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史學達人

    說到劉邦,大家應該都是不陌生的,他是中國歷史上從草根逆襲成皇帝的人。可以說劉邦之所以能夠當上皇帝,是離不開他家鄉的那些哥們的。

    今天我們就來說一下,劉邦沛縣的哥們,在早年的時候,他們都是幹什麼的,和劉邦的關係怎麼樣?

    蕭何

    蕭何是劉邦的老鄉,為劉邦建立大漢江山立下了汗馬功勞,劉邦當了皇帝之後,把蕭何稱為“漢初三傑”。

    另外兩個一個是張良,一個是韓信,三個人是建立大漢的最大功臣。

    可見,蕭何對於劉邦來說多麼的重要。

    蕭何實際上是沛縣的世家大族,同時,蕭何也是蕭家最傑出的人才,早年的蕭何是在沛縣當縣長的秘書。

    這個縣長的秘書,甚至比縣長的權力都要大,因為縣長都是從外面調過來的,縣長要想在當地混的開,就必須要仰仗當地的世家大族,尤其是蕭何這樣的傑出才幹。

    縣長有了蕭何的輔佐,也是如魚得水一般。當時秦朝每年評優秀員工的時候,蕭何都是整個泗水郡的第一名。

    甚至秦二世都想提拔蕭何到朝中去做官,當然了最後都被蕭何給拒絕了,因為蕭何覺得秦朝根本不可能長久,若失去了朝中上班,說不定就會被趙高給弄死了。

    因此,他才沒有去的。

    當時的劉邦僅僅是一個泗水亭長,可以說蕭何就是劉邦的頂頭上司,一般劉邦在地方惹了什麼事情,都是蕭何幫助劉邦解決。

    所以說劉邦和蕭何的關係,也是很鐵的。劉邦到了起義之後,之所以信任蕭何,就是因為他們之間的交情很深。

    最為主要的是,蕭何的能力是別人比不了的。

    夏侯嬰

    夏侯嬰可以說是劉邦最為信任的人,這個人在劉邦反秦滅項的時候,都是劉邦的私人司機,試想一下,劉邦的司機,肯定是劉邦最為信任的人了。

    陳勝為何會死,就是因為被司機出賣了。所以說找司機一定要找自己的人呀。

    秦末的時候夏侯嬰是一個郵遞員,劉邦是泗水亭長,據說當年只要夏侯嬰路過劉邦家的時候,他肯定要找劉邦去喝一杯。

    兩個人一來二往,就熟悉了,因此,關係也不比尋常了。

    話說有一次夏侯嬰和劉邦兩個人喝大了,劉邦用劍刺傷了夏侯嬰,這個事情竟然被吃瓜群眾告到了官衙當中。

    秦朝是不允許私人佩戴刀劍的,甚至菜刀都是幾戶人家用一個。若是事情查清楚屬實的話,劉邦和夏侯嬰很有可能會被判刑的。

    當他們兩個被抓之後,官吏不管怎麼對夏侯嬰動刑,他都沒有把劉邦刺傷自己的事情說出來,而且堅持說自己是不小心弄傷自己的。

    最終朝廷沒有辦法,就把夏侯嬰給關進了監獄,把劉邦給放了,畢竟夏侯嬰的傷是和他沒有關係的。

    劉邦就覺得這個哥們很仗義,也許,這就是劉邦在起義之後,無比信任夏侯嬰的原因。

    盧綰

    劉邦把盧綰當作是親兄弟來看,他們兩個是同年同月同日生,還是鄰居,兩家世世代代都是十分的有好的。

    有了這一層關係,劉邦和盧綰的關係,肯定是任何人都比不了的。可以說在他們兩個小時候,盧綰都是跟著劉邦一起混的,劉邦上學他也上學,劉邦起義他也是跟著劉邦一起起義。

    總之,他對劉邦是無比的信任的。

    只不過盧綰的能力比起劉邦的其它老鄉還是差了一些的,但是,劉邦對盧綰的信任,是別人比不了的。

