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4
回覆列表
  • 1 # 生產隊長老楊

    問:玉米已經出榮了,還能追肥嗎?

    玉米也經出"榮″,可以理解為玉米已經秀雌穗了,是吧?這裡所說的"榮″應該是玉米的雌蕊,也就是"花花線兒″,對吧?

    玉米已經秀了花花線兒,就是玉米進入了生長後期,再追肥就太晚了。

    因為玉米秀了穗,它的棒子的個頭和粒數已經定型,它的產量也隨著定型,此時追肥最多就是飽滿度大小,可以增產,但你的投入和收穫差矩已經大大縮小,隨說可以增產,可能不太划算了。

    玉米生長前期和中期才是決定玉米豐收的時候,玉米的苗壯棵才大,棵大穗才大,穗大籽粒才多,籽粒多才能豐收。

    玉米底肥可以使苗壯,以後追同樣多的肥,早期追肥可以促棵大,中期追肥可以促穗大,後期追後只能使籽粒飽滿,一步比一步遞減,所以同樣是追肥,早期追肥比後期追肥的肥效是高的。所以後期追肥是沒有多大必要了。

    一個人的主要發育,也是在幼年和少年,到青年已經發育成熟,到壯年發育就結束了,以後就是進入慢慢衰老了,如果少年之前發育不良,到青年壯年,用維生素氨基酸壘他,他也是個先天不足了。

    玉米也是這樣,追肥要早,後期如已經發育不良,再追肥也可能是無濟於事了。

  • 2 # 農村小丹生活

    玉米的適適宜性很強,對環境的要求不高。種植不需要太多的技術要求,所以我國農民都比較喜歡種植玉米。玉米產量高不高在施肥上很關鍵,玉米在生長過程中,它的葉片高而寬大。需要大量的養分來供給。所以有經驗的老農就流傳下來了口訣。

    口訣一:一追尺把高。

    就是玉米苗長到一尺的高度,需要第1次施肥。第1次施肥過早過晚,都會有影響。如果第1次施肥過早,肥料容易浪費,玉米吸收不了,而且還容易引起肥料燒根。如果第一次施肥過晚,玉米得不到養分葉片發黃,生長緩慢。所以在玉米苗長到一尺的時候進行施肥。

    口訣二:二追齊齊腰。

    種過玉米的農民都知道,玉米在生長中需要多次施肥才能保證玉米的養分充足。所以老農口訣就是玉米長到大人的腰部時,進行第二次施肥。第二次施肥的量要比第一次的多一些,因為這時候玉米已經進入生長旺期,玉米需要吸收大量的養份供給主杆,如果施肥不足,玉米的主杆就會偏小,小主杆就只能結小玉米,。所以第二次要適當增加一點肥料。

    口訣三:三追剛露毛。

    玉米進入結苞期,生長就慢慢變緩了,它的任務就是要繁殖後代,玉米苞就慢慢開始鼓大。等長出玉米鬚的時候需要再次施肥,因為露毛的時候,也是玉米要灌漿的時候,需要大量養份,如果養分不及時或者過少,都會出現玉米粒不飽滿。所以在露出玉米鬚的時候要進行第三次施肥,確保玉米有養份灌漿。在我們掰玉米時,經常會遇到玉米顆粒凹陷,這就是在灌漿的時候缺少營養造成的。

  • 3 # 老頭156934080

    答:玉米是耐高肥,高水作物,我們這裡有句話,叫作肥料施在玉米地裡,一滴都不會丟,所以,你想要玉高產,要科學施肥,保證玉米肥水充足,才能創高產,玉米不會象小麥那樣,肥料施多了,容易倒覆,根據我的經驗,我把玉米生長,劃分為三個用肥期:

    (一)出苗到小喇叭口期,這個時期的玉米,一般不用追肥,因為,在播種時已經,施過跟種肥3O斤,小喇叭口期正好用上。

    (二)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長最旺盛期,需要肥水多,我一般每畝地,追喂尿素10O斤,補充氮肥。

