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千里走稻粒
-
2 # 我是小玖
水稻分櫱一般三十天左右,你插秧的時間不同,不能固定到幾月幾號分櫱。
水稻分櫱可分為:回青期(移植期)、有效分櫱期和無效分櫱期。
水稻分櫱是水稻回青後在土壤、氣候適宜的情況下,就是從水稻根莖部葉腋的腋芽長出新株就叫分櫱。(農村土話叫“發棵”)
回青期:就是水稻由於經過拔苗移栽,運秧、插秧的過程中受到損傷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反青長出新芽的過程叫回青期。回青期需要六天左右的時間。
有效分櫱期:就是水稻苗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結實的分櫱為有效分櫱期。
無效分櫱期:水稻苗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的或者抽穗兒不結實的為無效分櫱期。
水稻從移栽到幼穗分化這段時間為分櫱期,一般需要一月左右的時間。
所以,水稻分櫱不存在一定要在幾月幾號。
-
3 # 蘇北農園
水稻的分櫱是是高產、穩產的保證,是水稻的固有特徵!分櫱就是水稻的多發棵,實際上就是水稻的莖杆分枝。
水稻的發棵期也就一個月左右吧,土地肥沃的田塊,其發棵就多,一個月內分孽的都是有效分孽,後期的子粒都是飽滿的,之後分孽的多數是空殼稻。
因此水稻的生產上,要促進秧苗早發棵,爭取更多的發棵,一般的話在六月底發棵基本完成。
水稻從移栽的幼穂分發為多棵,這個過程大約要30天左右吧,因品種不同,絕大多數都是6月開始進入分孽期,從移栽後的10天算起,分孽期我可從水稻的返青算起。水稻返青後如果條件適宜,可在其根系分發出許多分枝,半個月後,微風吹來便可看到稻浪,甚是好看。
有效發棵:水稻生根返青後,即開始發棵,從其幼面裸根處長出新的莖杆,當整個田塊有10%發棵時,就是分孽期的開始,發棵數量達到了整個田塊的一半時,就是分孽期的頂盛時。當發棵的棵數在一定時間內達到了一定的有效穂數就是有效分孽期。
無效發棵期:一般的在插秧25天之30天所產出的發棵,多數是生長到中途就停止生長,不能有效的出穂,這是最浪費養分的,這是發棵是無效發棵,在管理的時候,儘可能在水稻水稻分孽期終止後之前,採取有效的措施爭取早發棵多發棵!在有效發棵終止之後就要控制無效的發棵,防止爭奪養分,這樣才能水稻穂多,才能穂粒飽滿,減少空殼,實現穩產高產。
在返青後,要注重田間管理,做到田間不缺水以促進肥料的養分釋放,更使秧苗充份的吸收肥料養分,其綜合作用就是促進秧苗早發棵,多發棵,為穩產,增收奠定了基礎。在發棵期間,要早施發棵肥料,這個時候,水稻的的根系多分佈在水土的表層,養分供用不足,應早施分孽肥,這時應每畝撒入尿素10斤左右吧,田間保持水層,不能排水。
但是在水稻的分孽期結束後,就要控制無效的分孽了,在水稻的發棵期間,要特別注意的是病蟲害的防治!