    在劉邦被項羽封為項王之後,劉邦只允許兩個人進入自己的臥室,這兩個人一個是劉邦的弟弟劉交,另一個就是盧綰了。

    可見,劉邦對盧綰是多麼的器重。

    因為盧綰在早年的時候,並沒有什麼差事,所以,在劉邦當泗水亭長的時候,盧綰對劉邦的幫助並不大。

    因此,關於盧綰的事情我們暫時就說這麼多吧。

    樊噲

    樊噲和劉邦不但是老鄉,兩個人還是親戚。大家都知道呂公有兩個女兒,當年呂公就是把自己的兩個女兒嫁給了劉邦和樊噲。

    劉邦娶的是姐姐,也就是歷史上大名鼎鼎的呂后。確切地說樊噲就是劉邦的妹夫。

    樊噲的職業是屠夫,當年就是殺狗的。

    這個樊噲也是十分不簡單的,尤其是劉邦到了芒碭山當了逃犯之後,可以說都是樊噲和劉邦在溝通訊息。

    樊噲在村裡住著,外面只要有一個風吹草動,樊噲就會去通報給劉邦,就好比陳勝吳廣起義,這件事就是樊噲告訴劉邦的。

    劉邦儘管說當了通緝犯了,在大山裡不敢出去,但是,天下大事,他還是知道的,就是因為他身邊有樊噲。

    當然了樊噲也是最先擁護劉邦起義的。

    今天就先介紹這些人,明天繼續介紹另一些!

  • 2 # 聞樂飛揚

    這恰恰說明了劉邦是在低層社會上混的,劉邦在沛縣認識的這些熟人中,也就是蕭何的文化程度比較高,當時蕭何的官職是縣長的秘書。當然,後來想蕭何做的也是文職,劉邦並沒有讓他帶兵打仗過。

    再說說劉邦那些能打仗的發小們。第一個盧綰,和劉邦關係最鐵的一個人,兩個人不但同年同月同日生,而且還是老同學。在劉邦起義後,盧綰也加入到了劉邦的陣營之中。雖然盧綰加入到劉邦的隊伍中的時間比較早,但是,反秦反項的過程中,盧綰還真沒有立過什麼像樣的功勞,他最後之所以被劉邦封為了燕王,其實說白了就是他和劉邦的關係比較好而已。

    再看樊噲,樊噲這個人殺敵很勇猛,在樊噲跟隨劉邦起義之前,他是殺狗的。屠殺這一行業,他比較熟,所以,樊噲在戰場上還是經常立功的。

    樊噲還和劉邦有親戚關係,他和劉邦都是娶了呂公的女兒。所以,就是因為兩人的關係非同一般,樊噲對劉邦的忠心是別人不能比的。

    鴻門宴上的表現,也可以看得出,樊噲為了劉邦的安危,是不怕犧牲自己的,有這樣的部下追隨,劉邦何愁大事不成呀。

    在劉邦的發小中,立功最大的當屬曹參和周勃兩人了。曹參在起義之前和蕭何是同事,只不過那時的曹參是主管監獄的一個官。

    由於曹參擔任這個職位,經常和犯人打交道,所以曹參多多少少也是瞭解一些地痞流氓的習性的。就是一因為天天和流氓鬥智鬥勇,所以曹參在起義中殺起敵人來,異常的勇猛。

    到了劉邦稱帝后,按功勞而論曹參應該派第一,但是,因為劉邦還要用蕭何來治理天下,所以劉邦就推舉了蕭何是第一,曹參只能委居第二。

    周勃這個人也是一個恨角色,在戰場上殺起敵人來,他並不比曹參差。在起義之前周勃的業餘工作就是吹笙的一個藝人而已。主要是為殯喪業服務。到了劉邦稱帝后,周勃的名次緊挨著曹參,排在第三名。

    當然,劉邦的發小中能打仗的還有很多,我們就說這幾個主要的吧。

    就是因為這些人都生活在社會底層,反正在那個亂世王朝,只要你敢殺敢伐,就可能飛黃騰達,反正是爛命一條,即使賭輸了也沒什麼,一旦贏了的話,那就是世世代代享盡榮華。這個賭注還可以一試的。

  • 3 # 拾荒雜談

    堅持簡潔回答問題!

