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寂語堂齋

    我總覺得這個問題好象問反了,應該這麼問才對,怎樣用孔子的論語解釋今天的價值觀?

    今天的價值觀是怎麼來的?是社會經濟發展自然形成的,僅僅是一種價值觀念而已。而孔子的《論語》是什麼?是自古以來人們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工具。

    今天人們的價值觀如果不含有修身、齊家、治國平天下的內容,那又怎麼能解釋孔子的《論語》?相反孔子的《論語》卻含蓋了今天人們的價值觀。

    孔子的《論語》是一種思想,是一種文化,它能貫穿古今,而今天的價值觀只是一個時代特徵的反映,是一個短暫的時期,並且也不是一種思想,一種文化。

    今天的價值觀,人們普遍是以發財致富為主要奮鬥目標,這在孔子的《論語》裡只是滄海一滴,而孔子的《論語》含蓋了現實社會如何做人的一切價值觀念。

    就拿昨天的高考為例,學生們的價值觀念是考上如願的大學,而孔子的《論語》是最重學習的。《論語》開篇就是學而時習之,又學而優則仕,又好仁不好學,其蔽也愚。可見今天的價值觀,都能從孔子的《論語》找到源流。

    總之,用孔子的《論語》不難解釋今天的價值觀。

  • 2 # 艾中華

    無論哪個時代的哪個人去解讀經典,都是用自己的理解去臆測古人的意思,魯魚豕亥郢書燕說之事不絕如書。形式上是我注六經,本質上是六經注我。被解釋的作品往往成為解釋者本人思想的註腳。

  • 3 # 使用者6935153459

    孔子的論語用今天的價值觀解釋那都是無止境的,他的論語之所以能永久不衰,就因為是一篇很好悟性的文章,適用於任何年代。還有比論語厲害的書,就是各種經書。

  • 4 # 太乙生

    以孔子為代表的儒家,之所以幾千年來成為中國傳統文化的核心,其本質是中國一直都是一個農耕文明社會,特點是人口密集,完全依靠農業生產,人口流動性非常低。這就在客觀上造成必須以人際關係做為文化的核心,即倫理。因為龐大的人口沒有高度實用有效的倫理關係做為基礎,社會是不可能發展的。反觀現在,在西方科技和文化的影響下,全球化已經成了世界主流,這就給以皇權、宗族、土地、傳統的仁義禮智信等倫理關係為核心的傳統文化造成巨大沖擊,現代的人們已經越來越注重個人發展而不是家族命運,越來越重名利而不是等級秩序品德。

  • 5 # 歐比旺羅克

    同是一本聖經,教會壟斷解釋權細分出多個教派,教眾自己讀聖經理解創造了新教。

    任何一本書,任何人讀都是在用自己的思想去加工,解釋的時候也無不注入主觀觀念。在解釋過程中的挾帶私貨不可避免。

    于丹同學解釋過論語,與其說于丹在用今天的價值觀去解釋論語,還不如說藉助論語販賣自以為的今天的價值觀。在一段時間把自己解釋成了網紅,然後似乎又成了網黑。

    什麼是今天的價值觀?誰又能代表今天的價值觀?

    兩千多年前的孔子喜歡點評,對各諸侯國發生的事情點評,對身邊的人和事進行點評,有時也發表一些自己的心得體會,這些言語被記錄下來就成了論語。

    兩千多年前孔子未必能預料到郡縣制,更不可能預料到資本主義、啟蒙運動、理性主義、自由主義、消費主義……孔子所有點評的支點是春秋時期無數種的一種,以及在這一種價值觀中自己獨特的價值觀。就孔子及其弟子而言,論語的唯一目的是推行孔子唯一的、獨特的價值觀。

    那麼讀論語就應該站在孔子的立場上讀,退而求其次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去讀。如果覺得自己的價值觀與孔子的價值觀出入太大,不可調和,大可以忽略它,沒必要試圖拿現代社會某種價值觀去生搬硬套。也許有些人反對讀原文,一切都喜歡聽別人解讀,這也是一種價值觀,這種價值觀認為腦力長在自己身上是多餘的。

  • 6 # 天地人兮人兮天地

    我要呵呵了,今天價值觀有一種是瞭解全部真資訊有知識又有獨立思考的。一種是不瞭解或一知半解的。總而言之論語開偏學樂和今天人追求的相同。不同的論語學樂。今天價值觀不同選擇的樂也有所不同。用今天解釋是書呆子。

  • 7 # 上官恨水

    《論語》乃名錄!適合則取用,不適合則先避。所謂現代文明與經濟也只不過是慾望增長的產物!孔子雖處於底智的教育約束範疇,但對於現代彭漲的“雞血”認知形態來講確是一味“綠色”良藥!因為它可以起到穩定作用!從廣義來講,人類進步是加快滅亡的腳步。這又是不自覺的選擇與前行。《論語》與儒教思想正是警醒人類狂野的“韁繩”!當然不可復古,但也不可否定。

    我相信在不遠的將來————

    中國儒家思想體系,將是全人類未來生存的最終參考系!

