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小龍女5505

    南宋一代抗金名將岳飛並沒有捲入南宋皇室立儲的政治鬥爭中,他最大的死因是能力太強,功高震主,死於宋高宗猜忌之下。

  • 2 # 劉煲的故事

    嚴格來說,岳飛確實捲入了有關“立嗣”的政治事件當中。雖然這個捲入,不是他的本意,也是他自己沒有想到的,屬於被動參與性質的捲入。

    不管是單兵作戰面對金國大將單挑,還是指揮軍隊野戰,岳飛可以說是經驗老到,胸有成竹,也能夠百戰百勝。但是在政治方面,岳飛絕對是一個很幼稚的孩童。

    根據歷史記載,有傳言說金國打算放欽宗的兒子回來,這是一件很可怕的政治事件。欽宗是趙構的哥哥,是趙構之前正宗的皇帝,按照祖宗家法,在正常情況下應該由欽宗的後代來繼承皇位,本來是沒有趙構什麼事兒的。只是由於靖康之變,趙構覓得了絕佳機會,成功上位。

    欽宗兒子真的被放回來,勢必引起政治上的混亂,會讓剛剛穩定的南宋統治局面引起波動,會直接干擾到抗金大計。這個問題,岳飛看的非常正確。但是,所謂的看破不說破,他政治上的幼稚,在這件事的處理上得到了最大的體現。

    岳飛忽略了自己的身份。他是當時南宋手握兵馬最強大的方面大員,是能征慣戰的常勝將軍,是一名武將。歷史上,無數個血的教訓,都一再證明,武將除非真的要用手裡的兵將來左右立嗣大事,就千萬不要參與,不但不能參與,就連一點點參與的跡象都不能有,不能在任何場合討論這件事,這才是政治上成熟的標誌。

    有關岳飛“參與”或者“捲入”立嗣問題的事情,有史可查的,應該就是這麼一件事,然而就這麼一件,已經讓岳飛在趙構心目中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當然不是什麼好印象。

    恰恰是這件事,讓岳飛失去了趙構的信任,等到後來與金國媾和需要犧牲岳飛的時候,才不會讓趙構心生遺憾,是那麼順理成章,心安理得的接受了岳飛的生祭。

    不管怎樣,作為民族英雄的岳飛,將永遠受到後人的敬仰,但他的悲慘結局,也讓我們慨嘆,令後人噓唏不已。

  • 3 # 德厚致遠

    岳飛沒有捲入皇帝立儲的政治鬥爭,岳飛建言趙構立皇儲,也是情況特殊,當時金兀朮正廢掉偽齊傀儡皇帝劉豫,準備立宋欽宗之子為帝,岳飛是在這種情況下急忙向宋高宗彙報了“金虜欲立欽宗子為帝”的驚人訊息,擔心金人立欽宗子而影響南宋軍民的抗金斗志,岳飛建議趙構早立皇儲,為的是安定民心,目的就是為了穩定整個政局,避免引起政局動盪而提出的。

    靖康之難後,金國滅亡北宋,在漢人居住區金國實行了以漢治漢的統治政策,相繼立張邦昌、劉豫為傀儡皇帝,趙構建立南宋以後,張邦昌自動放棄傀儡皇帝之位,歸順南宋;接著金朝扶植劉豫為傀儡皇帝,而劉豫甘當傀儡卻成事不足,敗事有餘,曾徵發大量中原民眾攻擊南宋,在沒有得到金國協助下,導致大敗潰退,傷亡慘重,而其統治也黑暗腐敗,魚肉百姓,導致民怨沸騰,結果被廢。而此時多次率兵侵宋的金兀朮明白,中原民眾注重傳統禮儀,宋欽宗是曾經的皇帝,又是徽宗的嫡子還是趙構的長兄,在宋人眼裡,宋欽宗的統治更具有正統性和合法性,立欽宗之子為傀儡皇帝更有號召力和欺騙性,定會使中原人民人心渙散,放棄抵抗。這種特殊情況,岳飛也不得不向趙構反應。

    而立嫡的政治鬥爭,實際上是秦檜與範宗尹、趙鼎、張浚之爭,結果他們都被秦檜擠出朝堂。先是範宗尹首先奏請高宗早立太子,當時秦檜還沒有回到南宋,趙構採納建議,從太祖趙匡胤一脈中選取伯琮、伯玖為皇嗣,這趙伯琮就是後來的皇帝宋孝宗趙昚,他也還差點被廢。

    原因是一次京城發生了強盜搶劫事件,秦檜沒有奏聞高宗,便徑自派遣殿前司(御林軍)前往拘捕,伯琮將此事告知高宗,趙構大驚,便追問此事,秦檜竟然搪塞過去後,知道是伯琮告的秘,心裡非常惱火,就極力反對立伯琮為皇儲而推薦伯玖,在高宗躊躇猶豫不決的時候,又引出了高宗試探二人的故事,趙構為了考驗二人,便各賜宮女十人,伯琮的老師史浩看出了高宗的用意,便對他說:“皇帝想考驗你,千萬謹慎從事”,伯琮點頭稱是。過了幾天,趙構果然將宮女們召回,檢驗之下,結果賜給伯琮的宮女們仍是處女,而賜給伯玖的卻不是了,這才在高宗心中知道了誰優孰劣。

