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修羅星期五

    宇宙啊,無非就是我們對接觸到的東西的總和罷了。

    感謝之前那麼多的科學家為我們開拓視野,發展技術。我們今天即使從未親眼見過宇宙飛船,更不曾踏足外太空,也堅信著地球外面的世界。但宇宙真的是那樣嗎?

    這只是我們探索到的宇宙罷了,而且還是“別人探索到的宇宙”。想一想我們小時候的世界是怎樣的?想一想古人的宇宙是怎樣的?可惜這些也都先進於那些生物(指非智慧生物)太多了,非常喜歡霍金先生的一段話。鯉魚的世界是怎樣的,他們的科學家認為宇宙就是池塘,所有智慧生物應該像我們一樣用腮呼吸,有一種神秘的東西讓我們漂浮卻看不見(水),在我們頭頂有個界限,那裡是混沌邊緣,沒有魚能突破。可有一天,一條魚被人捉了上去,鯉魚科學家們認為他由於不知名的力量從這個宇宙消失了。但他又被放了回去,我的天,這真是一個奇蹟,他像原本的朋友們描述這荒誕的經歷。在邊界外也有一個世界,那裡我無法呼吸,也有智慧生物,他們竟然沒有鰓………

    這就是魚的宇宙,我們可以類比一下,人又何嘗不是這樣,我們建立了自己的宇宙理論並堅信其是正確的,只有等到我們見到其他宇宙,才會發現自己的渺小。所以那些鬼神之說,說不定也是對的哦!

    茶餘飯後,外星人成了人們談論的話題,而外星人是否存在已經成了人們爭論的焦點。那麼,在這茫茫的宇宙中,除了人類之外,到底有沒有其他智慧生物的存在呢?

    談到這個問題,總會讓我們聯想起許多神秘離奇的現象。

    有記載,1989年9月初,俄羅斯不明飛行物專家柯辛諾夫在樹林中撿堅果時,突然看見一個灰色的像是金屬製成的圓盤從天空悄然而降。只見一道紅光從圓盤下方的黑色圓錐體中射出,紅光所到之處,泥土四處飛濺。據說當他走到圓盤邊想探明究竟時,圓盤突然騰空而起,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在天際。而另一個俄羅斯不明飛行物研究任務小組成員在1990年的一個夜晚,也曾親眼目睹類似現象。

    有的人可能會說這是他們的幻覺,或者說這只是偶然出現的自然現象。可是,迄今為止,宣稱自己目擊過外星人的事例已經屢見不鮮。

    關於外星人,有一個地方不能不提,那就是——北緯30°上的“死亡區域”。其中百慕大三角區已經失蹤了數以百計的船隻與飛機,人們對此談虎色變,把這一海域稱之為“魔鬼三角區”或“死亡三角區”。人類歷史上第一個到達該地去區的航海家是哥倫布。哥倫布第四次遠航美洲,當他靠近百慕大時,海上突然颳起一陣陣狂風,船隻航行在峽谷間,看不見天日,船上所以導航儀器全部失靈。後來,船隊終於擺脫了危險。但事後一檢查,發現船上的瓷羅盤的指標方向已從正北往西北偏離了36°。哥倫布的這段航海經歷在寫給國王的信中有具體描述。

    百慕大不僅僅如此。百慕大上光怪陸離的現象,不得不讓人提出UFO說。因為百慕大海域不僅能使船隻、飛機方向失控,羅盤磁場偏離,無線電系統失效,還能使神秘失蹤的飛機、輪船又神秘地顯現,它能無緣無故,不露聲色地吞噬人的性命,卻又讓一些生命體遊離與災難以外。百慕大——可能就是外星人在地球建立的一個海底發射場。

    1963年,美國海軍在波多黎各東南部海面下發現一怪物,立刻派出一艘驅逐艦和一艘潛艇前去追蹤,追了4天也沒近前,因為這怪物能一下子鑽到8000米的海底,而人類的潛水器根本不可能到達這麼深的海底。1973年,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大西洋上演習,發現了不明潛水物。一聲令下,炮彈,魚雷都向潛水物飛來。然而,不名潛水物並無損傷,且當它下潛時,軍艦的無線電通訊裝置統統失靈,直到10分鐘後潛水物完全消失後,艦隊的無線電通訊裝置才恢復正常。

    種種證據表明了外星人的存在,甚至,他們已經光臨地球。雖然科學家目前還沒有在別的星球上發現生物的痕跡,但是外星球存在生命的可能性是很大的。我們不能僅僅因為在我們周邊的行星上(例如火星、金星)找不到生物,就證明外星人,或者說是外星球生物是不存在的。

