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升學指標
-
2 # 雪花飄飄揚
強制性讓班主任家訪,當然不合理,也沒那個必要。
家訪,可以透過與家長的溝通交流,瞭解學生。它包括常規家訪和重點家訪。
班主任透過特殊家訪解決特殊孩子的特殊問題,比如孩子厭學、脾氣暴躁、上課愛玩手機、不做作業等。重點家訪,如孩子家離校較近,則可深入家庭,進行家訪,和家長共同教育小孩。如果離校實在遠,則只能電訪,比如我在福州,而有的學生家在廈門。
據提問者描述,教育局要求班主任假期家訪全班學生並拍照留證,非常不合理,也沒有必要,是形式主義的一種表現。
我現在也是班主任,班級建了家長學生群,暑假也經常在群裡跟家長和學生溝通,提醒他們要認真完成作業,要注意游泳安全等,這也起到了家訪的作用。對於特殊生,則和家長私聊,商討解決辦法。這樣,為我忙碌的生活節約了非常多的時間。
那個教育局檔案,要求班主任家訪每個學生,教育局領導的思想是多麼的僵化落後呀!怎麼就不會與時俱進呢?
-
3 # 行流水
不合理,很多當班主任的現在很累,就拿教育學生這一工作就足夠大的壓力了,現在的學生個性太足,需要正確的指導。再說還有很多學校以及很多來自學校以外的事情。如果個人願意去,效果會很好,如果強迫,恐怕只是形式。
-
4 # 一怒飛冠
不合理!非常不合理!學校無權強制要求老師在假期家訪。
據《勞動合同法》第31條規定:不得強迫或者變相強迫勞動者加班。對於用人單位違反法律強迫勞動者加班的,勞動者有權拒絕。
相關法律規定黑紙白字非常明確,但在現實中的個別學校無視這些法律規定的問題也偶有出現。如強制教師捐款,強制教師假期河邊巡查,也包括題主所說的假期強制家訪,
比對一下德國人的休假觀念,或許對我們會有所啟發。
在德國,職工休假是神聖不可侵犯的,相關法律的護持相當完備。加班不但不會有薪酬,反會被認為是工作期間工作效率低下!在職工假日裡,領導如果佈置工作任務,會被認定為違法,這種違法的代價往往很大。
如題主的問題,學校完全沒有必要提出這樣的硬性要求,如果確需家訪,亦完全可以採用影片或電話家訪的形式,達到相同的效果。
給老師們一個安心的假期,以使他們可以真正的放鬆休息,這是對老師們的愛惜與關懷,給老師們減負,同樣是對老師負責對學生負責對教育負責!
-
5 # 高山來客
首先肯定,作為班主任家訪工作也很重要,如果作為班主任對本班學生家庭情況不瞭解,與家長或監護人缺乏溝通,就建立不起家校聯絡的橋樑,難以搞好班級工作。但是任何工作都要結合實際,不能搞形式主義,不能搞一刀切,如果作為班主任平時對本班學生家庭情都己很明白,再為家訪而家訪去作無目的家訪沒任何意義,沒任何作用,只是加重班主任負擔,引起反感。如果班主任是新接任這個班,對全班學生家庭情況一無所知,還很陌生,有必要進行一次普訪。如果是已經擔任這個班班主任有相當一段時間了,對本班學生情況比較熟悉了,只需要對本班少部分特殊學生進行家訪。如果本身對班級學生情己全面熟悉,又沒什麼特殊情況,那去家訪的目的又是什麼?作用是什麼?去找家長談什麼?另外,家訪也有各種形式,不一定要親自登門家訪,原因是現在人口流動頻繁,一個班學生來源自四面八方,要一個個登門面見家長不是容易的事,說不一定一天能找到幾個,所以可以採取電話家訪,信函家訪。總之,任何工作要聯絡實際,因況施策,不能搞運動,不能搞形式,不能一刀切,就象醫生治病一樣,要確診以後對症下藥,難道沒病也必須吃藥嗎?
