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鑑古觀今2
-
2 # 人文歷史經典傳奇
三皇五帝
到清朝滅亡的歷史有中國通史
全部記載或中國上下歷史五千年這本書裡有所記載
上古三皇五帝只能算是個傳說,沒有什麼文字記載,為什麼說上古三皇五帝時期只能成了傳說呢?因為那個時候沒有文字記載,都口相傳到了,後來有文字記載,很多都不切實際,雖有考古發現但很多還是證據不足。
-
3 # 夢農人
華夏文化究竟誕生在哪裡?中華文明的起源究竟在何方?是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長期以來孜孜以求的目標,懸而未決。
近幾十年來,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對夏文化的探索,主要集中在黃河流域中上游地區,或者說是重點集中在具有重要考古地位的洛陽盆地二里頭遺址地區,彷彿離開了二里頭遺址就無法言“夏”。
眾所周知,華夏文明來源於中國第一個世襲制王朝夏朝,夏朝的誕生得力於堯舜禹時期大禹對天下氾濫洪水的治理,使得“中國之人得而食也”。“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是夏朝建立形成的標誌,“夏之興也以塗山”是歷代公認的歷史結論。那麼,事關夏朝、事關堯舜禹時期重要歷史事件的塗山,究竟在哪裡呢?
“塗山”的具體地望,至今仍是中國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的一個無法確認的歷史之謎!學界泰斗李學勤生前曾明確表示:“塗山是中國歷史記載中比較重要的一座名山,“塗山地望”之爭據我個人所知有五種說法,但經過進一步考證,現排除兩種,只剩下三種說法,其焦點主要集中於紹興、重慶、蚌埠三地。就淮河流域這一帶的考古來看,蚌埠境內的塗山是公認的與夏文化有比較密切的關係,有比較大的優勢,加上從史書上考證,基本上得出塗山應位於蚌埠的結論。”
這一結論是著名學者李學勤的個人觀點結論,但對於廣大歷史學界和考古學界學者來說卻並不完全認同,甚至淮河塗山當地人士也並不完全相信,缺乏應有的自信與底氣。這一歷史結論也沒有成為中國歷史研究領域的明確定論,成為我們破解華夏曆史的一個原始座標,使其為廣大歷史研究者和考古研究者研究夏文化提供一個地理參考點。而各地以經濟利益、宣傳地方文化為基礎的“塗山”地望之爭卻混淆視聽,讓放眼全國的歷史學界與考古學界學者暈頭轉向,無人能以“塗山”之標對夏文化進行深入研究,只能以二里頭遺址這個無關夏文化內涵的重點考古遺址,對夏文化進行牽強附會、隔靴撓癢式的所謂“研究”“探索”。其研究成果恐怕連自己都不太相信,只能以“可能”“大概”“也許”“大機率”對夏文化發表一些見解。
在二里頭遺址進行二十年田野考古的許宏教授,因為堅持沒有出土文字自證二里頭遺址為“夏都”的標準,對二里頭遺址不言“夏”不言“夏都”,而受到了無數人無端的攻擊與詆譭,不得不說是中國歷史文化研究中的一種奇怪現象。
夏朝、夏文化是華夏文化的起源,中國文字、文化、文明與夏朝歷史有著不可割裂的關係,作為夏朝建立標誌的夏朝國都必然與文字的形成、文化的誕生有著密切關係。許宏教授堅持以文字自證夏都地位,必有著夏文化研究方面的深層思考,具著學者的嚴謹科學態度,對夏文化歷史文化研究具有指導性的實際意義,雖然許宏教授個人從不言“夏”並認為“夏”目前還是非物質文化領域。
