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寡居遊人
-
2 # 唐島漁夫
首先,題設是錯誤的,龐德並沒有抬棺出征,這是三國演義虛構的。
而且,水淹七軍也是虛構的,真實情況是當時漢江發大水,關羽趁機進攻,
歷史上,真正抬棺出征的,是清代名臣左宗棠,並一舉收復新疆。
左宗棠的抬棺出征,背景是新疆被地方勢力和沙俄侵佔。
1864年(同治三年),受太平天國運動和同治陝甘回變影響,新疆各地豪強趁機而起,出現了割據紛爭、各自為王的混亂局面。其中,圍繞喀什噶爾展開爭奪的伊斯蘭教白山派首領馬木提艾和柯爾克孜族部落頭目司迪克相繼致書中亞的浩罕汗國,由此引來該國的軍事頭目阿古柏,他於1867年(同治六年)建立“洪福汗國”盤踞新疆。沙俄亦趁機於1871年(同治十年)7月侵佔伊犁。
1875年,左宗棠臨危受命,抬棺西出嘉峪關。
軍事戰略上,左宗棠提出要“先北後南”、“緩進急戰”。
1876年,左宗棠的部隊入疆;
1878年,左宗棠的部隊收復了偽浩罕汗國;
1880年,左宗棠所部以打促談,光復伊犁。
-
3 # 舊書齋
在三國演義第74回寫道,“龐令明抬棺決死戰,關雲長放水淹七軍”,這段書寫的非常精彩,也異常悲壯,相比之下,主角關羽關雲長,他在這回書的亮點,不如他的手下敗將龐德。在出徵前夕,龐德打造了一口棺材,抬著就上了前線。
對於這種行為,曹魏集團的諸多官員,都很不理解,棺材雖然有“官才”的諧音,但龐德這樣的行為,顯然和“官才”絲毫沒有聯絡,戰場上這種行為就是不祥之兆,龐德的親友感覺非常不舒服,問起龐德,“你為什麼要這麼作?”
龐德回答道:“我受到了丞相的恩寵,擔任這樣的任務,我必須全力以赴,我要是殺了關羽,我用這口棺材,裝著關羽的屍體回來,要是我不幸戰死,這口棺材就用來裝我的屍體。”
這段故事,讓我記憶深刻,龐德抬棺,可以看成是一種誓師,也可以看成是哀兵必勝的決心。在這種氣勢下,士兵們就會產生一種極為悲壯的情緒,從而同仇敵愾,形成強大戰鬥力。這種方法,在左宗棠收復新疆之時,也作過同樣的舉動。這些抬棺的行為,有了壯士氣的作用。
但我們仔細分析三國演義前後文,龐德抬棺的行為,多了幾分悽然之感。
老版三國演義龐德劇照
降將的抉擇和左宗棠主動抬棺相比,龐德抬棺的行為,是被無意中推到了這樣的境地。龐德的身份十分特殊,先是在馬超手下為將,然後投靠漢中張魯,最後才歸降曹操。在《三國志龐德傳》中,記載了龐德大量戰績,這些戰績無一不是對抗曹操的戰績。這種黑歷史一直伴隨龐德左右。
曹操手下降將頗多,但龐德在降將中,地位並不高,他投降的時間太晚,又打曹操打的太狠,而且他的哥哥還在漢中,給劉備當差,或許曹操可以非常信任龐德,而其他人,很難完全信任。
這種不信任,也載於正史之中:樊下諸將以德兄在漢中,頗疑之。德常曰:“我受國恩,義在效死。我欲身自擊羽。今年我不殺羽。羽當殺我。”
這種不信任,也在《三國演義》曹操的話語中體現出來。其實曹操並沒有懷疑過龐德,但他不能保證其他人不懷疑,於是,他當著眾人面說到:“馬超和哥哥都在劉備那裡,我擔心眾將不服。”與其說,這是講給龐德聽的,不如說是說給眾將聽的。
但曹操的這番話,還有眾將的不信任,依然深深刺痛龐德,在這種情況下,龐德無言一辯,只能採取抬棺這樣極端的方法,表明自己的心聲。
