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易學點悟
-
2 # 墨潑大地
五運六氣,簡稱運氣,又稱為運氣學說。是古人專門研究氣候變化與疾病關係的一門學問,它以天干、地支系統進行演繹推理,總結人再宇宙中的生理、病理變化。
學中醫的會關注五運六氣,有個別極端者甚至認為不懂五運六氣,就不懂中醫。但實際治病不需要五運六氣的,更多的是透過藥物、飲食、行為、心態的調理,讓自己的身體特徵保持平衡狀態,病理就會得到緩解或達到治癒目的。
為什麼五運六氣的書非常少,主要有以下原因:
人和理論的思維結構差異很大,現代學中醫,學生們基本是按照教科書被藥方,背藥性、背藥理等。但是五運六氣才是理科生的主場,牽強點說,五運六氣涉及到古代天文學、氣象學、地理學。其屬於醫學氣象學與時間氣象學的範疇。內在邏輯及推理存在一定客觀性,但也有不少主觀邏輯。五運六氣學說帶來的經濟效益低:再科學發展觀的今天,學術界雖然有一定關注,但比重不大,且容易被視為封建迷信,風險大回報少。文獻邊界模糊,某些朝代與八卦扯一起,某些朝代又與星宿扯一起,某些朝代,把本身的天干地支與本質不同的天干地支扯一起;總之,五運六氣雖然是古人的生存智慧,但在現代文明高度繁榮的今天,也有可取之處,更多的醫學難題解決方案還得依靠科學,沒有否定中醫的意思。關於五運六氣的書,有《黃帝內經》系列的書,比如:《黃帝內經素問直解》《黃帝內經素問譯釋》《聖濟總錄》;《無極之鏡》;《類經》
-
3 # 教育的思考521
五運六氣本就藏在黃帝內經之中,讀黃帝內經者已經很少,單摘運氣看者更少!能理解悟到者少之又少!拿庚子年來說,今天是少陰君火司天,陽明燥金在泉,所以今年上半年忽冷忽熱,冷暖差異很大,…………多讀些古人先學,每個人都會有所悟,可惜的是現在大多數人寧可網路“扯淡”,也沒有了學習興趣,這與活到老學到老是格格不入的!我感覺還是讀書明智,最起碼讀書可以擴大一個人的知識儲備外沿!
-
4 # 盧曉輝
很多事都有兩面性,在我們小的時候,會聽到“打破沙鍋問到底”,不要淺嘗輒止。我的意思是說不要問太多為什麼,也沒有那麼多為什麼。
另外,很多事都是講緣分的,我們遇到的人和事都是緣。有關五運六氣方面的書有就可以了,想學習,就能做到辦法總比問題多。
我最先接觸五運六氣是在自學中醫時,它的出發點好像是透過預測第二年的自然天氣狀態,來備中藥,不做無準備之戰。
接受、承受、忍受都是受,接受比較好;化解、解決都是處理問題的做法,化解比較好,能夠大事化小、小事化了,做到化於無形。
現代社會還有一個經濟方面的因素,經濟效益不太好的書可能也不會有大批次的出版。
我主要是本著人文關懷的角度來闡述這個問題。個人也感覺回答得有點兒偏。
我不小心碰到按鍵就釋出了,剛才也想嘗試著撤銷,結果沒有成功。為此,我願意接受任何的指責和批評。希望沒有下一次了。
-
5 # 尋脈九州
這個問題估計現在學中醫的答得出來都不多。
所以我跨界來回答一下吧。雖然不懂中醫,但是
研究中醫要記住一句話,醫易相通。
五運六氣理論在中醫典籍中專門論述的比較少,是因為其應用在中醫,但是其理論基礎在河圖洛書為根基的易學、陰陽五行理論、天文曆法學。你掌握了這部分基礎,對於五運六氣是不需要專門找書學習的,原理其實比較簡單。
說一千道一萬,其實就是易經中的數學和曆法部分。
只是中國古代曆法和數學雖然比較發達,但是由於那時候沒有阿拉伯數字,所以對於數學相關理論和易數都是以文字著作來進行記載,導致後人非常難懂。但是今天我們數學和科學發達了,反而比較容易學習和掌握。