那麼,“夏之興也以塗山”中的塗山,有文字自證塗山具體是哪裡嗎?當然有,這就是“塗”字本身,塗山自身。
塗山,又作塗山、山。初見於《尚書·皋陶漠》。禹曰:“餘妥於塗山,辛王壬癸甲,啟呱呱而泣,予弗子,惟荒度土功。”《楚辭》、《左傳》、《呂氏春秋》等先秦文獻也都說及,惟具體地點皆無所指。《淮南子》、《史記》說到塗山,也沒有指示具體所在,說明當時人已不能確認其所在。清代顧祖禹作《讀史方輿紀要》雲:“三塗山,在満縣南七里,即古所謂塗山者”,現代學者如錢穆、聞一多、楊寬、顧頡剛、楊伯峻等人從其說,認為塗山即三塗山。使得現今關於夏朝歷史的塗山地望達到五處之多,並各自表述,各執一詞,各有學者支援。
我們說華夏文化源遠流長,延綿不斷,是世界上唯一傳承不斷的人類文化與文明。除了考古發現外,如果我們要破解塗山的具體地望,只要沿著華夏文化的發展脈絡,一路向上追尋,事關華夏文化歷史的塗山之謎同樣可以證據確鑿、事半功倍地加以解決。
中國文化來源於宋詞、唐詩、漢賦、楚辭、《詩經》,這些文化形式具有承上啟下的傳承關係;《詩經》是中華文化的本源;《詩經》的產生來源於成熟的文字、成熟的文字系統;文字的產生起源於古人對世界、事物的初始認識。關於漢字起源,現代學者認為:漢字真正起源於原始圖畫,一些出土文物上刻劃的圖形,很可能與文字有淵源關係。漢字在歷史發展過程中,形體上逐漸由圖形變為筆畫,象形變為象徵,複雜變為簡單;在造字原則上從表形、表意到形聲。
唐朝張懷作有《文字論》“論曰:文字者,總而為言。若分而為義,則文者祖父,字者子孫。察其物形,得其文理,故謂之曰文;母子相生,孽乳寢多,因名之為字。題於竹帛,則目之曰書。字之與書理亦歸一因文也者,其道煥焉。日月星辰,天之文也;五嶽四瀆,地之文也;城闕翰儀,人之文也。文為用,相須而成”。追根溯源,“塗”字無疑是中國最古老的文字,是誕生最早的中國文字,包含了中國文字誕生的最原始要素,是“察其物形,得其文理”的寫實刻畫。
“塗山,又作塗山、山”,如果我們進行進一步解讀的話,塗山在遠古時期、文字產生的初始時期,對山的稱謂就是特指塗山,塗山也稱為“山”。“塗”字是現代的簡體字,其演變過程由近及遠,分別為“塗”“塗”“峹”“嵞”。原始的“塗”“峹”“嵞”字,是一個由“山”“水”“土”組合而成的文字,說明“嵞”字是產生於一個有山有水有土的地方,而且是包含兩座獨立的山。
縱觀全國的五處稱呼塗山的地方,有歷史記載、有歷史傳說、有歷史古蹟,又有水、有土、有兩座山的地方,唯淮河塗山耳!在淮河塗山之巔有大禹廟,塗山之巔有啟母石,塗山下小塗山有鯀廟,塗山南麓有禹會村,塗山腳下荊山塗山之間有大禹“鑿山導淮”的荊塗峽,荊山之巔有啟王廟;淮河洪水的泛濫、大禹“鑿山導淮”的功績,“鑿山導淮”使得荊塗二山成為各自獨立的荊山塗山,“來賓為王”“我造彼昌”的塗山氏族,共同組成了原始的“嵞”字,是“嵞”字產生的歷史來源。“嵞”字本身也包含了華夏曆史故事、華夏文化產生的原始地理環境,中華文化博大精深,在“嵞”字原始意義上體現得淋漓盡致。
組成“嵞”字的“屾”字並不是每一個文化人所能識讀,是一個古老的文字,其讀音為“shen身”,其含義就是兩座並立的山,沒有其他含義。但在淮河塗山當地還有另一個讀音,讀為“xin新”,具有古老意義、深遠文化含義的“屾河街”,正是對荊塗二山特殊地理環境的再現,是“屾”字來源在本地的模糊印記,但現在卻已被新文化人改名為人所共識的“新河街”。