    (三)抽榮期,有許多朋友不追肥,他們把肥料,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完了,而我在岀榮期,每畝地要追喂,磷鉀含量高的複合肥20斤,為什麼不追喂氮肥,而專追喂磷鉀肥呢?因為,氮肥在大喇叭口期,已追足了,這個時期追喂磷鉀肥,是為了秸稈健壯,抗風防倒覆,是為了玉米成熟後,提高千粒重,來達到增產的目的。

    在實踐中,你可以觀察到,抽榮期喂玉米,和抽榮期不喂玉米,千粒重是不一樣的,只有你在賣玉米時,才能看得岀來,同樣一車一樣多的玉米,抽榮期追餵過複合肥,要比沒追喂,肥料的玉籽粒,份量重很多,見意你試驗一下,你就明白了。

  • 4 # 魯西南小寧哥

    “出榮”應該是說的到了抽穗期,也就是說到了玉米生長的晚期。這時候玉米株的粗壯高低程度已基本定型。

    如果這時候施氮肥的話就沒有效果了,玉米施氮肥最好在早中期,齊腰高時效果最好。到了晚期就是主攻玉米穗的時候,這個時期也非常重要,畢竟我們最終的目的是收穫玉米粒,雖說這時候玉米粒數已基本定型。但玉米粒的飽滿度還不確定,增施磷肥很關鍵。磷肥可以使玉米顆粒飽滿出粉率大大增加!

    後期玉米增不增施磷肥,賣玉米時就能完全體現出來了。同樣體積的玉米增施磷肥的重量絕對大增!

  • 5 # 養蠔的老虎乸

    玉米已經出榮了,不用追肥了。一般玉米追肥需要2次,分別在玉米苗期和出榮前追肥,第一次施複合肥,第二次施尿素

  • 6 # 寧寧說的話

    這裡所說的“出榮”也就是玉米的“出穂期”了,很明顯這是一種題主那邊方言的叫法,這很正常。所以玉米在已經出穗之後,是可以進行追肥工作的。但這個與玉米的“大喇叭口期”相比施肥來看,是明顯有一些遲了。

    關鍵詞:玉米種植 出穗期 追肥措施

    這點就讓我有一些糾結,不過根據玉米的生長屬性來看,像我甘肅平涼農村家裡面主要還是以鋪設黑色地膜的方式進行種植的,所以對於追肥和吸收效果性來看還是可以的。

    因此,在玉米已經“出穗”之後的追肥工作是完全可以做的,那麼在原則上面如果您的上一次追肥是在苗期拔節期裡面的話,那麼在這次的追肥工作是必然要做的了。

    但也還是遲了一點,不過您沒有進行追肥工作,那不得不“硬著頭皮”來做了,說實話,效果真是沒有按照實際玉米生長需肥時間段追肥的效果好。

    我建議注意以下幾點:

    1、首先玉米的追肥原則就是“穗期的肥料要多施”,注意,這只是剛出穗了,所以按照玉米的生長速度來看,棒子上面的玉米粒是還沒有長出來,或者是還沒有長全的。

    那麼大家就放心大膽的去進行追肥工作吧。注意看,此階段已經是在農曆五月份中下旬了,所以按照整個節氣月份的氣候特點來看,呈相對比較乾旱的趨勢,但也還是有一些降雨發生。

    2、在追肥量上面,此階段追肥一般從尿素來看,可以佔比到今年玉米追肥的4至5成左右,所以就可以看出,此次追肥的量還是比較大的了。

    這次追肥,主要是用來促進玉米出穗之後玉米棒子的生長,保證的是玉米穗子越來越大,玉米棒子上面的粒長的是既快又大,這樣才是一個很合理的保證了。

    3、那麼從此階段的施肥方式來看,一般最好是先進行土壤施肥,然後進行灌溉工作。要麼直接是以水溶氮肥的形式進行施肥。當然這都是基於有灌溉條件的基礎上進行的。

    在我甘肅平涼農村家裡面,玉米主要多數還是種植的山上,即使是在河谷川地裡面的,也是很少有灌溉條件的地塊,所以只是單純的在玉米這個階段裡面先進行除草工作之後的追肥工作了。

