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覆列表
  • 1 # 黃老道統

    姜子牙、管仲、晏嬰、商鞅等等黃老學派以歷史事實的成功者證明,中華天道文化的正確性和先進性……唯一勝利的!!!

  • 2 # 蝸牛到此一遊

    老莊會贏,主要是孟子會拖後腿。

    老子和孔子是一個境界,他們對世界的認知高度一致。在具體做法上截然不同。所以二位還可以聊一下。不過孔子對老子會執弟子禮。他們二位根本辯論不起來。互相映證一些觀點然後點頭示意,互相落座。

    莊子最開始是學儒家思想的。莊子不被世名所累,更安閒自在,喜歡講故事,後來見世間紛紛亂亂也就歸隱了,也不存在什麼爭辯的心情。

    只有孟子喜歡辯論,偏偏他的境界不夠。當然要看跟誰比,孟子比諸子百家中很多人要厲害。但是跟這三位還差些。主要是需要去去火氣,少些評判。這樣看待事情會更平靜中正。

    其實這四位湊一起,辯論是很難的。老孔教孟子,莊子插科打諢的可能性比較大。

  • 3 # 沂蒙深情

    老莊與孔孟華山見面後一言不發,繼續逍遙遊去啦!

    剩下孔孟兩聖人彼此以禮相待,酒逢知己,聊得甚歡!

  • 4 # 邱令鍾

    老莊選擇退卻才是老莊!迎戰則失,結局完退。經世致用,必須積極進取,剛健有為,才可春華秋實,善始善終,此孔孟之道而非老莊思想。物質決定意識,生產保障生活,經濟基礎決定上層建築……亦合孔孟之道。老莊思想適宜處理人與自身、人與自然的關係。但孔孟之禮樂更適合處理人與社會的秩序!

  • 5 # 餘生驛

    孔孟贏,老莊不屑與爭,在華山腳下論棋,說“無為無不為”。孟子準備了兩升鮮血沒用上,氣極灑在杜鵑枝上,是為“杜鵑啼血”。

  • 6 # 素雅凝輝

    在老莊與孔孟兩派間若進行一場學術方面的華山論劍,哪方會贏?

    這要看誰組織這場辯論。如果官方朝庭來組織,肯定孔子這方贏。

    如果是民間各學派來組織,那就這兩派不相上下,各有千秋,並列第一。

    儒家思想:人、社會、有為、人的責任。

    道家思想:天,自然、無為、人的解放。

    這兩種思想的碰撞,並不是完全對立,有我非你不可,而是互相彌補不足,剛柔相濟,並存於世。

    老子和孔子是同時代的人,有過交際。

    他倆是同一時代的人,老子略早於孔子。老子曾做過周朝守藏室的史官,相當於國家圖書館的館長。老子精通禮儀之道,孔子曾向老子請教有關問題。相互之間聊了很多,孔子回來對弟子們說:我今天見到老子了一老子道德高深,真是猶如上天入地的龍一般的人物啊。

    《老子》又名《道德經》

    文字簡約,辭義精蘊,只有五千多字,讀起來音韻鏗鏘,節奏性強,被公認為是一部哲理詩。

    老子,他可以稱為我國古代哲學理論的創始人。他的"道"是先天地而存在的,不是神創造了"道",而是獨立存在的。

    老子提出一切事物都有對立面,失去了對立的一方,另一方也就不存在了。美一一醜,善一一惡,福一一禍。所以善人是惡人的老師,惡人也是善人的借鑑。塞翁失

    馬焉知非福?福禍相倚伏。

    老子認為生活實踐中眾多對立面又相互關聯,相反相成的作用是推動事物變化的發展力量。他歸納自然界一條普遍真理,柔弱的東西最強大。最高的善像水那樣,"上善若水"。

    和孔子主張的分歧:孔子主張"德治",老子主張"無為而治",(法家主張"法制")現在看來,三者都是有價值的。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

    老子注重道法自然中的生存哲學,而莊子則注重逍遙無為中的處世智慧。

    《莊子.逍遙遊》樂觀曠達的生命沒有負擔。主張別和自已過不去,不斤斤計較

    保持真我,無為而治、學會耐心等,認真學習,小心處世,方圓之道、有志之人最偉大⋯⋯無論你從事什麼樣的工作身居何職,要想取得成功,就要領略道家思想與老莊智慧的另一種人生境界。