-
4 #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水稻分櫱到幾號?這個還真不好說。如果田間管理不當,長期大水、大肥管理的話,可能在抽穗之後還會在底部萌發出一些無效分櫱;如果田間肥料供給不足、缺水過於嚴重,可能在分櫱盛期就會停止分櫱。所以,水稻的分櫱不是要看分櫱到幾號,而是在相應的葉齡階段獲得相應的田間有效莖數。
水稻是依靠田間的有效莖數以及有效分櫱數量來獲得高產的作物。不同的水稻品種、不同的種植區域以及不同的栽植方式都會對水稻的分櫱數量和速度造成不同的影響。比如說在吉林和遼寧地區的水稻種植普遍以稀植為主,水稻分櫱快、分櫱時間長;而黑龍江的寒地稻作區則以密植為主,水稻分櫱數量有限、分櫱快,但是分櫱時間相應要短一些。下邊我以黑龍江的寒地水稻來談一下我的看法。
黑龍江的寒地水稻一般種植10-12片葉的中早熟品種,其中以11片葉的早熟品種最為普遍。由於黑龍江的水稻栽培機械化較為普遍,一般都在移栽3.5-4葉齡的機插中苗為主,在秧苗7.5葉左右達到分櫱盛期。而8葉齡之後的水稻分櫱,基本上都可以看做是無效分櫱了。因此,在黑龍江的寒地稻作區,一般是利用水稻前4片葉的同伸低位分櫱。由於播種密度大、秧苗高度響度小,第一片葉的同伸低位分櫱很難有效的利用。如果水稻在5月20日移栽,5月25日返青的話,那麼水稻的分櫱盛期基本都在6月20-25日左右。因為普遍的葉齡程序都在7天一片葉左右,我們可以根據移栽時的葉齡和時間以及返青時間進行一個大致的估算。這也是為什麼黑龍江的寒地稻作區會建議在水稻7.5葉期、田間莖數達到目標莖數80%的時候進行曬田的原因。目的就在於控制有可能出現的無效分櫱。
但是,對於直播田或者缽育擺栽來講就不同了。直播田本身播種量就大,一般依靠主莖以及1-2葉的分櫱獲得產量;而缽育擺栽在移栽時就已經帶著第一葉的同伸分櫱下地,其有效分櫱可以利用到第5葉的同伸分櫱。所以,缽育擺栽的秧苗的曬田時間可以適當的延遲幾天。
不同的地區、不同的水稻品種以及不同的栽培方式,對水稻分櫱的數量和時間有著不同的需求,還是要依據實際的情況來判斷該何時控制水稻的分櫱。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
5 # 巧手75876583
感謝邀請,先說四句話,再回答這個問題。說種植水稻要做到:兩滯兩猛育根葉。兩重兩輕巧施肥。兩次控水深淺溼。三青三黃一春秋。希望廣大稻農朋友慢慢領會吧。本人是巧手牌施肥器製作者。對於寒地水稻栽培有一點獨到見解,這是後話。這裡回答:水稻分櫱到幾月幾號?我說有大概日期確無準確日期。主要取決地區差別,取決於田間管理是否到位。黑龍江屬高寒區域,分櫱期為6月下旬至七月上旬。於其追究分櫱日期,不如追究田間管理是否正確。多年經驗總結來看,水稻一生必須經過三青三黃。分櫱中期要求第三次黃,準確的說是6月下旬。這十天誰注意了?絕大多數是錯誤的多肥多水,恨不得去拔苗助長,生怕耽誤了產量。好心引來了壞的結局。一、稻根只串皮不下扎,後期早衰倒伏。二、先期分蘗的稻穗粒數過多,飽一多半癟一少半。分櫱延後又造成了粒數太少或無穗。三、真莖過長,個頭過高,葉片過長,後期脫肥籽粒難飽,出米率太低。四、非常容易招致病蟲之害。
所以說,盲目注重分櫱日期,追求分櫱個數,弄不好事得其反,後果十分可怕。
-
6 # 瘋野小彭
【水稻產量的影響因素很多,分櫱、結實、千粒重等,這些方面均得有度,綜合作用!】
水稻分櫱是在移栽經過回青期後,在條件適宜時從假莖基部葉腋的腋芽處伸出新株。分櫱的發生為大田獲得基本苗作出貢獻!所以在用種量的衡量時,就得了解該品種的分櫱能力。
分櫱能力弱的,需要透過加大用種量來直接增加移栽到大田的苗數;分櫱力強的就可以減少用種量,移栽到大田的基本苗就少,可以通過後期的分櫱來補充!
如果把這個過程搞反了,不言而喻會直接影響後期產量的!
水稻分櫱分有效分櫱和無效分櫱。有效分櫱發生在分櫱始期10天左右,這時發生的分櫱一般能出穗;在分櫱的後期,也就是移栽後20~25天,分櫱不能有效出穗,則為無效分櫱期!
所以,要促水稻早分櫱是關鍵!讓水稻發生有效分櫱,後期產生的無效分櫱實際是浪費了養分!這就是水稻種植過程中早施櫱肥的原因!
具體是在水稻返青後立即施或者是插秧後3~4天及時施。其次是水的管理,在返青後進行曬田,淺水灌溉,乾溼交替這系列動作,根據苗青來控水稻長勢,促前期有效分櫱,控後期無效分櫱!
另外,水稻分櫱特別是有效分櫱的促發程度還與水稻品種的結實率、千粒重以及抗倒伏能力有關!
