成為太子,意味著權勢增大,逐漸會擁有自己的擁護者和勢力。若是之後羽翼豐滿,李瑁想要找唐玄宗報當年的奪妻之恨,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在這個情況是不會立李瑁為太子的。

    而冊立李亨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1、李亨平時為人低調謹慎。推選繼任太子時,李林甫等人推薦李瑁為太子,在帝王眼裡,這結黨營私的可能性就很大,因此對李瑁有所忌憚;

    2、廢長立幼的潛在危機。李亨與李瑁年歲若是差不多,那可能沒關係,但從兩人的年歲來看,相差還是挺大的,年少氣盛的李瑁能否掌握好朝政還是個未知之數;

  • 2 # 北極狼人

    唐玄宗是一位風流皇帝,當時開元盛世,大唐國力強盛,唐宮之中宮人達到四萬餘人,創下了封建王朝的歷史之最,玄宗皇帝的子女也是人數眾多,留下封號的兒子就有三十人。

    皇長子李琮因打獵被鷹抓破了相而失去了繼承皇位的資格,最主要的原因是皇次子李瑛的母親趙麗妃早年得寵,子憑母貴李瑛被立為太子,但以色侍主總非長久之計,趙麗妃華色見衰,武惠妃則不可阻擋的崛起,她的父親是恆安王武攸止,就是武則天的侄子,也正是因為姓武,讓武惠妃終其一生也未能登上皇后之位,

    但生下了十八皇子壽王李瑁後,她專寵後宮,失寵的太子和受寵的妃子之間必然會有一場你死我活的內鬥,在唐宮之內也不能例外。

    武惠妃想為兒子爭取太子之位,在外結交副宰相李林甫,內日日想著構陷太子,此時太子恰好露出了破綻,讓武惠妃抓住,太子和五弟鄂王李瑤、八弟光王李琚關係甚好,三人的母親也都失寵多年,

    沒事經常聚在一起對父皇偏心專寵惠妃冷落他們的母親互相傾訴報怨,他們咒罵武惠妃,怨憤父皇連同弟弟李瑁也是他們咒罵的物件,隔牆有耳他們的私房話早已被人探聽而去,這個人就是駙馬都尉楊洄,他的夫人就是惠妃的女兒咸宜公主,

    武惠妃讓自己的女婿楊洄出首告發三位皇子圖謀不軌,唐玄宗大怒,立即召叢集臣要廢太子,丞相張九齡力薦太子無罪不可輕動,當年漢武帝聽信小人江充之言釀巫蠱之禍,隋文帝廢太子楊勇讓大隋二世而亡,聽完這些話讓唐玄宗冷靜了許多,武惠妃派人密語張九齡,”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這句話讓張九齡抓住了把柄,告訴了玄宗皇帝,廢立之事由此作罷,但張九齡的宰相也當到了頭,忠言逆耳,誰會願意聽呢,

    李林甫當了宰相後加緊活動,要扶立壽王為太子,武惠妃為皇后,好永保富貴,駙馬楊洄再次告發太子三人圖謀不軌,早已和三個兒子形同陌路的玄宗皇帝毫不猶豫的下旨廢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為庶人,嚴加看管,幾天後,賜給三人一道白綾,無情最是帝王家,鄂王李瑤,光王李琚是玄宗兒子中最有才華的兩位皇子,光王李琚更是文武雙全,無罪被殺,讓人扼腕嘆息。

    太子死了,武惠妃達到了目的,但是做了虧心事害怕鬼叫門,三位皇子被殺後,武惠妃就開始做噩夢,他被冤魂纏身了,每天在她的宮裡都會聽到她瘮人的慘叫,任憑和尚道士來作法也無法驅走武惠妃心中的鬼,開元二十五年歲末,武惠妃在哀嚎聲中死去,直到她死也沒能看到兒子入主東宮,因為東宮很快就有了新主人。

    這時心裡懊惱的玄宗皇帝有些後悔了,還該不該立壽王李瑁為太子呢?越次非立為歷朝歷代之大忌,悶悶不樂的他被大太監高力士看破了心事,說道“陛下推長而立,誰敢復爭”一語驚醒夢中人,皇三子忠王李嶼坐享其成,被下旨立為太子,改名李亨,但李林甫奪位之心未死,又多次構陷李亨,幸虧李亨小心謹慎,才算躲過多次大難,熬到靈武登基。

  • 3 # 江湖小曉生

    做唐玄宗的兒子,那是一件苦差事。唐玄宗有30個留下姓名的兒子,此外還有29個有封號的閨女。關鍵是,唐玄宗的結髮妻子王皇后,是沒有生兒子的。

    這麼一來這30個兒子就都是庶子了。人家家裡是有江山需要繼承的,嫡庶之分還是很重要的。這些個兒子當然個個都想成為太子了。

    老大李琮按道理應該被立為太子,可是這哥們打獵的時候,一不小心,把自己搞破相了。哪有破了相的皇帝呢?有失大唐王朝的體面,所以他就跟太子之位擦肩而過了。

    於是唐玄宗將第二個兒子李瑛立為了太子,因為李瑛的老媽趙麗妃當年可是寵冠後宮的。可是唐玄宗活得久,趙麗妃也有老的時候,漸漸失去了寵愛。

    太子李瑛的地位也因此被動搖了,這個時候受寵的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惠妃。這個女人一天到晚想著算計李瑛,想要把自己的兒子壽王李瑁扶上太子之位。

    最終武惠妃設計告發李瑛謀反,順帶著把李瑛的倆兄弟鄂王李瑤、光王李琚全都收拾了。這三兄弟不光被廢為庶人,還被唐玄宗給賜死了。

    那麼壽王李瑁有希望成為太子嗎?

    武惠妃給唐玄宗生了4個兒子3個女兒。其中夏王李一和懷王李敏雖然排名靠前,卻都夭折了。剩下兩個就是壽王李瑁和盛王李琦了。

    不過李瑁的排名就點靠後了,他是唐玄宗的第18子,前面還有十來個兄弟等著搶皇位,怎麼算都輪不到壽王李瑁。

    但是李瑁有一個好母親,武惠妃寵冠後宮,不光年輕貌美,而且跟唐玄宗算起來也是表兄妹關係,所以關係更加親密。

    為此武惠妃成天在唐玄宗跟前誇讚李瑁的賢能。為了把李瑁弄上太子之位,武惠妃甚至策動了當時的宰相李林甫,得到了李林甫的大力支援。

    按道理壽王李瑁成為太子,應該是沒什麼太大問題了。可是這個時候發生了一件重要的事情,那就是武惠妃死了。

    武惠妃設計害死了太子李瑛等三人後,由於內心憂慮,居然就這麼一病不起了,沒多久就病死了。這壽王李瑁上位的事情,也就戛然而止了。

    妃生子必秀嶷,凡二王、一主,皆不育。及生壽王,帝命寧王養外邸。又生盛王、咸宜太華二公主。後李林甫以壽王母愛,希妃意陷太子、鄂光二王,皆廢死。會妃薨,年四十餘,贈皇后及諡,葬敬陵,唐代宗即位廢黜其貞順皇后諡號。---《新唐書》