    關於孔子儒家思想代表《論語》

    是儒家思想的主要經典,內容極其豐富。

    (這裡不想展開議論,誰都知道)儒家學說核心仁、義、禮、樂、忠、孝、惠、慈、智、信。

    儒家思想成為封建思想的正統,對我國曆史和中華文化有深遠的影響,現在,儒家思想的正確方面對我們仍有指導意義,它的智慧和思想永放光芒。

    孟子,是機智雄辯家。《孟子》一書,也是儒家經典之一。

    孟子常常偷換命題,有時運用詭辯,巧設陷阱,引對手進入圈套。

    結語

    這四位思想家真要聚在一起辯論,兩位大師正在興趣盎然侃侃而談,高聲大論,那邊,莊子才不理會你孟子設的各種圈套,早就放飛自己消遙游去了。

  • 7 # 趙日金141

    不可能有這麼一場學術方面的華山論劍。

    老子言:“聖人之道,為而不爭”。

    孔子曰:“君子矜而不爭”。

    舉辦學術方面華山論劍,雙方從根本上就違背了孔子老子的宗旨。

  • 8 # 太平洋信貸李公子

    道不同不為謀,孔孟的道是為人處世治國,而老莊的道為宇宙萬物求其自然,其二者各為其道,最終也不會有哪方輸哪方贏

  • 9 # 阿里阿里66086107

    就不要再瞎扯淡了,現在要緊的是中西觀念的大論戰正在展開,一方面堅持中國傳統,另一方要消滅中國文化,全面西化。請你也來表個態吧。

  • 10 # 有德司契

    老莊與孔孟兩派間若華山論劍,孔孟必敗,老莊必勝。

    比如,孔子幾次問禮於老子,都被老子批評得體無完膚,孔子不僅無言以對,還崇敬地對其弟子說,老子真乃龍也。

    又如老子就曾批評儒學說,“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不就是說,若以封建專制的禮制治國,必導致虛偽狡詐的盛行,並是造成社會動亂不斷的罪魁禍首。此真理也已經被中國的歷史所證實。

    而現代社會依法治國的政治模式,不就是老子所主張的“無為法治”模式的典範嗎?

    更毋庸置疑的是,老子學說定能與天地同德及與日月同輝地造福全世界!

  • 11 # 心想事成每日行

    如果有輸有贏,說明兩家都沒有繼承到祖宗的精髓。中華文化是可持續再生文化,得中華文化精髓者,必然不會擅自否定任一方,而是學習對方的精華,然後暗助對方再升一層,即糾對,如果做到了,自己也就跟著升級了。你輸我贏是二元對立思維,最終都是死,你贏我成則是多方協舉思維,大家一起重生,恆在,續永。任何一方,無論多麼了不起,都只是宇宙的一分子,一個顆粒,憑什麼要爭輸贏呢?有持續的輸贏嗎?我們學習傳統文化,弘揚國學,無論從什麼學問入手,都要把握住精髓,雙方互補,互根,互促,互生,而不要互耗,互損,內訌,自取滅亡。

  • 12 # 葉恆

    如果是辯論賽,那就要看雙方隊員的口才定輸贏。如果就儒家、道家教義來說,沒有輸贏。因為儒家和道家各有側重,都是不可或缺的聖賢教育。法門平等,無有高下。

  • 13 # 研幾抄經

    這好比讓我們去與姚明比賽籃球,根本就不具可比性。差距都不是一個量級。孔子羨慕自己的弟子顏回能夠坐忘(打坐入定),可見孔老夫子不具備這個能力,所以見了老子,感嘆老子“猶龍也”。高山仰止!

  • 14 # 槓精低能量

    老莊之道要革命,孔孟之道要保守。他們兩家若是學術論劍,這個問題要看評委的觀點立場怎樣裁判了,如果是統派裁決肯定是孔孟獲勝。若是反派裁決肯定是老莊更勝一籌。幾千年來的PK場面都處於輪迴模式,翻來覆去不分輸贏,孔孟之道佔了上峰。最近百年來表現最為激烈,出現了尊老批孔的高峰時代,具體裁決勝負的定局還未有完美的結果,看來老莊的氣焰佔居天地人和的優勢,也可能老莊能獲全勝,或者仍是孔孟穩守擂主 的寶坐 。

  • 15 # 夏雨風

    清華和復旦進入了高校大辯論決賽。主持人說:今日決賽題目是儒丶道兩家誰才是天下第一。雙方選邊。

    清華說:老子天下第一,當仁不讓。

    復旦說:儒將風度,自當讓先。

    清華二辨莊子侃侃而言:天下本無事,庸人自擾之。看破世間繁,功成抽身時。富貴皆浮雲,官爵盡絆石。清風伴我行,逍遙瓊瑤池!