理論上只要促進有效分櫱多發,就為高產打好基礎,但是一旦水稻結實率高,千粒重也偏大,甚至抗倒伏能力卻弱,這個時候,過大的稻穀重量出現還不是稻株所能承受!一旦倒伏很可能反而影響能夠收穫的產量!
綜上所述,水稻分櫱的多少,甚至自然界中的萬事萬物都應該尋求一個平衡,而非一味追求極致!
-
7 # 清源184
問的真可笑!全國各地種植時間不一,有早、中、晚稻。品種不一,也有早中晚熟之分。哪有固定時間之理,一般在主穗幼穗分化前發生的分孽能長成有效穗,密植無效分孽多,稀稙有效分孽多,大部分都是在播種後四十五天前發生的分孽才有效,這就要靠自已掌握了。
-
8 # 大海藍天1f2t
種過水稻的都知道,沒種水稻的你說他也不知道。水稻插秧是關建,插的淺分櫱的多反之就少或不分,分到一定稞數不讓再分了,否則不是倒伏就是無效分櫱。與多少天關係不大。
-
9 # 使用者岱嶅山明月
我做了一輩子田這個真還回答不上!水稻有早稻,中稻,單晚雙晚。問水稻分孽到月幾號?那麼成早播晚播的都還等著一個時間分孽嗎?一看這個問題就是老外行問的!
回覆列表
一般水稻分櫱期是30天左右。
早期生出的能抽穗結實的分櫱稱為有效分櫱,晚期生出的不能抽穗或抽穗而不結實的稱為無效分櫱。有效分櫱與單位面積的穗數直接有關。
條件適當,分櫱就多。從理論上講,分櫱是無限的。有人曾用一粒小麥種子培育出上百個分櫱,並抽出100多個麥穗。
水稻等作物產生分枝的節稱為分櫱節,分櫱位的高低與分櫱的成穗率密切相關。分櫱位愈低,其分櫱發生愈早,生長期長,容易成穗;分櫱位越高,分櫱發生越遲,生長期短,往往不能成穗,而成無效分櫱。無效分櫱消耗植物養分,降低產量。
擴充套件資料:
水稻從移植到幼穗分化為分櫱期,這個過程約經30天左右(因品種、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變化),大部分在6月份開始進入分櫱期。分櫱期又可分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櫱期和無效分櫱期。
回青期:移植的秧苗,由於在拔秧、運秧和插秧過程中受到損傷,叫做植傷。因此,在插秧後要經過一段時間才能復原轉青而長出新根,這段時間就稱為回青期。
回青期的長短與植傷的大小有關,植傷小的回青期短,植傷大的則回青期長。一般在插後5~7天可回青。如早稻選擇在晴暖天、晚稻選擇在陰涼天插植的易回青;鏟秧的比拔秧的早回青,鏟秧的有的沒有回青期(即插後不會轉黃)。
有效分櫱期:回青後如條件適宜,即可從假莖基部葉腋的腋芽伸出新株,這就叫做分櫱。當全田有10%的植株發生分櫱時,為分櫱始期;有50%的植株發生分櫱時,為分櫱盛期;有80%的植株停止分櫱時,為分櫱終期。
當分櫱的莖數與分櫱長成的穗數相等時,稱有效分櫱期。在一般情況下,分櫱開始後的10天左右,長出的分櫱多數能成穗。
無效分櫱期:一般在插秧後20~25天以後所發生的分櫱,多數在中途停止生長而不能出穗,實際是浪費養分,所以叫做無效分櫱。此時稱為無效分櫱期。
因此,在栽培上要在有效分櫱終止期以前,即插秧後20天以內,採取有效的措施促進早分櫱、多分櫱;在有效分櫱終止之後就要控制無效分櫱。這樣才能使水稻穗多、穗大和減輕田間廕庇現象,實現穩產高產。
水稻一生按生長髮育特性分營養生長和生殖生長兩個階段。 按形態特徵分為苗期、分櫱期、有穗分化期、抽穗揚花期、灌漿成熟期等5個時期。 按田間管理的農時季節分秧田期和本田期。秧田期分播種期、出苗期、移栽期;本田期分返青期、分櫱期、曬田期、抽穗期、灌漿期、收割期等。 水稻一生的生長程序和其葉片生長呈高度相關。長出了幾片葉,就叫幾葉期。
水稻分櫱期有多長時間,在多少溫度下分櫱
水稻從移植到幼穗分化為分櫱期,這個過程約經30天左右(因品種、植期和育秧方式不同,而有變化)。分櫱期又可分為回青期(移植的)、有效分櫱期和無效分櫱期。 分櫱生長最適溫度為30~32℃,低於20℃或高於37℃對分櫱生長不利,16℃以下分櫱停止生長髮育。
水稻分櫱期多長時間
水稻不長高或稻株簇立也有可能可能是水稻的生理障礙或其他原因所 引起的苗情異常。但您對水稻的其他症狀也沒有描述;而我們沒有到現場 ;我們不能斷定是否是有這種情況所引起的。 如果您確定是藥害的情況下,我們建議您採取如下的措施來補救。 1、用清水灌溉稀釋,讓水稻植株充分吸水以降低藥劑的濃度,減輕除 草劑對植株的危害。 2、也可以用生物肥料兌水進行葉面噴肥,以增加植株自身的抵抗力, 達到減輕藥害的目的。 3、您也可以直接與廠家聯絡。向他們瞭解弄清農藥的藥性等有關情況 ,以便尋求最佳的補救措施。
水稻分櫱期如何診斷?
