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雯雯講歷史
-
2 # 鄧眼看世界
古代的統治者為了提高自己軍隊的戰鬥力也想出了很多方法,其中不少咱們現在看起來還有一些奇葩。比如說在軍隊中安排了所謂的“營妓”,中國有關營妓的記載早在越王勾踐的時候就出現了。營妓就是在軍隊中為士兵服務的女子,當然這些女子一般都是奴隸,或者是敵國的俘虜。營妓一般只能出現在軍營之中,到了漢朝在軍事行動中就嚴禁出現女人,這就是為了確保士兵們集中精力。
古代計程車兵大部分都不是職業軍人,換而言之他們很多平時都是老百姓,到了戰爭的時候才會拿起武器上戰場。因此在行軍打仗之前,將軍往往會下令,讓士兵們都回家看一看。將軍的這個命令雖然看似很平常,卻往往能夠提高軍隊的戰鬥力,這是為什麼呢?其實說白了就是了卻將士們的一個心願,讓他們沒有後顧之憂,上戰場的時候能夠百分之百的投入戰鬥,不要再想家裡的事情。很多結婚沒有孩子計程車兵,這個時候趕緊回家造人,為自己留下後代。
古代一些朝代軍隊戍邊的時候也會允許他們帶上自己的家人,畢竟戍邊是很辛苦的,往往一去十幾年,要是沒有家人在身邊,士兵們是難以忍受的,戰鬥力自然也就無法保障。
當然要說做的最絕的就要說朱元璋了,每次打仗的時候,他都會把將士們的家眷集中起來,他這麼做就是告訴士兵你們的家眷都在自己手裡,一定要奮勇殺敵,不要想著投降的事情。當然朱元璋這麼做還有一層意思,就是你們奮勇殺敵,就算是為國捐軀了,他也會照顧好士兵們的家眷的,士兵們只管好好打仗就好了!
-
3 # 史海論春秋
“槍桿子裡出政權”這句話放到哪裡都是不會錯的,中國2000多年的封建體制,對於軍權的掌握,各朝天子也是想盡了各種辦法,而且各種錯殺忠良都是軍權引起的,也是最容易用這個挑撥君臣關係的,南宋岳飛就是個很好的例子。我們今天要說的是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他的招數更是讓人覺得噁心。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典型的草根皇帝,從一個放牛娃,然後是和尚再是乞丐,最後成為九五之尊,在古代為了控制兵權,執政者發明了“虎符”,虎符由兩半組成,一半在皇帝手裡,另一半在管理軍隊的將軍手裡。等到用兵的時候,必須將兩半虎符合二為一才能調動部隊。但是,朱元璋為了控制不對,讓士兵為他拼命,想出了一個損招,讓人腦洞大開。
在明朝的《國初事蹟》一書中記載,每逢打仗前,朱元璋就以照顧將士們妻兒為由,把要去打仗的將領們的妻子兒女聚在一起,名義上是為了解決將士們的後顧之憂,實際上為了將他們的妻兒作為人質,使帶兵打仗的將領不能隨意調動兵馬為自己所用,也就解決了部將發生叛亂的問題。這樣一來,上陣殺敵的將士們就會更加的賣命了,自己的家人都在人家手裡,打仗表現不好隨時會見不到自己的家人。
這些士兵家屬被集中在一起就成立了“寡婦營”,同時也存在很多問題,大臣們都諫言讓朱元璋釋放這些寡婦,但是一直都沒有得到同意,直到有一年南京大旱,整個夏秋都沒有下過一滴雨,劉基就藉故告訴朱元璋,這是數萬陣亡將士的妻子,在軍中長期積怨所致,只要將其解散就能化解怨氣,老天也會降雨。
朱元璋按照劉基的命令辦,把寡婦營解散了,命令這些寡婦可以自主選擇想要嫁人的可以嫁人,不願意嫁別人的可以回到自己的老家投奔自己的父母。可惜,寡婦營解散之後,還是沒能下雨,朱元璋非常的憤怒,一氣之下把劉基給免職了,劉基當成了一個普通的老百姓。