最後,龐德的死,也和這種刺痛有關,他如果贏了,就可以證明自己的忠心,也可以在曹操眾將中站穩腳跟,但偏偏這一仗打輸了,龐德可以逃回去,曹操也一定不會殺他,但巨大的心理壓力會讓龐德難以承受。即使龐德不被生擒,面對大軍的慘敗,也只能一死了之。
因此,抬棺決死戰,對於其他人來說是勇氣和悍不畏死的精神,對於龐德而言,這種滋味,更加五味雜陳,難以訴說。
赤壁之戰後的荊州
-
4 # 顏逑君
首先說明正史沒有龐德抬棺這個典故,所以這個問題只能夠針對演義說明,首先龐德乃是降將,在三國演義當中漢中之戰,曹操打敗後,關於趁機之攻曹操,這時候的曹軍新敗,加上關羽又是名震三國大將,曹操大將們都不願意正面對敵關羽,曹操幾乎找不到人出戰關羽,這個時候龐德自願出戰,出了個風頭,可是曹操的舊將,文臣,哪裡能夠看著一個外人,降將出這個風頭,於是有關龐德的風言風語傳到了曹操這裡,大意就是,龐德以前跟過的馬超在關羽這邊,所以對龐德的忠心出了很多懷疑,
說真正原因就是龐德是圈外人,在我們地盤哪裡允許你出這個風頭。
因為曹操的大將都是夏侯,曹氏家族的人,
所以曹操對龐德是,我必須下了你這個先鋒,就算我是相信你,可是我怎麼面對背後這一些懷疑呢。可見曹操一世英雄,在面對家族時還是有抵不住壓力的時候。
於是龐德沒有辦法就上演了抬棺材這一個行動出來,原因,最為一個降將,龐德在曹操家族可能平常受盡委屈 ,從這次出個小風頭就有那麼多反對就可以看出來,所以這次無疑是龐德提高自己身份的一個機會,所以龐德抬棺是勢在必行的,因為這是他的一個機會,可以說很難得的一個機會,在家族勢力當做,輕鬆有利益的工作永遠不會輪到一個外人,
……總結完畢
-
5 # 清晨的夢想
重溫三國,龐德抬棺戰關羽一段,一方面為龐德勇猛有佳拍案叫絕,另一方面對他抬棺迎戰關羽,表演太過,感到惋惜。
龐德在被曹操加封為徵西都先鋒,和于禁一起赴樊城救援之前,其實只是一個無名之輩。因為曾做過馬超副將,而且其兄龐柔也在西川為官,引起曹操猜忌收了其先鋒印。龐德豈能眼見其建功立業,楊名立萬的好機會在眼前消失?
龐德立馬來到曹操面前,大打感情牌。在曹操面前跪拜痛哭,表達其建功立業和報恩志向。曹操大為感動,說出了“卿不負孤,孤也不負卿”的話。龐德於是順利拿回了其先鋒將軍的封印,於是龐德隨即回家打造了一口棺材,做出了抬棺迎戰關羽的聲勢,由此,龐德的這招感情牌打得非常成功。
第一方面為他贏得了在<三國演義>上的歷史地位,給後來的讀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但另一方面,我認為正是這一招表演太過,導致了龐德後來的失敗。
龐德抬棺的這一操作。其實也是一招感情牌。首先這感情牌打向曹操,鞏固龐德在曹操面前的信任,讓曹操放心,這一目的他達到了。
第二方面,這牌打向他的下屬。他手下500部將深受感動,有主將如此,下屬豈有不賣命的?這一方面他的感情牌也打成功了。
第三方面這牌打下了關羽。龐德是誰?對關羽而言,無名之輩爾。一個無名之輩想來迎戰關羽,機會都沒有。於是龐德先挑釁關羽,激怒關羽,引起關羽的重視和注意。
第四方面,龐德這牌打向了他的妻兒。這是一悲情牌,其目的是萬一他失敗了,可以為他的妻兒爭取到更好的撫卹和照顧。
如同京劇舞臺上,名將出場,總是先有鑼鼓聲,然後才是主角驚豔亮像,舞臺燈光全都打向了這一主角。龐德這一先聲奪人的出場展示無疑是成功的。