    直接就是以條施肥法或者是點施肥法,進行尿素氮肥的追肥工作,然後就等著一場合適的降雨來緩解乾旱的情況,從而也提升這尿素追肥之後的利用率。但如果您有灌溉條件的話,那就更加好了,這樣一來,我直接建議以水溶肥的方式進行氮肥的補充是最好不過的了。

    4、但是我在前面說到了,此時追肥已經遲了,應該是在玉米的大喇叭時候期,此階段玉米的葉子一般生長量在11片左右,很明顯在出穗之後,葉子的生長量最少要比現在多4至5片,玉米植株已經是定型了。

    所以追肥效果不是很明顯,這對於大面積種植的玉米來說影響還是有的,但是對於小面積滿足自家種植的玉米幾乎是沒有任何影響的,有不影響最後的品質和經濟收益,採用的是一種隨心所欲的管理措施。

    總結

    因此按照題主所說“玉米已經出榮(出穗之後),追肥是還可以的”。很明顯,題主錯過了玉米的大喇叭口時期裡面的追肥工作,因為這個階段的追肥量很大,也就說明很是重要,那麼已經錯過,還是以“補救追肥”來進行吧,一定要注意先施肥後灌溉,或者直接性透過水施肥的方式最好了。

  • 7 # 辛集果農

    如果想追肥,只能是鉀和微量元素。按我們這來說,不追。出榮後主要是別旱,春玉米或夏玉米在出榮前20天各種肥都己施入。。。(有可能不同地區方法不同)

  • 8 # 廣東鴻哥

    玉米已出榮了,還能追肥嗎?玉米都已經出榮了就不用追肥了,即使追肥也起不到玉米在追肥階段的效果,即使你追肥了也是白白浪費肥料的因為玉米出榮了就吸收不到肥料裡的營養份所以你這批玉米已經是判定是低產量了,你應該按照過程來施肥在播種玉米前放入適當的農家肥作為底肥,放入適量農家肥後然後放玉米粒蓋上泥土這樣玉米粒就能吸收到農家肥裡的營養份玉米粒吸收到營養生長出來的玉米苗都是青青綠綠的非常滿意,在玉米苗生長到大約40釐米和50釐米時就已經到了追肥的階段這個階段追肥是最理想的,所以你說的玉米已經出榮了還能追肥嗎?即使追肥都已經太遲了不用追肥了起不了作用。

  • 9 # 農村瑣碎事

    玉米出榮,也就是出紅櫻了,雄線透出,接受花粉,進入孕穗、長籽期。這個時候用不用使用追肥,看你前期使用花肥的多少,也就是要底肥使多,大喇叭口使夠,孕穗期就不用使了。前期沒有使夠的話,出榮期可再追複合肥,有利於籽粒飽滿,不禿尖。

    玉米在使用花肥期間,要注重底肥的使用,也就是說在耕地時要多使,三追不如一底,這樣:可以使苗旺,大喇叭口時再追使尿素,增強肥力,促使玉米粗壯生長,這個時候,是玉米高水肥階段,只有長得粗壯的玉米杆子,才能長出大玉米穂。

    肥料的正確使用,對玉米的生長至管重要,讓玉米杆子粗壯,穗大,籽粒飽滿,增加千粒重,提高產量。

  • 10 # 標峰理論評

    玉米什麼時候追肥:

    玉米一般追肥分3-4次進行。次苗肥:在玉米長出5-7片葉時進行,以氮肥為主,每畝施尿素15公斤,硫酸鋅1—2公斤攪拌均勻後穴施。第二次稈肥:在玉米拔節時施用。這次追肥仍以氮肥為主。第三次穗肥:在玉米抽雄前施用,此期正是玉米花芽分化、花穗發育階段,需要養分較高,追肥效果為明顯,這次施肥應以氮、磷為主。第四次籽肥:在開花授粉後施用,仍以氮肥為主。

    · 如何正確給玉米追肥?玉米正確的追肥方法:

