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倫哥野釣
-
2 # 釣魚人老高
投擲窩料後,將把附近遊弋的魚群聚集到窩點,魚在攝食過程中會有大量氣泡產生,而這正是釣魚人常說的魚星。魚種不同,魚星的大小、形態有較大的差異,正確快速識別魚星有助於釣魚人及時更換餌料、調整垂釣方案,甚至可大幅度提升漁獲,重要性不言而喻。本文以此為起點,探究如何正確識別魚星,具體如下。
幾種識別幾種常見的魚星像一些適應能力強、分佈廣泛的鯽魚、鯉魚等目標魚,它們是釣魚人最容易垂釣、且熟悉的,因此對它們的魚星更應掌握,以便更好的垂釣。
▲鯽魚的魚星:鯽魚體積小、嘴巴小,性格相對溫順,衝擊力不足,吐出的魚星也不大。通常是一個體積大的魚星先浮出水面,接著是一個小魚星再出現,但數量較少時,難以不是成片、成串的出現。如果窩點水面的確有大量一大、一小的水泡,說明水底聚集了不少鯽魚。透過鯽魚的魚星可初步判斷鯽魚的大小:體積越大,意味著鯽魚越大;反之鯽魚越小。鯽魚大小不同,食性偏好也有差異,釣魚人根據魚星大小及時調整餌料味型、狀態,垂釣更有針對性。
▲鯉魚的魚星:鯉魚屬於底層魚,嘴唇肥厚,有邊遊動邊拱土覓食的習慣,攝食時吐出的水泡相比鯽魚要大得多,有時少則二三十個,多則四五十個,水泡大致相當。如果水面出現臉盆大小的一片魚星,很可能是一條5斤左右的鯉魚在水底拱食,這時需格外注意。值得注意的是,正因鯉魚有用嘴唇拱泥土的習慣,所以經常把水底淤泥弄得渾濁不堪,以至魚星也有淡淡的渾濁現象,這也是辨別鯉魚存在的一個標誌。
▲草魚的魚星:草魚產生的魚星大小不一,但基本隨體積增長而變大:2/3斤的草魚吐出的魚星大約有花生大小;10斤左右的草魚吐出的魚星稍大,但也就像紅棗大小,並且越是大體積草魚,吐出的魚星數量越少。草魚的魚星在水面基本是成串出現,而且位置多變、不固定,隨草魚的行動規矩變化,因為草魚口中的黏液較淡,所以在水面停留較短的時間就會破裂,這點需要留意。
▲黑魚的魚星:黑魚屬於掠食性魚,以小白條、麥穗、小翹嘴、小鯽魚為食,所以越是小雜魚數量聚集的地方,黑魚出沒的機率越大。黑魚口腔、咽部結構的原因,當吞食小魚後,會吐出大片的魚星,數量多、密集、細碎,極容易辨認,數量越多、分散的面積越大說明黑魚體積越多。筆者曾多次用手竿釣黑魚,都是先用窩料把小雜魚誘集至窩點,不多長時間黑魚便尾隨而至。仔細觀察水面,一旦有成片細碎水泡出現,便把鉤餌投擲到,經常不多長時間浮漂就有大頓口或黑漂出現,提竿上魚的機率很大。
▲青魚的魚星:不同於其他魚,青魚體積大,但魚星並不大,釣魚人把它稱為碎星,有時也會在細碎的魚星裡摻雜著大個魚星。並且青魚遊弋的原因,魚星不會長時間固定在一個位置、範圍。
識別魚星需要注意的地方魚星即是冒出水面的氣泡,但河流、湖泊產生氣泡的原因眾多,應熟悉兩者的區別。絕大部分的魚星是由魚鰓產生,逐漸上升至水面帶有黏性的水泡。正因為有黏液的作用,所以有一定的韌性,不至於露出水面立即破裂。與魚星類似的就是河流、湖泊、魚塘常見的沼氣泡,但不同於魚星,它大小一致、經常固定在一個位置不移動,所以很容易辨識。另外,魚星並非固定不變的,即便是同一魚種,活躍的水體環境不同,也有較大的差異。有些水域是沙底而不是常見的淤泥,這時的魚星顯得清澈、透亮,但容易破裂;有些水域水質偏肥,氣泡外表黏液多,在水錶能保持較長的時間。
寫在後面本文首先介紹了幾種常見魚種的魚星特徵及識別方法,接著分享了魚星與地氣泡的差異。釣魚是個系統工程,正確識別魚星僅僅是對魚情有了大致瞭解,並不表示一定有好的漁獲。像餌料選擇、窩料使用、浮漂調釣、線組搭配等各個環節,都應該有所兼顧,這樣施釣,筆者相信會有不錯的魚情、漁獲。