    沒有母親罩著,壽王李瑁可以說沒有任何優勢和他的三哥李亨相提並論,為此也就失去了成為太子的可能。

    李瑁的媳婦兒成了著名的楊貴妃,這也是唐玄宗所忌憚的。

    大家是不是對壽王李瑁這個人感覺還挺熟悉的?的確如此,因為他曾經有一個非常著名的老婆,叫楊玉環。

    楊玉環15歲就嫁給了壽王李瑁,據說是在咸宜公主的婚宴上,壽王李瑁一眼看上了楊玉環,武惠妃還拉著唐玄宗給他們倆主婚。

    度壽王妃為女道士敕 聖人用心,方悟真宰,婦女勤道,自昔罕聞。壽王瑁妃楊氏,素以端懿,作嬪藩國,雖居榮貴,每在精修。屬太后忌辰,永懷追福,以茲求度,雅志難違。用敦宏道之風,特遂由衷之請,宜度為女道士。---《全唐文》

    好景不長,伴隨著武惠妃的去世,傷心過度的唐玄宗,居然打起了楊玉環的主意。於是他強行讓楊玉環出家做了道士,隨後就把她偷渡到了後宮。

    至於兒子壽王李瑁那裡,唐玄宗這個老爸還是要給個交代的,於是唐玄宗便將韋昭訓的女兒冊立為壽王妃,強行嫁給了壽王李瑁。

    面對這突如其來的變故,其實壽王李瑁是一點反應都沒有,因為他不敢有任何反應。就算媳婦兒被老爸搶了,他也不敢說什麼,因為已經沒有人可以罩著他了。

    想想太子李瑛的事情,壽王李瑁就倒吸了一口涼氣,唐玄宗這個老爸,是真的敢殺兒子的,於是壽王李瑁也就心甘情願地接受了這個事實。楊玉環到了唐玄宗的後宮,那是寵冠後宮,沒有哪個妃子能比得上。隨後便被唐玄宗提拔為了楊貴妃,當時沒有皇后,所以楊貴妃就是後宮之主。如果這個時候唐玄宗把壽王李瑁立為太子,那他豈不是等著被清算麼?他比楊玉環大了幾十歲,等到他死了以後,楊玉環還活著,壽王李瑁接管皇位,豈不是要更加亂套了?

    為此就算是從楊貴妃這個角度去看,壽王李瑁想要成為太子,那也是不可能的事情,畢竟唐玄宗有點忌諱這一點,當年唐高宗李治可就是這麼搶了老爸的媳婦兒武則天的。

    李亨排行老三,行為謹慎小心。

    宰相李林甫一直都是想要立壽王李瑁做太子的,所以他千方百計地攻擊新任太子李亨。李亨在皇子中排行老三,怎麼選也輪得到他來做太子了。

    面對李林甫的攻擊,政治背景單薄的李亨,除了忍受沒有其他好的辦法。而正是他的忍受,使得唐玄宗對李亨刮目相看。

    唐玄宗對李亨的實力那是瞭如指掌的,但是也不會絕對放心。所以在李林甫攻擊李亨的時候,唐玄宗絲毫不攔著,就想看看李亨有沒有什麼出人意料的背景出現。

    可是萬沒想到,這個兒子就那麼點實力,所以唐玄宗對李亨也就放心了。只要太子沒有奪取皇位的實力,那麼唐玄宗自然不會廢了李亨。

    李林甫下臺以後,後來的楊國忠對李亨也是百般刁難,這個時候的李亨其實已經羽翼豐滿了,這是唐玄宗所不願意看到的。

    為此唐玄宗便鼓勵楊國忠和李亨鬥,甚至不惜壯大安祿山的力量,給了他三個節度使的兵權,以此來平衡朝中支援李亨的力量。

    玩弄權術都是帝王們最喜歡的事業,不過唐玄宗這一招,算是玩砸了。安祿山兵強馬壯以後,公然反唐,嚇得唐玄宗只能跑路。李亨就是在這個檔口上登基稱帝的。

    總結:最是無情帝王家,唐玄宗家是最典型的代表。

    唐玄宗李隆基這個人,的確沒什麼良心。他還沒登基做太子的時候,就自恃功高,打算架空自己的父親,結果被姑姑太平公主掣肘。

    唐玄宗登基稱帝以後,立刻想辦法把姑姑太平公主給誅殺了。此後安安穩穩做了皇帝,因為懷疑太子李瑛有造反的可能,所以就把三個兒子都給賜死了。

    看上了兒子壽王李瑁的媳婦,也不管人家願不願意,強行把楊玉環給擄走了。此後唐肅宗提前登基以後,唐玄宗又不斷派宰相過去,想要掣肘唐肅宗的政權。

    這樣一個沒心沒肺的皇帝,晚年被囚禁一般的生活,那也是他自找的。寧可扶持安祿山這樣的外人,也不支援自己的兒子,真的是活該。可惜的大唐盛世,一場安史之亂,搞得我們到現在還沒緩過來。

    參考資料:

    《舊唐書》

    《新唐書》

  • 4 # 談兵論戰

    很榮幸與大家探討這一問題!

    個人認為,李亨之所以能夠後來居上、成為皇儲,主要原因:一是李瑁和李琮都有不能被立的“硬傷”;二是王皇后對李亨有養育之恩;三是李亨子嗣綿延,大兒子是唐玄宗的長孫;四是有“內相”高力士相助。

    唐肅宗李亨生於711年,是唐玄宗李隆基的三兒子,他的二哥,也就是前太子李瑛被廢黜賜死,論長幼,李亨被立時上面還有個哥哥長子李琮。論母親恩寵,李瑁的生母被封武貴妃、寵壓後宮佳麗。論品德,李琮、李亨、李瑁皆有讚譽。論功勞,三子都沒有引人稱頌的建樹。相比之下,李瑁是太子的最大熱門,李琮次之,李亨似乎並不佔什麼優勢。那麼,李亨是如何斜刺裡殺出成為“黑馬”的呢?

    ①李瑁是成於武氏也敗於武氏

    有人說,如果不是武惠妃早死了兩年,在李林甫的扶持下,李瑁當太子幾乎是穩操勝券。但是,前太子李瑛死後,武惠妃尚在人世,唐玄宗遲遲不願意再次立儲是有原因的。

    唐太宗對武惠妃一族不放心。武惠妃是武則天的親族,唐玄宗親眼目睹了武氏家族殘殺李唐宗室、代唐立周的過程,唐中宗的皇后和武則天的女兒太平公主,也是屢屢干預朝政,嚴重威脅到李唐的國脈。唐玄宗曾經考慮冊立武惠妃為皇后,最後還是顧慮重重,打消了這個念頭。

    據《資治通鑑》213卷記載,有朝臣曾提醒唐玄宗:武氏乃不戴天之仇,豈可以為國母!……且太子非惠妃所生,惠妃復自有子,若登宸極,太子必危!