    劉邦的主要發小或者同鄉未發跡之前的身份如下:

    盧綰:不詳,為劉邦的發小和同學,最得劉邦信任。

    王陵:沛縣貴族子弟,應該是官三代。

    雍齒:和王陵一樣是貴族子弟。

    曹參:沛縣監獄的監獄長。

    夏侯嬰:沛縣沛府的馬伕,同時養馬。

    周勃:婚喪宴席上的吹鼓手。

    樊噲:殺狗的屠夫。

    蕭何:沛縣主管除人事外諸多事務的官吏,是曹參的上司。

  • 4 # 歷史小奴才

    周勃:吹鼓手,織蓆販履之徒。

    樊噲:屠豬宰狗之輩

    盧綰:不務正業的小混混

    夏侯嬰:車伕,弼馬溫

    曹參:監獄長(典獄長)

    蕭何:縣丞(縣長)

  • 5 # 歷史是杯酒

    漢高祖劉邦,江蘇沛縣人,為人豁達大度,不拘小節,因此在當地有一定的威望。秦二世元年(公元前209)七月,陳勝、吳廣起義,各地紛紛響應。九月,沛縣縣令也欲響應起義,並令樊噲召劉邦。但是,劉邦到了之後,縣令又後悔了,把劉邦關在了城外,不讓他進城,還要殺蕭何、曹參。蕭何、曹參便偷偷的跑出了城投奔了劉邦。面對沛縣縣令,劉邦馬上寫了一封慷慨激昂的公開信,並用箭射到了城內。城內的老百姓得到公開信後,便殺了縣令,開門迎接劉邦,還要劉邦做沛縣縣令。劉邦推辭,但是蕭何、曹參等人害怕萬一起義失敗,會遭滅族之禍,都沒有做老大的意思。於是,劉邦就被立為了沛公,由蕭何、曹參、樊噲等人召集了三千沛縣子弟,起兵反秦。這些沛縣子弟裡,哪些比較有名呢?我們一一道來。

    蕭何

    蕭何可以說在劉邦的起義以及後來的國家治理中,都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蕭何在秦朝時為沛縣的主吏掾,後來由於他為官比較盡職,有方法,受到上司的好評,晉升為“泗水卒史,事第一”。他還多次利用職權暗中袒護、幫助劉邦。在劉邦起義後,他更是盡職盡責。當劉邦攻陷咸陽後,大家都去搶金銀珠寶,只有他接收了秦丞相、御史府所藏的律令、圖書,掌握了全國的山川險要、郡縣戶口,對日後制定政策和取得楚漢戰爭勝利起了重要作用。楚漢戰爭時,他留守關中,使關中成為漢軍的鞏固後方。漢十一年(前196年)又協助劉邦消滅韓信、英布等異姓諸侯王。劉邦死後,他輔佐漢惠帝。

    曹參

    曹參在劉邦的小夥伴中,可以說是戰功最多的。曹參早年為秦朝沛縣獄掾,即管理監獄的小吏。劉邦起義時,曹參以中涓的身份跟隨他。曹參戎馬一生,“身被七十創,攻城略地,功最多。”但是,劉邦把他的功績比喻為“狗功”,因他戰功雖多,但戰爭之謀略多出自他人。蕭何死後,曹參做了漢朝的相國,於是便有了“蕭規曹隨”的故事。

    樊噲

    樊噲出身寒微,早年曾以屠狗為業。他與劉邦的交往甚密, 曾與劉邦一起隱於芒碭山澤間。劉邦起義後,他便成了做了劉邦的隨從副官。而樊噲為人們所熟知的應該便是“鴻門宴”了,在鴻門宴中,如果沒有樊噲,劉邦估計也就玩完了。此後,他又跟隨劉備南征北戰,共斬首一百七十六個級,俘虜二百八十八人;自己單獨領兵作戰,打敗七支軍隊,攻下五個城邑,平定六個郡,五十二縣。虜獲丞相一人,將軍十二人,將官十一人。

    周勃

    周勃原靠編織養蠶的器具為生,還經常給辦喪事的人家做吹鼓手。劉邦起兵後,他也是跟隨左右南征北戰,先後俘虜相國一人,丞相二人,將軍、郡守各三人,獨自擊破敵軍二支,攻下城池三座,平定五個郡,七十九個縣,可謂戰功赫赫。

    夏侯嬰

    夏侯嬰也是劉邦小時候的小夥伴,跟隨劉邦起義,立下戰功,後封為汝陰侯。夏侯嬰早先在沛府的馬房裡掌管養馬駕車, 後來擔任了試用的縣吏。

    盧綰

    盧綰小時候與劉邦一起在馬維先生的馬公書院讀書。而當劉邦做了泗水亭長時,他便常隨出入上下。深得劉邦的信任,官至太尉,後又被封為長安侯。但是,最後由於種種原因,他逃亡到匈奴,被封為東胡廬王,一年後死於匈奴。

