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兩國公文中(假設有)應如何稱呼?是稱呼“漢朝”“大漢”還是“漢國”?同樣的情況也發生在其他朝代中國與他國的邦交中,比如吐谷渾如何稱呼唐朝?(如朝鮮稱明朝為皇明)。 匈奴的單于又如何稱呼漢朝的皇帝?是“漢國皇帝”還是“陛下”之類的稱呼?
21
回覆列表
  • 1 # 飛哥說史

    當然,匈奴的不同時期,對漢的態度也和稱呼有關。

    冒頓單于時期,漢朝和匈奴基本是敵國關係,即在軍事、政治上相互匹敵的國家。文帝在後元二年(前162年)的《漢文帝后二年遺匈奴書》中提到:

    皇帝敬問匈奴大單于無恙。使當戶且居雕渠難、郎中韓遼遺朕馬二匹,已至,敬受。先帝制:長城以北,引弓之國,受命單于。長城以內,冠帶之室,朕亦制之。使萬民耕織射獵衣食,父子無離,臣主相安,俱無暴逆。今聞渫惡民貪降其進取之利,倍義絕約,忘萬民之命,離兩主之歡,然其事已在前矣。書曰:‘二國已和親,兩主歡說,寢兵休卒養馬,世世昌樂,閣然更始。’朕甚嘉之。聖人者日新,改作更始,使老者得息,幼者得長,各保其首領而終其天年。朕與單于俱由此道,順天恤民,世世相傳,施之無窮,天下莫不鹹便。漢與匈奴鄰國之敵匈奴處北地,寒,殺氣早降,故詔吏遺單于秫檗金帛絲絮佗物歲有數。今天下大安,萬民熙熙,朕與單于為之父母。朕追念前事,薄物細故,謀臣計失,皆不足以離兄弟之歡。朕聞天下頗覆,地不偏載,朕與單于皆捐往細故,俱蹈大道,墮壞前惡,以圖長久,使兩國之民若一家子。元元萬民,下及魚鱉,上及飛鳥,踐行喙息蠕動之類,莫不就安利而闢危殆。故來者不止,天之道也。俱去前事,朕釋逃虜民,單于無言章尼等。朕聞古之帝王,約分明而無食言。單于留志,天下大安,和親之後,漢過不先。單于其察之。

    可見,

    也提到了之前漢文帝四年(前164年)時匈奴對漢朝的書信,可見官方書信往來總是對舉“匈奴大單于”和“漢皇帝”兩個稱呼,這是作為相互匹敵的兩國的態度。

    話說當時漢匈和親,冒頓單于和漢高祖劉邦結為兄弟。後來兄弟劉邦去世,冒頓單于按照匈奴的習俗向呂后提出了收繼婚的要求。《漢書》裡這樣記載冒頓單于調戲呂后

    單于信中曰:“...陛下獨立,孤僨獨居。兩主不樂,無以自虞,願以所有,易其所無。”高後忍辱覆信曰:“...退而自圖,年老氣衰,發齒墮落,行步失度,單于過聽,不足以自汙。弊邑無罪,宜在見赦。竊有御車二乘,馬二駟,以奉常駕。”冒頓得書,復使使來謝曰:“未嘗聞中國禮儀,陛下幸而赦之”

    時間過了差不多百年,到了呼韓邪單于時,匈奴內戰,呼韓邪單于歸降漢朝,就有了《漢書‧匈奴傳》裡這樣的記載:

    使車騎將軍口諭單于曰:“單于上書願罷北邊吏士屯戍,子孫世世保塞。單于鄉(向)慕禮義,所以為民計者甚厚,此長久之策也,朕甚嘉之。中國四方皆有關梁障塞,非獨以備塞外也,亦以防中國奸邪放縱,出為寇害,故明法度以專眾心也。敬諭單于之意,朕無疑焉。為單于怪其不罷,故使大司馬車騎將軍嘉曉單于。”單于謝曰:“愚不知大計,天子幸使大臣告語,甚厚!”

    可以看出來,這時呼韓邪單于有求於漢,稱呼比較敬重。呼韓邪單于見天子時記載如下:

    單于正月朝天子於甘泉宮,漢寵際殊禮,位在諸侯王上,贊謁稱臣而不名。

    再後來,到了東漢時期,南單于比內附,對東漢要“兼祠漢帝”、“伏拜受詔”,大體類似於諸侯國的地位,及至東漢中後期,更弱至類似屬國,後來南匈奴便逐漸成為中國境內的少數民族了。《後漢書》中沒有直接的語言描寫,倒是說到:

    南單于復遣使詣闕,奉籓稱臣,獻國珍寶,求使者監護,遣侍子,修舊約。

    雖然不見直接的語言描述,想來也必是畢恭畢敬、伏首稱臣了。

    這些當然只是漢和匈奴關係的一個簡單介紹,但是不同時期不同關係漢匈的稱呼大抵便是如此了。不過若是說到口語,那匈奴語本身便和漢語有所不同,“你去漢國嗎?”這樣的話在匈奴語裡究竟怎麼說,便恕在下才疏學淺,不得而知了。

  • 2 # 一屋

    匈奴人沒有自己的文字,所以說匈奴人到底怎麼稱呼漢朝……

    大夥只能蒙了。

    不過從中西亞人稱呼中國為秦(支那)再到桃花石的演變過程來看,如果猜一猜的話,那麼匈奴人很可能也是這樣稱呼漢朝的。

    也就是早期因循舊例稱呼漢朝為“秦”,後來根據漢朝自稱的習慣改稱“桃花石”了。

    然而南陳不是啊,南陳怎麼也跟北魏扯不到一塊嘛。外國人對中國的情況再不瞭解,這種錯誤還是不會犯的。比如後來很多中西亞文獻中都嚴格區分了北方中國和南方中國,區分為秦和馬秦的。

    所以芮傳明在註釋古突厥碑銘時,就提出了桃花石的詞源很可能是“大漢”。

    比如狐鹿姑單于這樣給漢武帝來信:“南有大漢,北有強胡。”

    竇固曾經在燕然山勒石:“振大漢之天聲。”

    喜歡自稱皇漢的劉淵也這樣自稱:“吳蜀之不能北侵,猶大漢之不能南向也。”

    詳細論述大夥可以去看《古突厥碑銘研究一文》。

    感覺這個比較合理。

    匈奴以前也稱呼漢朝為秦,這樣也更加深了其他民族對中國“秦”的稱呼。

    匈奴逐漸不敵漢朝後,開始以漢朝的自稱“大漢”來稱呼漢朝,結果在不同民族的語音變化流傳中,最終變成了“桃花石”。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女漢子如何虜獲深愛的人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