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斑斑麻麻
-
2 # 熟季花開
非常認同,善因得善果!
因為一個人播撒善良,這善良之因可能在你需要幫助的時候,就那麼百轉千回的回報給你自己。
看到過多篇文字,都是寫親身經歷,曾經不經意間幫助過誰,事後很多年被幫助。這是多好的證明啊!
換個思維,即使不為了回報,當初你如果明明有能力,而沒有幫別人 你就不會有那麼絲毫的內疚嗎?
-
3 # 生活LI的小確幸
認同。可是很對人對這個世界的人和事抱有敵意,有些莫名其妙的。這也是我現在無法理解的一點。
但是我只是疑惑,也許以後經歷的多了,也就能明白了。現在對於這種還處於一種懵懂的狀態。有些人說我們當代年輕人太過冷漠了,可是他們有想過在這個背後的原因嗎?我想是沒有的。
大人總認為自己的世界是對的,孩子什麼都不懂。但是有家長卻是相反,可是得到的結果並不好。
有時候常看到新聞,說某個少年扶起了跌倒的老人,我想著是好事,值得稱讚。可是,事情的結果往往跟我們想象中的不一樣。這樣的新聞頻出,大家無法辨別誰是善意的,還不如全都拒絕,對於提問者所經歷的,我還是認同那個人的。
畢竟有些人看著善良,但是實際上卻是惡魔。有些事情是這個世界教會我們的,我們也不能去強求別人,也跟自己一樣。
不是不善良,只是看到的不好的太多了。警惕心還是要有的。有時候成全善良方便的是自己,這個需要分場合的,分時間地點的。
像文中所說的是帶著孩子的,做父母的總歸是有警惕心的。我們要學會去理解,要學會觀察。雖然我們常說,有些事情不是看到的那樣,可是又有誰會去深究到底是如何呢?只是因為她或者他的利益沒有收到損害而已。
我同意這句話,但是善良表現的地方很多,還是要分場合的。
-
4 # 阿彌陀佛夏凰
正確,你的一個善良的舉動,也許日後能帶給自己更好的方便與生活,只有善良能帶給你方便,邪惡只能帶來傷害與障礙。
-
5 # 迷霧頓開精神獨立
成全方便,一次一次放寬自己的底線,慢慢的對方由一開始的試探、觸碰、挑戰,逐漸演化為冷戰、不屑、咆哮。是時候及時止損,亮明態度,堅持原則,贏得尊重,重塑自信,你我共勉!
-
6 # 偶爾放四一下
非常認同,世界是有因果效應的,別人這都不是傻子,用對了善良是對自己的一種長期投資,好的回報,但記住一條,不能對所有人善良。
一天外出有事來到公汽車站等車。太陽曬得人精疲力盡的,彷彿一分鐘恰似個把小時的難熬(因中午發車間隔比較長)。在終於等到車時,衣服早已被汗溼了。大家都準備依次上車。
只見一位年輕的媽媽有點吃力地搬動嬰兒車,一歲左右的小孩也不大配合著左右亂動。我出於好心地想幫她一把,就主動去提起嬰兒車。然而,被年輕的媽媽冷漠地拒絕。
不巧,座過幾站後正當我準備下車換乘,又看到年輕的媽媽也要下車。我讓她先行又想幫她提扶一下嬰兒車,誰知,她依然冷若冰霜地拒絕,語氣中夾帶著一份高度的警惕。
在車站傍看到她漸行漸遠的身影,我還真的有點悵然若失。我本意想幫她扶一把,倒讓人兩次尷尬。
有時候的成全善良而受方便的自己啊!
回覆列表
“有時候的成全善良而受方便的自己!”絕對認同,但善良也要分不同的時間和不同的地點,不同環境之下,善良有它不同的意義。
人世間的一切還是美好善良的,你的心也是美好善良的,願你一直保持這樣的善良,在需要幫助的時候挺身而出,但也請設身處地地為他人著想,為他人著想也是一種善良,這種善良是由內而外的善良,可能有時你只是默默地站在那裡,你也幫助到了你想要幫助到的人。
看到您所遇到的情況,做為一個母親我也有著如同那一位母親同樣的心理,因為這個社會已經不再是那個單純善良的社會,騙子無處不在,對於一個隻身帶著孩子的母親來說,她不得不多一份小心,多一絲考慮,如果她的孩子因為自己的鬆懈而丟失,她可能餘生都會自責、後悔,甚至因無法承受而放棄自己的生命。很多寶貝尋親網上的案例就是因為家人輕易相信陌生人而丟失孩子。
都說善良的人眼睛裡有著與眾不同的光彩,而我們也要更加相信善良更多的時候不是助人為樂,而是保持一顆善良誠信的人,誠信待人,由生活到工作再到人生,一如既往地善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