    李瑁牽扯到前太子李瑛之死中。唐太宗曾留下過“太子不道、藩王窺伺者,兩棄之”的祖訓,意思是如果太子無道,藩王想爭太子之位,兩個人都不要考慮。李林甫等人以為誣陷害死李瑛是一手好棋,但即使你誣陷別人的證據沒被發現,這種環環相扣置人於死地的一番籌謀,目的是什麼,唐玄宗心裡怕早已如明鏡。

    ②李琮面容被毀且沒有子嗣

    《新唐書·李林甫傳》說,唐玄宗立儲不選大兒子李琮的原因是,李琮曾經去打獵,被猴子給抓破了面頰,毀了容,司馬光雖然不認同這樣的說法,但我覺得帝王的形象也是考慮立儲的條件之一,除非他有其他絕對的優勢,可以忽略這一點,但李琮並沒有特別過人之處。當然了,唐玄宗不立他為太子,主要還是考慮李琮沒有子嗣,只是收養了李瑛的兒子,這將對李琮之後的皇位繼承問題,埋下諸多的隱患。

    ③李亨受唐玄宗結髮妻子王皇后撫育,且子嗣綿延,未表露奪儲之野心

    李亨出生以後,有人佔了一卦,卦象說生母楊妃不能養育這個孩子,於是唐玄宗就讓王皇后來養,王皇后沒有生養,就把李亨當成親身的孩子撫養,疼愛有加。王皇后雖然後來被廢黜了皇后位,但她畢竟是玄宗的結髮妻子,在玄宗年輕的時候同他共患難過,還幫助丈夫剷除了韋后,更何況他的父親王仁皎、哥哥王守一都對大唐有功,王守一還娶了唐玄宗的妹妹,他們和玄宗都有著很深的交情。

    李瑁和李瑛的缺點,李亨都沒有。李亨的生母楊妃去世得早,不存在女人干涉朝政的隱患,他也沒有對儲位表現出濃厚的興趣(至少在表面上),這讓唐玄宗很放心,他見了太多的野心家了。更重要的是,李亨當時已經有了好幾個兒子,這對重視血脈傳承、國祚長久的皇室來說,是很大的一個亮點優勢,他的大兒子還是唐玄宗的長孫。我們都知道康熙皇帝自幼教育乾隆的事情,這對於雍正繼承大統發揮了重要的作用。李亨也是一樣。

    ④高力士與李林甫之爭客觀上幫助了李亨

    掌握著內廷中樞的高力士與手握外廷大權的李林甫向來水火不容,而李林甫支援的是壽王李瑁,為此還不惜冒險除掉前太子李瑛。高力士當然是不情願的,如果李瑁當了皇帝,他將來還能有好果子吃嗎?於是站出來反對李瑁繼承太子。當然了,李亨在朝中並非無人,當過秘書丞、長安令的韋堅,時任贊善大夫的杜有鄰,河西隴右節度使王忠嗣,都支援過李亨當太子,後來都得到了投桃相報,韋堅的妹妹、杜有鄰的女兒都先後嫁給了李亨。

  • 5 # 隨豫而安2020

    做為唐玄宗的第十八子,壽王李瑁之所以能成為皇子中最熱的太子人選,並不是因為他有什麼高貴的品德,或者過人的才華,僅僅是因為他有一個好母親武惠妃,子以母貴才讓唐玄宗另眼相看的,可是當武惠妃去世以後,他的優勢也就蕩然無存了,在唐玄宗的眼中他的存在就和唐玄宗的的其他兒子沒有什麼區別了。

    何況此時的他反而又多了兩個減分項。第一牽扯到了前太子李瑛之死中。他的母親武惠妃為了讓他當上太子不惜詬陷前太子李瑛謀反,致使唐玄宗釀成一日殺三子的慘案。但是唐玄宗一旦回過味來,對已經死去的武惠妃也許不會做什麼,但對她還留在世上的兒子可想而知不會有什麼好的觀感。

    第二就是他的媳婦鼎鼎大名的楊玉環被唐玄宗惦記上了。雖然同是搶兒子的媳婦,但這個兒子是太子還是尋常諸侯王的身份,區別還是大的。首先他搶一個尋常皇子的媳婦從影響上來看沒有搶太子媳婦那麼引入矚目,這等於楊玉環曾經侍奉過兩位天子,很容易的就讓人想到武則天的故事。再來他不用害怕日後李瑁成為皇帝會對他進行清算。

    而李亨又為什麼能成為太子呢?一是因為他排行第三,在當時是庶長子的身份。前太子李瑛能被立為太子是因為他的母親趙麗妃曾經受寵於唐玄宗,壽王李瑁前期被唐玄宗喜愛也是因為他的母親武惠妃被唐玄宗所寵愛,所以在他之前唐玄宗立太子更多的是因為自己個人的喜好,但這也導致人人都去專營太子之位,最後釀成他一日殺三子的宮廷慘劇。

    在他為了太子之位大傷腦筋寢食難安時,內侍高力士的一句"推長而立,誰敢復爭"為他提供了新的解決方案。因為嫡長子繼承製本來就是封建社會公認的繼承製度,李亨是排行第三,在諸子中年紀最長,曾經被王皇后撫養過,這樣的他從宗法制度上來講可以稱得上是最合適的繼承人選。

    再來就是李亨為人低調隱忍,對於大位從來沒有表現出過濃的興趣,又沒有深厚的政治背景,對於楊國忠李林甫對他的攻擊也只都一一忍受下來,這樣的處事原則也使得猜忌心重的唐玄宗更放心。

  • 6 # 天晴愛睡覺

    壽王李瑁是唐玄宗和武惠妃的孩子,本來是太子的最熱人選,一來是唐玄宗十分寵愛武惠妃,二來則是李瑁其人非常受唐玄宗寵愛;

    但是這一切從唐玄宗看上楊玉環就改變了,楊玉環是壽王李瑁的妃子,結果被唐玄宗看上了,唐玄宗不敢過於直接,只能讓楊玉環出家當幾天尼姑,然後迎娶入宮,從此之後武惠妃就失了恩寵,壽王李瑁也受到了唐玄宗的忌憚,畢竟奪妻之仇終究要報,如果真讓李瑁當了皇帝,那麼唐玄宗死後會不會被挖墳真是個問題;

    這讓我想起了春秋時期衛宣公築臺納媳搶兒子的老婆,最後搞得自己的幾個兒子互相猜忌殘殺,衛國因此大亂的故事;

    又讓我想起了楚平王搶自己兒子老婆,殺太子屬臣伍奢伍尚,最後逼的伍子胥從楚入吳,後來帶領吳兵攻破楚國把楚平王掘墓鞭屍的故事!

    唐玄宗作為皇帝不會沒讀過歷史,不會不知道自己可能面臨的下場,所以壽王李瑁是不可能再當皇帝的;

    至於說李亨做皇帝那不是唐玄宗心甘情願的,唐玄宗這個人貪權如同後世的乾隆,曾經為了權力一天之內殺了自己的三個兒子,這當然有武惠妃的推波助瀾,但是由此可見唐玄宗的冷血無情!古代的皇帝兒子超多如同養豬,兒子也就不金貴了;安史之亂爆發,唐玄宗向西逃竄,結果中道遇到了百姓強留太子,太子從此北上在靈武繼位,就是後來的唐肅宗,後來李亨指導平叛,搞定之後把唐玄宗從四川接回了長安,從此幽禁!

    唐玄宗不講父子之情,他的兒子又怎麼會跟他講孝道呢!

    正所謂:君不正臣逃敵國,父不賢子走他鄉;

    唐玄宗後來的悲慘下場,純屬是現世報!

  • 7 # 尋根拜祖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非嫡非長,他怎麼會成為太子的熱門?而最後勝出的李亨,同樣也是非嫡非長,他又憑什麼成為一匹黑馬?