  • 4 # TonyDeng

    岳飛捲入立儲紛爭,以及迎回二帝之類的說法,其實在以前的歷史學界就沒什麼市場,錢穆《國史大綱》也專門澄清這些說法,予以否定,都是民國時期的事了,不知為何時至今日二十一世紀還整天有人提這種說法。縱然在被視為不正常的時代,也只不過說岳飛是投降派和抗戰派的鬥爭的犧牲品。而若仔細考察,錢穆的論述也是比較貼切的,雖然他比較抱有溫情,也傾向於岳飛,但仍然指出岳飛之死主要根源就是收兵權殺雞儆猴的示範作用,不找上別人偏找上他,哪有沒縫的雞蛋被蒼蠅叮之理。這還不說呂思勉的毫不留情了。岳飛、袁崇煥之類問題不斷被人翻炒、爭論,無非是有的人為政治需要不肯相信現實要塑造精神形象罷了,但精神需要跟事實是兩回事,自稱唯物主義的人不願正視事實倒是自打嘴巴。

  • 5 # 歷史神秘人

    岳飛是被動捲入立嫡的政治鬥爭之中,他完全是為了大局著想,可是好心辦壞事,招惹了宋高宗的不快,為將來被冤殺埋下了伏筆!

    金國滅掉了北宋後,趙構撿了一個大便宜,其他皇族中人都被俘虜了,只剩下他,他就當了南宋開國皇帝!當時金國在漢人居住的地區立了偽齊傀儡皇帝劉豫來統治漢人,只是劉豫殘暴無能,大家都不認可,金國就廢了他!後來金國就想到立欽宗的兒子為宋朝皇帝,這就混亂了,趙構本來就不是正統繼位的皇帝,而欽宗卻是正統繼位的皇帝,真立欽宗的兒子為帝,那就是南北兩個“宋朝”了,大家都亂了,該聽誰的呢,這會對整個抗金部隊帶來不好的影響,還怎麼收復失地啊!岳飛確實是保家衛國的赤子之心啊,他沒有什麼別的心思,趕緊上書要求趙構立皇儲穩定大局,後來還當面和趙構討論,這就是政治幼稚的行為了!岳飛勸趙構立皇儲確實是為趙構著想嘛,立你趙構的後代為太子,不就是穩定你的統治嘛,這真是好心為你辦事啊!可趙構不是那樣想啊,他認為岳飛是別有用心!

    趙構認為岳飛是在諷刺自己沒有後代啊,因為趙構以前被金國嚇到了,成了性無能患者,生不出兒子來啦!你岳飛讓我立皇儲,我立誰啊,立不了我的兒子只能立他人啦,你岳飛是在嘲笑我性無能嗎,是男人聽了就火冒三丈了,當然岳飛絕對沒有嘲笑趙構的意思,可是趙構會那樣想的,趙構很不爽啊!其次岳飛是當時掌握兵權的主帥,自古以來,有兵權的將領參與立嫡之爭都是大忌,會讓皇帝猜忌,最後是沒有什麼下場的,所以有多遠躲多遠!可岳飛卻懵懂的往上撞,不就是找死嘛,趙構會認為你岳飛是別有用心啊,想幹掉我啊,我還在就讓我立皇儲,立誰那是我的事,你想勾結下一代繼承人來做權臣嗎,不把我放在眼裡啊!岳飛真的沒有什麼心思,他就是單純的為抗金大局著想,可你的政治智慧實在太幼稚了,犯了武臣的大忌了,碰到立儲的事,所有文武官員都不會輕易開口的,因為不管結果怎樣,都會被皇帝猜忌,要謹慎啊,一不小心就沒命了,岳飛卻傻傻的做了,所以趙構殺岳飛的心就開始萌芽了,伴君如伴虎,最後岳飛還是被冤殺了,真是可惜遺憾啊,這其中趙構也是希望岳飛死的!

  • 6 # 秋水長天H

    "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奸佞。"岳飛忠奸己有定論,但圍繞岳飛之死,歷來爭訟不斷,“此乃上意也",是學界不爭的事實。沒有高宗趙構的"上意",秦檜是殺不了岳飛的。

    岳飛被以"莫須有"的罪名殺害,高宗一夥都懶得做成"證據確鑿"的"鐵案",可見,當時岳飛的能力和影響力並不是非常大,高宗完全可以解除岳飛兵權,免其一死的。故而長期以來人們懷疑岳飛之死另有隱情,是否摻和了帝王家事,引起了趙構很大不快?