    給玉米進行適當的追肥,可以促進玉米更好的生長。但是如果追肥如果不正確,那麼也會帶來相當嚴重的後果。那麼如何正確給玉米追肥呢?接下來火爆農資招商網給大家介紹下玉米正確的追肥方法。

    如何正確給玉米追肥?玉米正確的追肥方法:

    第一道追肥玉米葉在了一4片時進行:

    指的是結合間苗、定苗、移栽的一次施肥,這是保證苗全、苗齊,促進苗壯的一個基礎,一般採取看苗追肥的辦法,宜用人糞尿、沼氣肥,每畝30擔左右,肥田、底肥足的應該少施,移栽田宜適當多施,並且結合中耕除草抓好施肥工作。

    第二道施肥脆膝包。...[檢視詳細]

    · 玉米追肥常見的誤區有哪些:

    玉米追肥的誤區:

    1、追肥過晚。農民習慣於抽雄前後追肥,殊不知此時已錯過佳時期。

    2、一炮轟式追肥。播種時把全部肥料當種肥一次施入,或者澆矇頭水時把肥料全部撒入。

    · 玉米追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玉米追肥的注意事項有哪些:

    一、注意瞭解•玉米的需肥規律,確定施肥的佳時期。玉米植株從拔節孕穗到抽穗開花期,生長速度快,吸收的養分多,是吸肥的關鍵時期;開花授粉後,吸收的養分多,但吸收速度減緩。因此,大喇叭口期(1―1.5米高)重施氮肥,應施入氮肥總量的50-60%左右,在抽雄後再施入10-20%的氮肥好。基肥充足、生長旺盛的地塊,可適當遲施穗肥,以全田有少量植株開始抽雄時為宜;基肥不足的瘦地生長勢差,穗肥則宜早施。穗肥應選用性氮肥,一般每畝穴施或條施碳銨25-35公斤,若用尿素7.5-10公斤就可以了。

    二、注意看玉米的長勢追肥。壯苗地塊追施化肥;弱苗地塊除追施化肥外,還要追施腐熟的人糞、餅肥;對壯苗地塊中的弱苗,應該給吃偏食,多施追肥,使弱苗快速復壯。

    · 玉米追肥的時間和方法:

    •玉米追肥要用氮肥、配合少量磷、鉀肥。一般追肥3-4次進行。

    次苗肥:在玉米長出5-7片葉時進行,以氮肥為主,每畝施氮素15公斤,也可用腐熟廄肥等在距植株7-10釐米開溝條施或穴施。

    第二次杆肥在玉米拔節時施用。這次追肥仍以氮肥為主,可配施適量鉀肥,肥料用量與次相似,要結合中耕培土。

  • 11 # 新區洺株

    題主說的玉米已經出榮了,應該指的也是玉米的出穗期。因為在我們河北一些農村也有這樣的說法,下面洺株就以河北農村為例,來說一說,玉米出榮了,還能追肥嗎?

    ★在河北農村,玉米到了出穗期以後,當地的農民是不再對玉米進行追肥的。因為他們認為,選擇在玉米生長的前期和中期進行追肥,才是決定玉米豐收的關鍵,因為在這一時期是玉米壯苗,拔節,生穗的重要時刻,只有玉米的苗壯了,穗長的大了,玉米才能結的多,才能高產。照這樣說,是不是玉米在出穗期就絕對不能追肥了呢?答案是不是。

    雖然玉米在出穗期以後,我們再對它進行追肥,也改變不了它已經“長定型的事實”。但,如果此時,我們對它追施磷鉀肥的話,對玉米成熟後,粒重的飽滿度還是有促進作用的。玉米粒重飽滿,農民在賣掉它們的時候,也會賣的價錢多一點。畢竟是論斤賣。(注意,此時不可再施氮肥,因為氮肥在此刻對玉米的豐收,已經沒有多大幫助了)

    (這張影片截圖,就是我們保定農村,玉米連核一起賣的情景)

    玉米在我們河北保定被叫做棒子,屬於一年生草本植物。棒子這種植物很特別,同一棵植株上,會分別長有雄花和雌花。

    雄花就是位於玉米莖最頂端的天花。

    而雌花則是長在植株中下部的葉腋裡,且每一朵雌花都有一根長長的雌蕊伸出包葉外面,伸出外面的部分,就是我們老百姓常說的“須”。注意!玉米不長鬚(不開花)是不長玉米粒兒的。

    玉米鬚也是玉米細長花柱,屬於雌蕊的一部分,每一粒玉米都有屬於它們的那根細長花柱,不長玉米鬚的玉米是不長玉米粒的。

    二,玉米鬚是怎樣發育成玉米粒的呢?