分櫱期植株形態診斷:一般營養生長期4~5天長一片葉,生殖生長期5~7天長一片葉。以11葉品種為例,各葉全部抽出的最晚界限分別是:6月5日長出4葉、6月10日長出5葉、6月15日長出6葉、6月 20日長出7葉,達到有效分櫱的臨界葉位,分櫱期各葉由下向上逐漸增長,葉面積指數分櫱期為2.0左右,盛期為3.0~3.5,高峰期為3.5~4.0。葉色由返青後的淡綠色逐漸轉深,功能葉的葉色深於葉鞘色,葉態彎披面不垂,葉耳間距逐漸遞增,分櫱叉開,角度增大,呈扇形。無效分櫱期到分櫱末期,葉色由青綠轉淡綠,葉片漸挺,根系發達,根白色有根毛,根基部黃色,無黑根。 水稻返青期診斷:返青期的長短受苗質、移栽質量、環境等條件的制約。水稻移栽後,當晴天中午有50%植株葉片展開,或早晨見葉尖吐水,或植株發出新根時,即為返青。 有效分櫱的診斷:在有效分櫱的臨界葉位(11葉品種為7葉、12葉品種為8葉)前出生的分櫱一般為有效分櫱。當主莖拔節,分櫱葉的出生速度仍與主莖保持同步的為有效,速度明顯變慢的為無效;有4片綠葉的分櫱為有效分櫱,有3片綠葉的可爭取,有2片綠葉的為無效;有較多自生根系的為有效,沒有自生根系的為無效。拔節後1周,分櫱莖高達最高莖長的2/3為有效,不足者為無效。
水稻分櫱期施下什麼肥
穗多、穗大,是水稻高產的基礎。雖然水稻具有較強的分櫱能力,但只有早期的分櫱才是“有效分櫱”,才能夠成穗。因此提高水稻產量,不僅要在“促櫱”上下功夫,關鍵是要在促進水稻“早櫱”上下功夫。 增加水稻分櫱的措施,不僅僅只是肥料,還與秧苗質量、水量管理等有關係。以下是關於如何提高水稻分櫱率的措施: 1、選用健壯秧苗。最好是選擇旱育的適齡壯秧,這樣的秧苗株型矮健、根系發達粗壯、吸收力與抗逆性強,拋栽或插入水田後,髮根迅速,能夠很快返青生長,分櫱早、成穗率高,增產效果十分顯著。 2、施足氮肥、增施磷鉀肥。在施肥上,除了施足氮肥外,磷鉀肥必不可少。磷肥對促進水稻早期分櫱起著十分重要作用。水稻分櫱期若磷肥供應充足,則分櫱早而多;否則,水稻容易出現僵苗。鉀肥則對增強水稻抗逆能力,防止水稻穎花退化,提高水稻結實率起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增加水稻有效分櫱,必須在保證氮肥供應基礎上堅持平衡施肥,特別是在缺少磷、鉀的田塊,在底肥中應增施磷、鉀肥,一般畝施過磷酸鈣40—50公斤,硫酸鉀10—15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