    李瑁能成為太子熱門人選,第一個理由是生得好。他的母親武惠妃,深得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攸止之女。她自幼長在宮中,因為容貌出眾,天性乖巧,善於奉迎,所以很快獨寵六宮。

    武惠妃伺候唐玄宗二十四年,生四子三女,在所有嬪妃中獨佔鰲頭。開元二十五年,三十八歲的武惠妃病逝,唐玄宗鬱鬱寡歡,後宮佳麗竟無一人能入他的法眼。

    李瑁是武惠妃的第三子,子以母貴,李瑁兄弟當然被唐玄宗高看一眼。李瑁的兩個哥哥早夭,這個意外讓李瑁在太子之爭中凸顯出來。

    唐玄宗的皇后王氏,一生未育,也就是說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王皇后去世後,唐玄宗曾經準備立武惠妃為後,無奈遭遇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對未果。即便如此,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下旨追諡其為“貞順皇后”,只是在服喪禮儀上,依然用嬪妃之禮。

    既然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李瑁在競爭中就不落下風。

    李瑁大熱的第三個理由,就是宰相李林甫的鼎力支援。

    武惠妃在世時,李林甫透過宦官的引薦,投靠在武惠妃門下。從此他與武惠妃互為引援,武惠妃動用自己的力量,將李林甫一步步提拔為宰相,李林甫則一心一意,要把李瑁推上太子之位。

    誰料到,外有大臣鼎力支援,內有母親的恩澤護佑的李瑁,居然敗給了李亨,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李亨半個嫡子,及長子身份佔了優勢

    李亨生母楊氏,是弘農楊氏之後,與武則天的母親楊姥姥同祖。李亨出生後,小心謹慎的楊氏,將他送給皇后王氏為子。所以從法理上講,李亨是唐玄宗唯一的嫡子。

    不過李亨不是長子,他有兩個哥哥,大哥李琮,生母劉華妃,二哥李瑛,生母趙麗妃。既然如此,何來李亨“長子”身份之說?

    首先老大李琮很倒黴,他從小在一次遊獵中,被猴子抓傷,嚴重毀容。將來龍椅上坐一位,大臣們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的皇帝,實在有損國格。所以,李琮跟空氣一樣存在。

    老二李瑛九歲被立為太子,卻遭遇武惠妃陷害。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中了武惠妃佈下的陷阱,以謀反罪被同時處死。就這樣,李亨成了事實上的“長子”,比李瑁佔有順位上的優勢。

    不要小看這點不起眼的優勢,它是古代繼承法統的規則之一。假如立李瑁為太子,在他身前的哥哥們,一定會群起而攻之。

    李亨的支援力量與李瑁的反對勢力

    李瑁有李林甫的支援,李亨的支援力量也不弱,第一個明確表態支援李亨的,是唐玄宗的大紅人高力士。有高力士站在李亨的背後,李林甫也只有縮手感嘆的份。

    李瑁除了李林甫的支援,其反對勢力更強大,理由竟然也是身份所導致。

    武惠妃是武氏族人,這個甩不掉的標籤,讓她被朝外所不容。從武則天秉政開始,圍繞武李兩大家族的政治鬥爭,持續了幾十年,數次重大的政治事件,都離不開“挺李派”和“挺武派”的明爭暗鬥。

    由於武則天晚年,促進武李聯姻,導致武氏勢力,在李唐恢復後,一直沒有被清洗,甚至在個別階段依然佔據了政治舞臺的中央。這種狀況當然會遭到“挺李派”大臣的反對,也是大臣們拼命反對立武惠妃為後的原因。

    李瑁身上有武氏血統,他必然被外朝所不容,這種情況,很像當年的吳王李恪。唐玄宗想冊立武惠妃都做不到,想立李瑁做太子就能做得到嗎?估計唐玄宗想想就撓頭,算了吧!

    唐玄宗殺三子的後遺症,李瑁背不起

    武惠妃為了幹掉太子李瑛,採取了卑劣的手段,唐玄宗因為不能明辨是非,留下“一日殺三子”的罵名。武惠妃作惡,唐玄宗背鍋,這個代價對唐玄宗來說有點大。

    不過,礙於唐玄宗的皇帝身份,輿論也不敢太過張揚。可是,假如“一日殺三子”的結果是李瑁摘桃子,毋庸置疑,他將成為政治的靶子!唐玄宗能背得起鍋,李瑁行嗎?這個巨大的政治隱憂,唐玄宗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去觸碰。

    楊貴妃讓李瑁賠了夫人又折兵

    太子李瑛被殺的當年,武惠妃在恐懼中病逝,也讓兩年的太子之爭,出現了轉折點。

    首先,李瑁失去了母親的支援,從此勢單力孤。其次,自己的妻子不幸被老爸看中,他被迫捲入一場註定很受傷的情感糾葛。

    一般情況下,為父親排憂解難,兒子應該受到獎賞,可是李瑁獻妻,這份功勞不光得不到獎賞,還在政治上被判處了死刑。

    理由很簡單,未來李瑁做了太子或皇帝,他該如何與楊貴妃相處?即便唐玄宗本人,每天看著在自己眼前晃悠的李瑁,能心安理得嗎?

    所以,做好的辦法是,讓李瑁少出現,當一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別摻和政治。因此,李瑁莫名其妙地做了一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也讓太子之爭,以捂臉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 8 # 老衲侃春秋

    常言道,自古帝王多薄倖,最是無情帝王家,此話一點不假,這一點在唐玄宗身上體現的淋漓盡致。

    唐玄宗是中國歷史上一個極具個性的皇帝,也是一個通曉縱橫捭闔之術的帝王。歷史對他的評價,歷來就是兩個極端。

    是他將唐朝帶入中國古代的社會頂峰,還是由於他,使得唐朝自安史之亂後一落千丈,從雲端跌入低谷,再也沒有崛起。

    而唐玄宗一輩子的關鍵時刻,大多和女人有關。

    早在唐中宗時期,由於韋皇后與安樂公主合謀,毒死唐中宗,圖謀政變之際,臨淄王李隆基與太平公主商議,決定先下手為強,於是發動了唐隆之變,在剷除了韋氏一夥後,擁戴父親李旦取得了皇位。

    兒子搶來的皇位李旦坐著也不舒服,於是就早早退位了。

    李旦一退位,他的姑姑太平公主卻跳出來了,李隆基不顧太上皇李旦的懇求,賜死了太平公主。

    早在李隆基當臨淄王的時候,他的寵妃主要是趙麗妃、皇甫德儀與劉才人,他們分別生了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

    等到武惠妃來到李隆基身邊之後,三個妃子都相繼失寵,武惠妃後來生下壽王李瑁。

    李瑛、李瑤與李琚三人常為母親不得寵而悶悶不樂,平日裡多有怨言。

    駙馬楊洄娶了武惠妃之女咸宜公主,武惠妃給他派了一個任務,每天觀察太子李瑛有何短處。

    噹噹李瑛他們平日裡的言語積累到一定地步之後,武惠妃開始發力了,她向唐玄宗哭訴說太子結黨營私,想要謀害她們母子。

    “小子們敢構陷我的愛妃,這還了得!”唐玄宗聞言後,非常震怒,欲廢太子。

    但唐玄宗的想法遭到宰相張九齡的極力勸阻。

    恰在此時,武惠妃因為一事操之過急,反倒是弄巧成拙了,她秘密派官奴牛貴兒對張九齡說:“有廢黜就有興起,太子廢立之時,如果您能夠加以援手,自然可以長保宰相之位。”

    “有廢必有興,公為之援,宰相可長處。”(《資治通鑑·四一二卷》)

    張九齡聽了此話,斷然斥責,並把此話告訴了唐玄宗,唐玄宗聽後為之變色。

    原來武惠妃武則天的侄孫女,當年武則天篡奪李唐江山的歷史還歷歷在目,所以聽到武惠妃的傳話,不由得驚出一身汗來——這不又是一個外戚干政嗎?