我們也不得不佩服朱元璋的手段,這個可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一方面防止了將士叛變,另一方面也讓將士在戰場更加賣命。其實我們都發現一個問題,明朝是我國曆史上所有朝代中最有骨氣的朝代,就算皇帝戰死沙場也沒有出現割地賠款的事情,也許這也和朱元璋有莫大的關係。
-
4 # 歷史檔案館
對於古代的帝王,可謂是有很多的女人。當然,對於帝王,正常情況下,命都不是特別的長,而且有很多的帝王,很是薄情,為了能夠獲得統一天下可以做出很多冷血的事情,那麼今天我們要說到的一位皇帝就是朱元璋。
我們都知道朱元璋是農民出身,所以在很多方面他都是比較自卑的,當然他的功勞我們不可以掩蓋,那就是大明王朝。那麼對於朱元璋在打仗之前總有一個怪癖,那就是將士兵們的妻子聚集起來,這到底是什麼原因呢?按照朱元璋的說法,是為了保護他們家人的安全。
那麼現實情況真的是這樣嗎?其實現實的情況並不是這樣,而是在打仗期間,如果哪個戰士要投降或者出亂子,那麼就會對他的妻子下毒手,也就是所謂的懲罰。其實說到底就為了控制住士兵,不讓他們造反!正常情況下,士兵是不敢逃走或者亂來的。如果打仗勝利回來,不僅僅可以將自己的妻子領回,而且還有很多的獎品。
-
5 # 戲君看史
導言:古代將士在上戰場時最大的問題是擔心自己的妻兒是否能否平安度日;古代君王在將士上戰場後最大的擔心是士兵能否盡心作戰。作為平民皇帝的朱元璋建立了寡婦營,有效的解決這兩個問題,不得不說這是土皇帝的智慧。
我們先來看看古代軍隊是如何保證士兵拼命作戰的?
一是獎勵,古代戰爭規定了各種能讓人拼命的獎勵政策,比如頭功,比如殺多少敵人獎勵多少,一個人可以透過英勇作戰獲得升遷,獲得財物等等。
二是軍令,俗話說軍令如山,每個作戰部隊,後面都有一支督戰的隊伍,一般是將帥的親兵營,戰場上只有前進,後退就會被殺。
但這樣的制度不能保證士兵不會反叛,或者不能所有士兵都會盡力作戰。這就有了土皇帝朱元璋的領軍智慧了。
《國初事蹟》記載,太祖謂李善長曰:“出征陣亡及病故軍妻,俱令於寡婦營居住,不許出營,令人巡綽及把門,在外男子無故入營問罪。”
朱元璋讓將士的妻兒住進寡婦營,我認為有以下三點理由。
一、保護將士的妻兒。具有指揮權的將領,在戰場上,難免會敵方的盯上,很多時候敵方的臥底會對具有指揮權的將領的妻兒進行綁架,以妻兒的性命安危要挾將領投降或者敵前叛國。與其讓將領的妻兒被敵軍綁架利用,不如先把將領的妻兒保護起來。這樣就能讓將領無後顧之憂,專心帶兵打仗。
二、防備將領的反叛。朱元璋是個疑心很重的皇帝,他對手下的將領都不會很放心,如果把將領的妻兒控制起來,一是可以讓無二心的將領安心作戰,不必擔心妻女的安全;二是可以防備有二心的將領反叛,將領顧忌到自己的家人就不敢作亂;三是可以安朱元璋自己的心。
三、保證死難將士的妻兒家人撫養問題。太祖曰:“寡婦聽其嫁人,不願者送還鄉里依親。”意思是一場戰爭之後,如果將士真的壯烈犧牲了,那麼其妻子可以選擇嫁人,不願意嫁人的可以送歸到鄉里依附親族。
後記:不管朱元璋建造這個營地的最初目的是什麼,寡婦營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了將士的妻兒流離失所,也在一定程度上保證這些將士不會背叛他,激勵將士盡心盡力為大明血戰沙場、絕不退縮!
-
6 # 歷史新視角2020
談起朱元璋打仗時,都會把將士妻女集中起來這件事,這是的確是令將士們心裡十分忐忑不安的一件事,有人會問,朱元璋為什麼會這樣做?
