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飛飛85439
-
2 # 生活來點心理學
按照《中國臨床戒菸指南(2015版)》中的描述,
“菸草依賴表現在軀體依賴和心理依賴兩個方面:軀體依賴方面主要是指中停止吸菸或者減少煙量之後出現一系列難以忍受的戒斷症狀,包括吸菸渴求、焦慮、抑鬱、不安、頭痛、唾液腺分泌增加、注意力不集中、睡眠障礙等。心理依賴又稱精神依賴,俗稱“心癮”,表現為主觀上強烈渴求吸菸。”
從中大家可以看到,軀體依賴和心理依賴其實並沒有非常明確的界限 - 本質上都是對菸草(或者說是尼古丁)的強烈需求。也很認同前面有位知友
@李婉瑩
的觀點,心理活動也是生理活動的延伸,實際上我們也很難定義對菸草心理或者生理依賴的區別。
其實,菸草成癮和尼古丁依賴確實是個複雜的問題。在生理層面,尼古丁這種生物鹼綁架了神經系統獎勵機制,導致吸菸行為和多巴胺分泌建立了正向獎勵聯絡,從而造成了人對吸菸行為的認知產生偏差;另一方面,長時間吸菸導致神經元突觸間隙菸鹼型乙醯膽鹼受體的代償性增加,這也進一步導致了戒斷反應的產生和戒菸難度的劇增-我相信這也是所謂“心癮”的生物學基礎。
-
3 # 大寶心理
吸菸會上癮,我覺得有兩個主要原因。
1.尼古丁的作用
2.心理依賴
癮,其實就是內心的一種渴望,強烈的渴望,這來自於內心的缺失。
-
4 # 行為講解
在國內男性的吸菸量,是全世界的總吸菸量最多的國家,佔到三分之一以上,如此多的吸菸者,到底是如何沉迷在菸草當中的呢?
1.尼古丁,尼古丁是讓人接觸香菸的主要目標,它能在進入人體內後,會促使人體內的樞神經系統多巴胺的釋放和發生改變,多巴胺系統釋放以後,會使人體驗到短暫的愉悅感覺,會滿足感。
2.心理需求,香菸是目前滿足心理需求成本最低,奏效最快,也是可以隨時隨地進行(除了在人群和禁菸地方以為)的唯一品種,在人們受到壓力,焦慮,空虛的時候,可以用他的尼古丁作用緩解。
當然啦,香菸可以讓人得到短暫的滿足感以外,也是造成人們身體健康的最有危害的成品,在中國每年就有,100多萬人死於吸菸相關疾病,所以不要因為一時快感,而搞壞了自己身體。
-
5 # 我說精神
當然有,而且很典型,很肯定,在全世界範圍內沒有任何爭議存在!希望你瞭解了吸菸上癮的原因後,能夠重新考慮吸菸的相關問題。
吸菸為什麼會上癮?首先,我們知道吸菸吸的實際上是菸草裡面的尼古丁,而尼古丁是一種精神活性物質,為什麼叫做精神活性物質,因為它能夠讓我們的神經系統活躍起來,產生興奮和快感。常見的精神活性物質有:酒精、尼古丁,和嗎啡、海洛因、杜冷丁、病毒等等各類毒品。所以,可能你也應該明白,從醫學上講,吸菸和吸毒沒什麼區別。
可能大家聽說過多巴胺,這是一種讓我們興奮的神經遞質,而尼古丁的攝入會刺激多巴胺的分泌,所以隨著多巴胺的不斷分泌,吸菸的人很容易感到渾身舒爽,幸福,滿足的感覺,這和吸毒在本質上哪有什麼區別?
為什麼會上癮?尼古丁對多巴胺分泌的刺激作用需要尼古丁的持續攝入,也就是不斷的吸菸。如果停止吸菸,尼古丁也就停止攝入,當然就會停止刺激多巴胺的分泌。這個時候我們人體會感到什麼?缺少了原本的興奮感,滿足感和愉悅感,當然會覺得若有所失。所以如果還想要之前吸菸時那種滿足和輕鬆的感覺,就要不斷的持續透過吸菸來攝入尼古丁。
當然,對於這種愉快的感覺,同時存在了身體上的需求以及心理上的需求,也就是我們常說的身體依賴和精神依賴。相比較而言,身體上的依賴更容易被治癒,可精神上的依賴需要強大的毅力去克服,而且這個過程也會相對漫長的多。拿吸菸為例,可能已經成功戒菸幾年的人,在一次隨便的茶餘飯後,接過朋友手中遞過來的香菸,吸上一根後就再次復吸。
所以,戒菸容易,但不復吸還是需要毅力去克服精神上對尼古丁帶來的滿足感和幸福感的渴望的。為例健康,當然是值得的!
回覆列表
我也吸菸! 據我感知 所謂的吸菸會上癮是誤解 吸菸和吸毒不同 普遍認為的吸菸上癮 其實是養成了吸菸的習慣 只要環境改變或者強制性禁菸 吸菸這個習慣可以改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