    於是,廢太子之事被暫時擱置下來。

    不久,張九齡罷官,李林甫取代其位。李林甫有“口蜜腹劍”之稱,善於揣摩武惠妃的心意。

    搬掉了張九齡這個攔路石後,武惠妃和李林甫共同發力,再次構陷太子,誣告太子謀反,這次他們得逞了。

    在唐玄宗關於太子的廢立猶豫不決之時,李林甫說了關鍵的一句話:

    “此陛下家事,非臣等所宜豫。”(資治通鑑卷二一四)

    這是陛下的家事,不是我們這些臣子可以過問的。

    正是這一句話,讓唐玄宗下定了決心, 李瑛、李瑤、李琚和薛鏽四人被賜死,他們母族、妻族中在朝任職的官員,也有數十人遭到了貶謫和流放。

    自從陷害了太子等人之後,武惠妃就害了疑心病,屢次看到他們的鬼魂,被嚇得一病不起。

    請御醫來瞧病,又請來法師做法,各種辦法都用盡了,可全都沒用。

    最後,在太子李瑛死後8個月,武惠妃被自己嚇死了,年僅38歲。武惠妃過世後,唐玄宗非常傷心,追封她為皇后,諡貞順。

    自從太子李瑛死後,李林甫曾經不止一次地敦促皇上趕快立壽王李瑁為太子,可唐玄宗卻始終猶豫不決。

    說起原因,主要是按照立嫡以長的原則,繼位東宮的人,應該是三子忠王李璵(後改名李亨),而不應該是十八子壽王李瑁;何況立皇儲這麼大的事情,牽扯到社稷的安危,至少要和大臣們溝通才行。

    武惠妃活著的時候,唐玄宗愛屋及烏,想要立李瑁為太子,可是武惠妃一死,唐玄宗對李瑁的鐘愛之情也隨之減弱了。於是在李璵和李瑁兩個儲君人選之間,難以取捨定奪。

    這種苦惱伴隨了唐玄宗一年有餘,弄得他覺也睡不好,飯也吃不下。他的這種苦惱,全被他的老奴高力士看在眼裡。

    一日,高力士在伺候唐玄宗之時,趁左右無人,就小心地詢問皇帝為何悶悶不樂。

    唐玄宗嘆了一口氣,說到:“你跟隨的我幾十年,難道還不知道我的心思?”

    高力士聞言,細聲問道:“是因為儲君之事吧?”

    唐玄宗有氣無力地點點頭。

    此時的高力士為皇上的苦惱而深深的擔憂著,他忘了內侍不得干政的忌諱,意味深長的說了一句話:

    “大家(聖上)何必如此虛勞聖心,但推長而立,誰敢復爭?!”(資治通鑑卷二一四)

    這不經意的一句話,卻在此時起到了關鍵作用,唐玄宗頓覺豁然開朗,頻頻點頭說:“汝言是也!汝言是也!”

    公元738年(開元二十六年)六月,皇上下詔,立二十八歲的忠王李璵為太子,正式入主東宮。

    李瑁雖然沒有當上太子,但當時並沒有失寵。

    可是後來徹底的被父皇疏遠,還是和女人有關係。

    李瑁娶了楊玉環為王妃,當時倆人日子過的還算美滿。

    武惠妃死後,唐玄宗要尋覓新人,來彌補空虛的心靈,可宮中佳麗三千,沒有一個能讓他動心的。

    善解人意的高力士窺破了唐玄宗的心思,安排壽王妃楊玉環和老公公見面了,誰知這一見面,唐玄宗竟有了觸電的感覺,於是就有了後來楊玉環進梨園、入道觀、納為妃的故事橋段。

    兒媳婦被自己攬入懷中,唐玄宗再厚顏無恥,也要照顧一下天下人的口碑才是,此時的他自然是覺得李瑁離自己越遠越好。

    於是,李瑁再也沒有機會來到唐玄宗的身邊,離權力中心越來越遠了。

    李瑁被唐玄宗疏遠,還是因為女人的緣故!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倉惶出逃,到了馬嵬坡,發生了將士譁變,楊國忠被殺,楊貴妃被賜死。

    在馬嵬坡,唐玄宗和太子李亨分道揚鑣。唐玄宗踏上逃往四川成都之路;李亨則去了朔方,後來在靈武稱帝,即唐肅宗。

    李亨稱帝后,遙尊唐玄宗為太上皇。至此,唐玄宗的皇帝生涯就算結束了,唐肅宗時代來臨了。而最熱門的太子人選李瑁,不但儲位旁落,更是丟了愛妃,最後落個鬱鬱而終。

    參考資料:《新唐書》 《資治通鑑》

  • 9 # 西府趙王爺

    頂著楊貴妃前夫這樣一個身份,其實就註定了李瑁的前途不會太順。很明顯嘛,如果讓李瑁當了太子,那麼日後李瑁登基,該如何面對自己的前妻楊玉環?要知道唐玄宗年長楊玉環數十歲,大機率要活得更久。

    到時候說不準會像李治迎娶武則天那樣,二人再續前緣。雖然這種混亂的關係在唐朝並不稀奇,但卻也不是什麼值得炫耀的事情。而且單從男人的佔有慾來講,唐玄宗也不會願意看到兒子跑來和自己搶老婆。

    當然了,這並不是李瑁落選的主要原因,即使沒有楊貴妃這層關係,唐玄宗也不大可能會選擇李瑁,因為壽王手上的牌並不好。

    公元737年,即唐玄宗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被廢賜死,儲君之位空懸。而此時,壽王李瑁則是呼聲最高的人選,因為他的母親是武惠妃。

    武惠妃是唐玄宗李隆基一生最愛的女人,據說楊玉環都僅僅只是她的替身。雖然她不是皇后,但其在宮中地位卻是最高,即使是唐玄宗的原配王皇后,由於膝下無子的緣故,都得靠後站。

    而在王皇后被廢之後,武惠妃寵冠後宮,雖然身份依然只是妃子,但其待遇實權,已經等同於皇后。

    及王庶人廢后,特賜號為惠妃,宮中禮秩,一同皇后。

    有著這樣一層關係,李瑁出生即獲榮寵,雖然非嫡非長,但實際地位卻是諸皇子中最高。哪怕是太子李瑛,也得看在武惠妃的面子上,讓其三分。更值得一提的是,在李瑁之前,武惠妃曾有過兩個兒子和一個女兒,卻全都不幸夭折了。這使得唐玄宗夫婦二人對李瑁非常看重。為了更好的保護李瑁,唐玄宗將年幼的李瑁送到哥哥寧王李憲府上撫養。