    復旦二辨孟子振振有詞:男兒當自強,忠義報君王。文臣應籌謀,武將能勇戰。修身平天下,功名四方揚。春秋不釋手,乾坤日月朗。

    清華主辨老子微微一笑:有道自天成,德高天下歸。無為而治世,安邦應守維。清風飄山河,香爐生紫暉。人間皆成仙,宇宙任我飛!

    復旦主辨孔子肅然起敬:承蒙一日師,德高昭日月。君為宇宙法,吾乃天下學。久經風霜磨,苦心做禮樂。秦皇漢武立,與公並冠嶽!

  • 16 # 博士軒轅

    短期內孔孟兩派會贏,因為他們太注重現實結果,缺乏對長期的結果研究。

    也就是孔孟更注重,因!

    老莊更注重,果!

  • 17 # 潮千躍

    孔子和老子的一辯,不會有什麼看頭。

    孔子會站起來,面帶恭敬之色,向老子深施一禮:請先生指教。

    因為孔子天性好學,打算見賢思齊。

    但老子一言不發,閉著眼睛,神遊天外。他只對天道感興趣,辯論?什麼鬼?

    但還是要給點面子不是?

    於是點點頭,說:你想讓我說什麼?

    夫子聽罷莞爾一笑,拱手一禮,回身落座,示意孟子開始。

    一辯結束。

    二辯一定很好玩。

    孟子其實是好辯之人,他會有很多道理,而且說出來氣勢恢宏,讓你覺得天下的理都在孟子那裡了。

    莊子聽著孟子說,笑而不語,然後悄悄的憋了一肚子故事。輪到莊子發言,他會說自己遇到什麼樣稀奇古怪的動物,然後雙方如何如何。然後你會覺得:對哦,不就該這樣嗎?

    說完話後,四位大佬揮揮衣袖,走了。

    但辯論沒分出勝負,因為他們說的似乎是同一個東西,似乎又不是同一個東西。觀眾和評委都認為兩邊都很有道理,自己的立場也凌亂了。

    於是,新的辯論,在無休無止的進行下去。

    四位大宗師後來說,之後再進行的辯論,他們也沒聽懂。

  • 18 # 自祥

    握手言和。共建自然與人的和諧社會。老莊倡導順應自然。自然規律不不拒,人是自然一分子。只要歸順自然溶入自然,天人合一。豈不快哉?強調自我身心。孔孟倡導師法自然,人類社會要有序發展,個人要置身其中。循規而行。法則不可違。社會共進退。大道至簡,並不矛盾。

  • 19 # 小樓一夜聽春雨

    老莊肯定贏。理由隨便就有倆個,第一,2000多年,都是儒家思想壓制百家,老莊思想還能流傳下來,非常不容易,絕對有過人之處。幾乎不可能有弱點。第二,孔孟主要是入世思想,老莊主要是無為思想。無為,可以什麼都不做,所以,幾乎天生立於不敗之地。只要進攻就可以了。而孔孟不行,學說越多,漏洞越多,越容易被人找到矛盾的地方,一舉攻克。要是辯論賽,老莊肯定贏。

  • 20 # 滄桑短笛

    這個提問本身就有問題。中華傳統文化,人們俗稱“百花齊放百家爭鳴”。百家是不包含道家的。“道家之學,實為諸家之綱領。諸家皆於明一節之用,道家則總攬其全,諸家皆其用,而道家則其體”。(摘自呂思勉《先秦學術概論》)老子的道家中華文化這棵大樹的主幹,“百家爭鳴”的百家是道家主幹上生髮出來的枝葉、花朵。此其一。其二,道家僅老子一人,《道德經》一書(以原著論,也可以說是《德經》、《道經》兩本書)。後世歸類為道家的,比如楊朱、莊子,實際上同樣屬於道家主幹上生髮出來的枝葉、花朵。楊朱有求教老子的經歷,但並未明確的師徒關係。莊子就更沒有了。