-
3 # 愛釣鯽魚的老哥
野釣時,透過看魚星可以識別窩點來了什麼型別的魚,是作為一個釣魚人,最普通的常識,只有透過看到的魚星,識別出不同的魚,作出不同的判斷,進而採取不同的方法,才能最大程度的獲魚,而不是一問三不知,只知道窩內有魚,卻不知道魚的種類。
鯽魚星是一前一後兩個水泡,通常情況下,先冒出的水泡稍大,後面的小一點,只要發現窩內或窩外有前後兩個泡出現,中間間隔一到二公分的距離,這樣的魚星就是鯽魚,這兩個泡越大,鯽魚也越大。
鯽魚星還有另外一種形式,一冒就是一小簇,大概有一元硬幣大小,都是碎星,約比芝麻粒大小,而且沒有泡沫,也沒有泥水,更沒有草葉孑,這種星出現,說明大鯽魚來了,至少也是半斤。
這種星出現時,通常情況下,窩點己釣上來幾條鯽魚,而且鯽魚吃口的速度變慢。如果我發現這樣的星出現,無論是什麼季節或水溫,都適合掛稍大點的蚯蚓,大蚯蚓下水後腥味重,擺動幅度大,誘惑效果好。也可以把蚯蚓透過摺疊的方法掛滿鉤體,這樣,鯽魚要吃它,必須大囗吞噬,上鉤就跑不掉
回覆列表
在野釣過程中,有經驗的釣魚人會根據不同的魚星選擇不同的方式去應對!這樣的收穫往往是非常豐富的!但是我們在野釣環境中往往遇到大魚進窩後不食餌的現象。下面我就給大家簡單講講:
野釣是給有準備的釣魚人的
1. 很多時候我們判斷魚兒是否進窩, 從很大程度上判斷是否有魚星。還有就是是否壓線!但我們又要分辨不同的魚的魚星有仕麼不同的特點,一般來講,比較好判斷就是鯉魚,鯉魚的魚星基本是成團狀的,鯉魚個體越大,冒出的魚星也就越大,同時也是移動的,如果魚星是不移動,有可能是地泡,螃蟹,蚌殼,團魚烏龜等。如果沒有正確判斷,你一直在哪個窩子裡守住,也許就是空空回家!
實戰才能出結果!每一條魚兒彷彿都有一個故事,很多年後回想起這個故事都覺得興奮
2.草魚魚星:草魚進窩後,一般呈現出1顆或者2顆但泡,呈線型,條形分佈,一般草魚個體越大,魚星就越大,且在水面上要隔一會才會破裂。很多時候,草魚進窩後也同樣出現很多細密的,大小不等的魚星,其實這是草魚的尾部扇動泥底而產生,如果這種泡離窩子的距離越遠,說明魚越大個。此時釣友們就該提高警惕了。
頭和尾距離越遠,魚越大
有些釣魚人不會認魚星的時候,就會發生錯誤的判斷,看到有細密的魚星,就把鉤餌丟在細密的魚星裡,並且很多時候一看見星漂往下或者往上一動每個,然後猛提竿,結果往往鉤一大塊魚甲,草魚的魚甲是非常硬的,很不同意鉤穿,即使鉤住了也是很容易跑魚的!這個時候重點來了:我們應該觀察魚星周圍是否有一個或者兩個更大的魚星,這就是魚的頭部位置。如果將餌料輕輕放在頭部,那成功率就很大了!
3.黑魚的魚星:在水中也是呈條狀,冒的魚星很多,速度也很快,也會很快破裂,所以我們要學會和草魚區別開來!
還有就是相當多的水庫,草魚進窩後是沒有魚星的,所以一般看看時候有魚壓線,壓線越兇,也就是七星漂下沉越多速度越緩慢,說明魚的個體越大!所以我們就應該提高警惕!
3.鯽魚魚星:呈現單泡或者兩顆,單泡越大,魚的個體也就越大!
4.青波(中華倒刺䰾):也是呈團狀的,細密的泡,同時會移動,很多時候很難看見,有經驗的釣友就會把頭偏一點才能看見。
5.白條:是一個或者兩個在水面上冒出,很快就會破裂
這魚你相信是用谷麥釣到的嗎?
6.鯿魚:魚星呈2顆,3顆等,並且成群成群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