    其實,地球只不過是浩瀚宇宙中一顆很普通的行星。它跟宇宙相比,簡直是微不足道的。宇宙中存在著數以萬計的行星,僅銀河系就有600億顆,其中40億顆行星的自然狀況與地球相似,即存在著水分,而且溫度適宜,因此完全有可能孕育地外生命。而這僅僅是在銀河系中。宇宙,到底又包含了多少像銀河系這樣的河外星系呢?這個資料的意義可想而知:宇宙中完全有可能存在外星生物。

    人類的知識是有限的,而未知卻是無限的。沒有證據可以證明外星人的不存在,因為未知的太多。雖然找到了外星人,就能證明外星人的存在,但沒有找到外星人,卻不能證明外星人不存在。故,即便目前我們還沒發現外星人,我們也沒人能肯定地說它不存在。

    俗話說,山外青山樓外樓。現在是天外有天,這樣我們只能去尋找,尋找他們的蹤跡,來證明他們的存在。1972年和1973年,美國已成功發射了“先驅者10號”和“先驅者11號”探測器,它們攜帶著地球的名片,承載著地球人的友誼飛向了遙遠的太空,去尋找我們遙遠的朋友。

    不論時間多長,不論路有多遠,希望有一天它們會收到地球人真誠的問候,希望探測器能架起地球文明與外來文明之間友誼的橋樑。

    人類探索宇宙的近半個世紀以來,從未停止尋找外星文明的存在,隨著科學技術的不斷進步,這種想法表現得更加明顯,在很多科幻作品中也體現得淋漓盡致。

    正如,創造了票房神話的科幻電影《阿凡達》,人們在為其震撼的特效感慨時,也不禁思考一些問題:如果遇到低階的外星文明,我們將如何對待他們呢?

    長久以來,人們想象的與外星文明相遇,往往帶有主觀色彩,或許是宇宙的浩瀚和未知震懾住了渺小的人類,我們總是對外星文明有種莫名的恐懼感,因此想象中的外星文明遠遠比我們高階的多,甚至能夠藉助先進的武器輕易將地球摧毀。

    然而換個角度思考,我們之所以沒有發現外星文明,很有可能他們比我們要落後很多,尚未開啟航空航天時代。加上,星際之間距離遙遠,他們未必鑽研出合適的辦法與地球人取得聯絡。

    科學家認為,在幾百年之內,人類很有可能為了開發資源而將目光轉向太空,或許會與外星文明不期而遇,在此基礎上,我們需要考慮更多方面,否則很容易造成當年發現新大陸時的殖民局面。

    有觀點表示,如果外星文明十分低階,以我們的科技發展水平,在他們眼中可能是神一樣的存在。人類未必要征服外星文明,但是在和平與戰爭之間,很難做出抉擇,因為“黑暗森林法則”如果真實存在,為了保全人類,就只能採取血腥的方式。

    如果外星文明已經發展到了一定程度,類似於地球的工業時代,我們更要提高警惕,因為他們的發展速度很有可能超過人類,這種競爭也將十分殘酷。

    宇宙中未必沒有生存法則的限制,人類在漫長的進化過程中已經體會到了弱肉強食的重要性,所以面對比我們低階的文明,人類需要慎重考慮,將彼此之間的損失降到最小。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設想,外星文明的存在問題尚未得到答案,作為目前已知的唯一的智慧生命體,我們不但需要對自身有清晰的認識,也要努力探索宇宙,實現征服星辰大海的夢想。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我們仍然會不斷進步,早日成為更加高階的文明。

    在我們所生活的宇宙中,物質佔據了主導,反物質幾乎不存在。如果物理學常數不是現在這些數值,我們的宇宙將會與現在完全不同。

    有證據表明,我們的宇宙可能不是唯一的宇宙。我們的宇宙可能只是眾多宇宙中的一個,所有這些宇宙構成了一個更大的多元宇宙。如果平行宇宙存在,那麼,其他宇宙中可能不僅會孕育出生命,而且也可能會出現智慧生命,只是它們會受到不同法則的支配。即使其他宇宙中的生命可能是熱愛和平的,但如果遇到他們也可能會導致災難。

    如果我們看到有生命突然出現,首先擔心的是他們是否由反物質組成,而不是像我們這樣由正物質組成。我們的宇宙最初誕生的時候出現了物質-反物質不對稱的現象,反物質幾乎都被湮滅掉,最終留下的基本都是物質。而在其他宇宙中,如果反物質更多一些,那麼,那些宇宙將會主要由反物質組成。