如果簡單回顧下朱元璋的成長經歷,我們可能就會較深刻地認識到朱元璋為什麼會有這種行為。
朱元璋出身貧苦農民,一家人受著地主惡霸的剝削欺壓,自幼在痛苦和飢餓中掙扎,在大荒年景裡成了乞丐和尚,乞討流浪的日子實在熬不下去了。在這種走投無路情況下,他義無反顧投奔了郭子興的農民起義軍隊伍裡,他衝鋒陷陣英勇殺敵,很快成長為一名有影響力的將領,後來藉機有了自己的隊伍。經過數年的奮戰終於從與元軍的戰鬥中,從眾多支起義軍中脫穎而出 ,建國立業,登上了帝位。開始他確實勵精圖治,算得上一位好皇帝。但由於早年朱元璋的經歷,他變得多疑不自信,總擔心文臣武將們看不起他,想篡他的位,人格分裂使其成為了一名暴君。為了減少焦慮情緒,朱元璋創立了許多殘忍的刑法,很多人被他“立斃杖下”。據記載,僅在和平時期他就殺了四萬多官員。
再說到朱元璋朱元璋打仗這件事,他將士的妻女集中起來,安頓到一個地方。這真的是令將士們心裡忐忑不安心生恐懼,心情糾結難受。
朱元璋為什麼會這樣做,看看以上他的所作所為,就不奇怪了。
據史書記載,朱元璋這樣做,表面上是關心將士和家屬,實際上是居心叵測,把將士的家人作為人質扣留起來。假如戰事有變化,或將士在打仗時有怯懦和反叛表現,其妻子兒女的命運就可想而知了。所以戰場上形勢無論怎麼變化,將士們只有勇往直前,不能後退或投降叛變,否則受懲罰和捱打的首先就是自己的妻女。雖然說,這是朱元璋帶兵打仗,防範部屬的一件防範措施。但確實不應該這樣對待為他出生入死的將士們了。這實在是令人寒心的一件事。
他的老鄉劉邦,雖然也是一名從無賴混混幹上去的草根皇帝,朱元璋和其相比,雖然各有千秋,但朱元璋極度的心胸狹窄總還是令人唏噓不已!
-
7 # fullsun
朱元璋,本是窮苦平民出生,做過和尚,要過飯,就是憑藉著努力和機遇,開創了大明王朝。
朱元璋每次在征戰打仗前,總將將士們的的妻子集中起來,這件事在《國初事蹟》中有記載。
01將將士的妻子集中在一個特設的營地中,美其名曰,為了保護她們的安全,丈夫遠征在外,妻妾們孤身在家不安全恐有侵害,希望將士們拋去後顧之憂,專心打仗。
事實真的如此嗎?我想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朱元璋玩的是“挾家屬以令將士”,畢竟上戰場的將士們,每天都面對著生與死的考驗,說不準就丟盔棄甲甚至投敵叛變了。
而“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皇帝把大量的兵馬交給將軍,必然擔心將軍重兵在握而不聽從君主的話,有二心,起兵造反,所以握著將軍的妻兒,讓他們有所顧忌。
同時,戰場上,敵方的臥底也可能對具有指揮權的將軍的妻兒進行綁架,以此達到要挾將領投降和叛國的目的,朱元璋這麼做,也可以免去他們的後顧之憂,讓他們知道,只要自己用心打仗,自己的妻兒必定是安全的。
02但每次戰爭之後,死傷的將士不計其數,活著回來的將士得到嘉獎,並將自己的妻子領走了,那死亡將士的妻子又怎麼辦?
朱元璋對於在戰場上壯烈犧牲的將士的妻兒,會有專門的營地來阜陽這種軍烈家屬,避免流離失所,這個營地也就成為了“寡婦營”。朱元璋不會愧對死亡的將士,他們的妻子得到褒獎後,要想改嫁或是回鄉,朱元璋也絕不會阻攔。
03朱元璋會這麼做,自有他的道理和擔心之處,因為朱元璋能開創大明王朝,肯定他的聰明之處,他深刻體會到對於手下的防範決不能鬆懈,才想出此招,來限制將士們的行動。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講,對戰亂中的將士妻兒來說,朱元璋此舉,也確實是保護了她們,不用擔心被敵軍捉去,免了丈夫的後顧之憂,有一個安身之所,只要丈夫盡心盡力打仗,就能夠保證安危。
你覺得朱元璋這個辦法,好嗎?