    宋高宗趙構雖貴為皇帝,可一生卻難有皇帝至高無上的優越感。面對殺父、奸母、囚兄、滅國的仇敵金國,在強大的攻勢下,卻甘於稱侄、稱臣,年年朝貢。

    他前半生被金兵追得狼狽逃竄,後半生又被權臣秦檜所制,形同傀儡,雖有這麼窩囊的一生,卻是中國歷史的高壽皇帝之一,活了81歲,可見,趙構是個心理素質極好的人。但他內心深處也有一處傷疤,是忌諱任何人揭開的,這一傷疤就是他不能生育的隱情。

    公元1127年,趙構在金兵追擊下南逃至揚州。一日,趙構"偷得浮生半日閒",正與美女"放鬆"之際,忽報金兵已追來,從此,驚嚇過度的趙構落下了不舉的毛病。

    而在此前,趙構唯一的子嗣、年僅三歲的趙旉在戰亂中夭亡。無子繼承自己來之不易的江山,這對於一個封建皇帝來說是莫大的悲哀與恥辱。不得已,趙構秘密從太宗趙匡胤的後代中選擇兩個年幼的孩子,作為自己的接班人人選。可是趙構遲遲不確定立誰為嗣子,顯然他是對自己的生育能力還抱有幻想。

    可偏偏岳飛一次次建議高宗早早立嗣,等於一次次在高宗的傷口上撒鹽。據南宋人張戒的《默記》記載:1135年正月,忠心耿耿的岳飛又一次不請自來,密謁趙構,建議趙構速立太子,以斷絕金人在北方欲立飲宗兒子為傀儡皇帝的陰謀。

    可這次讓趙構實在是又“傷自尊了",怒斥道:“卿雖忠,然握重兵於外,此事非卿所當預也。"

    可見摻和帝王家事,不斷去揭趙構那深藏已久的"傷疤",讓趙構大傷自尊,是造成民族英雄踏上不歸路的一個重要原因。

    "工於謀國,拙於謀身",連趙構也承認岳飛"卿雖忠",但"忠心"與皇帝的"自尊心"比,顯然份量不夠,這就是封建帝制的悲哀所在,也是歷史上許多如岳飛一樣忠臣的悲哀。

  • 7 # 主天安

    岳飛是否真的捲入立嫡的政治鬥爭中?元朝脫脫編寫200多年前的宋史,後世野史,評書之流,給歷史攪成了一鍋八寶粥!

    紹興元年,高宗路過紹興府,上虞縣丞婁亮……乘機呈奏,建議高宗在:伯學行中,遴選太祖諸孫有賢德者……!

    宋高宗納諫,拔升婁亮為:監察御史!婁亮從縣丞一步登天!

    紹興八年秋,岳飛奉召前往行在杭州,高宗命岳飛到資善堂拜見皇太子。

    紹興十年,高宗親筆信安排岳飛增援劉錡。

    岳飛大軍即將出發之際,秘密上奏高宗,要求:首先確立太子!

    岳飛藉機捲入立嫡?!豈非咄咄怪事?!

    紹興元年,高宗同意婁亮密奏,已經預先立儲。

    紹興八年,岳飛拜見過皇太子。

    紹興十年,岳飛藉機上奏,要求確立太子?!

    歷史真的如此嗎?果真如此?問題來了,岳飛真正的死因即此也!

    趙構紹興元年立儲,8年後岳飛拜見皇太子。過兩年岳飛上表求確立皇太子!

    岳飛兩年前拜見的皇太子,不合格嗎?要廢掉再確立一個嗎?

    岳飛拜見的皇太子,沒有確立?高宗命岳飛拜見的是假的?

    高宗有親生兒子,是冊立的皇太子!苗劉兵變,太子登基,高宗下臺了!最後,兒子折騰死了!

    高宗被折騰得斷子絕孫了,他還敢立太子嗎?!

    高宗再立太子,再被折騰太子登基,趙構還能翻身嗎?!

    高宗立太子,摔得不輕,他能不防備再次暴發苗劉兵變?!

    岳飛密奏確立太子,高宗肯定起疑心!懷疑岳飛效法:苗劉兵變!

    岳飛北伐,迎回二聖。二聖還朝,高宗就變成趙構了!

    岳飛吃著高宗,卻要換主人,看不上趙構!

    岳飛確立太子,就是想擁立,換新主人,看不上趙構!

    岳飛不把趙構放眼中,要迎二聖,要確立太子,分明身在曹營心在漢,吃霸王飯給劉邦幹!

    高宗要岳飛:精忠報國,就是要忠於趙構!

    岳飛心中想的是二聖,是太子!

    趙構能不起疑心嗎?能不防岳飛為:苗劉:第二嗎?

    岳飛不明白趙構心中的感受,為後來風波亭埋下伏筆!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既然美國退出聯合國下的各種組織,那還要他這個常任理事國幹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