    理由只有一個:就是越原始根本的,就越具有穩定性!

  • 8 # 蓋天宣夜說

    哈哈,四書五經、論語春秋?少時也賤,從事給婚喪嫁娶紅白事場合營造氣氛來吹壎吹吖吖業儒的吹鼓手孔丘真能有如此的博學?這些四書五經的文字,用竹片刻寫成竹簡典籍來得需要多少時間?從老子(道德經)“載營魄抱一,能無離?專氣致柔,能嬰兒?滌除玄覽,能無疵?”及“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脫”等說上就能猜測,當上魯國大司寇的孔丘,以妖言惑眾的罪名殺害少正卯暴屍,燒燬滌除上古有典有冊玄冥覽的目底,就是為了創立“天尊地卑,男尊女卑”,載營魄抱一的儒家邪說!重新來篡編沒有了“穀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蓋天宣夜渾天說歷史的贊丘者春秋,罪丘者春秋的(春秋)!天不生仲尼、萬古如長夜?實際是說,若沒有孔丘來絕無師法的燒掉滌除玄覽這事,人民還是抱有著“夜未央、月未殤”的“大鵬飛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濟。餘風激兮萬世,遊扶桑合掛左袂。後人得傳此之,仲尼亡兮誰為出涕”的“幽幽邃月、風華雪夜”龍的傳人風月秦樓月尚黑文化

  • 9 # 保國公

    首先,這一問題的探討應該杜絕那些正確的廢話。譬如,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就是一句無比正確的廢話。在強調四個自信和文明自覺的今天,這種正確的廢話除了表達一下姿態外,既觸碰不了時代的根本問題,又理解不了孔子的思想原意,迂闊不經,莫甚於此。

    孔子的思想在近代遭遇挑戰,其原因有三,一是近代中國與西方競爭中的失敗,人們失去了對這種意識形態的信任;二是近代中國社會的變遷,這一學說失去了國家權力的支援和直接適用的社會語境;三,西方強勢的意識形態,主要是自由民主思想的衝擊,儒學被放到了科學的對立面,不再被當做一種合法化知識。

    換言之,孔子的思想地位遭遇的挑戰,都是外部的,而非內在的。近代人們或者從救亡圖存的角度,或者從啟蒙價值觀和現代化正規化的角度,把孔子的思想定格為傳統政治支配結構的正當化基礎進行批判和解構。以現代性問題和價值觀為界標,對於孔子的思想,人們從未進行認真的思想和理論對話。《論語》不是從觀念上被擊倒的。

    因此,在近代,人們對於孔子問題的思考,都是有意甚或無意地將其當做客體和物件,而非存在於歷史過程當中並能與現代人發生對話的主體。這是一種完全反歷史的文化態度和思維方式。甚至不客氣地說,用今日的價值觀去解釋論語,實在是現代人的“致命的自負”。那種“輕率而不負責任”的反傳統的“政治正確”,是虛無主義的淵源,是當代意識形態中最為保守最為專斷最具破壞力的部分。

    那麼,孔子和《論語》的正確開啟方式是什麼?正確的答案是重啟古今之爭,中西之爭。用汪暉的話說,就是“物件的解放與現代的質詢”,即確立一種歷史敘述的“內在視野”。這要求我們一方面把孔子當做歷史中的思想主體,給其以充分的尊重,另一方面則是發掘出其觀念,理論和視野,直面現代性問題和自由民主的意識形態的挑戰,在古今中西的反覆對話而非現代獨白中獲得對於理想生活方式的自我理解。

    人們習慣於把孔子當做教育家去談論,這毋寧是近代不斷解構孔子思想權威的結果。要真正將其當作歷史主體,當作塑造歷史的行動者和意識形態,就必須把孔子及其學說啟用為一種政治哲學和道德哲學,亦即關於中國是什麼,中國人應當如何生活,中國人應當生活在何種正當的政治秩序中等根本問題的理論化思考。唯有這樣,才能準確評估孔子與《論語》對於中國人,對於中國這一超大型歷史文明共同體的建構性作用。這一建構作用一直延伸到當代,即便經歷過二十世紀革命的疾風驟雨式打擊。