-
8 # 拙筆淡靜
所有心地歹毒之人威嚇他人聽命或是就範的最常用也是最有效的威逼手段,就是將其至親做為“人質”!不聽抑或不就範,立馬殺死“人質”。逼著人必須聽任他們的擺佈。
其實如今這種手段也不乏見識。譬如美國唆使加拿大無端拘禁孟晚舟,就是採用的這種手法,企圖用此法威逼任正非(華為)聽他們的指揮和擺佈。
-
9 # 歷史守望者
古代打仗一般不讓士兵帶妻女隨軍同行的,怕影響士兵作戰,但是朱元璋卻偏偏不這麼幹,每次打仗之前朱元璋會在軍中專門設定一個特殊的營,然後把將士們的妻女都集中到這個營裡面,隨軍出征,好吃好喝伺候著。這就讓人費解了,以朱元璋的才智,難道他不懂行軍打仗的忌諱嗎?顯然大家是小看朱元璋的手段了。
朱元璋讓將士們的妻女隨軍出征至少有三個方面的考慮妻女在軍中,這更能提高將士們的作戰能力,因為將士們要為妻女的安全提供保障。行軍打仗是件危險性很高的事情,這種事本來是不會讓女人牽涉其中的,但是朱元璋卻偏偏反其道而行。朱元璋心想將士們的妻女都在軍營中,那麼這些將士就會為了保障妻女的周全而拼命作戰,從某種意義上說朱元璋的想法是高明的,但也難免會被人詬病。
妻女在軍中,將士們投降或叛逃的機率將大大降低。這點是很好理解的,朱元璋表面上說是要好好照顧這些將士們的妻女,讓將士們安心打仗,實際上明眼人都看得出來朱元璋這是把將士們的妻女當作人質了,以防將士們在打仗過程中投降或叛逃。因為如果將士們投降或叛逃了,那麼他們的妻女將難以保全,朱元璋此舉大大提高了將士們叛逃投降的代價,在很大程度上可以防止將士們叛逃投降。
朱元璋把將士妻女集中到軍營中確實也有保護將士妻女的考慮。按照明初相關文獻的說法,朱元璋的意思是陣亡或者病故的將士的妻女必須留在這個特殊的營中,朝廷會繼續好吃好喝伺候著,還會派專人把守營地,不讓在外的男人無故入營。
儘管朱元璋的想法挺高明的,但是他的這種做法並沒有得到世人認可,相反有很多人詬病朱元璋過於殘暴、無情。當然這個問題站在不同的立場不同的角度來看會得出不一樣的結論,對此你是怎麼看的?
-
10 # 砍柴公子2018
說是為了方便對其家人照顧,其實是為了留住士兵的心,讓這些士兵不要背叛他,相當於挾持了他們的家人,達到控制軍心的目的。
-
11 # 方城人
這就是朱元璋高明的地方,這些將士的妻女就是人質,將士上戰場不好好拼命,敢投降敵軍,這些可憐的家眷的命運可想而知!
就像水滸宋江宋江為啥要接將士的家眷上梁山一樣,逼迫這些將士與自己一條心!接家眷上梁山,可謂一石二鳥,恩威並施!
老朱學的有模有樣,朱元璋的手下將士在戰場上表現可圈可點,徐達,常遇春,湯喝,藍玉,寥永忠,傅有德,在戰場上玩命廝殺,很少有投降的,這與老朱帝王心術有很大關係!不玩命不行啊,家眷都在老朱手裡呢!
現在搞管理工作的領導都應該好好學習一下朱元璋得管理智慧,想要讓下屬俯首帖耳認真工作,光靠恩惠有時候是不行的,得掌握員工的心理活動,只有看透人心,拿得住七寸才能管理好團隊。
-
12 # 榮耀歷史
這是朱元璋控制軍隊的三大手段之一!朱元璋農民出身,加入明教參加紅巾軍起義,逐漸建立自己的勢力,手下不僅有徐達、常遇春等猛將,也有李善長、馮國用等文官,如果沒有一點厲害手段,還真的難以掌控這麼龐大的隊伍!