但是龐德忽略了,你的出場如此明亮,必然導致同僚于禁的黯淡,龐德只看到了與關羽之間的敵我矛盾,沒有看到同僚于禁之間的人民內部矛盾。恰恰是後一矛盾,最終導致了龐德的失敗。
隨後龐德迎戰關羽,大戰100回合不分勝負。關羽感嘆,“龐德刀法慣熟,真吾敵手”。隨後第2天,廢德再戰關羽中,搭箭射傷關羽。關於何人?三國戰神也。龐德能箭傷關羽,能和關羽大戰100回合,可見此人之兇猛,武藝之高強。
可嘆,可惜的是在屢次幾乎成功戰勝關羽之時,卻被于禁鳴鼓收兵。而於禁之所以這樣做,竟然是擔心龐德如果成功戰勝關羽,搶了頭功。雖然最終龐德被關羽所擒殺,但是龐德抬棺迎戰關羽的驚豔亮相無疑是成功的。
-
6 # 北山老喬
龐令明抬棺死戰,拋開正史不談只說演義,但在談論這種行為之前要先說一說龐德的歸曹歷程,推測一下龐德當時的心理活動。
龐德早年跟著馬騰,奉天子令征討亂世,十分驍勇善戰,後追隨馬騰之子馬超衝鋒陷陣。建安十八年,馬超為父報仇起兵反曹,從此誕生了歷史上著名的馬超四連:曹賊、奸賊、惡賊、逆賊。
龐德跟隨馬超出兵,但沒想到,這個讓馬超殺得割須棄袍、只會逞口舌之利的曹操在賈詡的計謀下竟然打敗了馬超。於是龐德跟著馬超奔向漢中依附張魯,好戲也就從此開始了。那個萬人敬仰,隨時隨地都可以奏樂蹦迪的劉皇叔與劉璋撕破了臉,打的劉璋到處求援,張魯挨著最近,那自然也是最早收到劉璋求助訊息的,雖然張魯的手下閻圃勸張魯不要支援劉璋,但此時馬超正在張魯軍中,為了展示自己的軍事本領就踴躍報名,前往蜀地救援劉璋。
但此時,龐德稱病說自己的痔瘡尚未痊癒,不能駕馬隨往,於是馬超帶著馬岱,率領大軍浩浩蕩蕩的出發了,要不然說這命運使然全是上天安排,馬超等一行人,就跟玩“機器靈砍菜刀”似的,有去而不回。諸葛亮憑藉自己爛了好久都沒有爛掉的三寸之舌,愣是把馬超舔到了劉備帳下。
接下來就好玩了,由於龐德沒有參加這個懷舊的遊戲,自然也就沒有歸順蹦迪劉,依然效命於張魯。馬超歸降之後不久,張魯就遭到了曹操的進攻,張魯眾將均不能敵,一個個嚇得魂不守舍。這個時候又是閻圃提議,讓龐德出戰曹操部將。曹操何人,求賢若渴,是效仿周公吐哺,天下歸心的人,於是派出張郃、夏侯淵、徐晃、許褚四個大將,以車輪戰的方式消耗龐德,但沒想到這幾個人平時吹得吆五喝六的,實際跟龐德一交手,都感知出龐德有兩把刷子,單挑不一定能贏,於是四個人假裝打不過就退兵了。這樣一來,就更勾起了曹操的求賢之心,於是又讓賈詡在楊松身上設計,離間張魯失信龐德,張魯也傻呵呵的上了當,於是龐德萬般無奈,收下了曹操的橄欖枝。
故事就是這麼個故事,龐德就這樣成了曹操軍中的一員驍將。接下來就該說龐令明抬棺死戰關羽了,建安二十四年,龐德跟隨曹仁攻陷宛城,屯駐樊城討伐關羽。由於此時蹦迪劉已經將馬超列為五虎上將之一,雖然排名靠後了點,但也說明了劉備對馬超軍團的厚愛及信任。龐德之前效力馬超父子,而且還是迫不得已才降曹的,並未跟隨曹操參加過出生入死的戰役,所以樊城內的曹操舊將還是有些懷疑龐德的忠誠。雖然龐德也經常在軍中宣傳自己很愛國,與馬超早已舊義斷絕,但這種大忽悠的言辭分量還是輕了點,所以必須要以討伐關羽之戰立命,證明自己是忠於曹家的,不再惦記馬家的豪華面板。
於是龐德準備出戰這個讓人聞風喪膽的紅臉關,關羽大名肯定是人盡皆知,龐德此戰志在戰死,他也可能猜出來自己不一定打得過關羽,整不好就會喪命偃月刀下。雖然重賞之下必有勇夫,但龐德此戰可不是為了軍功厚祿,而是為了以表忠心,若能生還,從此就可以在曹操軍中立穩跟腳。那麼如何才能既有逼格又讓人佩服,而且還能表明自己的忠心,哪怕戰死也不辱名聲,別人想不出來,羅貫中老爺子想了一招,那就是抬棺死戰。
