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一星半月夜
-
2 # Rainbow1784
寶貝真是太厲害啦,希望寶媽分享一下經驗。接下來可以繼續背誦一些國學經典,千字文,百家姓,弟子規等等。一方面增加孩子的識字量,另一方面可以瞭解歷史故事,也有助於理解古詩達到長時記憶。[贊][贊][贊]
-
3 # 剛哥說教育
優秀的家庭優秀的孩子!優秀的孩子背後肯定是優秀的家長!
作為一位教師給您一下建議。
1.著手識字。背字!這裡的識字主要是要讓他看到這個字知道他怎麼念。比如你去超市,看到超,你給他說這個字念超,現在大班了等到,孩子很優秀,等到明年讀一年級,可以積累500~1000的識字量那麼他的一年級所有的讀記是沒有問題的。切記,用平時時間來積累認的字,而不是去培訓機構速記。
2.可以背誦一些詩歌美文之類的!這樣可以增加孩子的語感和美感,能夠在以後學習中找到美。
3.背誦一些簡短的課文。例如《找春天》之類的,體前感受下以後學習的文章。
4.背誦一些簡短的成語故事。先給他讀,讀了再讓他講,如果變成自己的語言就更好了!豐富自己的表達能力,增加自己的感受,將來能夠更好的組織語言!
5.背一些英語小故事或者兒歌。增加英語語感,培養興趣!
6.背一些好詞。例如AABB:大大咧咧,多多少少
ABB:傻乎乎,綠油油等
提升孩子的詞彙
腦袋越背越聰明!
-
4 # 新資優教育
馬上上大班的孩子能背完155首古詩,看起來很“聰明”是吧,題主還想著接下來繼續去背誦什麼四書五經,我要說的是,這充其量只是在重複鍛鍊孩子的記憶力,而與思維能力沒什麼關係了。
很簡單的一個檢測孩子綜合智慧的方法:把這155首中簡單的、常見一些字,比如挑100個出來,單獨讓孩子去認讀,看能否都讀正確,或者抽出某首古詩的中間一句,讓孩子去接讀下一句,看孩子的反應時間。又或者155首古詩都能背誦了,那麼數算1-100肯定沒問題吧,就讓孩子倒背100-1,或者2、4、6、8......這樣背下去,看看孩子的數感能力。如果以上檢測都不樂觀,那麼就不要再想著把孩子訓練成“復讀機”了!
大班的孩子,或對3-6歲學前的孩子而言,都要全面發掘開發其潛能,優先夯實三大基礎能力:1)語言溝通表達(而不只是會背誦);2)數學邏輯思維;3)身體協調運動能力。重點培養三大適應能力:1)學習適應(專注力、思考力);2)社交適應(溝通技巧、友善行為);3)情緒適應(情緒控制、規則意識)。
總之,應該根據孩子當前的心智發展,應該按孩子的個性情況,強項為本、實踐為先的教輔原則,著眼全域性,發展多元興趣潛能,力爭形成綜合素養。
-
5 # 主業醫護副業育娃
說說我個人的經歷吧,娃娃從3週歲開始,我陪他一起讀《大學》,《中庸》,《論語》,《孟子》,《千字文》,《老子》,《唐詩三百首》。
到現在的5週歲,我們還在讀這些,至始至終我沒有讓孩子,去背誦裡邊的內容,我也沒有打算讓他去背。
我不反對背誦,但是背誦會消耗大量時間,不如利用這時間,去多讀幾本書。
我們用2年的時間反覆讀這些書籍,隨著時間的流逝,讀的遍數越多他就越熟練,也就越自信。
有時遇上應景的場景,他會不由自主的說出相關的詩句,所以讀多了,自然而然會背了。
@超能媽媽講親子閱讀 後面再用一年的時間,我們會再讀兩本《聲律啟蒙》和《詩經》。
回覆列表
背什麼都不要緊,反正長大了都會忘記。
美國科學家曾做過一項研究,叫“幼年記憶遺忘現象”。
他們請了83位3歲的小朋友,分別講述他們經歷過的6件獨特的事件——比如第一天上幼兒園、最有意思的生日會、學過的一首童謠等等。
之後在他們5到9歲期間,每年都請他們回到實驗室,再次講述這些事情。
研究人員發現,六七歲的孩子還能回憶起約70%的內容,但八九歲的孩子僅能回憶起30%的內容。
這說明小孩子一般在7歲以後,他們的童年的記憶會快速消退。
不信的話,你可以試著回憶你7歲以前做過的事,背過的課文,想必記憶應該都模糊不清了吧。
所以,家長們原本著想埋一下一顆種子,好等以後長出花來,才讓孩子多背誦經典古詩詞。卻沒曾想願望是挺美好的,但對孩子以後的學習並沒有實質性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