古人僅靠立一個日圭,觀測日影,就掌握並計算太陽和黃道執行的週期和規律,有此誕生了二十四節氣和陽曆;再透過長期對月亮執行和星辰的觀測,誕生了陰曆,以及二十八星宿劃分等天文理論。
在這種長期的觀測和研究中,總結歸納出河圖洛書和易學基本數理,對我們所處的宇宙執行規律進行了抽象性的總結。就是河圖洛書的先天八卦、後天八卦,陰陽五行,六十四卦、天干地支和納甲……
由此,二十八星宿分十二份,五行星對應二十八星宿,得出十天干和十二地支。以木火土金水五行代表五運,每運分太過與不及,共十個。風寒暑溼燥火(熱)代表三陰三陽六氣。
而大運或中運是每年的歲運,用文字來說,是以天干合化而成。以數學來說,其實是河圖先天八卦數和天干數的化合,就是十天干1-10,兩個數對應河圖中位置的五行,就是歲運的五行。
司天和在泉是描述地支六氣的演變的。干支紀年中的十二歌地支按五行屬性分六組六氣,再如易經成卦一樣,分少陽、陽明、太陽的三陽,厥陰、少陰和太陰的三陰,就是每年司天,三陰三陽一對一對應的關係就是在泉。如今年庚子年是少陰君火司天,在泉就是厥陰在泉。
主氣就是每年不變的二十四節氣分六個區間,上面六氣中每一氣主四個節令。一年順序是從大寒開始是厥陰風木,少陰君火,少陽相火,太陰溼土,陽明燥金、太陽寒水。
客氣就是不同年份不同的司天在泉,影響到當年不同節氣。以司天、在泉作為客氣第三氣和第六氣,六氣首尾迴圈推算,就是一年客氣的變化。
這樣,歲運+司天、在泉六氣,就知道一年大概氣候變化,然後跟不同節令的主氣,和客氣相結合分析,對應中醫理論,就可以推測出易發疾病和治療方向。
中醫知識有限,但是基本理論就這樣。
而這些基本理論,在古代是必修的基礎知識,所以人就不需要專門書籍論述。因為挺簡單的,自己把握河圖洛書九宮格數字,熟悉易數中的基本概念和轉換原理,就可以明白五運六氣是怎麼回事。
而這些都是幾千年天文、物候觀測的結果而來,現在雖然有比較準確的天氣預報,但是我們今天的天氣預報是客觀具體事物風雲雷電等的描述,相比較前人幾千年的經驗,世界規律的觀測和掌握,短短几十年百年的現代氣候學和積累的資料,放在歷史長河中,資料量還顯得不太夠看的。
現在已經有了比較準確的用弱點測量經脈和人體五行平衡的儀器和軟體演算法,對中醫量化診療和資料的資訊化意義重大,相信中醫在未來跟現代科學技術,能煥發出新的活力。
回覆列表
首先來了解一下什麼是五運六氣。
《素問》構建了運氣學說完整的理論體系。五運就是金運、木運、水運、火運和土運的簡稱,是指金木水火土五行之氣在天地間的執行變化。六氣則是指六種氣候變化,分別是風、熱、火、溼、燥、寒。
運氣學說認為,五行在地,六氣在天,他們各有陰陽,透過互相感召,則形成氣候運動變化的規律。為了認識這些規律,古人用天干和地支組合加以辨別,這就是運氣格局的來由。
運氣學說後來應用於玄學預測當中,而更多的則是成為中醫學理論,是《皇帝內經》理論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在古代,《黃帝內經》、扁鵲的《難經》、華佗的《華佗針灸經》以及張仲景的《傷寒雜病論》對五運六氣學說都有獨到的應用。
只是到了近代,隨著西醫從國外的引進,人們覺得中醫療效慢,治療麻煩,才逐漸冷落了中醫。
所以,關於中醫理論的五運六氣書籍和理論的發掘和研究也就少有人問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