  • 6 # clj蒼狼劍

    提起劉邦的沛縣那些“鐵哥們”,他們既是劉邦的第一批干將助手,更是日後大漢帝國的開國功臣。至於他們當時在沛縣都是幹什麼的,從事什麼職業,那就聽我慢慢道來。

    一、蕭何:主吏掾

    《史記•蕭相國世家》記載:"(蕭何)以文無害,為沛主吏掾。"注:"《漢書》雲:何為主吏。主吏,功曹也。"

    那麼蕭何所擔任的“主吏掾”到底是多大的官呢,管什麼的呢?這個官是掌官府人事的。所以,他能為劉邦謀得亭長的職位。

    蕭何是大漢帝國的第一功臣,《漢書》記載,漢朝建立後論功行封,“上以何功最盛,先封為酇侯,食邑八千戶”。劉邦因為蕭何功勞最高,先行封他為酇侯,封賞食邑八千戶。

    功臣武將群起反對,說:“我們身披鎧甲手執兵器去衝鋒陷陣,多的身經百戰,少的交鋒數十回合,攻佔城池,奪取土地,功勞大大小小各不相等。如今蕭何沒有汗馬之勞,只是舞文弄墨動動嘴皮,不去交戰,反倒功在我們之上,憑什麼?”

    皇上問大家:“知道獵狗嗎?”回答說:“知道。”皇上說:“打獵,追殺野獸的是狗,而放開系狗繩、指示獸在何處的是人。今天諸位只能追逐捕得野獸,功勞與獵狗差不多;至於蕭何,放開系狗繩,指示獵取目標,功勞與獵人一樣。再說,諸位都是一個人跟隨我,最多的一家也只有兩三個人從軍;蕭何全族數十人都跟隨我參軍,這個功勞不可忘記!”以後群臣都不敢再說什麼。

    二、曹參:獄掾

    《漢書》記載:“曹參,沛人也。秦時為獄掾,而蕭何為主吏,居縣為豪吏矣。” 獄掾職掌刑獄。曹參的性格與劉邦很相似,都是個性爽朗,但他粗中有細。與蕭何一樣,他對劉邦也懷有敬佩之情,尤其欣賞劉邦樂於助人、對朋友一視同仁的個性。

    曹參大漢的第二位相國,在早期的時候,與劉邦、蕭何就已經十分投緣。蕭何、曹參在秦時都是刀筆之吏,當時平平凡凡並無奇特之才。到漢初興之際,有如受日月的照耀,每每蕭何誠實謹慎地守掌後方,曹參同韓信並肩征戰。待到天下平定,又根據民眾對秦法的深惡痛絕,順應民心重修律令。二人同心治國,遂安海內。

    淮陰侯、黥布等都被誅殺,唯有蕭何、曹參功大名重,位冠群臣,聲留後世,成為一代宗臣,恩澤子孫後人,何等不凡啊!

    三、任敖:獄吏

    《漢書》記載:“任敖,沛人也,少為獄吏。”任敖原本是沛縣監獄的一位看守,也是早期劉邦的忠實仰慕者。

    “祖嘗避吏,吏系呂后,遇之不謹。任敖素善高祖,怒,擊傷主呂后吏。”從這段記載可以看出,任敖對高祖一家是有恩情的。這段話大概是說,劉邦觸犯了刑律,害怕被官府追究,於是躲起來了。但跑得了和尚跑不了廟,官府派人來捉拿劉邦無果,就將劉邦的妻子呂雉抓走了,並粗暴地對待。任敖得知此事後,火冒三丈,將派去捉劉邦的人狠狠地收拾了一頓。

    任敖為劉邦出了口惡氣,劉邦對他感激不盡,從此兩人成為好朋友。

    四、王陵:縣豪

    《漢書》記載:“王陵,沛人也。始為縣豪,高祖微時兄事陵。” 王陵是沛縣當地有名的豪強,家裡比較富裕。高祖貧微時王陵是他的老大哥。

    不過,這位老大哥一開始並沒有看好劉邦,在其沛縣起義之初,並沒有跟著一起幹,反而和劉邦的仇人雍齒混在一起。楚漢鬥爭激化後,王陵才投靠了劉邦。劉邦不計前嫌,仍然重用了他,後來還封他為安國侯。