龐德抬棺死戰這一招的確十分高明,既讓隊友感受到了必勝的決心,也讓敵人膽怵來軍的氣勢,對於自己來說,贏得的人心,振奮了軍心,也感到了安心,無論戰死還是凱旋,背後的名聲指定會流傳百世了,主要是還能為說書人做些貢獻,值了。
-
7 # 中孚鑑
龐德是東漢末年名將,其勇武過人,曾是馬超帳下大將。馬超和曹操相爭時,雖然曾一度給曹操帶來很大的威脅,但最終曹操還是打敗了馬超,馬超戰敗後,其轉投張魯帳下,當然龐德也隨馬超一起的。
後來馬超從張魯那裡離開,因龐德那時剛好身體不適只得留下。沒多久曹操出兵張魯,張魯根據當時局勢而投降曹操,此時在張魯那裡的龐德自然就隨張魯一起歸了曹操。
龐德降曹後因龐德勇武,而曹操又是愛才之人,所以對龐德很是器重和禮遇。
當關羽出兵襄樊時,在戰爭的前期,因關羽的部署下,一度打的曹軍接連敗退,再此情況下,曹操決定派兵增援。此時龐德自感自歸順曹操以來還沒立功報答,於是就自動請纓。曹操一看是龐德願意出戰關羽,心裡還是高興的,畢竟關羽勇猛,其名威震天下多年。龐德亦是勇猛之輩,他能出戰關羽還是欣慰的。
然而曹操身邊的人卻被曹操說,馬超為龐德故主,並且如今正在劉備那裡,如今龐德請戰,可能會一去不復還,有復投馬超之可能。
龐德知道了,於是就抬棺出戰,還說此去咱們殺死關羽,要麼被關羽所殺,總之棺材是要派上用場的。
那怎麼看待龐德抬棺出征呢?
龐德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抬棺出征,就是在曹操和曹操身邊的人對龐德不夠信任,認為龐德請戰復投馬超的一個藉口和機會。
但對於龐德而言,馬超雖是故主,但曾經他在馬超賬下衝鋒陷陣已經辦法了故主之恩。後來馬超和他分道揚鑣,重要的是龐德後來歸了曹操,而馬超卻投了劉備。
馬超和龐德如今各為其主,馬超雖為龐德故主,但那已經是過去的事了,如今的龐德已經事奉曹操。如此對龐德而言,和馬超已經在無瓜葛,只能忠心的侍奉曹操,就如曾經事奉馬超一樣。畢竟龐德當初既然同意歸降曹操,這些就是需要做到的。
再則,曹操對龐德很是禮遇,龐德也總想報答曹操的知遇之恩。襄樊之戰開始後,龐德有感曹操對他的恩義還沒報答,於是就請戰關羽。
當龐德知道曹操對自己的顧慮後,為表達他對曹操的忠心,為表達他要和關羽相戰的決心,也為了報答曹操對他的知遇之恩,同時也為了體現出他此戰不成功就成仁的決心,於就抬棺出征。
龐德抬棺出征就是告訴別人他的忠心和決心,既然別人不信任他,他就做出行動讓別人相信。關羽雖天下聞名多年,但此去和關羽相戰,已報必死之心來報答曹操,要麼是他把關羽殺了,要麼是被被關羽所殺。
當然,龐德勇武過人,又有不成功辯成仁的決心。他在和關羽交戰時,的確一度戰了上風,不過因於禁不願龐德有殺關羽之獨功。所以就制約龐德,最終被關羽打敗所擒,
關羽水淹曹軍,他擒于禁、龐德,威震華夏。因馬超是龐德故主,龐德亦確實驍勇,同時馬超已經歸順了劉備,所以關羽就想勸降龐德,但龐德卻因拒絕投降而被殺。
而反觀于禁,他追隨曹操多年,是曹操賬下名將,深受曹操信任,然而他的表現竟然還不如龐德,最後竟然投降了。龐德被殺、于禁投降的訊息傳到曹操那裡,他自己也納悶嘆息為什麼追隨自己多年的于禁在面臨危難時的表現卻不如龐德!