    李憲可不一般,其本名李成器,為唐睿宗李旦的長子,唐玄宗李隆基的長兄,也是當年的皇太子。

    “唐隆政變”中,李隆基雖有大功,但因長幼有序,太子之位還是輪不到他。是主動讓位太子,這才有了後來的唐玄宗。雖然當時有著諸多因素牽扯,但李憲的主動讓位,至少是讓唐玄宗省了很多事兒。

    所以,對於自己這個長兄,唐玄宗一直都是敬重有加,這次將李瑁繼養在他府上,可見其對於的看重。當然了,正是由於李瑁長年寄養與寧王家中,導致李瑁和生父唐玄宗的感情很淡,反倒是對養父寧王孝順有加。寧王去世之後,李瑁哭的死去活來,在府中為其守孝三年。而唐玄宗則是公然和兒子搶老婆,儼然不像一個親爹。

    當然,不管如何看重,當時太子已經有了,所以李瑁原本是沒有機會的。但李瑁的母親可不這樣想,有太子又怎樣?只要沒當皇帝,她兒子就有機會。

    開元二十五年,武惠妃將太子李瑛和李瑤、琚三兄弟以及薛鏽召入宮內,並以宮中有盜賊為由,讓他們披甲自保。結果李瑛他們當真披甲入宮,結果遭到武惠妃誣告,說他們是造反。唐玄宗聽聞大怒,隨即將己人抓了起來。最後三兄弟一起被廢為庶人並被賜死,而民間因為其三人之冤,稱之為“三庶人”。

    太子李瑛被廢之後,有著武惠妃支援的李瑁,表面上看可謂是優勢明顯。因為宮裡有武惠妃為他說話,而朝堂之上,以李林甫為首的朝臣也是站在他這一邊,極力舉薦其為太子。

    但成也老媽,敗也老媽,正是因為武惠妃的舉動,使得李瑁失去了競爭儲君之位的資格。

    太子李瑛被廢一事,不管唐玄宗是被矇蔽,還是自己有心為之,她武惠妃作為主導者都脫不了干係。

    這種宮廷陰謀,對於唐玄宗來說,是非常難以接受的,因為他就是這樣過來的。從逼死伯母韋皇后、姑母太平公主到與自己的父親睿宗針鋒相對,差點兵戎相見。唐玄宗見慣了宮裡的爾虞我詐,人心險惡。尤其他自己就是透過這樣一直陰謀且血腥的方式,從一個默默無聞的小皇子,最終登臨大寶,執掌天下。

    他明白其中的危險,更清楚其中的利害,所以他一支都在防範對他人對自己權力的覬覦,即便是自己的兒子。所以,我們才會看到武惠妃如此低劣的誣告,卻仍然能讓李瑛三兄弟被廢,並且被處死。要知道那可是自己的親生兒子啊,唐玄宗卻能如此狠心,可見在他眼中,親情和權力根本無法相提並論。

    當初太子李瑛被廢雖然有武惠妃、李林甫的推動,但是,與宰相張九齡之間關係密切應該是引起李隆基殺機的重要原因,簡單地說,李隆基感受到了危險,因為李隆基難以忍受皇子與權臣之間建立聯絡。

    基於這樣一個觀點,武惠妃的舉動無疑是觸動了唐玄宗的底線。尤其是在太子李瑛被廢后,武惠妃作為和後宮之主居然和宰相李林甫站在了同一條線上,一致推舉李瑁當太子,那唐玄宗更加需要防範了,說不準自己就被架空了。所以,此時的李瑁在唐玄宗心裡,沒有半點理想繼承人的樣子,只有滿滿的威脅。

    更值得一提的是,武惠妃還是武則天的侄孫女,唐玄宗雖然愛她,但也擔心第二個武則天的出現。

    相對來講,對於忠王李亨,唐玄宗就沒有那麼多的顧慮。李亨勢單力薄,沒有什麼後臺可言,因為母親楊貴嬪早早的就去世了。正是由於這個原因,李亨一直都很低調,老實巴交,跟朝中大臣幾乎沒有來往,更對的上唐玄宗的脾氣。

    而且從長幼順序而言,皇長子李琮,面容被毀,身有不周,失去了當皇帝的資格。而皇次子李瑛又被廢殺。李亨作為皇三子,從宗法上具有最優先繼位權。選他當太子,完全符合規矩,底下人無話可說。

    那麼對於這樣一個身份合適,而且還對自己沒有威脅的兒子,唐玄宗自然是樂意讓他當太子了。

  • 10 # 走在歷史邊緣的三三

    李瑁可以說是歷史上最慘的“前夫哥”了,原本他有大好前程,母親得寵,妻子貌美,與太子之間的距離只有一步之遙,然而這一切都隨著他母親的離世而與他徹底絕緣。

    武惠妃得李隆基的寵愛比楊玉環有過之而無不及,李隆基在經歷過武氏政權的高壓後,依然動過冊立武惠妃為後的想法,可以說對武惠妃是愛之入骨了。

    而武惠妃本身也是一個有野心有手段的女人。她原本以為自己能登上後位,但是朝中大臣極力阻止,她的職業生涯只能止步於此了,所以她就開始把目光放在太子之位上了。

    她生了4個兒子,三個都夭折了,唯有李瑁,因為怕出意外,一出生就被送到宮外寧王府中,寧王李憲之是李隆基的哥哥,李隆基從小跟哥哥們的感情都非常好,交給哥哥撫養,李隆基也放心,果然,只有送出宮的李瑁能夠安全長大。從這裡也可以看出李隆基對這個兒子是愛護有加的。

    武惠妃勾結朝中的重臣李林甫,誣陷當時的太子李瑛謀反,李隆基一怒之下把太子貶為庶人,還不解恨,再下令處死。民間很多人為太子叫冤。

    李隆基戀愛腦上頭,武惠妃說什麼他都相信。

    但是武惠妃多行不義必自斃,沒多久就驚懼而死了。

    李隆基失去了心愛的女人,整日鬱鬱寡歡的,李林甫想讓他冊立李瑁為太子,他也是愛答不理的。

    後來在高力士的提點下,李隆基看上了自己的兒媳婦楊玉環,而楊玉環正好是李瑁的王妃。

    妻子被奪,母親離世,李瑁成為最慘“前夫哥”,他還不能報仇。實力不如爹,怎麼報?不僅報不了仇,甚至連本來近在咫尺的皇位都失之交臂了。

    儘管這時的李隆基或許內心對這個兒子是有愧疚的,人家剛死了老媽,做爹的就把兒子的老婆娶了做人家的後媽,這放在誰身上受得了?

    但是,內心再愧疚,李隆基也不可能把皇位傳給李瑁了,他就是把皇位給一個侄子都不可能給李瑁,試想下,你親手給兒子戴了一頂那麼大的綠帽子,把皇位了兒子,不怕自己死後遭鞭屍嗎?

