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Club>
孩子不是我的,是我叔叔的,我堂弟,這孩子是老來子了,我叔40多歲才生下來的,因為我叔跟嬸要忙生意給奶奶看,現在孩子動不動就對奶奶說打你打你,還動手了,我看不下去,可是奶奶還阻止我,說現在孩子還小不懂事等去了學校就不會這樣了,真是無語,反正不是我孩子,孩子現在3歲,上了學真能改過來嗎,因為不是我孩子,也就沒多管
12
回覆列表
  • 1 # 薇v薇v安n

    孩子小學的快但是忘的也快,讓孩子多有學習的機會,多放些故事,多聽多看,慢慢的他就會好起來,不要用糾結孩子的這一句話?

  • 2 # 橙小萌

    對於小孩子來說,有些詞是很容易學會的,比如說“媽媽”“爸爸”“打”“一”等等,有些則老是學不會比如“祖祖”“姑爺”。像你說的“打你”很可能是小孩子說起來很順口就常說,老人覺得小孩子好玩就這麼教小朋友,真正意義上他是不懂自己在幹嘛的,而老人也不是故意這麼教小孩子的,多加制止這樣的行為就會改正。

    老人的思想也有不正確的地方,他們意識不到這些小事會給小朋友怎樣的影響,只會覺得好玩,所以要勸導老人這些行為。

    最重要的是父母要多關心小孩的成長,哪些行為是正確的哪些是錯誤的一定要分清楚,給小朋友樹立良好的榜樣才能立於成長。

    祝小朋友越來越優秀

  • 3 # 啟蒙的智慧

    現在經常說這樣的話,那就是她經常聽見這樣的話,只是受環境的影響,而並不一定是真的想打你,有的時候他也揮舞小手,那肯定是大人,再說這個話的時候也揮著手給他做了示範,所以要想孩子改掉這個毛病,大人一定要以行動當例子,給孩子樹立好的形象。

    孩子本來並不知道罵人,也不知道打人,他之所以能夠說出並揮舞小手,這就是他學習模仿的能力很強,看到大人這麼說,這麼做,他也這麼說,怎麼做?特別是在0到6歲這個區間,是孩子可塑性最強的時段,這個時段一定要給孩子樹立好的榜樣,讓孩子朝著一個理想的方向發展,如果在這個時間不給孩子好的環境刺激,那麼孩子極易養成不良習慣。

    有些家長特別是老年人,他沒有注意教育的關鍵,隨意的按照自己的想法來帶孩子,就容易出現以上的事情,把這個事情跟老人講清楚,在以後帶孩子的時候,儘量不要把醜陋的習慣展現在孩子面前,因為孩子這個時期記憶力強,模仿能力強,不僅僅是能夠學著大人的樣子做,而且還會記下來,以後也照著樣子做,所以影響是比較深遠的

  • 4 # 愛咖啡的熊大白

    孩子一歲多的時候,剛學會走,搖搖晃晃,經常不小心摔倒,然後大哭。

    奶奶忙跑過來,說寶寶不哭啊!然後跺幾下地,"讓你摔我大寶子,打你打你"

    孩子兩歲多的時候,走路喜歡跑,有時不小心磕到桌子上,然後大哭。

    奶奶忙跑過來,說寶寶不哭啊!然後啪啪啪拍幾下桌子,"讓你磕我大寶子,打你打你"

    孩子三歲的時候,稍有不開心,就喊“打你打你”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Docker有什麼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