    玉米是一種雌雄同株的植物,屬於異花授粉,在生殖發育的時候,首先會長出雄花,生在頂端,就是我們常說的天花。如下圖↓

    等雄花長出來之後,大約再過個5到9天,雌花才會長出來。玉米雌花長在葉腋內,是一種穗狀花序,我們也叫它花穗,花穗外面通常都包裹著幾層玉米皮,當花穗露到玉米皮外面的時候,就會透過風或一些昆蟲來傳播花粉,然後完成授粉。

    如果這時,我們剝開玉米皮的話,就會發現,這些雌花的花穗都整整齊齊地排列在玉米芯上。這些整齊排列的花穗完成授粉之後,就會慢慢的發育成玉米粒,玉米芯也會隨著玉米粒的長大而變長,最終成長為我們看到的玉米棒子!

    在玉米粒發育的過程中,完成使命的花柱(玉米鬚)會逐漸枯萎,直到還剩一小部分殘留在玉米芯上。這也是為什麼,我們吃煮棒子時,會有許多“須”的原因。

    三,出了穗的玉米,再追肥的話,有什麼好處?

    根據剛才,我們瞭解到的玉米成粒過程,我們知道,玉米在出了穗以後,它的棒子個頭和粒數就已經定型了,玉米這些粒數的定型,也就預示著它產量的定型,那麼,在這種狀態下,我們再去給玉米追肥的話,它的產量也不會有變化!也就是說,此時追肥已經來不及了!

    ②雖然此時玉米粒的多少已經定型,但玉米粒和玉米芯還正處在生長髮育的關鍵時期,如果此時,我們給玉米追施磷鉀肥的話,那麼對它玉米粒的飽和度以及大小都會有很大的促進作用!玉米粒飽和度高就會增大粒重,反之就會減少。

    總結,玉米生長的前期和中期才是決定玉米豐收的關鍵時期,只有在那個時期,玉米的苗壯了,植株才會壯,玉米的植株壯了,玉米穗才會大,玉米的穗大了,玉米籽粒才會多,玉米籽粒多,我們的玉米才會豐收!也就是說早期的玉米追肥對玉米將來的豐產起著非常重要的意義!而到了玉米後期,玉米已經出榮了,這時候如果再追肥,也改變不了玉米長定型的事實,這時候的玉米追肥,也只能是增加玉米的粒重。所以,你是否要對已經出榮的玉米進行追肥,可以根據自己的實際需要,再做出對你更有利的選擇。

  • 12 # 衛農老頭

    對於題主提出的,玉米已經出榮了,還能追肥嗎?這個問題,衛農以為雖然可以進行追肥,但是確實有點太遲了,我們這裡的農民一般是不會在這個時間,對玉米進行追肥的。

    玉米已經出榮,這個"出榮″,應該是當地的方言,我們這裡叫吐穗,或者叫吊線。應該就是玉米棒吐出了花線,也就是玉米已經進入了生長的後期,這個時間進行追肥就有點太晚了。因為玉米已經吐穗了,就說明玉米棒子的大小和粒數已經定型,那麼產量也會隨著定型的。如果這個時間追肥,最多就是能讓玉米的籽粒飽滿一些罷了。

    我們這裡是旱作農業區,沒有灌溉條件,靠天吃飯,因此農民種植玉米很重視底肥的施入。在給玉米施足底肥以後的整個生長期,一般輕易不會進行追肥,最多隻追施一兩次肥,這還要在有雨水,田間土壤墒情合適的情況下才行。就是追肥也是在玉米生長的前中期的時候。