    我們大致可以從這樣幾方面來審視孔子及其政治哲學的建構作用:

    (1)世俗化的,實踐優先的共同生活信念,以及建立在此基礎上的持續性的時間和歷史意識。這完全不同於西方天國與塵世,價值與實踐的二元論,以及斷裂的、目的論的歷史意識。

    (2)德性倫理,以及與之相伴隨的責任倫理。是關於共同體的構成和組織方式,以及政治制度的道德評價方式的闡述,都與社會契約、天賦人權,個人自由存在重大區別。

    (3)其闡釋的家國天下的多重秩序構成,可謂重大的憲制實踐,這一多樣化的秩序形態可以與西方近代憲政法治的純粹個人主義秩序形成對話。

    (4)大一統,禮樂共同體,禮儀中國,道德普遍主義等觀念,構成了我們共同的文化記憶,持續塑造了人們對於中國的文明型國家性質的身份理解,自己建立在歷史文明基礎上的政治認同。

    (5)其思想中包含的各種平等主義,包括人性論,向善論,天下為公以及結果意義上的平等主義,都能與馬克思主義、社會主義的平等政治發生銜接,與自由主義的形式平等發生對話。

  • 10 # ceit

    讀懂《道德經》再去看《論語》,孔子就是在說繞口令,論者輪也,浪費讀者的時間和心力。孔子是不道德的,孔子的一切言論都在為其不道德做狡辯。孔子的追隨者都是不道德的。

  • 11 # 獨立哲學家梁義偉

    當我讀到孔子這樣的話: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己欲達則達人,己欲立則立人;恭則不侮,寬則得眾,信則人任焉,敏則有功,惠則足以使人;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惡;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我感覺如醍醐灌頂,如沐春風,我認定孔子是中國五千年來最有智慧的人。我認為孔子的教誨,對於每個人都有非常好的幫助,無論他是平民百姓,還是國家領導人。

  • 12 # 五穀1955

    孔子《論語》博大精深,本人只能對其中的一些論述,回答膚淺的體會與理解。

    孔子《論語》中曰:“不知命,無以為君子也;不知禮,無以立也,不知言,無以知人也。”我印象特別深,小時候,父親一喝酒,就吟誦這段話,當時不理解,現在回過頭來,才明白其中的寓意。

    還有《禮記·表記》裡有一句話:“君子不失足於人,不失色於人,不失口於人。”這一句話也同樣記憶深刻,現在理解起來,感覺對於今天,我們在複雜的社會交際中,仍有重要的指導和教益。

    孔子告誡我們,你是什麼樣的人,看你說的話就知道了。俗語也說,人三句話不離本行。就是說社會存在和個人修養,決定你的思想行為,當然包括語言。

    語言最能讓人在寒冬中,感到溫暖,讓人在挫折裡,汲取力量。一句樸實感人的問候勸說,會給人以力量和希望。每每人與人之間發生矛盾,夫妻之間產生芥蒂,都需要有人苦口婆心地勸慰開導。單位裡的黨委書記、工會主席,部隊的政委都是思想工作的高手,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化干戈為玉帛,讓人放下包袱,輕裝上陣,愉快工作和學習。

    語言也是殺人於無形的軟刀子,有多少人被扼殺在流言蜚語裡,有多少生命止步於惡語中傷前。當年大明星阮玲玉抵擋不住,來勢兇猛的閒言碎語,汙衊誹謗,選擇自盡。香港明星翁美玲也是在流言蜚語裡,自我結束生命。

    由此說來,一個人能好好說話,就是做人最基本的修養,做到不傳謠不造謠,不道聽途說,諫言慎行挺難。每個家庭的老人,都希望兒女的孝敬。所謂孝敬,首先要從和風細雨的說話開始。老人並不想要子女多少錢,要的是經常陪伴中噓寒問暖的關懷。有的子女內心對老人是孝敬的,但是語言往往是粗俗急躁的。

    對此,會引發老人的傷心痛苦,誤認為自己是兒女的包袱累贅,甚至產生輕生厭世的想法。也有的年輕父母對子女期望值太高,經常惡語中傷,讓子女失去了學習生活信心,中國每年都有青少年自殺身亡的案例,讓人觸目驚心。

    孔子《論語》充滿人生智慧,需要認真研讀,深入理解。今天的正能量價值觀與孔子的觀點高度一致,沒有任何違和感。

    孔子《論語》具有無限的生命力,應該不斷地傳承下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肝癌都有哪些症狀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