    而據《漢書》的記載,王陵的母親更是為識大體的“俠女”:“項羽取陵母置軍中,陵使至,則東鄉坐陵母,欲以招陵。陵母既私送使者,泣曰:‘願為老妾語陵,善事漢王。漢王長者,母以老妾故持二心。妾以死送使者。‘’遂伏劍而死。項王怒,亨陵母。陵卒從漢王定天下。”

    項羽接王陵母親安置在軍中,王陵的使者到來,就讓王陵母親東向而坐,想以此把王陵招來。王陵母親在私下為使者送行,流淚說:“替我告訴王陵,好好侍奉漢王。漢王仁孝寬厚,不要因我而存二心。我以死為使者送行。”於是伏劍而死。項王惱怒,烹煮了王陵母親。王陵終於追隨漢王平定天下。

    五、樊噲:屠狗

    《漢書》記載:“樊噲,沛人也,以屠狗為事。後與高祖俱隱於芒碭山澤間。”樊噲是沛縣人,初以殺狗為生。後來與高祖一同逃匿在芒、碭山澤間。在陳勝起義後,蕭何、曹參讓樊噲尋找高祖,迎立為沛公。

    樊噲是呂后的妹夫,跟劉邦有著連襟關係,身強力壯,力大無窮,而且還是位劍術高手,性格剛毅果斷,膽大心細。他一直就很尊崇劉邦,與之感情極好。只要劉邦有求與他,他便赴湯蹈火,在所不辭。在鴻門宴上,要不是有樊噲,劉邦或許就難以平安脫險。

    當時漢高祖劉邦病重時,有人毀譖樊噲是呂后一派,一旦哪天皇上駕崩,樊噲就要用兵將戚氏和趙王如意之流盡行殺了。高祖劉邦大怒,就派陳平以車送絳侯去取代樊噲為將,到軍中後即斬樊噲。陳平怕呂后抓小辮子,抓了樊噲後沒殺他,而是送往長安。送到的時候高祖劉邦已崩,呂后放了樊噲,並恢復了他的爵位和食邑。

    孝惠六年(前189),樊噲去世,諡號為武侯,兒子樊伉襲爵,且樊伉的母親呂須女也封為臨光侯。

    六、周勃:編織竹器

    《漢書》記載:“周勃,沛人。其先卷人也,徙沛。勃以織薄曲為生,常以吹簫給喪事,材官引強。”周勃,沛縣人,祖先是卷縣人,遷居到沛縣。周勃以編織竹器為生,還常在人辦喪事時吹奏輓歌,且是能引強弓的武士。因此,有人說周勃是一個樂師。

    在沛縣的時候,他經樊噲介紹,認識了劉邦。劉邦很欣賞周勃的個性,經常對他表示關心和信任。劉邦的熱情終於打動了周勃,他對劉邦也是忠心耿耿。

    七、夏侯嬰:司御

    《漢書》記載:“夏侯嬰,沛人也。為沛廄司御,每送使客,還過泗上亭,與高祖語,未嘗不移日也。”

    夏侯嬰一開始是“司御”,數白了就是馬車伕。但他的個性和劉邦相像,熱情開朗,喜歡開玩笑,兩人很合得來。

    後來“嬰已而試補縣吏”,即夏侯嬰被沛縣官府選為縣吏。十分高興,就去找劉邦慶祝。兩人對劍嬉戲,劉邦不小心傷了夏侯嬰,後來這件事被人告發,按秦律當時高祖身為亭長,為吏傷人是重罪。所以高祖就申述情由說自己不曾傷害夏侯嬰,夏侯嬰也出面作證。後來移案複審,夏侯嬰還為高祖坐了一年牢,捱了幾百鞭笞,終於使高祖脫罪。

    最初高祖與部眾想攻打沛縣,夏侯嬰當時以縣令史的身份做高祖的使者,使沛縣父老開了城門迎立高祖做了沛公。之後,夏侯嬰被封為七大夫,擔任太僕,專門為沛公御車。

    一個小小的沛縣,竟然出現了這麼多的開國功臣,著實令人驚奇。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寶寶的乳牙長的什麼時候開始換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