    給玉米底足肥,可以使玉米苗強苗壯生長旺盛,到了玉米苗生長的前中期的時候,最遲應該在大喇叭口期,結合降雨適當進行追肥,可以促使玉米茁壯成長,葉綠稈粗,能提高玉米的抗倒伏的能力,也能結出比較大的棒子,提高產量的。

    當然玉米生長的後期,並不是一定不能追肥的。如果此時雨水合適,玉米出現了輕微的脫肥現象,為了提高產量,也可以適當追施一些磷鉀肥,有利於促使玉米提高籽粒的飽滿度。玉米籽粒飽滿產量增加的話,農民也能多賣一點錢。

    綜上所述,對玉米追肥要早,雖然說後期也能進行追肥,但是如果後期玉米已經發育不良的話,追肥也可能作用不大了。因此說玉米追肥要把握好時間,最好在玉米大喇叭口期前追肥比較好。

  • 13 # 幸福一家人140113721

    玉米已經出榮了,還能追肥嗎?玉米出榮可能是方言,應該是說抽雄吐纓絲吧!我就按這個意思交流一下吧。

    通常追肥都在大喇叭口期至抽穗期(出榮)進行,因為此期是玉米耗水需肥最大的時期,即玉米需水需肥臨界期,此期,缺水脫肥將嚴重影響玉米的產量。除了採用緩/控釋肥底施技術的均需此期追肥。抽雄期以後,還能追肥嗎?能!不考慮投資成本的話,在灌漿期以前適當追肥,只有好處,沒有壞處。好處是能增加結實率和千粒重、防止後期脫肥早衰、利於高產。但是,如果在大喇叭口期至出榮前已做了水肥處理的,出榮以後至灌漿完成,追肥的必要性不大了。

    根據多年玉米種植習慣,在玉米生長期施肥追肥上,通常有底肥、中期喇叭口期及抽雄揚花期三次施肥時機。其中第三次抽雄期追肥可根據大喇叭口期的追肥量、及玉米群體結構長勢,可追可不追,農戶自行酌情掌握即是,為玉米高產為目的。

    出榮期需做好以下管理:

    1、必要時做人工輔助授粉。抽雄散粉期間,如遇陰雨、高溫悶熱天氣,就有可能造成授粉不良易出現禿尖、禿底、花粒、空手現象。所以在揚花期及時進行人工授粉大有益處。方法簡便,用兩根竹竿中間綁一條繩子,兩人各持竹竿隔幾壟沿地走過,使繩子掃過碰到雄穗,促使花粉掉落在雌穗上。也可單株逐穗授粉。

    2、防治病蟲害。此期主要病害有褐斑病、穗腐、粒腐、灰黴病等。蟲害有,玉米螟、桃蛀螟和棉鈴蟲等。噴灑殺菌劑殺蟲劑防治。

    3、人工去雄及掰除第二穗。有必要時進行,一般情況下,無所謂。

    4、晚收增產。儘可能待玉米達到完熟時收穫,可獲取玉米最大產值。玉米晚收是一項不增加成本,又顯著增產的好措施。當然,要靈活運用,掌握收穫後不影響冬小麥適時播種為是。

  • 14 # w前進

    立了秋,掛鋤鉤”,意思就是說立秋後的農作物不再需要進行田間的管理。這是真的嗎,不過專家提醒農民朋友,立秋後的農作物特別是玉米,更需要加強田間管理,抽穗期追肥很有必要,今天小和大家分析玉米抽穗期要不要追肥,如何給玉米追肥才高效?