    李隆基這麼雞賊的一個人,怎麼可能會幹這種蠢事呢?所以當李林甫三番四次、旁敲側擊地想讓李隆基立李瑁為太子的時候,李隆基總是顧左右而言他。

    如今他嬌妻在側,國力強盛,正是愛情事業雙得意的時候,根本不想理會李林甫。

    而且,他心裡已經另有打算了。

    李瑁的哥哥李亨,這個文治武功都很出色的兒子,是李隆基的第三個兒子。

    生母楊氏是一個沒有什麼背景的嬪妃,楊氏嫁給李隆基沒幾天李隆基就被冊立為太子,沒過多久楊氏就懷孕了,李隆基的戰鬥力不容小覷。

    因為當時太平公主權勢滔天,對李旦擁有很大的影響力,李隆基剛被冊立為太子,根基尚不穩,他害怕太平公主拿楊氏懷孕的事情攻訐他,說他沉溺美色,所以,他把心一橫,就想一碗墮胎藥讓楊氏胎死腹中。

    所幸李隆基思前想後最後沒有下手,李亨才得以出生。

    而楊氏自知位份低,當時的太子妃還未生有孩子,她主動請求把李亨送到太子妃身邊撫養,太子妃王氏將來就是李隆基的王皇后。

    王氏自己沒有孩子,對聰明伶俐的李亨非常喜歡,視如己出,用心教養,李亨沒有辜負生母和養母的期待,長成一個文武雙全的好兒郎。

    這麼一個出色的兒子,李隆基當然也看見了,所以他把太子的位子給了李亨。

    首先,李亨是由王氏撫養長大的,李隆基對王氏有愧,也希望做一些彌補。

    王氏對李隆基推翻韋氏政權有功,據《舊唐書》記載:頗預密謀,贊成大業。

    也就是說,王氏的李隆基的糟糠之妻,而李隆基卻因為聽信了武惠妃的讒言對王氏日漸疏遠,王氏害怕自己被李隆基厭棄,就尋求旁門左道,她的哥哥找了個道士,做了一塊霹靂木上面寫著李隆基和王氏的名諱,王氏日夜佩戴,哥哥說有了這個霹靂木她以後能跟武則天一樣。

    這件事很快就被李隆基知道了,李隆基把王氏貶為庶人。

    要說這件事也沒那麼嚴重,王氏也沒有存害人之心,在後宮一直受宮女太監的尊敬,為人賢德柔善,當時武惠妃想要找幾個宮女誣陷王氏,都找不到一個願意說王氏壞話的人。

    所以,其實王氏就這麼一件事做錯了,而李隆基因為寵愛武惠妃,早就存了廢后的心思,抓住這麼一個把柄,當然就順勢而為了。

    後來武惠妃去世,李隆基也找到了自己的摯愛,就開始對王氏有些懷念起來,畢竟是一起共過患難的糟糠之妻,年紀越來才越懷念糟糠之妻的好。

    因此,立李亨為太子,也有一些對王氏的補償,畢竟是她親自養大的孩子。

    其次,李隆基開始後悔自己處死前太子的事情。

    前太子李瑛的生母趙氏原本是潞州的一名倡伎,容貌出眾、能歌善舞,得到李隆基的青睞,寵極一時,在武惠妃沒出現之前,趙氏是李隆基最寵愛的女人,她生的兒子自然也能得到李隆基更多的關注,李隆基一登基就封李瑛為太子。

    然而,李隆基登基後,武惠妃就進宮了,李隆基的心思就都放在武惠妃身上了,趙氏失去了李隆基的寵愛,身體每況愈下,沒多久就去世了。

    太子李瑛沒有強有力的外家襄助,卻有一個野心勃勃的武惠妃虎視眈眈的,武惠妃找到機會誣陷李瑛造反,皇權至上的李隆基怎麼可能容忍一個造反的兒子,天子之怒,雷霆之火,三個兒子一日之間全部處死。

    李隆基的心可真硬。

    但是,冷靜下來以後,李隆基就開始後悔了,虎毒還不食子呢,他怎麼就親手殺了三個兒子呢?民間也有很多人為太子喊冤,而武惠妃又去世了,沒人吹枕頭風了,李隆基就開始懷疑自己殺錯人了。

    所以,當李林甫慫恿李隆基立太子的時候,李隆基就不想立李瑁為太子了,因為他心知肚明,李林甫和武惠妃就是為了要扶李瑁上位而陷害李瑛的。捨棄了李瑁之後,李亨這麼一個才華出眾的兒子就入了他的眼了。

    李隆基本身就是一個多疑霸道的君王,他又想要一個才華出眾的兒子做儲君,又不想讓儲君搶了自己的風頭,而李亨不僅文治武功都很出色,他在處理父子、君臣關係方面一直小心謹慎,這一點讓李隆基最為滿意。

    李亨師從賀知章、呂向等名師,文化素養自不必說,他的軍事才能也不容小覷。

    公元730年,契丹等少數民族突然進犯大唐東北邊境,李隆基任命李亨為河北道元帥,李亨不負眾望,成功擊退契丹的進犯,李隆基非常高興,封李亨為司徒。

    而他真正的才能是在他成為太子以後才顯現出來的。738年,李亨立為太子,李林甫和楊國忠開始對李亨進行殘酷的政治傾軋。

    沒有強勢的舅家作為後盾,李亨憑藉自己的一己之力,在殘酷的政治鬥爭中脫穎而出,靠的就是他的謹小慎微和機敏應變。

    李林甫對李亨最出名的兩次陷害,都是從李亨的老婆下手。

    第一次,構陷韋堅(李亨太子妃的哥哥)與皇甫惟明“狎暱”,皇甫惟明是邊疆大將,回到京都與韋堅過從甚密,李林甫就趁機攀咬李亨。幸好李隆基沒有疑心李亨,只針對韋堅和皇甫惟明進行處罰。但是,韋堅的兩個兄弟卻不服李隆基的判決,上表喊冤,還要李亨為他們作證,李亨嚇得半死,沒被敵人害死,卻被自己的隊友坑了一把。李亨連忙上表請求要跟太子妃和離,這種豬隊友趕緊撇乾淨的好。

    和離後的太子妃只能削髮為尼,這件案子牽扯的人很多,為此喪命的人也不少,幸好李亨及時和離,把自己摘乾淨了。

    第二次,李林甫指使柳績狀告杜有鄰(李亨良娣之父)"妄稱圖讖,交構東宮,指斥乘輿",案件不斷髮酵,許多太子的好友都被牽扯進去,一度危及太子的地位。幸好,李隆基依舊非常謹慎,並沒有對太子下手,只是將良娣的孃家全部判處流刑,良娣的父親杜有鄰也被處死。

    李亨經歷了這兩次變故,變得越加小心謹慎,而李隆基沒有起過廢太子的念頭,反而在太子失去兩個妻子後,親自為他指婚,娶了一個很有背景的女子,她就是後來成為皇后的張良娣,也算是李隆基對李亨的一種補償。

    李亨不僅在政治上小心翼翼,他在面對李隆基時也非常恭謹,而且主動示弱,博取李隆基的同情。

    他在覲見李隆基時,故意不修邊幅,讓自己的白頭髮和稀缺的髮量暴露在李隆基面前,李隆基發現自己的兒子看起來歷經滄桑,不禁心生惻隱,在平時侍奉李隆基的時候,李亨也是處處小心。

    有一回,李隆基和李亨一起吃午餐,李隆基讓李亨割羊腿肉來吃,李亨割完羊腿肉手上都是油漬,他順手就拿起旁邊的餅子來擦手,李隆基看見了,以為李亨這樣浪費食物,正覺得不高興,敏感的李亨很快就發現了父親的情緒變化,他若無其事把擦過油漬的餅子拿起來吃,李隆基驚喜之下覺得非常滿意,誇獎李亨懂得惜福。