    對於其他宇宙的訪客,我們可以讓他們進行電荷宇稱不守恆測量,這樣就能馬上知道他們是由物質還是由反物質構成。如果他們拿出來的東西與我們宇宙中的物質相遇之後會發生湮滅,那他們就是反物質。反之,他們與我們一樣都是物質。

    如果其他宇宙的基本常數與我們的宇宙不同,他們的物質就會有不同的表現。改變組成粒子的質量或者它們相互作用的強度,物質本身的性質就會改變。即使改變一個與宇宙物質並無太多關係的頂夸克的質量,這也會微妙地改變一個質子的質量。

    只要物理學常數發生變化,那麼,原子和分子的性質就會不同。由於原子的躍遷會發生偏移,我們宇宙中氫原子能夠吸收的能量不會被其他宇宙的氫原子吸收。透過觀測他們飛船對太陽光的反射和吸收光譜,就能知道他們的物理常數是否與我們的相同。

    但如果他們的宇宙遵循的物理定律與我們的完全不同會怎樣?當然,進行物質/反物質測試和基本常數測試是很重要的,但這並不能完全概括不同宇宙之間可能存在的根本差異。

    例如,與我們的宇宙相比,其他宇宙中可能存在不同的基本力和基本粒子。因此,其他宇宙可能由完全不同形式的物質構成。如果其他宇宙的文明已經掌握了平行宇宙之間的穿越,那麼,他們很有可能比我們知道更多的基礎物理定律。

    在我們的宇宙中,目前已知的基本力有四個,它們在更高的能量下會統一嗎?電磁力和弱核力在宇宙中統一的溫度大約是幾百億億開爾文,強核力和引力也可能在更高的溫度下統一。

    但其他宇宙會怎樣呢?即使其他宇宙擁有同樣的基本力,這些力是否會以同樣的方式統一?它們的統一對稱性是否與我們的能量相同?這些差異可能會導致粒子的行為出現巨大的差異,在與其他宇宙發生潛在的致命接觸之前,物理學家希望得到一個答案。

    另外,其他宇宙的生命是像我們一樣的三維生物,還是生活在不同的維度?如果他們生活在更高的維度,我們對於他們而言如同“蟲子”。而如果他們生活在更低的維度,他們對於我們而言如同“蟲子”。

    其他宇宙中的質量是否像我們宇宙那樣意味著同樣的東西?我們有一種大膽的方法來驗證這一點:透過愛因斯坦的等效原理。對於一個有質量的物體,在其之上施加一個力,它會根據著名的牛頓第二運動定律加速:F = ma。

    另一方面,如果觀察引力對有質量物體的影響,它會產生一個與物體質量直接相關的引力。在牛頓引力理論中,遵循萬有引力定律F=GMm/r^2。在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中,情況更復雜,空間被物體彎曲,曲率會導致加速度,但結果仍然與質量成正比。

    那麼,這兩種質量——F=ma的慣性質量和引力質量,在所有宇宙中都是一樣的嗎?或者在另一個宇宙中可能存在等效原理無法成立的情況嗎?

    如果其他宇宙中不存在等效原理,這就意味著兩種不同型別的加速度會有根本的不同。推力,例如,由火箭引起的推力,將導致宇宙中運動的不同變化,而不僅僅是在引力的影響下加速。雖然在我們的宇宙中,這兩種質量及其引起的加速度(引力和非引力)是等價的,差異僅為一萬億分之一,但我們根本不知道在另一個宇宙中是否會出現這種情況。

    如果我們遇到來自其他宇宙的訪客,我們所能做的應該是向他們傳送簡短易懂的資訊。如果我們的宇宙與他們有著相同的電荷,電子和原子核有著相同的方式結合成原子,不同基本粒子的質量比和複合粒子也是一樣的,再加上一點電荷宇稱不守恆的資訊,他們可以立即知道他們的物理學定律和我們的一樣。

    那麼,如果和這樣的其他宇宙生物進行接觸安全嗎?可以想象,倘若其他宇宙生物有能力在多元宇宙之間穿行,他們會知道這個答案。

  • 2 # I極智

    首先,題主所說的“宇宙”可以理解為維度,如果不屬於我們維度的生物則有可能是高維生物也有可能是低維生物。

    首先說明,維度不可跨越,倘若要跨越維度必要改變物質的微觀結構,各種微粒的改變會引起生物的死亡。

    因此,它們會死。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與老公的同事出遊吃飯,別人付款也不收錢要怎麼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