回覆列表
以前看三國吧,一直弄不明白,龐德對關羽咋那麼大的意見涅?按說兩個人遠無怨近無仇的,雖說各為其主,也不至於一說起關羽就咬牙切齒還來個抬棺出征的戲碼嘛? 是因為對曹操的忠誠?餓相信有這個原因,但絕對不完全是。論起對曹操的忠誠,我不大相信龐德這麼個後來者會超過以我們惇哥為代表的曹氏親族和以阿遼為代表的曹軍老將。
可是那幫子人對關羽是什麼態度呢? “卻說曹操部下諸將中,自張遼而外,只有徐晃與雲長交厚,其餘亦皆敬服。” 有時候我就琢磨,龐德對關羽這種近乎於仇恨的意見是從何而來呢?我想,來自於人類的原罪之首——嫉妒。
首先,不可否認的是,撇去後世的神話和拔高,即使是在當時,關某在世人心目中至起碼也是個強悍的存在。無論是敵是友,對其人都表現出了相當的尊重和畏懼。 而反觀龐德呢?自認武藝不俗(其武藝也的確不俗),在他眼裡,關某算個啥?不過是運氣好罷了,才得享盛名。而他龐德運氣就顯得有些糟糕了,起先跟錯了主公,青春歲月在偏僻的西涼蹉跎殆盡。
後來跟著馬超打曹操,馬超覆滅。跟著張魯又打曹操,張魯敗亡。好不容易跟著了曹操吧,那時三足鼎立之勢已成,再不復昔日群雄混戰的局面。眼看著自己年紀也不小了,出頭之日卻顯得遙遙無期。曹營名將如雲,一個個功勳卓著,他龐德算哪個蔥啊?關羽攻打樊城之時,龐德要不是挺身而出,只怕他連給於禁打下手的機會都撈不著。
光挺身而出還解決不了問題,為了博得曹操的信任,只好上演了抬棺死戰的一幕。 博取曹操的信任固然是一個原因。但從另一方面看,龐德雖然被嫉妒衝昏了頭腦,又是咬牙切齒又是豪言壯語“此去,比當挫關某三十年之聲價”,但內心深處對與關羽之戰仍是自信不足(僅有的自信恐怕還有相當一部分建立在年齡優勢上),於是充分做好了一去不回的準備。還交代兒子“長大必當與吾報仇也”。話說他那兒子也爭氣,之後諸葛亮北伐,沒看到他人,姜維北伐吧,沒瞅見他影。
熬啊熬啊,熬了四十多年,等到西蜀滅亡的時候,他兒子就跳出來了,殺了關羽全家。果然強悍。 以上囉囉嗦嗦扯了那麼多,不過是我一家之言,臆測的成分居多。可下面龐德的表現就有些讓人切齒了。 龐德與關羽之戰不必多說了。只說到最後,關羽水淹七軍,龐德和幾百軍士被困在一個山頭。
此時此刻,龐德的表演今入了最後的高潮“吾受魏王厚恩,豈可屈節於人”,“今日乃吾死日也,汝可努力死戰”。 甚好甚強巨,你龐德既然受了“魏王厚恩”,那以死報效,後人(包括我在內)自然會給予你應得的尊敬和名譽。但以此為理由,把幾百名普通士兵的性命給充分“代表”了,究竟是應該說你受fengjan思想毒害太深?還是該說你思想太過超前,提前一千多年就體會到了後世天朝的偉大“被代表”精神呢?
說到這裡,本該就此打住,開始接受往來看客的圍觀和拍磚,但還是忍不住再囉嗦兩句,由偉大的“被代表”精神,不由又想到了我們的上將潘鳳。 正是由於韓州牧鄭重“代表”潘上將發出“上將潘鳳,可斬華雄”的壯烈宣言,於是,我們的潘上將以一種超越華麗的方式上演了三國史上最壯烈的一幕。 杯具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