    一、若非要“學術方面的華山論劍”,孟子就上不了華山。

    孟軻,騶人也。受業子思之門人。道既通,遊事齊宣王,宣王不能用。適梁,梁惠王不果所言,則見以為迂遠而闊於事情。當是之時,秦用商君,富國彊兵;楚、魏用吳起,戰勝弱敵;齊威王、宣王用孫子、田忌之徒,而諸侯東面朝齊。天下方務於合從連衡,以攻伐為賢,而孟軻乃述唐、虞、三代之德,是以所如者不合。退而與萬章之徒序詩書,述仲尼之意,作孟子七篇。其後有騶子之屬。(摘自《史記-孟子荀卿列傳》)

    很顯然,孟子的一生,兩次說王失敗,被界定為“迂遠而闊於事情”。就是脫離社會實際(迂遠)滿口空談(闊於事情)。然後,孟子就專注於“述仲尼之意”,解讀孔子是書籍來。孔子的粉絲,恐怕是孟子唯一的成就。就這,有資格上華山嘛?

    二、孔子,迎合低俗、偽君子

    甭拿孔子頭上的那些頭銜說事。不服,你九把這些頭銜的來龍去脈講清楚,估計這群蠕生們打死你的心都有。

    孔子的所謂理論,一類是低俗,比如忠孝悌廉,原本就是人們以親疏分遠近、別善惡的“個人慾望”,與社會的平等互利,互幫互助等思想,背道而馳。若孔子是一官員,他的“職責”顯然是先忠於皇帝,跪拜上級,履職上先照顧父母、家人、兄弟、同學、同鄉、同屆等等個人關係。普通老百姓顯然是排在最後的。後世將儒家的親親之愛形容為等差之愛,正是處於這一點。

    孔子的所謂理論,另一類是偽君子。孔子理論上說了一些想法,比如克己復禮等等,但實際上這只是忽悠別人,為他自己搞潛規則開道的。以周禮論,野合出生的孔子無家族、無背景,當一個奴隸才是“克己復禮”。然而,孔子用挖母墳與叔梁乞合葬的方式,攀附一個早已死了的“父親”,事實上是為當官不擇手段。徹頭徹尾的偽君子。

    “聖之時者”是孟子對孔子的最好評價(‘伯夷,聖之清者也;伊尹,聖之任者也;柳下惠,聖之和者也;孔子,聖之時者也。摘自《孟子萬章》)。並給瞭解釋:可以速而速,可以久而久,可以處而處,可以仕而仕。該走的時候就走,走的快快的;該待下的就待下,能待多久待多久;該隱居的時候就隱居,沒有什麼捨不得;該當官就當官,沒有什麼不好意思。

    綜上:聖之時者,魯迅先生解讀為摩登聖人,易中天先生解讀為時髦聖人,含義是一樣的。說好聽點,叫很潮流;說難聽點,叫牆頭草。

    孔子能上華山嘛?請注意,致力於“述而不作”的孔子是沒有著作的,充其量只能算個編輯。編輯也能上華山,哪題主的華山論劍,是廣場舞的意思嘛?

    三、莊子,令人尊敬的思想家

    莊子其人,衣食住行像墨家,太不講究,甚至太清貧、太寒酸。但莊子的思想,卻是遨遊天際的。一部《逍遙遊》,無疑是理想、信念的巔峰之作。“鵬之徙於南冥也,水擊三千里,摶扶搖而上者九萬里”。李白的“飛流之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在莊子的《逍遙遊》面前,實在是小巫見大巫了。天上、人間,兩重境界。

    莊子是睿智的。一部《莊子·胠篋》,以一夥盜賊入室盜竊的故事,形象是吐槽了儒家的“孝、悌、仁、義、忠、信、貞、廉”是人道譭棄、人為標榜。以“聖人不死、大盜不止”結尾,充分展示“道德吹捧”恰恰是社會道德敗壞的罪魁禍首。這不是臆斷,也不僅僅是歷史。現代社會,闖紅燈曝光設定,讓崇尚道德者受傷深重,讓道德敗壞者逍遙法外,甚至曝光成了幫道德敗壞者出名、網紅的推手。現實生活,再次證明了莊子的睿智。

    我想,莊子是不會去華山論劍的。一則,跟這幫人論劍太掉身價,二則,品性高潔、智慧超群的莊子,根本不可能貪圖華山論劍的虛榮。

    總之:題主錯了。錯的找不到一點對處。麻煩以後提問,過一過腦子。

  • 中秋節和大豐收的關聯?
  • 如果詹姆斯在湖人再奪兩冠,歷史地位能否超越喬丹?