文題中所說的是朱元璋打下集慶(南京)後宣佈的一項制度,其實在之前已經執行,不過並沒有明文規定。
朱元璋統帥大軍渡江攻打集慶時,便將馬伕人和軍中諸位將軍的家屬全部集中安置在和州(安徽和縣),美其名曰集中保護,讓前線將士無後顧之憂,其實就是把軍中將士的家屬作為人質,以防他們叛變。
為什麼朱元璋要有這樣的做法呢?這和他統帥的軍隊的組成有關係。元末農民起義,朱元璋參加了濠州郭子興領導的起義軍,後來娶了馬伕人,成為郭子興的女婿。不過朱元璋發現濠州城內的起義軍軍紀渙散,更像一批強盜土匪難成大事,於是向郭子興申請外出去擴大地盤,郭子興同意了。
於是朱元璋帶領24人離開濠州,向定遠、滁州、和州等地發展,跟隨他的24個人便是後來聞名天下的淮西二十四將,包括徐達、湯和、周德興等人。地盤拓展的過程中,朱元璋的隊伍不斷壯大,組成也越來越複雜,有被勸降的朝廷軍隊,有被收編的盜匪,還有前來投奔的義軍,比如說馮國用、馮國勝兄弟倆帶著萬餘人的隊伍前來投奔,後來還有廖永忠等人率領的巢湖水師等等,這些隊伍與朱元璋的關係並不像徐達等人那樣親密,有啥心思朱元璋無法完全摸透,那麼在後方控制了其家屬,對其有所約束就成了最好的方法。
拿下集慶之後,朱元璋正式宣佈:“與我取城子的總兵官,妻子俱要在京住做!”當然這也有負面效果,有些常年在外作戰的將領,很長時間無法與妻子相見,雖然朱元璋同意他們在外納妾,不過還是思念成疾,心生怨望,驍將邵榮就因為此事而謀劃刺殺朱元璋。
以家屬作為人質,只是最原始的控制手段,朱元璋還有一大殺手鐧——在軍中安排義子!
從元朝時期,就流行將官認義子,協助自己管理控制軍隊。朱元璋有二十多個義子,其中最出名的當屬李文忠、朱文正和沐英了!李文忠是朱元璋的親外甥,朱文正是親堂侄,沐英是個孤兒,在定遠被朱元璋收留,這三人戰功彪炳!
建國後李文忠被封為曹國公,與李善長、徐達等人同列開國六公!
朱文正更是在洪都保衛戰中抵擋了陳友諒數十萬大軍,為後來的鄱陽湖決戰勝利奠定堅實基礎,後來雖然被朱元璋懲罰圈禁至死,但是建國後他兒子還是被封為靖江王,這是朱元璋封的二十多個藩王中,唯一一個不是自己親兒子的!
朱元璋每佔領一座城池,都會派遣一名義子與將官共同守城,比如說佔領嚴州之後,命保兒(李文忠)與胡大海共同防禦,後來兩人不和鬧到了朱元璋處,朱元璋派出特使告誡兩人:“保指揮我親身也,胡院判我心腹也,身包其心,心得其安,心若定,身自然而定!”主要意思是勸兩人通力合作,但是說得很清楚,李文忠是他在軍中的代表,胡大海只是心腹,心腹要聽代表的!
朱元璋規定:“所克城池,令將官守之,勿令儒者在左右議論古今,止設一吏,管辦文書,有差失,罪獨坐吏!”攻下的每座城池都會安排守將,但是不給他們配文官,更不允許他們接觸儒生,只給每人配一個書吏,用來處理日常文書。
此外還規定,攻打城池俘虜的元朝官員和當地的地主、儒生,將領都沒權處置,都要送到朱元璋處,由他決定哪個該殺,哪個該放,哪個該招攬,以此杜絕武將對文官施恩。
回覆列表
在我國古代,為了維護國家的利益和尊嚴,常常會發生戰爭。戰爭中往往會有一些將士為了保命而做出逃跑、叛變通敵的事情。
朱元璋為了讓將士們能盡心盡力的為國家在戰場上奮鬥,想出了每次打仗前將打仗將士們的妻女集中起來的辦法。
他這麼做有三個好處:
1.保護好將士們的家人。為了防止敵人抓住打仗的將士的家人,用他們威脅打仗的將士,朱元璋將打仗將士的家人集中在一起,這其實是對他們的一種保護方式。
2.這些將士的妻女實際上是人質。古代有句話叫“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意思是將士打仗的時候,有些皇帝的命令可以不接受。有些將士會會因為怕死做出逃跑、投降叛變等行為。朱元璋將他們集中起來,這樣將士做任何事情都會有所顧忌,打仗的時候也會更盡心盡力。
3.封賞、懲罰的時候更方便。在古代如果將士不幸戰死沙場,皇帝會對他的遺孤進行撫卹。朱元璋將打仗的將士們的妻女集中在一起,可以方便他進行撫卹。而萬一將士逃跑或者叛變了,也方便朱元璋處置將士的妻女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