    李亨不僅能得李隆基的歡心,他還得到了高力士的支援。

    李隆基對高力士的信任滿朝文武恐怕沒有人能出其左右,但是這麼一號人物,卻多次對李亨出手相助,當李林甫和楊國忠陷害李亨的時候,多虧高力士暗中相幫,李隆基也經常會詢問高力士對朝政的看法,高力士總是趁機表揚李亨仁孝與謹慎,說他很識大體。

    李亨的太子之位雖然坐得搖搖晃晃的,但是一直沒有掉下來,這跟李亨本身的才能是分不開的。

    結語:

    自古以來,“趴灰”的歷史人物不在少數,但是能把“扒灰”扒得這麼清新脫俗的,古今以來,估計也就一個李隆基了,不過他的美名也全賴大唐那一幫詩才風流的文人,李白、白居易等都謳歌過李隆基和楊玉環的不倫之戀。

    李隆基有大才,文治武功都不遜色他的祖輩,但是他確實是有一個戀愛腦,因為喜愛某個女人就順便重新她的兒子,如果楊玉環生了兒子,估計也沒李亨什麼事兒了。

    說他戀愛腦,但他骨子裡又是一個絕對的君權至上的男人,他的Regal不容挑釁,不容褻瀆,所以他才會縱容李林甫對李亨的陷害,才會不敢讓李瑁成為太子,說到底,他不過就是一個冷心冷請的冷血帝王。

  • 11 # 不忘初心SY

    李瑁是唐玄宗李隆基的第十八子,非嫡非長,他怎麼會成為太子的熱門?而最後勝出的李亨,同樣也是非嫡非長,他又憑什麼成為一匹黑馬?

    李瑁能成為太子熱門人選,第一個理由是生得好。他的母親武惠妃,深得唐玄宗寵愛。武惠妃是武則天的侄孫女,武攸止之女。她自幼長在宮中,因為容貌出眾,天性乖巧,善於奉迎,所以很快獨寵六宮。

    武惠妃伺候唐玄宗二十四年,生四子三女,在所有嬪妃中獨佔鰲頭。開元二十五年,三十八歲的武惠妃病逝,唐玄宗鬱鬱寡歡,後宮佳麗竟無一人能入他的法眼。

    李瑁是武惠妃的第三子,子以母貴,李瑁兄弟當然被唐玄宗高看一眼。李瑁的兩個哥哥早夭,這個意外讓李瑁在太子之爭中凸顯出來。

    唐玄宗的皇后王氏,一生未育,也就是說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王皇后去世後,唐玄宗曾經準備立武惠妃為後,無奈遭遇朝中大臣的激烈反對未果。即便如此,武惠妃去世後,唐玄宗下旨追諡其為“貞順皇后”,只是在服喪禮儀上,依然用嬪妃之禮。

    既然所有的皇子都不是嫡子,李瑁在競爭中就不落下風。

    李瑁大熱的第三個理由,就是宰相李林甫的鼎力支援。

    武惠妃在世時,李林甫透過宦官的引薦,投靠在武惠妃門下。從此他與武惠妃互為引援,武惠妃動用自己的力量,將李林甫一步步提拔為宰相,李林甫則一心一意,要把李瑁推上太子之位。

    誰料到,外有大臣鼎力支援,內有母親的恩澤護佑的李瑁,居然敗給了李亨,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李亨半個嫡子,及長子身份佔了優勢

    李亨生母楊氏,是弘農楊氏之後,與武則天的母親楊姥姥同祖。李亨出生後,小心謹慎的楊氏,將他送給皇后王氏為子。所以從法理上講,李亨是唐玄宗唯一的嫡子。

    不過李亨不是長子,他有兩個哥哥,大哥李琮,生母劉華妃,二哥李瑛,生母趙麗妃。既然如此,何來李亨“長子”身份之說?

    首先老大李琮很倒黴,他從小在一次遊獵中,被猴子抓傷,嚴重毀容。將來龍椅上坐一位,大臣們看都不願意多看一眼的皇帝,實在有損國格。所以,李琮跟空氣一樣存在。

    老二李瑛九歲被立為太子,卻遭遇武惠妃陷害。開元二十五年,太子李瑛、鄂王李瑤、光王李琚三兄弟,中了武惠妃佈下的陷阱,以謀反罪被同時處死。就這樣,李亨成了事實上的“長子”,比李瑁佔有順位上的優勢。

    不要小看這點不起眼的優勢,它是古代繼承法統的規則之一。假如立李瑁為太子,在他身前的哥哥們,一定會群起而攻之。

    李亨的支援力量與李瑁的反對勢力

    李瑁有李林甫的支援,李亨的支援力量也不弱,第一個明確表態支援李亨的,是唐玄宗的大紅人高力士。有高力士站在李亨的背後,李林甫也只有縮手感嘆的份。

    李瑁除了李林甫的支援,其反對勢力更強大,理由竟然也是身份所導致。

    武惠妃是武氏族人,這個甩不掉的標籤,讓她被朝外所不容。從武則天秉政開始,圍繞武李兩大家族的政治鬥爭,持續了幾十年,數次重大的政治事件,都離不開“挺李派”和“挺武派”的明爭暗鬥。

    由於武則天晚年,促進武李聯姻,導致武氏勢力,在李唐恢復後,一直沒有被清洗,甚至在個別階段依然佔據了政治舞臺的中央。這種狀況當然會遭到“挺李派”大臣的反對,也是大臣們拼命反對立武惠妃為後的原因。

    李瑁身上有武氏血統,他必然被外朝所不容,這種情況,很像當年的吳王李恪。唐玄宗想冊立武惠妃都做不到,想立李瑁做太子就能做得到嗎?估計唐玄宗想想就撓頭,算了吧!

    唐玄宗殺三子的後遺症,李瑁背不起

    武惠妃為了幹掉太子李瑛,採取了卑劣的手段,唐玄宗因為不能明辨是非,留下“一日殺三子”的罵名。武惠妃作惡,唐玄宗背鍋,這個代價對唐玄宗來說有點大。

    不過,礙於唐玄宗的皇帝身份,輿論也不敢太過張揚。可是,假如“一日殺三子”的結果是李瑁摘桃子,毋庸置疑,他將成為政治的靶子!唐玄宗能背得起鍋,李瑁行嗎?這個巨大的政治隱憂,唐玄宗是無論如何也不敢去觸碰。

    楊貴妃讓李瑁賠了夫人又折兵

    太子李瑛被殺的當年,武惠妃在恐懼中病逝,也讓兩年的太子之爭,出現了轉折點。

    首先,李瑁失去了母親的支援,從此勢單力孤。其次,自己的妻子不幸被老爸看中,他被迫捲入一場註定很受傷的情感糾葛。

    一般情況下,為父親排憂解難,兒子應該受到獎賞,可是李瑁獻妻,這份功勞不光得不到獎賞,還在政治上被判處了死刑。

    理由很簡單,未來李瑁做了太子或皇帝,他該如何與楊貴妃相處?即便唐玄宗本人,每天看著在自己眼前晃悠的李瑁,能心安理得嗎?

    所以,最好的辦法是,讓李瑁少出現,當一個混吃等死的逍遙王爺,別摻和政治。因此,李瑁莫名其妙地做了一筆賠了夫人又折兵的買賣,也讓太子之爭,以捂臉的方式畫上了句號。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孩子表面上在學習,實際上不動腦子,這樣的學習有意義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