塗山、塗山、嵞山、峹山等等一個個鮮活的文字,不僅在向我們展現了一個古老而又文化的地名,淮河塗山南麓4100年前的禹會遺址更是透過現代考古遺址,證明了淮河塗山在夏朝歷史中的重要地位。“塗”“塗”“峹”“嵞”更是透過自身文字,證明了大禹治水之塗山,“禹會諸侯於塗山,執玉帛者萬國”,“夏之興也以塗山”的地望非淮河塗山莫屬。
歷史故事可以附會,史書可以偽造,學問可以各抒己見,但歷史真相只有一個。虛假附會的歷史永遠包涵不了豐富多彩的華夏文化,博大精深的華夏文明也不是強取豪奪、狗尾續貂所能取代;一方水土養一方人,一方山水造就一方文化,華夏民族、華夏文化之所以成為中華人民的共同認同,必有其獨特光芒的思想內涵,照耀後世人們走向光明。
文字的形成,文學的產生,文化的孕育需要數千年的長久積累,文字可以記錄歷史文化,不僅僅是由文字組成的句子、歷史傳承下來的史料,文字本身也包含了很多歷史與文化,在向後人傳遞著華夏先人的智慧與思想。人類已經可以透過單個的細胞,解讀出生物演變的過程,克隆出相同遺傳基因的個體,那麼作為中華文化傳承的文字,同樣可以成為我們破解華夏曆史文化發展脈絡的傳承基因。華夏先民生活的文化遺址考古固然重要,但先民文化發展傳承下來的一個個文字,同樣可以為我們提供直接的文字證明,以其自身的文化資訊,向後世傳遞著我們文化發展的歷史與地理。(作者:趙輝)
百度上有這樣的問題,但是我還是複製過來了
。因為人家寫得不錯。
我來綜合一下,網路的答案是這樣的,我不是專家,但我是搬磚家,
-
4 # 徐大聊史
這有什麼不好的,把很久很久以前發生的事兒記錄下來並寫進史書,就是為了讓人們知道以前都發生過什麼事。
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只有知道以前發生的事兒,我們才會知道哪些事情是值得我們借鑑和學習的,又有那些事情是我們應該注意和避免的。
我們要記住的,不僅僅是以前發生的事兒,還有傳承。這個傳承包括經驗、教訓、文化、技藝等等。
但這些東西只靠口傳心授肯定是不行的,唯一的辦法就是用文字記錄下來,光記錄下來還不行,還要想辦法流傳出去,即要讓當世的人知道,也要讓後世的人知道。
所以,必須把這些東西寫進史書,越全面越真實越好。如果能把這些東西都寫進《華夏史實》裡是最好不過的事情了,是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的大好事,又怎能不讓人舉雙手贊成呢!
回覆列表
你提這個問題有點玩腦筋急轉灣的意思,對吧?你明知這部上億字的史書叫《華夏史實》,但是卻問:“把三皇五帝到清朝滅亡的歷史寫入”。
目前我還沒看過這本書也,讓你見笑了哈!但清朝應當有記入吧?致於“三皇五帝”按你的意思,顯然是沒有寫入了。
只是個傳說,查[釋義]是這樣說的:“指古代傳說中的帝王,說法不一,通常稱伏羲、燧人、神農為三皇。或者稱天皇、地皇、人皇為三皇。五帝通常指黃帝、顓頊(Zhuānxū)、帝嚳(Dìkù)、唐堯、虞舜。”可以有詳細史料佐證的史實還拿不出手。所以我們才這樣說:“五千年文明,三千年詩韻”。有文字記載的三千年才能毫無爭議的叫《史實》,前兩千年,文字沒有,只有考古證實那些傳說是真的,但還有許多存疑有待進一步考證,怎麼算史實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