-
6 # 七0後大叔
看了題主的問題,我作為一名從教30年的老教師,不得不站出來,說幾句可能讓你反感的話。但是,忠言逆耳,我不得不說。
一、假期對學生進行家訪,是加強家校溝通、利於學生成長的有效手段,教育局的檔案通知沒有錯誤。對學生的教育是學校、老師、社會、家庭的共同責任,家校合作,是教育學生不可或缺的環節。
暑假期間透過家訪交流,可以做到老師、學生、家長三方面對面坐到一起,較長時間深入交流、坦誠溝通,可以解決一些平時沒有時間或者不能解決的問題。
一次成功的家訪,會在學生成長過程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也會對老師的職業素養帶來極大的提升。
所以,對於這項任務,每一個老師都要克服困難,保質保量的完成。
二、上級部門佈置的工作,的確有部分是和學校、老師無關的,是形式主義的東西。這些正在被逐步取締的過程中。但是,我們不能把所有自己不願意做的事情都歸結於“強制攤派類”,而“理直氣壯”的拒絕。題主提到的扶貧工作,還有招商引資、文明建立、上街值守等工作,一直困擾著學校和老師。這些工作與老師的本職工作沒有關聯,干擾了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
但是,因為是上級領導佈置的,所以,很多時候,大家敢怒不敢言,只有私下裡面發發牢騷。好在教育部已經注意到這個問題,也發了相關的通知和檔案,這種面貌正在被改變。
利用假期家訪,是教學教學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是學校教育的延伸,是課堂教學的補充,和上述攤派性工作有實質的區別。不能混為一談。
三、對於上級佈置的工作,作為一名年輕教師,首先應該想到的是執行。執行過程中有困難,首先應該想到的是怎麼積極想辦法去克服,而不是一味的找客觀、擺困難、發牢騷。題主在問題中提到的兩個任務,都有出行方式的問題。現代社會出行,有車有駕照,確實很方便,但是,並不是只有這樣一種出行方式。
暑期的家訪,題主可以騎摩托車、電動車、腳踏車,可以乘坐公交車,可以和有車的同事拼車,方式不一而足。
但是,題主在面對問題的時候,只是一味的發牢騷,而且話題越扯越遠。要家訪-沒有車-沒有駕照-沒有錢-工資低,等等。
這樣的邏輯思維方式很不好,很危險。一旦形成習慣,就會凡是遇到問題和困難,就是牢騷和推諉,而不是積極應對,最後的結果就是一事無成。
總結:長達兩個月的暑假,是老師的福利,可以讓老師集中時間做很多有意義的事情,可以讓老師有充分的時間來放鬆自己。
但是,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全部用來休息,似乎又會顯得太長。所以,幾乎所有的教育部門在老師放假的時候,都會佈置一些學習或者工作的任務,穿插在期間,可以起到張弛有度的作用。
回到主題,關於這次暑期家訪,建議題主約好幾位老師,其中包括一位有車的老師,排定一個日程表,開開心心的在假期到孩子家中走一走,一定會有不一樣的收穫。
-
7 # 潺潺輕流的小溪
存在即合理!
既然有需要,既然教育局發文,既然家訪也是必須的,那就去做吧,雖然有很多諸如無車交通不便又是酷暑的不利條件。
我們知道,放暑假,的確是該老師休息。特別是班主任,辛辛苦苦一學期,好好放鬆放鬆,準備下學期再次進行新的征程,可是一紙檔案下來,就又得奔波,而且很是心不甘情不願,可能每個老師心裡的牴觸都是很強烈的。
所以,這個時候就有兩種選擇,要麼服從,要麼放棄。
服從,就是調整心態,把這件事當作自己應該好好完成的任務,好好的去做好家訪工作。學生是自己的,也還是可以去多瞭解,多關心,這樣的家訪也有助於教學工作的開展。我想大多數老師應該既是無可奈何又心甘情願的要去完成家訪任務吧。
放棄,直接不當班主任,讓學校重新安排人去完成這個任務就行了,雖然可能有被貶的風險。
想做就做,不想做就乾淨利落的拒絕,活出自己的個性,這也是一種選擇。 -
8 # 天藍藍teacher
毋庸置疑,家訪會促進家校溝通,有利於教師對學生的瞭解。
所以,教師可有針對性地挑選部分學生進行家訪。對於其他同學,可採取其他方式進行家校溝通。
只要能促進教學,方法並不是最重要的,最重要的是效果。
我們這個地方是郊區近鄉鎮學校了,學生基本很遠(平時住校)。教育局下發了檔案,通知學校讓每個班主任假期去家訪全班,要拍照證明,不會開車也沒有駕照的班主任可以拒絕去嗎,怎麼去?還有,之前也是強制性地讓教師去鄉下扶貧,車都沒得也不會開車,每次去都是看有沒有便車,家訪不一樣,又搭不了便車,還要強制要求去,合理嗎?
別說考駕照買車了,剛畢業參加工作哪來的錢,每個月3400工資
回覆列表
不合理。一,現在還有疫情,如果入戶家訪難以保證安全。二,即使沒有疫情,入戶家訪也涉及到個人隱私,未經家長同意不合適。三,家訪一般佔用業餘時間,屬於強制加班,違反勞動法。
家訪是起源於通訊不發達的時代,在現階段應該被遠端手段取代了。與時俱進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