    玉米抽穗期要不要追肥

    立秋後,農民朋友往往圖省事不施肥,是玉米產量下降的原因之一。目前正是二三類苗管理的關鍵時期,尤其需要加強田間管理。

    一是要趁墒追肥。按技術要求追施花粒肥,主要是氮肥,佔整個玉米生長期施肥量的10%-20%,即每畝施肥10-20公斤,可保綠防衰,增加產量;

    二是要積極防治病蟲害。目前,極易發生玉米花粒期的葉斑病,需要加強病蟲害監測預報。

    如何給玉米追肥才高效

    農作物使用化肥,具有快速高效的優越性,但只有正確使用,才能收到良好效果。據筆者調查發現,一些農民由於缺乏科學知識,在使用化肥時存在一些誤區,因而儘管投資不少,可增產效果並不明顯。

    目前,已進入玉米大田追肥期,筆者建議,農民朋友要糾正以下幾種錯誤做法:

    誤區一是品種年年不變。有些農民認準一種化肥,就年年不換樣,這種做法其實很不好。因為各種化肥成分不同,如果在一塊地連年使用同一種化肥,不僅很難滿足作物對多種有效元素的吸收,還會使某種化肥有毒元素逐年累加,對作物造成傷害。所以,同一塊地使用化肥最好一年一調換品種,以減輕化肥殘毒對作物的傷害。

    誤區二是化肥撒在地面上。有些農民認為,只有碳酸氫銨味大有揮發性,追肥時才需要刨坑深埋,尿素等其他各種化肥味小不易揮發,追肥時撒在地表面即可。其實,這種做法是錯誤的。實際上,各種化肥都具有揮發性,如果撒在地表面經風吹日曬雨淋後,就會加快揮發而失效。所以,無論使用何種化肥,都必須刨坑深埋才妥。

    誤區三是距離寧近不遠。有些農民認為,追肥距離玉米棵越近吸收越快,效果越好,而事實上正好相反。因為玉米吸肥並不靠主根,而是利用主側根尖端的根毛區。如果靠近玉米棵刨坑追肥,就會把主側根切斷,留下傷口,化肥易給傷口帶來危害,根鬚不僅不能吸收肥力,而且玉米葉還會枯黃。

    作物都具有向肥性,所以,正確的方法是,追肥時要在距玉米棵20釐米遠處刨坑深施為好,既有利吸收,又不會造成傷害。

    以上即是玉米抽穗期要不要追肥,如何給玉米追肥才高效一文,綜上所述,玉米抽穗期追肥是一定要的,我們在玉米抽穗期為玉米追肥的時候,一定要採用正確的方法,這樣才能充分的發揮肥效

  • 15 # 小趙視野

    玉米是耐高肥,高水作物,我們這裡有句話,叫作肥料施在玉米地裡,一滴都不會丟,所以,你想要玉高產,要科學施肥,保證玉米肥水充足,才能創高產,玉米不會象小麥那樣,肥料施多了,容易倒覆,根據我的經驗,我把玉米生長,劃分為三個用肥期:

    (一)出苗到小喇叭口期,這個時期的玉米,一般不用追肥,因為,在播種時已經,施過跟種肥3O斤,小喇叭口期正好用上。

    (二)大喇叭口期,是玉米生長最旺盛期,需要肥水多,我一般每畝地,追喂尿素10O斤,補充氮肥。

    (三)抽榮期,有許多朋友不追肥,他們把肥料,在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完了,而我在岀榮期,每畝地要追喂,磷鉀含量高的複合肥20斤,為什麼不追喂氮肥,而專追喂磷鉀肥呢?因為,氮肥在大喇叭口期,已追足了,這個時期追喂磷鉀肥,是為了秸稈健壯,抗風防倒覆,是為了玉米成熟後,提高千粒重,來達到增產的目的。

    在實踐中,你可以觀察到,抽榮期喂玉米,和抽榮期不喂玉米,千粒重是不一樣的,只有你在賣玉米時,才能看得岀來,同樣一車一樣多的玉米,抽榮期追餵過複合肥,要比沒追喂,肥料的玉籽粒,份量重很多,見意你試驗一下,你就明白了。

  • 16 # 農家話

    能追,我們這邊叫“邁絨線”這個時候需要追肥

  • 17 # 洪守兵

    玉米出現上葉捲成一個硬棒請問有什麼藥可打。

  • 18 # 安順萬哥

    不能夠追肥了。這個階段追肥對玊米成熟起反作用。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不是這個宇宙的生物,因某個條件出現在我們這個宇宙會怎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